湖北農村老家野河裡,釣到一臉盆像餐條一樣的魚,可它學名叫啥?

2020-12-21 釣魚人大熊

我們農民工4月份好不容易放一次假,趁機會回了一趟湖北的農村老家,在農村老家的生活真的很愜意,每天曬曬太陽,喝喝茶,順便還能去山裡釣釣魚,農村地區釣魚可不比城裡差,只需要蚯蚓就能釣好多!不過釣到了很多像餐條一樣的魚,不認識!餐條是白色的,這魚是那種像我們村裡麻袋的顏色,有誰認識呀?

這魚拿起來給大夥們仔細瞧瞧,它的背上是麻袋般的灰色的,魚肚子是白色的,魚尾巴有點黃,長得很像我們那的餐條魚,只是沒有那麼白的顏色。

這種魚我才釣了一個上午就是滿滿的一臉盆,不要覺得我釣魚技術很高,我就是在家後面的竹園裡面砍了一根竹子,挖了一點蚯蚓,扔進去這魚就開始搶食!

這條河水不是太清,因為上遊有點土被衝下來了,所以水略渾濁,但是沒有汙染,勝在天然。

這種魚個頭不大,但是大概10條就可以做一道菜了,放到碗裡真的是看起來很新鮮很有食慾!

都說人是虛偽的動物,果然如此啊,看起來這魚很可愛,但是還是忍不住把它刮魚鱗、去內臟,下油鍋!

嗯,一道菜完工啦!這魚看起來很小,但是吃起來肉質細膩潤滑,味道鮮美!

雖然已經吃了一碗魚了,但是還剩下滿滿一臉盆的魚,各位大哥大姐們,誰知道這魚的學名到底叫啥子喲?我在廣東工地的魚塘裡從來沒見過,只有在我們湖北農村老家的深水河裡才有咧?

相關焦點

  • 這5種小魚,只有農村老家野山溝裡才有,很多城裡人見都沒見過!
    很懷念以前我小時候在農村砍一根竹竿,一條麻繩,外加一根彎曲的縫衣針,穿上一條從土裡挖出來的蚯蚓就能釣到很多魚了,現在的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了,釣魚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而且釣魚裝備越賣越貴,魚難釣,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以前很多我們小時候很不喜歡釣的小雜魚,也慢慢成了「珍稀物種」,越來越少
  • 老家野河裡,釣起「淡水石斑」,聽說這魚,野生的300一斤?
    每個人釣魚的目的不一樣,有的人專愛釣大魚,10斤以上的魚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有的人專愛釣小溪魚,一是為了吃,畢竟小溪魚美味,二是小溪魚釣起來不枯燥,提杆都能提到手軟,我也喜歡釣魚,不過,我喜歡釣味道鮮美的魚,馬口魚、溪石斑、昂刺魚馬馬虎虎,鱖魚、筍殼魚才是目標!
  • 餐條?山中小溪,大量「餐條魚」聚集,一下釣幾十條
    經常釣魚的朋友都知道,深山裡有很多「怪魚」。他們的捕魚經驗比普通的野生魚要好得多。然而,廣東的一位漁民羅先生在郊區的山區釣魚時,在一條小溪裡遇到了大量的「食吧築巢」。他下午釣了幾十條魚目前,廣東的許多河流都被羅非魚和食腐動物佔據,它們是外來物種。當地的鯽魚和鯉魚很少見。這個漁民羅先生認為附近山區人跡罕至,所以應該有很多野生鯽魚和鯉魚……但出乎意料的是,在這條清澈的小溪裡,幾乎都是五顏六色的條紋「餐魚」。喜歡釣魚的朋友,大都不愛釣「餐條魚」。
  • 大魚可遇而不可求,釣白條才是你最終的歸宿,最全釣餐條速成大法
    說起餐條(又叫白條),那絕對是我們釣魚人深惡痛絕的一種魚了,如果哪次釣魚被餐條盯上了,那肯定是影響作釣心情的。 這種魚喜歡集群,非常活躍的活動於水面覓食,體型較小,行動迅速,且貪得無厭,永遠都餵不飽似的,就在你的窩裡搶食,讓你的餌料永遠到不了底。
  • 這種生活在小溪中的魚,曾是小時候釣魚最煩的魚,可現在快絕種了
    這條外形看起來很漂亮的小魚,會勾起很多人童年時的回憶,因為這種魚在我們小時候非常的多,而且特別是在釣魚的時候,那真的是煩都煩死你,這種魚的學名叫做鰟鮍魚,我們老家農村那邊的叫法叫做「屎光皮」,可能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叫法吧。
  • 這種魚,經常結伴出遊,身體扁扁的沒什麼肉,小時候經常釣到!
    記得小時候,那時候農村生態好,水質清澈,河裡有的是魚,你只要有「功夫」時間的意思,盡可在河邊靜心地垂釣,餐條魚、鰟鮍魚應有盡有,鰟鮍魚喜歡貪食,但不挑食。它吃河裡的藻類,吃水草的葉子,也吃水中的小昆蟲、小蝦。在爭食物時,這小東西也很兇猛。
  • 7種農村河裡「好吃」的魚,一般人都不知價值珍貴
    ,過去在農村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發現餐條。餐條魚個頭只有十幾釐米大小,遊動迅速,別看嘴巴小卻喜歡搶食,不僅養殖戶不喜歡,釣魚人更是討厭餐條魚。餐條雖然不討人喜歡,卻肉質細膩,油炸或者焙乾後用辣椒炒著吃,酥香焦脆越嚼越香,焙乾後的餐條魚現在可以賣到30多塊一斤。
  • 農村河裡的6大「野味」,圖2喜歡躲在石頭縫裡,圖5刺多肉少!
    農村河裡的6大「野味」,圖2喜歡躲在石頭縫裡,圖5刺多肉少!第一種:鯪魚:很多人說鯪魚的肉質不是很好,不說比鯽魚、鯉魚的肉質好多少,倒也絕對不會差多少,不過就是有個問題,那就是細刺太多的了,吃的時候要小心翼翼的,感覺比鯽魚的刺還多。
  • 東北河裡的「奶包子」,常錯認為餐條魚,個頭雖小卻是魚中珍品
    在東北地區,土壤肥沃森林覆蓋面積大,森林裡的溪流裡盛產的各種野生魚類,生長緩慢因此肉質細嫩肥美,老百姓把河裡的那些美味好吃的魚歸納成一句話,叫做「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東北河裡這種魚,大小如麥穗俗稱「奶包子」醬燜非常美味。在東北的溪流裡有一種野生的小魚,它雖沒有「三花五羅」那樣有名氣,但味道鮮美被稱為魚中珍品,這種魚就是十八子之一的「柳根魚」。
  • 深山清水湖泊,爆釣獨特湖泊魚種,收穫一盆稀有兇猛的「餐條魚」
    深山清水湖泊,爆釣獨特湖泊魚種,收穫一盆稀有兇猛的「餐條魚」,近日帶上表妹來到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這裡盛產大型的餐條魚,這裡的特有大型餐條魚絕對是我在眾多深山清水湖泊裡釣魚過程中,這裡的特有大型餐條魚絕對是咬鉤追兇猛的餐條了。
  • 冬釣「刷餐條」掌握打窩方法,就有釣不完的魚
    隨著冬季的到來溫度的下降水庫中的大魚,已漸漸離岸去水庫的中間,在一些面積較大的自然水區域中主釣大魚也已很難作為,於是不甘寂寞的釣友就把餐條做為自己的對象魚,筆者就是其中的一個。餐條:嘴尖,體修長,銀白色。
  • 河裡5對「雙胞胎」魚,10人有9人分不清,農村人也常認錯
    我國地大物博山川河流眾多,有著豐富的淡水魚資源,在不同環境和水域生長的魚,樣貌也各式各樣,有些魚外形酷似「雙胞胎」,不熟悉的常混淆而誤認為是一種魚。其實這些魚在屬性上卻沒有一點的關係,價值上也是天壤之別,可以說一邊是貴族一邊是平民。河裡5對「雙胞胎」魚,10人有9人分不清,農村人也常認錯。
  • 這種魚看起來像鯰魚,我覺得它是最扎人的魚,紮上比黃辣丁更疼痛
    上周,有親戚從農村鄉下帶來他從山上小河裡釣來的魚,竟然是河裡早已絕種的「水蜂子」魚。記得小時候我們捉住它後,將它放在石壁上玩。很多年沒有看見它了!這種魚我們老家叫它水蜂子,也有人叫它滑魚,石碾子,瞎眼魚。
  • 河裡5對「雙胞胎」魚,10人有9人分不清,連農村人也常認錯
    其實這些魚在屬性上卻沒有一點的關係,價值上也是天壤之別,可以說一邊是貴族一邊是平民。河裡5對「雙胞胎」魚,10人有9人分不清,農村人也常認錯。,右邊的是石扁頭魚,外形都是魚頭大魚身狹長,沒有魚鱗魚皮都是一樣的顏色,如果只看樣貌的話是不是形似一對雙胞胎?
  • 農村河裡的野生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釣魚愛好者:這些年魚白釣了
    農村河裡的野生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釣魚愛好者:這些年魚白釣了。我們都知道,在農村的一些天然小河裡,可能剛形成的時候,裡面是非常清靜的,除了水什麼都沒有。但是過幾年,裡面就常常會出現一些野生魚。可能很多人也和小編一樣,有這樣的疑惑:小河裡的魚,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難道魚還自己有腿會自己跑來不成?其實不是的,它們有自己獨特的方式,當然這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這些魚到底是怎麼來的。1、魚卵孵化有句俗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千年魚籽萬年草籽。
  • 小雜魚,小時候釣到因嫌其刺多肉少,很多都扔了,現在卻很難吃到
    在農村,小時候經常在河裡會釣到不少小雜魚,其中白漂和小翹殼最多,小時候因嫌其刺多肉少,很多都扔了,其實只要加工得好,會使這些不被看好的小魚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小雜魚,顧名思義是「小」和「雜」。魚小,可以不用擔心魚刺,活水河裡的小魚,刺是軟的,有的可以整條咀嚼咽下肚。
  • 農村小河裡釣獲大量「怪魚」,個頭小卻兇猛,像是石斑魚
    熟悉野生魚的朋友都知道,石斑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兇猛掠食魚,然而近日廣東一位釣友卻稱,自己在一條內陸農村小河道裡,釣獲大量「怪魚」,非常像是石斑魚!
  • 農村深山溪水中釣到奇特的魚,聽說賣價挺貴,就是不知道叫啥名?
    夏季到啦!這又是個釣魚的好季節,在養殖魚塘釣魚真的好沒意思,我們都喜歡野釣,這不,趁著假期回了趟老家,在老家深山的一個溪流處釣到了很多鯽魚、馬口,還有3條不知道叫啥名字的魚,現在拿出來給各位釣友們欣賞一下,看看誰認識不?聽說市面上這種魚賣的還挺貴的。
  • 河中螃蟹泛濫,一夜釣十幾隻,能吃嗎?
    最近釣魚變成釣螃蟹了。農村小河,本來水很淺,最近大水漲了些水,河裡野魚多了起來。但更多的是螃蟹!各種螃蟹鬧窩特別是一到晚上,如果用的餌料稍微偏腥、酸,基本底下就是一群的螃蟹。(關鍵這個季節,釣鯽魚、釣黃辣丁,我們都是用偏腥而較多)而且即使釣到鯽魚、餐條,只要是個頭較小的魚,經常半路被螃蟹「攔截」,有的被夾得慘不忍睹。有的時候一晚上,下鉤就咬,關鍵還難釣,漂相很難把握。運氣好能釣十幾條,也不知道這麼多螃蟹,是從哪裡來的。有人說是上遊養殖場跑出來的,有人說是市政清理河道放的...
  • 釣上鴨嘴魚,魚嘴和魚身差不多一樣長,價格不便宜,一般人難吃到
    很多人都說好山好水有好魚,但是好魚並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哦,有的魚就很罕見的了。就比如我們難遇到的野生中華鱘、野生的金龍魚,但要是運氣好了,也說不定就能釣上不常見到的魚類。就像這名釣友,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