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聽說過農村老人不過70大壽的。至少在我們這邊老人過70歲的壽誕,這邊都是會正常來做的。只是在時間上並不是按照整十來算的。
人生一世,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古代人們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一直很很少,所以用「古來稀」來表示活到70歲真的不容易。而在古代,也有人到了一定歲數的時候一定要做生日,一定要請新朋好友過來一起熱鬧熱鬧,一起吃飯,農村裡面叫做吃「生日飯」,也有一種說法是叫做「吃星宿」,這樣能夠避災免難。特別是在人的本命年的時候更是比整十的生日還要隆重。一般在本命年的時候人們還會要穿紅內褲,而且宴席也會操辦得隆重,請人們來吃飯。
在農村老人70歲叫大壽,80歲叫上壽,而90歲叫老壽。在老人這樣整十的生日,後代們都會特別的重視,也都會隆重的舉辦。一是為表孝心,二是祈盼老人能夠健康長壽。不過,我們這邊確實並不是整十的舉辦生日宴。
去們這邊給老人過壽,其實也就是提前一年過生日。再通俗點說就是70歲的壽宴在69歲的時候辦,80的壽宴在79的時候辦。
之所以農村裡面給老人做壽會要提前一年做,老人的說法就是「十」與"死」諧音,不好。所以老人過生日都是生日提前過,明年還會有,而且「9」也與「久」同音,也意味著長長久久的意思。這個說法與我們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吃魚是一樣的感覺。給人的心理就是提前過生日,老人更能夠長壽。
在給老人過壽的時候,自己家的親戚肯定是都要過來的,要給老人準備壽桃、壽衣、壽人、壽幛等。然後就是再請一些當地的左右鄰居過來捧場。其實這也是平時一些相互之間有人情往來的人過來一起熱鬧熱鬧。而且過壽的時候基本都會請人唱戲,這邊主要就是唱影子戲。
現在農村裡面給老人做壽也都已經很簡化了,基本上也就是大家過來熱鬧吃飯後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