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紅燒肉,怎樣才能軟爛不硬?教你3招,30分鐘上桌,軟糯多汁
眼下到了秋冬季節,「貼秋膘,過寒冬」成為了這個時節的一大飲食主題。說到貼膘,大家腦中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各種各樣的肉類菜餚,如果在這些菜餚中推選一個代表,相信不少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紅燒肉。無論什麼做法的紅燒肉,都兼具肥瘦相間,軟糯香甜的特點,入口即化的那瞬間,真是讓人體會到美食帶來的巨大誘惑。
平時在家烹製紅燒肉時,大家遇到最多的一個問題,莫過於紅燒肉怎樣做才能軟爛不硬,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說說。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放在做紅燒肉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如果肉選得不對,那無論再怎麼做,紅燒肉的味道也會大打折扣。
在挑選製作紅燒肉的食材時,我們要優選優質的豬五花肉,即肥瘦相間,層數越多越好。上等的五花肉肥瘦均勻,且肥瘦肉間一層夾一層,層次分明。
做紅燒肉通常要選擇三瘦三肥或是兩瘦三肥的五花肉。如果全是肥肉的五花肉,做出來會比較油膩;如果瘦肉較多的五花肉,則做出來口感又硬又柴,也不夠香,所以肥瘦比例差不多的是最好的。
如果實在沒有五花肉,也可以選用梅花肉或者前膀肉,其它的肉就不建議了,因為有些部位的豬肉,無論怎麼燉都是硬的。
做五花肉的過程,一般是先焯水,再煸炒,最後燜制收汁。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地方需要用到水,一個是焯水時用的水,還有一個是煸炒後燜制前加的水。
在給五花肉焯水時,宜用冷水下鍋,這樣既能清除肉表面的髒東西和血水,也能讓五花肉受熱均勻,形狀固定,不會在後面烹製的過程中散開。如果用的是熱水下鍋,五花肉肉質會變緊,後面再燜的時候,就很難燉爛。
而在煸炒完畢加水時,應該用熱水,並且要一次性加夠水,中途不能再額外加水,這樣肉才能燉得軟爛不硬。如果這時候加了冷水,肉質就會變柴,很難再燜出軟爛香糯的口感。
從水的溫度上看,在做五花肉的時候,焯水的時候應該冷水下鍋,燜制的時候應該加熱水,並且一次性把水加足。
在做五花肉的時候,要想把肉做得軟爛不硬,時間和火候也是關鍵要素。如果火候過大,肉容易變硬,因此,燜肉的火候應該保持在讓水剛剛滾開的小火狀態,小火慢燜。
此外,在燜肉的時間上,應該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制開始算起,燜1個半小時為佳,這樣五花肉就能做得軟爛不硬。如果是用高壓鍋做五花肉,一般只需燜20分鐘,再撈出來煸炒,30分鐘左右就能上桌。
在做五花肉的時候,除了上面提到的3個妙招外,下面也分享給大家額外的3個小貼士:
1、在燜五花肉時,可以加一點山楂,山楂中的脂肪酶可以促進脂肪的分解,山楂酸又可以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不光可以讓五花肉做得更軟爛,還能起到解膩的作用;
2、如果想節約烹飪時間,可以選用高壓鍋做五花肉,把五花肉放入高壓鍋中,壓20分鐘,到能用筷子輕鬆戳穿的程度,再放入炒鍋中,倒入高壓鍋中的湯和其它調料,把汁收幹即可,這樣肉也能更快軟爛,30分鐘就能上桌了;
3、鹽一定要等肉快出鍋時再放,不然會加速肉中水分的流失,這樣肉容易又硬又柴。
針對「紅燒肉怎樣做才能軟爛不硬」,給大家支了3個招,分別是肉要選對、水的溫度要合適、時間和火候要控制好。此外,還給大家額外分享了3個做五花肉的小貼士。要想把五花肉做得軟爛不硬,一定要先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下次就能做出一鍋軟糯酥爛的五花肉了。
我是愛下廚的懶喵,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五花肉燉爛的訣竅,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喜歡懶喵的分享,歡迎收藏關注;關於美食,朋友們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小知識或者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祝朋友們天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