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的飛剪艏和前傾艏有什麼區別?

2020-12-17 匈奴狼山

當代戰艦的大多數艦首都是前傾的,其實大部分民船的船首也是前傾的,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2個,第一就是在浪比較小的時候壓住浪,而在浪比較大的時候,直接把浪給劈開。因此現代軍艦為了追求高航速大多數是深V穿浪結構。就是要麼直接用船頭壓住浪,要麼劈開浪前進。在浪比較大而且和船舶的行駛方向相反的情況下,海浪都會帶來很大的阻力,因此要儘量的壓住或者直接劈開。一戰以前,軍艦還有船頭後傾的結構,也就是前面都有水下撞擊角,這是因為當時的艦上炮擊準確度都很差,仍然把軍艦撞擊作為海戰中的重要戰術之一,希望用直接在水線以下的衝角直接撞擊到對方船體中部以下的動力艙,讓對方引發大面積的進水而導致沉沒,而本方只損失船頭部分,不至於有太大的問題。

比如黃海大東溝海戰時代,大多數鐵甲艦就是船頭有水下撞擊角的。比如當時致遠艦就想「撞沉吉野」,但是最終沒趕上;可見要撞擊對手還要本身的航速足夠快才行。到了一戰和一戰以後,各海軍大國的艦炮射擊技術越來越完善。已經很難在相互廝殺到可相互撞擊的距離之內,因此後傾船頭,特別容易引發上浪的後傾設計就完全淘汰了。不過到了21世紀,居然有DDG1000復古了艦首後傾的設計。DDG1000的這種造型,並不是為了在新時代撞擊對手。DDG1000艦首下端有很大的球鼻艏聲吶,是絕對最怕撞擊的脆弱設備。DDG1000設計成這種奇異的復古樣子,只不過是為了減少艦首的雷達反射波。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特殊的作用。不過這種復古的代價就是DDG1000的首甲板仍然非常容易上浪。在洋面上浪稍微一大。

就可以直接覆蓋整個前甲板,會當即把海水灌入前甲板的主炮炮塔裡去,因此DDG1000的這種設計並非完美,只搞了3艘就偃旗息鼓了。各國的高速主力艦仍然以前傾的艦首為主。前傾艦首在外行看來大同小異,但是實際上又分為飛剪艏和前傾艏兩大類。前傾艏比較簡單,就是球鼻艏以上,是一條斜向上向前傾斜的直線。這種造型比較容易生產和加工,比如誰誰家的054A和052D基本都算前傾艏,英國的45型,美國的提康巡洋艦也是前傾艏。飛剪艏則要複雜很多,在於球鼻艏以上的線條先往內收縮,再逐步往前延伸,從側面看有些像90度的部分圓弧面,被叫做飛剪艏。飛剪艏的外飄比前傾艏更大,整個艦艏的體積也更大,儲備浮力也大。可有效避免直線艏在惡劣海況下上浪和埋首現象,減少動力損失,具有較高的耐波性、高速性和縱向穩定性,整體適航性好,到球鼻艏位置幾乎呈垂直狀,利於劈波斬浪。缺點是建造比較麻煩一些。因為是不規則弧形,不如前傾艏的直線好加工和焊接。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飛剪艏過去多用於戰列艦和巡洋艦等萬噸以上大噸位的戰艦,既有利於破浪提高航速,也有利於壓浪。因此往往是各國主力艦的專屬「高端造型」。近代的伯克、基洛夫等大艦仍然是飛剪艏。而誰誰家的洞55用飛剪艏。這也是作為第一種過萬噸主力艦的外觀標誌之一。

相關焦點

  • 我軍首款飛剪艏戰艦,055為大洋作戰而生,航海性中國戰艦第一!
    我國主力水面戰艦,幾乎如出一轍都是採用傾斜式直線艏,從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款自行建造的國產051型驅逐艦起,一直到052C/D,從053H3到054A和056,一如既往全都是傾斜直線艏,然而到了055大驅,突然畫風一轉,變成了飛剪式艦艏,讓人眼前一亮。
  • 劈波斬浪:船艏類型面面觀
    目前,在義大利所在的地中海地區,反偷渡和打擊各類走私犯罪,是該國海軍的主要任務。由於中東地區的持續動亂,在可預見的未來,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所面臨的挑戰還會更為嚴峻。為此,義大利海軍亟需獲取高航速軍艦,用以追蹤和攔截快艇這樣的高速小型目標。
  • 飛剪、曲線、穿浪、垂直——海軍「時裝展」,不斷變幻的軍艦船頭
    軍艦與時裝有什麼關係?呃,通常沒什麼聯繫,但有一點很相似,就是都在流行與經典間反覆徘徊。美女們的裙擺一會兒長一會兒短,一會兒高一會兒低,隨著流行和審美起起伏伏。軍艦的艦艏一會兒前傾一會兒後斜,跟著技術發展和戰場需求變幻不定。
  • 樓船夜雪瓜洲渡:關於艦艏的那些小知識!
    二戰時期像驅逐艦這樣主要用於防空護衛和反潛作戰的艦艇則依然採用的是垂直穿浪艏,例如美國的「弗萊徹」級驅逐艦。二戰之後垂直穿浪艏很少用在艦艇上,目前美國的DDG-1000驅逐艦用的是具備隱身能力的垂直穿浪艏。不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僅靠提高幹舷高度是無法避免艦艇在海浪中高速航行時浪花衝上甲板的情況,於是飛剪艏便應運而生。
  • 新艦造型越來越有想法:義大利6千噸新護艦艏居然做成剪刀狀?
    2019年6月15日,義大利穆吉亞諾(Muggiano)造船廠製造的首艘新型PPA多功能護衛艦正式下水,這艘戰艦也被稱為是歐洲最新一代未來型巡邏護衛艦。該艦從設計之初就一直受到外界高度關注,主要就是因為其艦艏造型太奇怪了,感覺就是像將兩艘戰艦上下疊在一起,其艦艏的缺口很像一把打開的剪刀,據說這種設計會讓戰艦特別適合用於進行穿浪高速航行。據今日海軍的消息,保羅.塔翁.迪雷韋爾號(Paolo Thaon di Revel)是6月15日星期六推出的新一代義大利海軍多用途近海巡邏艦(義大利語縮寫為PPA)中的第一艘。
  • 戰鬥民族軍艦撞船後續:艦艏紅星嵌入商船船體,已成冰玫瑰號...
    在最後一起事故中,肇事雙方分別是1331M型「喀山」號小型反潛艦和瑞士一家公司的「冰玫瑰」號冷藏船。9月23日上午在連接丹麥和瑞典的厄勒海峽處,由於大霧瀰漫能見度低,兩艘船隻發生了意外相撞。
  • 大帆船最後的輝煌時期:芬蘭圖爾庫海事博物館的19世紀飛剪船船模
    ▼側面,這應該算是典型的飛剪艏吧。▼前甲板。▼後甲板,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面我拍攝實船時發現的那個風車狀結構。經超大那邊高人解惑,這確實是風車,用來帶動下面的水泵排水,同期也有帆船用它來發電。▼正面。▼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帆船,這種船形算不算飛剪艏?▼19世紀末的雙桅斯庫納船。▼德國製造的訓練船Herzogin Cecilie號,精細的線圖,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船形。
  • 船艏金色飛龍清晰可見,我海軍第一艘風帆訓練船最新近況
    於2016年5月開始在廣船國際建造的破浪號帆船,建造工期約18個月,於2017年底下水,目前,已經進入了緊張的舾裝階段,通過最新的照片可以看出,船艏精緻的金飛龍雕刻已經安裝,突顯了該船與眾不同的中國特色。
  • 看看人家的風帆訓練艦和船模!芬蘭圖爾庫海事博物館遊記
    船艉方向可以看到舵輪、後桅的駛帆杆,以及後甲板上一個類似風車的結構(主桅和後桅中間,白色支架,綠色風車帶金屬框架),這也是在檢視照片時才發現的,後面模型上也有反映。後悔沒有登船細看,不知有高人能指點一二否?艏,可以看到19世紀末的飛剪船(不知這可否算作飛剪船?)船艏結構明顯比拿戰時期簡潔。
  • 日本海軍王牌 暴風戰艦長門級戰列艦重出江湖
    日本海軍王牌,暴風戰艦長門級戰列艦重出江湖。說到二戰中的日系戰艦,最有名的莫過於有著「人類史上最大型戰列艦」之稱的大和級戰列艦,該級艦體現了日本對「大艦巨炮」的狂熱追捧,而這種現象並非始於大和號。
  • 為什麼很多貨輪和軍艦船頭下有個「大鼻子」?它的作用是什麼?
    平時我們看遠洋船舶和大型軍艦時,經常會看到船首前端底部有一個突出的「大鼻子「,非常引人注目。它叫球鼻艏,英文名「Bulbous Bow 」,就是一個球形的船首。在軍艦上,球鼻艏裡面會裝重要的聲吶設備。在一些大型船舶上,球鼻艏裡邊還裝著側向推力器和聲吶。其實,以上這些只是球鼻艏的副業,它真正的主業是減小阻力。
  • 德軍坦克擊沉英軍戰艦?實際張冠李戴,是德國轟炸機炸毀法國軍艦
    ▲英軍和法軍正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等待撤往英國黃昏時分,德軍的裝甲部隊進入城內,並且直撲港口。此時港內尚有一些船隻正在裝運人員和物資準備逃往英國,在德國坦克衝上碼頭後,碼頭上頓時一片混亂,人們爭先恐後地往船上擠,一時間有好幾艘小船因為超載而翻船。
  • 《戰艦世界》日系8級巡洋艦:摩耶 摩耶本該有的樣子
    《戰艦世界》日系8級巡洋艦:摩耶 摩耶本該有的樣子 作者:NGA-三菱時子剛剛WG
  • 萬噸055型看著和056輕護差不多大?是這四點從視覺上欺騙了你
    昨日刷屏最多的也都是101艦相關新聞報導,但是,有網友找出了056入列同角度照片,與055型對比後吐槽:拍攝記者又將萬噸大驅拍成了056的感覺。其實,吐槽055型拍出來不像萬噸級該有的壯觀樣子的說法早就有了,那為什麼會造成這一「錯覺」呢?
  • 曾為日本最大戰艦的「大和號」殘骸視頻公開 日右翼興奮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說,日本廣島縣吳市當天公開了沉沒於海底的二戰時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的影像視頻,這是該戰艦的海底殘骸首次被公開。「大和」號戰列艦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於二戰末期被美軍擊沉在日本近海,在日本侵略戰爭歷史上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 曾為日最大戰艦的"大和號"殘骸視頻公開 日右翼興奮
    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說,日本廣島縣吳市當天公開了沉沒於海底的二戰時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的影像視頻,這是該戰艦的海底殘骸首次被公開。「大和」號戰列艦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於二戰末期被美軍擊沉在日本近海,在日本侵略戰爭歷史上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目前,廣島縣地方政府正推進對該艦殘骸的水下調查。
  • 《戰艦世界》十月革命號戰列艦,見證了蘇俄半個世紀的滄桑變化
    修改後的新型戰列艦,突出了空前強大的火力,4座三聯主炮塔全部布置在艦體縱向中心線,305毫米口徑主炮舷側齊射的火力超過同時期任何一艘英國戰列艦;使用較輕的亞羅式鍋爐,使航速達到24節,比同時期大多數無畏艦的航速都要高2~3節;採用破冰船艏,以便冬季封凍時也能自如地在波羅的海活動。但其弱點在於,大部分部位的裝甲帶都薄了1~3英寸。
  • 全球最強戰艦,055萬噸大驅到底強在哪?
    我們先來看看這艘大艦下水時,軍方消息稿中的表述,其中就能發現一些重點:該型艦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先後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總裝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