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卻不能住大房子?憑什麼!

2020-12-16 隨手談詩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農耕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因為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以農耕為主的民族,農民種地,靠天吃飯,在日常生活中,古老的農民兄弟們就把生活中的經驗總結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但你知道,歷史是向前的,人們的生活是發展的,有些俗語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未免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比如這句「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富不住大屋

中國人對房子有執念,現代人儘管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卻也會拿出幾代人的全部積蓄,背上幾十年的債,去買一套房,似乎在一個城市,只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才算在這個城市真正地站住了腳。

在古代也是如此,一個人在外發了財,有了出息,大多會衣錦還鄉,連劉邦都不能免俗,何況普通人呢,你看現在回農村去,也有許多年輕人回家去翻修老宅,他可能一輩子回去睡不了幾個晚上,但這重要嗎,要的就是個面子,讓父母祖輩在父老鄉親面前有誇耀的資本。

對古人來說,富不住大屋,是一種做人的警示,你修一棟大宅子,不論你自己的目的如何,在外人看來只有兩個字:有錢。從小老師就教育們財不外露,不論是歷史上,還是小說中,胡亂顯擺自己有錢的人,都很難不遇到點劫匪海盜啥的,這不是自討苦吃麼。

所以你看微博上,是有許多炫富的人,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得到人們的羨慕,滿足自己的虛榮,但往往你的財富或地位,越受到關注,越容易翻車,比如北京海澱銀槍小霸王,他爸是李剛等人,令人唏噓。

另外,在歷史上某些特殊時期,如果你太有錢,住大房子,可能會被當作打擊的對象,點到為止、點到為止。

還有一個點,不住大屋,不是說你不能有豪華的府邸,否則歷史上那些王爺公爵,不都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嗎,有人說大宅子不好打掃,這就不成立,你都有錢修豪宅了,還請不起幾個傭人打掃衛生嗎,而且在古代許多時期,當你身份到了一定地位,不管你有沒有錢,配兩個傭人丫環是必須的,否則違制。

所以,這個不住大屋,是指的臥室不能太大,這是有道理的,風水學認為,人在睡眠的時候,全身放鬆休息,而太大太敞亮的臥室,會讓人氣飄散,陽氣不足,反則陰氣滋生,陰氣重,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影響睡眠。反之,大小合理的臥室面積,能夠聚氣,是更舒適的睡眠環境,你看故宮那麼大,皇帝睡覺的房間也就巴掌大塊地,這是古人迷信的講究,今人不足道。

對於現代人來說,不論房間大小,一家人能生活得溫馨舒適,才是更重要的,如果真的要砸鍋賣鐵去買房,還要背一生債務,嗐,個人選擇,見仁見智吧。

窮不行遠路

這句話就很直白,窮人就不要出門。為什麼?

出門就要花錢,一日三餐下館子要花錢,晚上住店要花錢,趕路乘坐交通工具也要花錢,出門真的萬事難,沒有錢出門那更是地獄難度。有個詞說「窮家富路」,就說居家的時候,能節儉就儘量節儉,省出來的錢用來應付生活中的意外,比如有事必須要出遠門,比如科舉開考了,你要進京考試,就可以有足夠的盤纏支撐起你這一路的開支,避免在考試途中遇到窘境。

總體來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並不太適用於現代社會,富不住大屋,這天文數字一般的房價,大豪宅也只僅僅存在於想像中,有多少人能富到買得其幾百上千平的別墅豪宅呢,所以這一句用「財不外露」的思維來理解更合適一點;窮不行遠路,「窮家富路」的思路是沒問題的,但你不能鑽牛角尖,因為這個時代,處處都是機會,只要你不是懶得令人髮指,總會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走出去,去見識更大的世面,你見得越多、懂得越多、獲取的信息差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機會是留給已經準備好的人的,不是留給肥宅的。

相關焦點

  •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本篇為民間俗語之第043期人活一世,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坎坷會有,困難也會不斷出現,我們翻過一山又一水,度過重重難關,只為實現心中的那份夢想。而古人千百之前就已經總結過很多經驗俗語,目的就是告誡世人:在窮困、富有兩種人生不同階段,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便是古人對後人的忠告。誠然,我們不能照搬古人的原意,畢竟時代已過千百年,很多經驗教訓有些與現時代不相符,但多少了解一下古人的俗語,對於我們也沒有壞處可言。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的年代已經很久了,已經不能按照單純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這段話了。「富不住大屋」如果單從字面理解,實際上是違背常識的。因為古人掙了錢回家就是買地、蓋房子,三進三出,四合院不夠,一代代人還要不斷增加擴建,然後修得越來越大,大家族幾代人都聚居一起。「富不住大屋」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就不存在「喬家大院」、「皇城相府」了。賺了錢不住豪宅,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所以「富不住大屋」的意思,並不是不住大房子的意思。而是不住「大臥室」的意思。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便是出自民間的俗語,勞動人民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最廣大的群體,他們通過自己生活經驗和日常總結,總結出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從這些俗語中,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古代人生活,還能夠看出古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後一句更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農村口口相傳的俗語不少,內容也涵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用來指導農民的農業生產,有的描述的是民俗文化,更多的還是老祖宗留給後人的忠告和勸誡,雖然時間久遠,可是不能否認,有一些俗語就算放到今天都還有一定的道理。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的產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俗語的產生就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出來的一些哲理論斷,並且通過民間的口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向人們不斷地揭示真理和傳授經驗。而少不食壯火的說法是年輕人正是身體健康,精力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應該過度的食用和進補,避免吃一些上火火大補的東西,以免造成過猶不及,對身體造成不好的損耗。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智慧
    如今有錢人喜歡買大房子,往往是幾百平方獨棟別墅,到處投資房地產。事實上如果你買了這麼多房子,你就會住在這麼大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富人的想法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大房子似乎很有格調,這也是事實,人們一看到房子,就會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殷實家庭。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農村地區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勸人向善的,有些則是教人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便有一句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俗語,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張平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的大智慧,絕了!
    最為常見的就是人們在富貴發達之後,就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蓋起一個相當龐大的房子,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戶人家很富有的那種,所謂「富貴歸鄉起大屋」。 然而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老祖宗們甚至還因此而將其與其它的事件並列,稱其為「人生四忌之首」,並且總結提煉成為了極其簡單的俗語,前兩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老祖宗告誡: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不知道節制地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去吃一些大補的東西,住大房子,要學會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人。少不食壯火所謂的少不食壯火,就是一個人在青少年的時候,在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是不能吃大補的東西的。畢竟這個年齡的人,正是年輕有為,活力四射的年代。若是在這種情況下,吃了大補的東西,可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因此,說來少不食壯火,也是十分的貼近生活的一句話。
  •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權利,所以我們才能決定自己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很多人或許都不懂生活是什麼,但是無一例外都想要更好的生活。而現在,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貧富差距,所以在選擇上也會有很大差異。
  • 農村「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簡短易懂,又富含深意,聽老人言則身體倍棒,健康長壽,如果不聽老人言,那可能就是要吃虧了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句老話的意思。老了之後就不能太放肆了,要有所節制,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少不食壯火:年少的時候可是跟老的時候不一樣,人年輕的時候火力很旺,精力充沛。這個時候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已經很好了,如果再吃什麼滋陰壯陽的大補之物,那不光不能起到補充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不好。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如果過分的讓年輕人消耗正陽之氣的食物,比如說多吃一些滋補和大補的食物,就會會消耗年輕人的正氣。意思說年輕人大補補過頭了,而這對年輕人的健康也是有損的。第二,「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又是什麼意思。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農村俗話的意義便在於此,我們不能因為它通俗易懂就覺得很土,朗朗上口和簡單明了才是最難的,一堆詞堆砌在一起,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並不是什麼好句子。
  • 古人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下半句同樣經典,少有人知
    古人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下半句同樣經典,少有人知現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的工作,每天都加班加點,吃也吃不好,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努力的工作,就是想要多掙點錢買個大房子,或者是掙錢換個大一點的房子。
  • 老人言:「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半句更加經典,卻鮮為人知
    現在很多人都嚮往豪宅,哪怕是買不起,也要在自己的老家建造足夠富麗堂皇的房子,可能對於房屋內部的裝飾不是很看重,但是房子一定要足夠大,遠遠看上去就顯得這家人很有錢,但是進到這房間中一看,可能裡面還是到處通風的那一種,相信很多人都有見過這種房子。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老祖宗的話總結太在理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意思是說,即便是非常富有了,也不要住大房子,不必擁有豪宅別墅,保留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好傳統作風,才能讓子孫後代福蔭長存。一、古人為何說「富不住大屋」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越大的房子住著越舒服,越小的房子住的越不舒服,所以說現代人普遍覺得掙了錢,發達之後就應該住大屋。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老不洩殘精」其實這裡講的就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因為我們都知道男人的精氣神往往都是跟腎相關的,精氣神好不好跟腎是相關聯的,如果腎不好的話,那麼男人看起來就會無精打採的,但如果腎功能強大的,即使是中老年人看起來也會神清氣爽,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人一旦上了年紀了,那麼精力往往就大不如從前了
  • 農村老人常說,富不住大房子,窮不出遠門,是啥意思?
    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估計讓很多現代人看來無法理解,有錢了為什麼不去住好的房子呢?家裡窮不更應該出遠門掙大錢嗎?其實這句話主要是說過去農村,富不睡大宅,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種,就是說突然有錢了,但是不要去建造豪華房子,和中國人的「財不外漏」思想有很大關係;還有一種說法是告誡自己有錢了,但不能去貪圖享受,依然要勤儉節約嚴以律己。
  • 古人講「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一句少有人知,古人經驗
    我們燦爛的古典文化中除了經史子集唐詩宋詞外還有就是最具有濃厚傳統文化特點的民間俗語了。這些俗語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一定聽過的吃飯俗語「民以食為天」或者「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也一定聽過「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等等。
  • 「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古人不是保守,道理其實藏在下一句
    「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其實這一句古語大家都有可能聽到過,但真正能理解它背後含意的人並不多。它主要講的有二層意思,而且算是老祖宗們對後人生活的一種告誡吧。誰都想要讓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先不說農村受累受苦,過著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