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2020-12-14 炒米視角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的年代已經很久了,已經不能按照單純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這段話了。

「富不住大屋」如果單從字面理解,實際上是違背常識的。因為古人掙了錢回家就是買地、蓋房子,三進三出,四合院不夠,一代代人還要不斷增加擴建,然後修得越來越大,大家族幾代人都聚居一起。「富不住大屋」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就不存在「喬家大院」、「皇城相府」了。

賺了錢不住豪宅,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所以「富不住大屋」的意思,並不是不住大房子的意思。而是不住「大臥室」的意思。

我們看古居,發現古代修建的房子,都有個明顯的特點。往往廳堂都很大,但是臥室卻很小;古代的床雕梁、塌板、帳蔓,則更是包裹得就像一個封閉的小房間一樣。

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屋大人少,宅欺人」。人的陽氣布不滿屋子,屋子就阻礙主人運勢的上升,久而久之,主家容易衰敗。所以房子再大,臥室都一定要修得小小的,使自己的陽氣布滿臥室。這也就是「富不住大屋」的意思。

「窮不行遠路」,如果按照字面理解,也是違背常識的。已經很窮了,再不出去闖一闖,那生存都成問題了。所以「窮不行遠路」的真實意思是不到窮得沒辦法,不要去遠方。

農耕文明,安土重遷,老婆孩子熱炕頭是先民們人生最美的願望。即便是死,都有落葉歸根的情節。所以不到活不下去,人們是不會願意出遠門的。而且一旦做出外出的決定,首先是要考慮到自己在死前仍然能回到桑梓地,把自己這把骨頭埋在故鄉。

富人出門是不擔心自己回不來的。但是窮人因為窮,什麼都沒保障,出門交通基本靠走,溝通基本靠吼,保暖基本靠抖,弄不好還會遇到惡狗。所以一旦離家太遠,餓死、病死、凍死,也就意味著只能做個「孤魂野鬼」了。

所以當年那些「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的人,都是抱著什麼心態,才最終闖出了一條生路。

其實這段俗語,後面還有兩句,即「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什麼意思就不解析了。都是惜命的意思。

——炒米原創首發,歡迎關注了吐槽——

相關焦點

  •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
    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本篇為民間俗語之第043期人活一世,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坎坷會有,困難也會不斷出現,我們翻過一山又一水,度過重重難關,只為實現心中的那份夢想。而古人千百之前就已經總結過很多經驗俗語,目的就是告誡世人:在窮困、富有兩種人生不同階段,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便是古人對後人的忠告。誠然,我們不能照搬古人的原意,畢竟時代已過千百年,很多經驗教訓有些與現時代不相符,但多少了解一下古人的俗語,對於我們也沒有壞處可言。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卻不能住大房子?憑什麼!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中國人對房子有執念,現代人儘管被房價壓得喘不過氣,卻也會拿出幾代人的全部積蓄,背上幾十年的債,去買一套房,似乎在一個城市,只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才算在這個城市真正地站住了腳。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便是出自民間的俗語,勞動人民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最廣大的群體,他們通過自己生活經驗和日常總結,總結出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從這些俗語中,我們不僅僅能夠看到古代人生活,還能夠看出古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後一句更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我從小聽村裡的老人提過好幾次,聽上去是一種很簡單的說法,可是很多朋友卻對這其中的原因一知半解,這句話具體該怎麼解釋呢?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都是顯而易見的,老話說家大業大,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富人住大房子理所當然,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什麼還會有「富不住大屋」一說呢?其實,這裡的屋子其實指的是臥室。在農村的一些老人看來,房子面積寬闊是好事,但是臥室的面積卻最好不要太大。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的產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俗語的產生就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出來的一些哲理論斷,並且通過民間的口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向人們不斷地揭示真理和傳授經驗。而少不食壯火的說法是年輕人正是身體健康,精力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應該過度的食用和進補,避免吃一些上火火大補的東西,以免造成過猶不及,對身體造成不好的損耗。
  • 農村「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簡短易懂,又富含深意,聽老人言則身體倍棒,健康長壽,如果不聽老人言,那可能就是要吃虧了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句老話的意思。這個時候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已經很好了,如果再吃什麼滋陰壯陽的大補之物,那不光不能起到補充的作用,反而會對身體不好。比如說小孩子和年輕的人,不適合一次性吃太多發物,這樣不光「壯火」,還有可能刺激身體內一些不好的東西生長,從而導致發病。富不住大屋:現如今有錢的人肯定都住大房子,只有條件有限的人才會買幾十平的小樓房。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農村地區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勸人向善的,有些則是教人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便有一句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俗語,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老祖宗講:「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出門在外銘記於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權利,所以我們才能決定自己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很多人或許都不懂生活是什麼,但是無一例外都想要更好的生活。而現在,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差距就是貧富差距,所以在選擇上也會有很大差異。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智慧
    如今有錢人喜歡買大房子,往往是幾百平方獨棟別墅,到處投資房地產。事實上如果你買了這麼多房子,你就會住在這麼大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富人的想法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大房子似乎很有格調,這也是事實,人們一看到房子,就會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殷實家庭。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農村的俗話就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
  • 老祖宗告誡: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不知道節制地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去吃一些大補的東西,住大房子,要學會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人。若是在這種情況下,吃了大補的東西,可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因此,說來少不食壯火,也是十分的貼近生活的一句話。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屋」在古時泛指休息棲身的臥室而非廳堂或院宅。富不住大屋,這句的意思是說,權重富貴的人家,休息棲身的臥室都不宜過大,很容易破壞風水,壞了自己的運勢,攏不住福氣。
  • 張平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的大智慧,絕了!
    最為常見的就是人們在富貴發達之後,就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蓋起一個相當龐大的房子,讓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戶人家很富有的那種,所謂「富貴歸鄉起大屋」。 然而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老祖宗們甚至還因此而將其與其它的事件並列,稱其為「人生四忌之首」,並且總結提煉成為了極其簡單的俗語,前兩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古人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下半句同樣經典,少有人知
    古人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下半句同樣經典,少有人知現在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的工作,每天都加班加點,吃也吃不好,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努力的工作,就是想要多掙點錢買個大房子,或者是掙錢換個大一點的房子。
  • 農村老人常說,富不住大房子,窮不出遠門,是啥意思?
    這句老俗話和過去農村人的思想觀念有很大關係。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估計讓很多現代人看來無法理解,有錢了為什麼不去住好的房子呢?家裡窮不更應該出遠門掙大錢嗎?其實這句話主要是說過去農村,富不睡大宅,可以有兩種理解。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老不洩殘精」其實這裡講的就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因為我們都知道男人的精氣神往往都是跟腎相關的,精氣神好不好跟腎是相關聯的,如果腎不好的話,那麼男人看起來就會無精打採的,但如果腎功能強大的,即使是中老年人看起來也會神清氣爽,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人一旦上了年紀了,那麼精力往往就大不如從前了
  • 老人言:「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半句更加經典,卻鮮為人知
    可見這個工程有多麼龐大,也可見得秦始皇對於「大屋」的執念有多麼強烈,這個房子還沒有修築成功的時候,就已經是「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可見這個房子已經有多大,但是秦始皇以及他的後世子孫並沒有住入這個房子,阿房宮的歸宿也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 農村俗語「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基本上人們都是以自建房的形式來建設自己的房屋。而房屋的建設關係著人們生活生產,房子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農村建設房子是需要多方面考慮的,比如房子建設的朝向、位置、結構等等。同時在農村,老人們常認為「建房不建滴淚屋,住屋不住五穀蟲」,這俗語到底是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