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本篇為民間俗語之第043期
人活一世,不可能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坎坷會有,困難也會不斷出現,我們翻過一山又一水,度過重重難關,只為實現心中的那份夢想。最後的目的也不過是餘生能夠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不管波谷也好,波峰也罷,我們這一生勢必都要經歷。而古人千百之前就已經總結過很多經驗俗語,目的就是告誡世人:在窮困、富有兩種人生不同階段,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窮不行遠路,富不住大屋」,便是古人對後人的忠告。
誠然,我們不能照搬古人的原意,畢竟時代已過千百年,很多經驗教訓有些與現時代不相符,但多少了解一下古人的俗語,對於我們也沒有壞處可言。
在我們身處困境之時,古人為什麼會有「窮不行遠路」的俗語總結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窮不行遠路」,古人有何顧忌?
1、路途遙遠
因為營生、餬口,而去遙遠的地方謀生,古人是不建議的。因為這路途遙遠,半路上要住店、吃飯,花銷肯定會增多。到了目的地,還要花錢,我們畢竟處於窮困境地,這無疑是讓我們雪上加霜的事。
再者說,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無論辦什麼事都會受阻,所以古人是不建議我們行遠路的。
2、兵荒馬亂
在古代,經常有戰亂。有戰亂肯定會殃及無辜百姓,在兵荒馬亂的異鄉謀生,這是何等危險之事。再者說,即便沒有遇到戰火,不過在兵荒馬亂的古代,不管是住店還是夜宿破廟,一旦遇到了惡人,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和錢財。
3、不遠行
俗話說:「家有老母不遠行」。過去的古代,人們格外重視孝道。將父母贍養好,這是做兒女的一份責任。就算我們在外面發了大財,而遠在家鄉的父母卻無人照顧,別人的風言風語不說,這可是不孝的表現,古人是非常忌諱這個的。
即便到了現在,不到萬不得已的份上,還是離著父母近一些,雖然「男兒志在四方」,這話本沒錯,但也別冷落了年邁的父母,千萬別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處境才後悔莫及!
說完人生低谷期,我們再來看看處於富有時的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是什麼意思。
「富不住大屋」,住大屋有何不好?
按理說,富有了,住進了大屋這不是好事嗎?而且現今社會中,人們手裡有了錢,都會給自己置辦豪宅,那屋子越大越氣派,怎麼到了古人口裡卻說「富不住大屋」呢?其實古人所說的大屋,指的是臥室,並非整體宅院。
宅院千頃,臥榻之地也不過十幾平米。在古人封建觀念中,臥室不求大,小一些這樣人的陽氣充盈其中,對於人們的健康來說有很大的好處。如果臥室太大,難免會空蕩蕩,不但陽氣得不到充盈,而且更會招來汙濁、晦氣之氣,這樣不僅會危及人們的健康,還會影響運勢,所以古人才有如此之說。
總結:
不過,如今的社會也沒有古代那麼亂了。很多人選擇背井離鄉,在他鄉務工拼搏,為的也是趁年輕時多賺些錢,以安享晚年。
如今的我們買房子還是希望能夠大一些,這樣親戚朋友來了也能住下。所以對於古人的這些俗語,我們大體了解一下便可,切莫照搬,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了,我們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