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從視聽語言分析,影片情感的表達

2020-12-19 阿環談電影

《色戒》是李安根據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影片根據三條線索平行展開,不僅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遊刃有餘表達出其中細膩的情感轉換,還帶給觀眾自己想像的空間,使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後感。

切入影片開始就呈現出暗色調的壓抑感,從開頭的特寫中就可以看出易先生手下具有極高的警惕性,包括從汪精衛偽政府周邊重兵把守也能看出來易先生是一個十分小心謹慎的人。緊接著便是倒敘開始的一段麻將戲,在沒有特意拍攝到四位太太的面部表情時,先是通過四位的手部鑽戒的特寫進行描寫,從側面告訴大家這四人的身份地位。與外面陰暗的氛圍相比,這牌面上的氣氛倒是顯得明亮柔和。但是在這明亮柔和的外表下,每位太太都打著自己的算盤。從這場牌中也可以看出來,王佳芝假扮的麥太太和易太太一起與馬太太對立,李安導演通過這場戲把女人與女人間只可意會不可言談的情感描寫的十分巧妙,滿含深意。

第二段戲便是易先生和張秘書的出場在這一個中景中,張秘書在易先生背後是一個更高的位置,這也是從側面展現出易先生與張秘書的關係,張秘書是易先生背後的一個陰影,在很多方面易先生都要聽張秘書的安排而不得不去做,包括之後在王佳芝的身份這一問題上,張秘書也是比易先生更早知道的。在之後,易先生回家時進家門十分快速,更加深了易先生小心謹慎的性格描寫。回家後,易先生在鏡子面前整理頭髮,一方面是因為易先生愛美人的人設,另一方面是不僅在外需要演戲,在易太太的牌桌上也要留心。

之後就是王佳芝假扮的麥太太找藉口出去,後與易先生一起拿戒指的前半部分。在玻璃映襯的人像中,開始正式介紹王佳芝的身份。影片從的鏡頭作為剪輯點,一方面是正式介紹王佳芝成為間諜的事情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巧妙地進行一種對比,使人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變化。同時在介紹王佳芝背景的時候,自幼喪母,父親帶走了弟弟去英國,王寄宿在姨媽家,為了上學讓姨媽把父親留下的房子賣了,這也為後面為王佳芝輕微的斯德哥爾摩症狀也提供了一個前提。

在影片中間部分,一群學生殺害為他們牽線的同鄉時,導演設計了一個細節就是鄺裕民準備用刀殺同鄉時先不小心拉傷了自己的手這既符合對人物身份的設定,也從側面體現出了這一群學生在謀殺易先生這件事情上的可笑,從這個細節上,包括在初次見面時,扮演麥先生的失誤,王佳芝的口紅印等等,都可以看出來他們的身份已經被曝光了。

影片自上映以來最受人關注的就是三段著名的戲,這也是李安導演在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情感變化上的一個巧妙地設計點。第一段與易先生的戲出現在影片五分之三的地方,在這一段中,易先生處於一個絕對主導的地位,用皮帶打王佳芝也是出於對王佳芝的不信任以及試探性的接近。不得不說,在這三場戲的設計李安導演可謂是十分老練。李安導演向來是對於情色的描寫毫不吝嗇但也絕不浪費任何一個鏡頭。

第二段戲與第一段相隔不到十分鐘,但易先生對王佳芝的態度卻發生極大變化,第二段的戲加入了前戲,這說明的是易先生與王佳芝的感情在不斷地升溫。在這之前的對話中,易先生說自己已經很久不相信別人了,這於易先生的種種行為相符,無論是進家門時十分快速、進家後拉窗簾,在工作上有張秘書監控等等都使易先生無法相信別人的前引。可以說易先生把與王佳芝瘋狂的做愛當成一種精神上的發洩。同時在第二段戲中從姿勢的轉換中可以看出來二人的位置是處於一種絕對平等的狀態。

第三段戲中王佳芝處於主導地位,這也說明了在易先生心裡王佳芝的地位逐漸上升,在香豔的做愛時導演選擇的配樂依舊是低沉陰暗的懸疑音,不僅使人在觀看這三段時內心反而更加壓抑。在王佳芝與易先生的相處中,我們可以看到王佳芝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刺殺易先生,可是她沒有。在刺殺易先生的這條線上,王佳芝最後的任務是失敗的,但在感情線上,王佳芝無疑是成功的,這也是文章開始我們說過的三條線其中的兩條。王佳芝最後雖然被處死,但在易先生心中卻永遠留下了王佳芝的身影,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成功的。

另外一條線就是懸疑線,我們沒有辦法明確的知道重慶的軍火在哪,也沒有辦法知道這幫學生六人組到底只是為了老吳報復易先生還是真正的為抗日努力,又亦是易先生的真正目的是為日本辦事還是李安導演為我們呈現了碟中諜的更高版本。每個人在看電影時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既是導演的視聽語言運用巧妙地結果又是演員飾演時的精確反應,這部電影成就了湯唯更成就了不出爛片的李安導演。

相關焦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2018年自考《視聽語言》模擬試題及答案
    色彩在電影中的運用不同的色彩可以構成不同的敘事內涵,不同的導演有著自己的色彩偏好,可以表達作者的主觀情緒,渲染氣氛,表達不同的文化內涵,奠定影片整體的基調。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起象徵的作用。三、 論述題一.用具體實例說明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功能有哪些。答:(一)、音樂可以表達用語言和行動都無法表達的情感,創造出令人心動的情緒氛圍。
  • 電影鑑賞:《飲食男女》的視聽語言分析,長知識了!
    他的影評不僅主題意蘊深刻,對視聽語言的運用也極其講究。本文通過對《飲食男女》視聽語言的分析,揣摩李安的影像風格。  李安,一位享譽國際的華人導演。他兩次獲得奧斯卡獎,多次摘得金球金獅金熊等各種國際影壇重量級獎項。可以說,李安是一位集大成者。他電影創作以深刻的思想性,強烈的故事性和從容的敘事以及優美的畫面等因素博得了大眾的喜愛。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人聲篇
    視聽語言精講(人聲)最好的電影是拍給聾者和啞者看的。人類喋喋不休,話語泛濫,都快淹死在其中了。只有看芭蕾舞,我們才能發現純粹的美和純粹的姿態,而這正是我的電影努力要去表現的。如何分析人物對話?一、人聲的分類1. 對白(對話):電影中人物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它是電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是最為重要的人聲內容。
  • 《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
    青春圓舞曲——《最好的我們》視聽語言分析青春是美好的,每個人的青春都是絢爛多彩的,即便是多年之後,人們依然會以最赤誠之心懷念青春的時光和歲月。上映於2019年的《最好的我們》便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其以清新雋永的情感和精妙的人物設置,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塵封的青春歲月,引發強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鳴。而這部電影中的視聽元素,不僅豐富多元,而且貼合電影故事本身,兩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了電影的藝術審美價值。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色彩篇
    視聽語言精講(色彩)生活的全部,它行動的整體,乃是一部自然、生動的電影。By保羅·帕索裡尼(義大利)色彩是視聽語言中另一個重要的表意元素。如果說,彩色電影之前的黑白電影是象勞遜所說的「攝影實際上是一個用光線進行繪畫的過程。」那麼,黑白電影之後的彩色電影準確地說應該是「它不僅是用光線,而且是用色彩進行繪畫的過程。」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從《色戒》到《水形物語》,這100部影片配樂都出自法國作曲家之手
    當《色戒》的旋律在上海交響音樂廳響起時,觀眾席發出一陣驚呼。少有人知道,流淌著東方氣韻的音樂來自一位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德普拉(Alexandre Desplat)。十多年前創作《色戒》時,德普拉曾來過上海,他認為這是一座能激起藝術家靈感的城市,「上海激發了我對《色戒》和《面紗》的想像,它越來越現代化,與法國巴黎非常像,與伊夫·聖羅蘭一樣具有浪漫氣質。」
  • 用視聽語言分析電影,讓你更懂電影—非專業人士勿進
    要反覆的、深入的分析這種理解和感受,解釋出對主題的認識、感受、理解的原因。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著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通常人們理解的影片主題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層次:1)影片的內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圖告訴我們什麼。
  • 蒙太奇是必須要掌握的視聽語言!帶你從入門到精通(上)
    前言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下)」,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重要部分——蒙太奇的介紹與了解」。蒙太奇作為視聽語言裡面最難理解,最難把控的一部分需要單獨拎出來講解。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蒙太奇?」、「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蒙太奇?
  • 視聽語言的四個基本概念
    - 01 -蒙太奇簡要地說,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手段。電影的編劇為未來的電影設計藍圖,電影的導演在這個藍圖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進行再創造,最後由攝影師運用影片的造型表現力具體體現出來。
  • 致夢想的盲腸,《孔雀》視聽語言分解
    ,下面就粗略的分析一下視聽語言。基於本片紀實主義風格的鏡頭運用,影片中多次使用固定景深長鏡頭,讓人物或者事件的發生過程完整的呈現在鏡頭中,這種鏡頭也是文藝片中常見的鏡頭形式,就比如一家人吃飯,毒死餓的長鏡頭片頭呈現張靜初這個人物的性格形象,安排她談著手風琴,旁邊兩側的有正在燒開水的水壺和老人,片尾張靜初挑柿子一直在那哭的鏡頭,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基本的鏡頭語言,讓這一時空的感情凝結,強化了藝術感染力
  • 蒙太奇是必須要掌握的視聽語言!帶你從入門到精通(下)
    前言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下)」,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重要部分——蒙太奇的進階課」。蒙太奇作為視聽語言裡面最難理解,最難把控的一部分需要單獨拎出來講解。這篇文章我將分成「理性蒙太奇」、「長鏡頭與蒙太奇」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
  • 從故事主題到視聽語言,解析奧斯卡獲獎電影《炎熱的夜晚》
    視聽語言上的突破性01.爵士樂奠定哀而不傷基調理解影片的主題內核首先要從片名理解起來。無論是「惡夜追緝令」還是「月黑風急殺人夜」,此類譯名儘管凸顯了影片犯罪、懸疑、驚悚等類型片屬性,但是卻無法凸顯非裔特色文化獨有的那種意境與風採。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空鏡頭篇
    視聽語言精講(空鏡頭)什麼是空鏡頭?弄清什麼是空鏡頭前,先了解下電影畫面中的三個戲劇元素,即人、景、物。哪怕角色是動物、一件物品(如汽車總動員)也一定是擬人化的,賦予他們人類具有的思考、情感等等。畫面中的三類戲劇元素都介紹完了,現在就可以隆重介紹一下什麼是空鏡頭了。
  • 一次重拾自我的試聽圓夢——評電影《鋼的琴》的視聽語言
    一次重拾自我的試聽圓夢——評電影《鋼的琴》的視聽語言《鋼的琴》講述了鋼廠下崗工人陳桂林為了在離婚後獲得女兒的撫養權,召集舊時工友為女兒小元鑄造一架「鋼的琴」故事。張猛延續了《耳朵大有福》中對東北老工業區底層工人題材的深入挖掘,其獨特的影像語言與匠心獨具的聲音運用,共同成就了這部小成本影片的神話。影片中導演大量採用低機位的移動鏡頭來呈現近景使之充分展示了人物生活的細節部分,而低機位移動後形成的特寫則被用在展示鋼琴的製作流程上,這與觀眾對於精神本源的尋找與文化回歸欲望不謀而合。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拍攝角度篇
    視聽語言精講(拍攝角度)什麼是拍攝角度?拍攝角度,又稱畫面角度、鏡頭角度,指的是攝影機拍攝電影畫面時所選取的視角。代表人物與世界的疏離,也可表達隱匿而神秘的氣氛。 《低俗小說》特點:1、給觀眾帶來很強的參與感、伴隨感。《沉默的羔羊》2、有一定的懸念效果。
  • 大巧無工的視聽《孔雀》視聽語言剖析大打分
    乍看起來,《孔雀》這樣一部「故事勝過視聽」的影片似乎無技術可言,然而正如顧長衛曾經婉轉表示的那樣,《孔雀》在技術層面絕對是拿銀熊的料——而事實上,它含蓄細膩的技術表現也正是在「無形」之中塑造了影片的整體氣質。
  • 關注:考場作文語言技巧,如何準確表達複雜的思想情感?
    前言:考場作文考驗的時考生日常的積累和文字功底,作文測考察方式比較多樣,對於考生的考察內容以及考察要求也有著不少的標準;我們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至少可以在考場作文的行文方式和語言組織及語言技巧的表達上下一些功夫。
  • 母語的情感表達性強於第二語言
    在人際交往中,個體情感既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姿態和語調這種非語言的方式表達,也可以通過詞彙和語句等語言方式表達。情感的非語言表達與識別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與差異性。Sutton等人採用情感Stroop範式,發現用兩種語言呈現的情感詞在顏色判斷過程中產生的幹擾程度相似,並未發現兩種語言加工過程中情感自動激活的程度存在差別。Segalowitz等人則採用內隱聯想測驗研究不同語言的情感詞加工過程中情感效價的自動激活,結果也沒有發現兩種語言條件下情感激活程度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