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品牌打造指南: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形成個人影響力?

2020-12-26 羅幕衾寒

前段時間遇到一個賣肉脯的朋友,他說最近生意很不錯,網上銷量突破新高,主要原因是邀請了美食博主幫他直播。

我有些奇怪,問他為什麼不在網上直接做廣告,而要請「網紅」?,那直播費實在不低,單坑位費就要15萬他白了我一眼,問我懂不懂什麼叫做IP?

只要美食博主一推薦,他的產品銷量就蹭蹭地往上長,這營銷手段比他鋪天蓋地撒廣告有效多了。

為什麼美食博主一發話,網民就毫不猶豫地相信他呢?

恰巧前兩天朋友送了我一本《個人品牌七堂課》,讀了它我才知道原來這個效應源自個人品牌。正是美食博主打響了自己的個人品牌,所以網民們如此信任他。

《個人品牌七堂課》由秋葉大叔所寫,秋葉是武漢工程大學的副教授,他口吃,但巡講直播不斷;他寫過好幾本書,個人品牌七堂課就是他《七堂課》系列中的一本,秋葉大叔寫東西很接地氣,手把手教你知識,絕不藏私。

1、個人品牌到底是什麼?

個人品牌就是一個標籤,當看到一個人時,除卻他身上的職務,明確地讓別人知道他是幹什麼的。比如說,看到李佳琪,我們就想到OMG——美妝博主;聽到樊登,就知道他是辦讀書會的——講書人;看到俞敏洪,就想到英語培訓。

個人品牌就是一種明確的定位,讓別人知道你可以給他帶來什麼價值。為什麼要樹立個人品牌呢?

其實個人品牌就相當於一個符號,別人看到這個符號就會相信你的專業能力,不設任何心理防線,無條件地信任你。

2、怎樣打造個人品牌呢?

秋葉大叔提到了七種思維方式,每種都能刷新你的思維。

第一,平臺思維

在平臺創作,其實可以變相理解為給平臺打工。既然是打工人,就得摸準老闆的脾氣。

比如說,很多自媒體作者都會困惑,為什麼發布文章流量時好時差?幾天前一篇文章展現量達到100萬,但隔了幾天,文章的展現量卻只有不到500?

這樣的大起大落,容易使心態崩盤。

想通這個問題,其實只需要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平臺,你願意扶持什麼樣的作者?

平臺好似老闆,老闆之間也有競爭,希望留住用戶,用戶粘性越高,平臺的收益也越高,所以平臺需要作者創造內容。

什麼樣的作者叫做優質作者呢?

首先要持續輸出稀缺性的內容,平臺的後臺都有數據,知道哪些作者頻繁輸出高質量文章,而哪些作者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比如我之前就做過一個實驗,連續幾天更文,文章的展現量就會很可觀,特別是如果有一篇爆款文章,接下來幾天的文章數據都會不錯,但如果一周不更新,文章的展現量就會呈現斷崖式下跌。

所以說想得到平臺的扶持,持續輸出優質內容非常重要。

其次要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比如說秋葉大叔在公眾號上寫文章,排版非常簡單,寫文章就像和朋友拉家常。

這樣的風格就讓讀者感覺很親切,再看他的文章就像和老朋友相遇,看到文字和排版就知道是秋葉的,有鮮明的個人特色。作為新手小白,寫作時要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貪多嚼不爛,剛開始做自媒體時,不要太多分發太多平臺

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分發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在重複性的事務上,二是不同平臺要求不同,對自己設計的框框越多,反而不知道該寫啥,不如卡位一個平臺,在平臺積累粉絲後再考慮多平臺運營。

第二是賽道思維。絕大多數小白都屬於知識型IP,也就是依靠知識獲得他人認可,如何發展成為橫亙在知識型選手面前的問題,一般來說,知識IP有7個發展方向,包括教育、培訓、諮詢和社群等。

出版指的是圖書或者音頻和圖文形式的文字,採用知識付費的方式讓別人購買你的產品。

這幾年知識付費盛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大V們往往都會發專欄課或者開發課程,一旦讀者購買了課程,那麼出版賽道這條道路就走通了。

之前我曾在中國大學幕課上購買過周建芳老師的《高能搜索課》,感覺講得非常好,收穫了很多。

對於老師們來說,這也是很值得的投入,比方說,他在線下一節課3000多元,但線下受時間、精力的制約,在線上出版可以突破時間的壁壘,實現睡後收入。

培訓一般是指線下諮詢服務,一般是1對1的個性化服務,比如說不少情感諮詢類服務。

這樣的形式受時間制約,一份時間只能帶來一份收益,所以一般做諮詢的時薪定價相對比較高。

另外還有運營社群,我自己就參加了雪梅姐的0基礎寫作變現課程。雪梅姐運營社群有幾大法寶,一是開發課程,促進會員復盤學習;二是組織讀書會活動,讓會員讀有所得;三是對接資源,推薦學員寫作。

這樣的社群既有動力,又有溫度,還可以變現,所以每年的VIP卡銷量都不錯。

自此,自媒體人的賽道思維是什麼就浮出水面了。

首先是需要做出一個有市場的產品,這個產品能夠解決他人的需求,有市場。其次確定自己發展的道路,選擇一個方向和對標的人,進行努力。最後可以多賽道發展。很多人先通過出版,再通過培訓諮詢,做社群等方式多方位邊線。

第三是定位思維。所謂定位思維就是讓別人知道,你是幹什麼的?形成自己的人設。

比如說在秋葉大叔最早是做PPT的,所以他給自己起名秋葉PPT,別人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做什麼的。

第四是團隊思維。當一個人個人品牌剛起步的時候,他可能只是一個人在奮鬥,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招募小夥伴一起奮鬥。招募什麼樣的人,決定團隊怎樣發展都是一門學問。

第五是產品思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規劃變現,產品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影響力產品,第二種是回報型產品,其中影響力產品主要為了積澱用戶。

比如說,我們經常看到9.9購買超值課程,其實這就是影響力產品,9.9元賺錢嗎?不,可能還虧本,但9.9元就過濾了不少薅羊毛的用戶,積澱了不少潛在客戶。

開發一個新客戶的成本相當於維護三個老客戶,所以設計影響力產品非常重要,而後續回報型產品就更需要從時間和空間上來設計。

比如說秋葉老師設計的office PPT課程,它有完善的產品矩陣,既適合消費水平不高的大學生購買,也適合職場青年,不同的定價、不同的需求陪伴客戶的不同生命周期。

第六是渠道思維,平臺的流量並不等於是自己的流量,好的個人品牌必須能夠持續導流並實現商業變現。秋葉大叔提出了一個反覆刺激法,就是讓客戶從公域流量導入私域,比如公眾號、微信、群等,讓客戶反覆接受到該品牌的宣傳信息,這樣對品牌的認同度會更高。

除此之外,秋葉大叔還提出在平臺導流的時候,要注意設置一個讓別人關注你的理由。比如說贈送免費資料等,這樣別人關注的可能性就更大,另外當新用戶關注以後,要注意及時進行溝通沉澱用戶。

第7課思維是運營思維。每個品牌都有一個故事,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品牌?故事講得好的人,可能也會吸引更多的人。

個人品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賦能,將自己的影響力輻射給他人,從而達到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目的。

3、總結

以上就是秋葉大叔個人品牌這堂課所講的七大思維,我相信這對於做個人品牌的人來說,看了以後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實操書,更像是秋葉大叔個人奮鬥的心得和分享,如果想建立個人品牌的,不妨買來看一看。

我是羅幕衾寒,歡迎大家關注我, 歡迎大家評論、點讚,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個人品牌#

相關焦點

  • 網紅時代:移動時代個人品牌打造新法則
    [摘要]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打造個人品牌時首先要搶奪用戶注意力。博得眼球後,又應如何延續注意力周期呢?從流量到影響力,個人IP 要內外兼修,向縱深化不斷發展。圖源自網絡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打造個人品牌時首先要搶奪用戶注意力。博得眼球後,又應如何延續注意力周期呢?
  • 如何通過微信打造個人品牌
    這個時候,有些不耐煩的夥伴可能就要問了:那麼到底該如何打造我們的個人品牌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那我們首先得弄明白什麼是個人品牌。我們對於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將會決定我們能打造出什麼樣的個人品牌。另外,我們自己的經濟基礎、個人能力、人脈影響力,對於打造個人品牌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後備資源。據騰訊在前段時間發布的《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顯示,微信全球月活用戶已超過8.89億。
  • 個人品牌之權力的遊戲
    在當下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放大自己的影響力,但又不是每個人都能放大自己的影響力,那些最終能夠成功打造個人品牌影響力的寥寥無幾,站在馬後炮的角度分析,他們都在玩一場權利的遊戲!個人品牌三階段如何理解這三個階段,接下來我為大家一一解讀。
  • 《個人品牌七堂課》:秋葉大叔的成名復盤,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就像秋葉大叔在《個人品牌七堂課》中所說,個人品牌,是指你的定位在大眾化人群中有廣泛的知名度,大家認可且喜歡你這個人,是因為你的專長、才華及個性,不是因為你背後的單位。公司會為一個人賦能,無形之中誇大某一個人的影響力。打造個人品牌也是有類似功效,讓自己從一眾同行中脫穎而出,更容易被識別,進而被記住。
  • 星洛美學:個人品牌時代,每個個體都會發光
    2020年,全球公民共同上了一節課,這節課的主題是:我們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上生存。對於個體來說,最明智的選擇,是關注那些不變的內容,比如發掘個人優勢、打造個人品牌;對於品牌來說,則是關注消費者不變的需求,比如對於美和年輕的永恆渴望。
  • 5G時代如何打造個人IP
    不到一年的時間,如何變身百萬粉絲博主、玩轉自媒體?4月24日,洪明基首先在公司內部開設了第一期訓練營,講述個人IP課程。他表示,未來也希望可以助力更多的傳統企業老闆和員工夥伴建立積極的個人品牌,賦能企業更好地轉型升級。
  • 帥雨紅:新人如何起步打造個人品牌?3個字就能看明白(二)
    接著上一篇,已經分享完的:想帥雨紅:新人如何起步打造個人品牌?而我們的個人品牌依託自己獨立存在和發展,也是有能量來影響的,它一定是有差異的,就像你的指紋一樣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如何傳遞你獨特的個人品牌,讓你的目標用戶能感受到,就很重要了;這包括了你的聲音、性格秉性,價值觀,你對自我的認知和探索,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互動,比如說一對一面談,培訓
  • 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創始人如何做好個人品牌包裝和宣傳?
    在這個蓬勃發展的移動互聯時代,作為企業創始人,非常需要著力於打造形象鮮明的個人品牌。通過個人IP的打造,獲得足夠的關注度,形成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從而利於企業品牌的傳播,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認知度,為企業品牌插上穩健發展的好翅膀。
  • 品牌案例:沒有突出的特長,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一.沒有厲害的特長,怎麼打造品牌?但現實中,絕大多數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特色的正常人,這種人要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講個品牌的營銷案例。在日用消費品中,競爭最烈的當屬我們要喝的「水」。
  • 為什麼要打造個人IP?個人IP和自媒體有哪些關係?
    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這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通過打造個人IP可以塑造出你專業的形象,有一句話叫做粉絲為王,當你擁有了信任你相信你的粉絲之後,那麼你就可以不斷的給粉絲帶來價值。按粉絲的需求去滿足需求,那麼你就可以賺取到你自己人生當中工資以外的財富,這是個人IP的價值,對於工薪階層來說。
  • PCWorld:網際網路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0個人
    也許《時代周刊》把「你」評選為了年度風雲人物,然而,這個「你」並不是網際網路上最有權勢或者最有影響力的人.其實,針對網際網路人物的評選,美國《PC World》雜誌也許更具說服力.雖然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個人資料、社交網絡、網絡視頻等等,但如果沒有那些Craiglists、Myspace和 Youtube等網站的創造者,
  • 「網際網路+」時代「小眾」圖書品牌如何成長?
    原標題:「網際網路+」時代「小眾」圖書品牌如何成長?  網際網路時代,細分人群的需求不斷推動著精準內容品牌的創立。  網際網路與出版業的融合開始得比較早,很長一段時間,紙質書消亡論非常流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讀者不是不再需要紙質書,而是在網際網路時代,閱讀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讀者需要在海量碎片信息的海洋中尋找到最優質的內容,這反而促生了一批「小眾」圖書品牌出現,它們大多由民營出版企業打造,這些規模不算很大的出版企業以他們獨特的理念、靈活的製作方式和創新能力,以及在某一領域的專業度,將帶有特彆氣息的圖書產品傳遞給精準讀者
  • 個人IP打造之關鍵詞:「定位」、「差異化」
    個人IP打造之關鍵詞:「定位」、「差異化」(柔情老曾的學習筆記)為什麼要打造個人IP?「個人ip,網絡用語,指個人對某種成果的佔有權,在網際網路時代,它可以指一個符號、一種價值觀、一個共同特徵的群體、一部自帶流量的內容。每個人都是產品,把自己當成這輩子最好的產品去打造。個人品牌就是最好的護城河,一旦打造出來,很難被 copy。在增量經濟時代,或許個人 ip 的價值還沒有完全展現,但是在現在這個存量經濟的時代,品牌價值就會體現出來。」
  • 微商如何通過朋友圈打造自己的個人IP
    微信的核心用途,不是直接成交賣貨,而是通過這個社交平臺塑造我們自己的個人形象,也就是打造自己的個人IP。就算你的微信好友多,打開你的朋友圈,如果沒有有價值的內容,別人對你沒有任何深刻的印象,不會注意你。如果一看都是廣告,還會立馬給你貼一個刷屏微商的標籤。
  • 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定位?
    個人品牌如何給自己定位?個人品牌定位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什麼是個人定位?個人定位就是用一句話清楚的描述你是誰?你是做什麼的?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健身教練,那麼你的外在形象以及言語表達行為舉止都要圍繞自身專業來呈現,例如你就需要將自己的身材鍛鍊成健美的身材,你的服飾穿著就要以運動為主,你也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這樣別人通過你的身材、衣著服飾以及與你交談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你的個人定位。所以,定位是你的個人品牌一切行為和內容的指南和標準。那麼如何給自己找到一個精準的定位呢?
  • 吳韋朋:抖音最火神秘人是如何利用短視頻打造個人IP品牌?
    黑臉V現在成為了技術流的最強個人IP代表,至於黑臉V到底是何人,幾乎沒有人知道。也就是說,打造個人IP不一定就必須知道這個人是誰,而是策劃這個IP的人或團隊是如何做到的,我相信這才是我們營銷人背後所要認真研究的東西。
  • 雲龍:打造個人品牌,做有積累的事情,我的未來,我做主
    個人品牌我有一個朋友,他沒有去上班,就他自己一個人,兩個微信號,還有幾個自媒體帳號,他一年賺100多萬。他不像微商那樣天天打廣告,也不像那些到處做項目的網際網路。他幾年來就幹一件事情,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通過公眾號跟自媒體來分享他的經驗,有想法,年復一年的分享。有很多的小夥伴們經常關注一些網紅,就想他是不是也有很多的粉絲啊?我告訴你他真的不多,只有幾萬粉絲而已。他是幾年如一日地分享,經常會有人來諮詢他,他就做了個付費圈子,偶爾跟別人講講課也不做什麼模式。他的錢賺的非常的踏實。我講上面的這兩個例子主要是想表明什麼呢?
  • 如何打造一個被粉絲崇拜的個人品牌,拆解五行上將的核心機密
    2020.7.18今天來拆解一下,五行上將的個人品牌是如何打造起來的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是根據打造個人品牌這個模型去拆解就知道了一個是定位在流量一個是定位在成交一個定位是在裂變為什麼個人品牌打造是在第一位?
  • 智多星:為什麼羅胖子說,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造個人品牌?
    我是智多星,一名年入8位數的個人品牌盈利顧問,2015年那年,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很多人·····賺了錢之後,會買車,買房,而我在全家人的阻攔下,毫不猶豫的投資了自己的大腦+社交圈層+個人品牌的建設,我具體是如何做的呢?並且我為什麼這麼做呢?
  • 大數據時代:如何界定個人隱私?
    個人隱私問題現狀看完紀錄片,最令我擔憂的還是當下的個人隱私安全問題。從2012年開始,大數據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大數據時代,人人都在「裸奔」。雖是句玩笑話,卻折射出大數據的洪流之下,個人隱私信息被嚴重盜用、濫用的現實。獲取這些個人隱私信息的渠道除了網絡黑客入侵,更多的是企事業內部人員非法買賣用戶信息。2017年1月,警方發現蘋果公司國內員工以非法手段獲取蘋果手機關聯的公民個人信息,並在網上進行出售,涉案金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