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特派記者張文龍 韓君 劉蔚丹 特約記者山風 通訊員肖一)
驚險時刻
再晚來一步,我就沉下去了
59歲的曾繼龍是重慶萬州人,他是船上的貨主之一,有14頭水牛是他的,價值4萬多元。
昨晚,在秭歸縣醫療中心,他向記者回憶了當時的情景。前天清晨6時許,他們的船停靠在三峽庫區銀杏砣水域等候過閘,大約晚上10時許,船準備過船閘。由於船停在一排大型運煤船的中間,必須先將船倒出來才能前進,正當船身全部倒出來時,突然船的左側衝過一輛運煤船。由於運煤船有2000多噸,他們的小船根本經不起這樣一撞,船身頓時向右邊開始傾斜。「那船的前面既沒有燈,也不按喇叭,我們根本不知道有船來了。」曾繼龍說。曾繼龍說:「我當時在船的2層,聽見水手跟船長說有隻船靠近了,便立即跑到船的一層,剛到一層就聽見一聲巨響,我什麼也沒想就從船的右邊跳下了水。」跳下水後,在水底遊了半天才浮出水面,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很遠的地方才有點亮光。他遊了一會,隱約看見不遠處好像有個泥巴堆,於是便掙扎著遊了過去,爬上了「泥巴堆」。他站上去後感到「泥巴堆」在下沉,仔細一看原來「泥巴堆」就是他們的船底。他站在上面將衣服和鞋子都脫了,以減輕身體的重量,但船還是很快沉了下去。曾繼龍又重新跳入漆黑一片的水裡,在水中掙扎著遊了10多分鐘,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只能保證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這下完了,再不來人我就要沉下去了。」曾繼龍有些絕望。正在這時,他被撞沉他們船的那艘運煤船發現了,運煤船上面的人立即開了一個小船過來,但他根本沒有力氣爬上船。小船上的救援人員將救生衣扔下水,他一隻手抓著救生衣,另一隻手伸向船邊,船上的兩個人將他拉了上去。曾繼龍說,當時他要是從左邊跳船就好了,那樣可以少遊不少的路程。他從右邊跳水後,傾斜的船向右翻過來將他扣住,他被重力壓到了很深的水域,所以遊出水面時距離船已經很遠了,幸虧當時他誤打誤撞朝沉船的方向遊了過去,才被運煤船發現。「我當時真的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要是救我的人再來晚一會,我就要沉下去了。」曾繼龍慶幸地說。水中的呼救聲,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42歲的熊德旭幹船員已經十多年了,具有豐富的經驗。當事故發生時,他憑藉自己的經驗逃過一劫。雖然身體上沒有受到什麼大傷害,但心靈卻遭受重創。據熊德旭回憶,事故發生時,他正在2樓的船員休息室睡覺。隱約中他聽見一聲巨響,船身也劇烈地向右傾斜。他根據經驗判斷出了大事,便立即從床上下來,從左邊的窗戶爬了出去。當時船已開始向右邊發生傾斜而且即將沉沒,他沿著左邊的船壁往上爬,最後船完全翻了過來,他也順利地站在了船的底部。這時撞他們的運煤船的船頭仍然頂著他們的船。他用力一跳便跳到運煤船上。到了運煤船上後,熊德旭開始積極想辦法救落水的船友,由於四周一片漆黑,他只聽見船下有人不停地大叫「救命,救命」,但根本看不到人影。他試圖沿著船壁爬到接近水面的位置,然後伸手去抓水中的人,但這時運煤船開始向後面倒,這樣他根本就找不到人。「要是能有繩子、長竹竿或者救生圈就好了,可以丟到水裡救他們。」於是,熊德旭開始在運煤船上尋找一切可以用的救援物品,可是他來回跑了幾十遍只找到了幾件救生衣,沒有發現竹竿、長繩之類的東西,而這時的熊德旭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當時我雖然看不見水中的船友,但我能清楚地聽出他們是誰,聽見他們在水裡大喊救命,我卻在船上束手無策,那種滋味真不好受。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們在水裡喊救命的聲音。」熊德旭痛苦地說。從事故發生到昨天晚上,熊德旭一點東西也沒有吃,他說想起那些落水的船友,他就吃不下飯。
媽媽接到電話失聲痛哭
20歲的任運寶在船上已經幹了4年多了,是船上的機工,也是落水人員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事故發生時,他正在一層的機房工作,他親眼看見巨大的運煤船從左邊撞了過來。他立刻從右邊的門跑出去,然後跳入了船右邊的水域。他在水中不停地遊,突然抓住了船上一根鐵器,抓著這根鐵器往上爬了一會,然後遊到船的左邊。這時,他看見運煤船就在不遠處,便大喊救命,但運煤船卻在往後退。「我便大喊救命,熊德旭從運煤船上扔下來兩件救生衣,我把一件穿在身上,然後懷裡抱著一件在水裡遊。」任運寶說。由於水面一片漆黑,他根本不能辨別方向,他看見遠處大約200米的岸邊有燈光,便脫光衣服穿個褲衩向燈光處遊去。在遊到離岸邊20多米的地方時,他實在是沒有力氣了。這時,岸邊加油站的人發現了他,便開著小船趕來將他救起。上岸後,他穿著褲衩站在岸邊瑟瑟發抖,因為江水實在是太冷了。加油站的工作人員連忙拿來衣服給他穿上。任運寶是和姑姑任運蘭一起出航的,他的姑姑在這次事故中失蹤了,目前還沒有救起來。事故發生後,家裡人就知道了沉船的事情,但任運寶直到凌晨3時才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當他拿起電話叫了一聲「媽」時,電話那頭傳來了母親的哭聲。他母親一直在電話邊等候兒子的消息。80多歲的沈道寶是這次事故中年齡最大的失蹤者。據倖存者稱,他是這艘船上唯一的乘客。他的孫子在宜昌做殺牛的活,他這次是搭便船去看他的孫子的。事故發生時,他正在2樓的客房睡覺,後來就落入水中不知下落了。
深夜救援
三峽局啟動應急預案
前日晚10時35分許,下行船舶「航鱘668號」與「巴峽號」在曲溪水域發生碰撞,「巴峽號」當即沉沒。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接報後,立即啟動搜救應急預案,迅速出動海巡艇並指揮附近水域多艘船舶趕赴現場全力救助落水人員。事故發生後,三峽局加強現場通航管理,三峽船閘未受影響正常運行。三峽局領導及相關人員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組織指揮。在全力搜尋救助下,10名落水人員當晚被救起,三峽局將其送往水上政務中心,送上衣物、食物及薑湯,給予關懷,隨後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當晚11時許,三峽局迅速成立了「10·13」水上交通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組織指揮事故調查和事故處理相關事宜。領導小組下設事故調查、通航安全、搜救、沉船探測、綜合保障、宣傳等六大專業組,各負其責,及時開展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長江航務管理局、宜昌市人民政府報告,向秭歸縣人民政府、重慶萬州區政府、三峽開發總公司通報情況。宜昌市政府、秭歸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領導親赴現場,了解情況,決定成立事故處理小組開展工作。
採取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三峽局各專業小組分頭行動。事故調查組在三峽水上政務中心分2組向出事船舶人員調查了解事故基本情況等。目前事故水域船員情緒平穩,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搜巡組調集三通718、鴻發3號、江航18、騰龍888四艘滾裝船及長江02019等五艘船舶在壩前水域形成一道攔截線,搜尋落水人員、監視沉船動態。天亮後,繼續調集交通1號、供給1號、供給2號參與搜救。海巡艇加強巡邏密度,對長江左岸一側通航水域江面進行拉網式監視,避免落水的牛及水面漂浮物對船閘引航道安全造成影響,江面未發現落水的牛,確保了船閘正常運行。與此同時,立即聯繫水下探摸公司到現場,以確認沉船部位、水深等情況。昨日下午5時多,記者趕到事發水域看到,幾艘船隻正在數公裡水面上來回穿梭,尋找失蹤人員。至晚8時許記者發稿時,事發水域仍燈火通明,搜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沉船大致方位已確定
昨日晚,記者在事發水域看到,幾名船員從一艘搜救船中走出,開始整理搜救設施。據了解,他們是宜昌市710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經過他們的水下搜摸,沉沒的運牛船大致方位已確定。據悉,沉船打撈工作將於近日展開。
壩上安全航行未受影響
「沉船不會妨礙船舶航行安全,不會影響三峽船閘正常運行。」昨日,針對撞船事故,三峽通航管理局計玉健副局長如是說。據計副局長介紹,水上失蹤人員的搜巡將持續進行,海事部門也已通過多種途徑播報航行通告,提醒過往船舶:一旦發現附近水域有浮船、落水人員或牛等,應立即報告。昨日,在失事水域,重慶長輪總下屬羅諾船管有限公司總船長陳遠新表示:沉船船體不高,不會影響航道通暢,而且庫區流速較緩、水流平穩,基本上處於靜水狀態;沉船在碰撞區域附近,不會隨水流漂移,不會對三峽大壩構成威脅。
連結
「巴峽號」人員情況:船員8人:易啟平,船長,男,萬州人,獲救。熊德旭,舵工,男,42歲,萬州人,獲救,受傷。曾林新,大管輪,男,30歲,萬州人,獲救。任遠寶,機工,男,20歲,萬州人,獲救。汪少軍,水手,男,42歲,萬州人,獲救。樊世平,炊事員,女,38歲,萬州人,失蹤。任遠平,船方經理,男,50歲,萬州人,失蹤。任運蘭,船老闆,女,53歲,萬州人,失蹤。貨主8人:曾繼龍,男,59歲,萬州人,獲救,受傷。王成培,男,55歲,萬州人,獲救。譚永宏,男,36歲,萬州人,獲救。許光培,男,55歲,雲陽人,獲救。付吉華,男,52歲,萬州人,獲救,受傷。周廣銀,男,38歲,萬州人,失蹤。劉美華,男,年齡不詳,萬州人,失蹤。劉美華的合伙人,男,姓名不詳,失蹤。乘客1人:沈道寶,男,年齡不詳,萬州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