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火鍋,冬天吃冰淇淋的定義已經不再是人們吃飯的宗旨。只要餐廳的排氣系統足夠、冷氣足夠,無論是吃雞煲、羊煲、煲仔飯、火鍋等都是全年度最佳吃飯聚會活動之一。今天就和朋友來一家新開張的手工涮涮鍋吃飯。餐廳以黑色和黃色為主調,大廳以十二人大桌為主,裡面左右兩邊的座位是四人卡座。

餐廳除了有各式刺身和海鮮供應外,還有手打丸類、牛肉類、豬肉類、前菜小食、火鍋配料、餃子類、蔬菜類、麵食類、特色沙冰和飲品等過百款選擇。餐廳一共提供15款湯底,款式比像想中多花巧,由普通常見的香菜皮蛋、清湯豆腐、沙嗲湯底,還有比較特別一點的龍蝦湯鍋、火焰青酒花蛤湯、香蔥玫瑰花牛乳海參鍋,豐儉由人。不過最後和朋友點了番茄薯仔牛腩湯鍋。除了湯底外,調味醬料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更有點石成金之效。服務員遞上一籃調味架,分成九宮格,有麻醬、豉油、辣油、芝麻、香菜、香蔥、生蒜、炸蒜、辣椒粒等等,選好後就可以自行調配了。

番茄薯仔牛腩湯鍋,番茄薯仔湯是我們家平時經常煮的湯,看似沒什麼特別,不過加入補血又香甜的牛筋腩,牛味香濃,質感如薄軟膠質,爽軟,令整體效果和味道都很好,變為不平凡的番茄薯仔湯了。而且紅肉含豐富鐵質,有助補血、改善血虛、筋骨酸軟乏力、身體疲勞、提升食慾。
炸豆皮,這裡的炸豆皮明顯不是外面買的,而是自家製作,對比起自己的前臂,真的大得一模一樣,很誇張也很有層次。在火煱中拖拉兩下,浸入的濃湯都因此增加,既吃到由軟至脆的腐皮香,也吃到清甜濃鬱的番茄酸香,相當別致。

自家制韭菜餃,自家制韭菜餃的饀料比較多而飽滿,充滿又濃鬱又香的韭菜味,豬肉饀也比較多而有口感,好像自家媽媽煮的手工水餃的味道。

精選美國肥牛,每片牛肉都是薄切,雪花紋路清晰細密,色澤鮮紅,賣相非常漂亮。不過同樣的脂肪分布較多,入口肉軟鬆化、油香豐盛,絕對跟不是一般低級別的牛肉。

四寶丸半份,點了半份的四寶丸,牛丸、蝦丸、墨魚丸和豬肉丸,每款都有兩個,二人分享就剛剛好。全部都是新鮮手工現做的,丸的質感也很有水準,每一個都打得起膠又彈牙,口感不會太粘也不會很糊粉,特別喜歡蝦丸和墨魚丸,鮮味尤人,爽彈到可以用來打桌球的感覺。

生菜,點了一個人份量的生菜,但生菜像盆栽的插法插在碎冰之上,分布得很零散,感覺份量只有一小棵,完全不夠二人分享。不過,色澤總算鮮豔新鮮,浸在番茄牛腩湯之中,讓蔬菜零舍甜美得多,自然吸引一些從不喜歡吃蔬菜的人,賣相還是不錯的。

烏梅甘草茶,飲品方面,有餐廳自家制的烏梅甘草茶、羅漢果和紫貝天葵三款。最後和朋友決定要了烏梅甘草茶,味道像是酸梅湯,但酸度又低了一點,味道容易入口又開胃、又有甘草的清涼解熱,對吃火鍋這麼上火的吃法有一定下火功效。整體而言,餐廳的食物款式算多,而且大多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