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由於國人對於外來物種不熟悉的緣故,以至於引進了很多的「入侵物種」,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牛蛙、小龍蝦等外來物種。因為這些外來物種在我國基本上沒有天敵,曾經對我國本土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好在我們及時發現了問題,然後通過各種辦法控制住了這些外來物種的「侵蝕」,當然國人大多是靠「吃」來解決問題。如今小龍蝦和牛蛙等外來物種在已經成了國人餐桌上的「新寵」,甚至是要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當然也存在外來物種,即使是以國人的吃速也「無可奈何」。
在農村的房前屋後,總可以看見許多野草順著牆壁、樹幹往上攀爬,它們生命力極其旺盛,常常是泛濫成災,而這其中就有藤三七這種「入侵物種」的身影。藤三七也被叫做「豆腐葉」、「洋落葵」等名字,在國外人們即使是用專門吃葉子的昆蟲來對付它,都很難起作用。而我國是在20世紀70年代將它引入境內,當初藤三七被引進我國時,是把它作為觀賞以及藥用植物引進的,後來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由此被端上了餐桌,據說它還是一種非常好吃的蔬菜。但藤三七也確實強悍,繁殖能力極為驚人,幾乎一周的時間就能生長一米左右,而一個生長季節就能長3到6米,並且很難斬草除根,這回國人可算是遇到了「對手」了。
據了解藤三七的果實含有多糖、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所以它具有很好的滋補效用。它的葉片和嫩梢可以作為蔬菜食用,營養價值也是十分豐富,其中鐵的含量更是高於絕大部分蔬菜。當然葉片和嫩梢沒有什麼特殊味道,味道就像是木耳和豆腐的綜合口味。如今農民甚至是人工養殖藤三七,似乎在我國的每一種「入侵物種」,最後的結局都是如此。
由於藤三七的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不僅易於種植,而且採摘期也很短,只要15-20天就可以採摘一次,到了中後期的話,甚至是10 -15天就可以採摘一次,而在管理得好的情況下,甚至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它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懶人菜」。
本文由「美食觀察事」創作,美食也不該被定義!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