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都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的情況,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情況都是非常之多,正因為物種入侵,就打破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就像美國的錦鯉泛濫一樣,整個河流都很少看到別的魚類,在我國也經常看到有人在捕殺清道夫,清道夫也是一種外來物種;另外就是我們最喜歡吃的小龍蝦,有部分也是屬於入侵的物種,當然這個還沒有被完全的證實。
這不,在美國也遇到了另一個很頭痛的事情,因為野葛的入侵,導致野葛成了小有名氣的外來入侵物種,被人嫌棄在大街上!
野葛,其學名是葛麻姆,是豆科葛屬植物。藤本;塊根肥厚;各部有黃色長硬毛。分布於東亞的朝鮮、韓國、日本和中國;在中國除新疆、西藏外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一般都生長在草坡、路邊或疏林中。
野葛的用途很廣泛,幾乎全身是寶,它的莖皮纖維供織布和造紙原料;塊根可制葛粉,並和花供藥用,能解熱透疹、生津止渴、解毒、止瀉;種子可榨油。葛麻姆藤枝繁葉茂且營養豐富,是極具開發潛力的綠色飼料植物。葛最為我們熟悉的就是它的根莖,也被稱之為葛根,可以說被中國人民當作至寶,有」千年人參」之美譽。
野葛成了美國的外來入侵物種
野葛和當年的虎杖一樣,本來是在日本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因為其長相還是有些好看,主要是其會開著很漂亮的小紫花,所以美國人於1876年將其帶回家,本來準備只準備裝點庭院的。另外,美國相關人員還發現了葛根的蛋白質含量挺高,而且生長對於土壤的要求並不是很高,還比較耐寒耐旱,所以起初是為了保護水土流失而大力發展種植,還可以用作飼料和肥料,所以野葛一下子在美國流行了起來!
野葛是具有耐寒、抗旱、耐貧瘠的特點,從海拔100多米低谷到2000多米高山均有分布。生長於向陽溼潤的山坡、林地路旁,喜溫暖、潮溼的環境。對土壤適應性強,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長勢較好,荒山石礫、懸崖峭壁縫隙上,只要有30釐米深的土層野葛就可以紮根生長。然而,美國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地理環境正好適應野葛的生長;,另外,在美國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非常適合葛繁衍,所以葛根在美國變得四季常青,可以常年生長。
然而,自從美國當初大量種植野葛,導致野葛所到之處,森林被毀、牧場被佔、農田荒蕪。在林地被野葛侵佔之後,導致了大量樹木死亡,碳蓄積量直接下降了28%。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野葛侵佔了大量的美國土地,一發不可收拾。因此,葛根也就成了美國危害性最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還被美國當局列為了禁止種植的作物之一!
正因為危害的面積大,所以也給美國在治理葛根泛濫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即便是靠化學或者是人工採挖也是無法有效進行清除的,因此,美國每年要花近50億美金在治理葛根泛濫上!當然,經過長年的摸索,美國也找到了一些方法來抑制葛根的繁殖,包括利用疣孢漆斑菌「疣孢漆斑真菌"對通常被葛藤覆蓋的植物的損害很少,或者沒有損害,這些植物包括松樹、橡樹、雪松、美洲山核桃、山核桃、黑莓以及檫樹。
葛根為何沒在中國泛濫?
前面也講到過,野葛在中國除新疆、西藏外幾乎分布在中國其它所有的省區市。而且還廣泛生長於草坡、路邊或疏林中。在中國,野葛也是有天敵的,主要的天敵有真菌和昆蟲,總共加起來有幾十個門類!
正因為這些天敵,就對野葛的繁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在中國野葛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無論是餵豬,還是作為柴火,野葛也是物盡其用。所以會被大量的採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地區開始使用煤氣等清潔能源,因此上山砍柴的就比較少了,即便是餵豬也是有成品飼料供應,因此有的地方的野葛也在小規模的生長著!
野葛為什麼在美國沒有用?
野葛在中國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葛葉和花可以用來吃,即便人不吃也是可以用來餵豬的。當然人們吃得最多的也是葛根粉,有時候還可以當作糧食來吃。葛根粉裡飽含蛋白質等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
呈長柱形或板狀厚片,類白色或淡黃色。切面粗糙,有大量纖維,纖維與粉質相間形成同心環層縱紋。質硬而重,粉性足,氣微味甘。以塊肥大、堅實、色白、粉性足、纖維性少者為佳。所以葛根通常用來做葛粉,受熱之後很容易糊化,加點糖,涼水調開後加入滾水,就可以直接飲用。還可以用來做糕點,比如雲葛糕,清香爽口,甜而不膩,還會用來煲湯等等。當然在日本,葛根粉也是人們非常喜歡的食品之一。
為什麼美國人不喜歡,這正是中西方飲食文化不同的原因,本來美國飲食都是以麵包、牛奶和牛肉類為主,蔬菜都吃得很少,每天最多也就半斤,主要體現在漢堡等食品裡面,而且用量也不多!
美國人均牛肉消費量高達35.1千克(當年中國人均牛肉消費5.33千克),所以,野葛在美國人的心中,除了可以裝飾庭院、作為飼料之外,基本上就相當於雜草和垃圾!因此,在美國,野葛成了一種非常討厭的植物!
總結
市面上我們也能見到很多說是葛根粉的產品,並且還被宣傳成各種「神藥」,說能治這治那的!大家一定要認清其中的真假,不要上當受騙!
另外,對於外來物種,一定要做好防範,不要隨便種植或者放生,否則將給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
#美國#
科學視野,不同見解,評論點讚,腰纏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