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921_599727_taonews.html
獨創藥理學家和名醫辦刊新模式,薈萃醫學名家,集納藥理精華,指導家庭如何對症選藥,科學用藥;告訴讀者什麼情況下可以自我診治,如何診治;什麼情況下必須就醫,如何在家中配合醫生治療。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識,講述與身心健康有關的感人故事。
文章數
舅舅今年55歲,一向體健的他查出患有高血壓。可幾個月下來,血壓控制得不盡如人意。舅舅很緊張,跑來找我。一番詢問後,我發現他做得還不錯:每天按時吃降壓藥,飲食清淡,少吃鹽。只是,問題在於,他特別喜歡吃小點心、喝甜飲料,運動也少,還胖了幾斤。我告訴他,要控制好血壓,先和那些含糖量極高的點心、甜飲料說拜拜。
舅舅急了:「不是說高血壓要少吃鹽嗎?怎麼還得少吃糖?我又沒有糖尿病!」我知道他嗜甜如命,於是坐下來,和他慢慢聊聊關於糖、鹽和高血壓的故事。
有些糖,也是高血壓的隱形推手
關於糖,必須先說葡萄糖和果糖。這兩種糖存在於自然界,分子結構最簡單,經過巧妙組合,還可構成蔗糖、澱粉、麥芽糖等糖類。這些糖,有的存在於天然食物中,比如大米要含有澱粉,水果則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聚集地,也有的被做成添加於食物的甜味劑,比如從甘蔗、甜菜中提取蔗糖製成白砂糖、紅糖、冰糖等,利用玉米裡的澱粉製成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體——果葡糖漿。
糖與高血壓有關嗎?給人們帶來愉悅感受的糖類,當然不能一棒子全打死。製造食品時的添加糖,才是罪魁禍首。我們又稱它們為「游離糖」,包括前面說的白砂糖、冰糖、果葡糖漿,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果汁的糖分。而游離糖裡的果糖成分(以果葡糖漿含量最高),又是升高血壓的主謀。研究表明,過量的果糖攝入,能興奮交感神經系統,使得心率增快,血管收縮,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洩減少,增加了血管裡的容量,血壓自然升高。
另一方面,大量果糖進入身體後,還可引起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異常等疾病,它們和高血壓是一家親,常常誘發或加重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
血壓高,當心潛伏的游離糖
各種游離糖,尤其是果葡糖漿,已在食品行業廣泛應用,它們潛伏於飲料、麵包、餅乾、糖果、冰激凌之中,也潛伏在各種家常菜品裡。如果高血壓患者對此類食物毫無節制,控制好血壓可能並非易事。那麼,高血壓患者該如何吃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游離糖攝入量,游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於攝入總能量的5%,對健康有更多好處。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裡,通常能找到食物的含糖量。
需要注意的是,新鮮水果和蔬菜中也含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但它們屬於內源性糖,沒有證據顯示內源性糖對健康有危害,不必過於緊張,可以適度食用。
不忘限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數落完糖,又得重提限鹽的事兒。食鹽含鈉元素,鈉通過影響激素分泌、血管功能、遺傳基因等因素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對於我國多數高血壓患者,經過每天小於6克的限鹽措施(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皮墊後水平裝滿可盛6克食鹽),有助於血壓下降;如果同時補充一定量的鉀和鈣,還能促進體內鈉的排洩。還有,醃製、滷製、泡製的食品,應儘量少食用。
在食鹽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含鉀量偏高、含鈉量偏低的低鈉鹽,多食含鉀豐富的蔬菜水果,新鮮蔬菜每天400~500克,水果每天100克為宜。注意,合併腎病,或服用螺內酯、貝那普利、纈沙坦等藥物的患者,應避免過多攝入鉀,以免引起高鉀血症。
另外,蛋類每周可吃3~4個,魚類每周3次左右。
規律運動也能幫忙降低血壓,建議每周進行5~7次,每次30分鐘,若一次運動時間不足30分鐘,可以分次累計,步行、快走、慢跑、遊泳、太極拳等項目均可選擇,應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運動時心率接近但不超過170次/分鐘為度,心率可用脈搏計數替代。當然,做到這些還不夠,別忘了戒菸戒酒,保持樂觀性格,減輕心理負擔,糾正不良情緒。
loading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舅舅今年55歲,一向體健的他查出患有高血壓。可幾個月下來,血壓控制得不盡如人意。舅舅很緊張,跑來找我。一番詢問後,我發現他做得還不錯:每天按時吃降壓藥,飲食清淡,少吃鹽。只是,問題在於,他特別喜歡吃小點心、喝甜飲料,運動也少,還胖了幾斤。我告訴他,要控制好血壓,先和那些含糖量極高的點心、甜飲料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