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集團將在田橫島海域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2020-12-19 青島晚報電子報
國信集團將在田橫島海域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4.17 星期一

    青島作為中國海洋科技名城,缺少在海洋水產品養殖加工領域全國性大品牌,豐富的海洋水產科技資源往往到外地孵化,形成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青島的海洋水產行業需要有擔當的龍頭企業,扛起海洋科技發展的責任。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國信集團通過加強與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戰略合作,推動設立了 100億元海洋產業投資母基金,布局海洋牧場、水產品精深加工、休閒漁業等現代海洋漁業生態產業鏈,推動我市海洋產業發展。
田橫島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膠州灣內水域狹小,水流交換較慢;西海岸海岸線遍布港口設施;市區-嶗山一線以旅遊觀光為主……即墨田橫島周邊海域已經成為當前青島最好的一片可大面積開發的海洋漁業資源。
    國信集團穩妥探索海洋漁業產業,計劃在田橫島周邊海域建設海洋牧場,在相關陸地、海島建設配套設施,依託田橫島等島嶼優勢,開發建設一定規模的海洋牧場。項目首期海域面積約30萬畝,規劃用海總面積60萬畝,陸域基地1000-1500畝,計劃總投資約150億元,力爭用5到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成為省內第一、全國前三的現代化大型海洋產業上市公司。預計新增就業機會3000個,帶動周邊漁民轉崗就業5000-8000人。遠期,將適時發展冷鏈物流,完善海洋牧場產業鏈條,並對青島市其他海域展開調查,進一步擴大海洋牧場覆蓋範圍。
    「我們已經完成即墨田橫島周邊200平方公里海域本底調查,對調查區域建設海洋牧場的適宜性進行了初步評價,基本確定了項目投資建設的範圍和初步方案。 」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國信集團已啟動海洋牧場規劃與可研編制相關工作。計劃年內與即墨市政府籤訂海洋產業投資開發協議,同時在30萬畝海域內選擇條件相對成熟的1萬畝海域先行建設試點海洋牧場,為後續規模化海洋牧場建設積累寶貴經驗。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實現海洋牧場的投苗,未來可以實現養殖、捕撈、垂釣、休閒旅遊、餐飲和海洋食品深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
試點打造青島「智慧漁業」
    據介紹,國信集團堅持高科技、高起點、高標準、全產業鏈,旨在打造「高端、生態、龍頭、品牌」的格局,綜合發展苗種繁育、養殖、加工、銷售運輸(冷鏈物流)及濱海度假、海島旅遊、休閒漁業等現代化都市漁業一體化完整產業鏈,打造海洋產業知名品牌。依託青島市「海洋+發展規劃」、「智慧青島戰略發展規劃」,與相關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在青島市海域運用「物聯網+現代漁業」理念,發展「現代都市休閒漁業」的新興業態,打造「智慧漁業」。
    通過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前規劃、科學布局,在海洋牧場建設的同時,發展第三產業,打造一、三產業聯動融合發展的格局,促進海洋牧場與海島旅遊、休閒垂釣度假、特色漁村、趕海等結合發展,依託一產帶動三產、三產反哺一產的循環經營模式,打造北緯36°海上休閒旅遊示範區。
「漁業4.0」培育智能樣板
    據國信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青島此次在海洋漁業方面投入巨資,就是要後來者居上,迅速站到中國海洋漁業的高端。首先,在苗種繁育現代化方面,國信集團將依託青島市涉海科研機構雄厚技術力量,研發高產、抗病、環境適應能力強的新品種,實現經濟類水產品苗種的更新換代,通過不斷提升優質苗種生產繁育能力,構建現代化良種研發繁育體系。推進海產品特色化、精品化發展,努力打造海洋漁業產業的「隆平高科」。其次,在養殖設施現代化創新方面。加大科研投入,研發設計先進的深海大型抗風浪網箱、可潛式網箱系統及相關輔助設備,通過不斷提升網箱養殖技術及管理手段,實現網箱養魚全過程自動化,改變目前灘涂和淺海等傳統養殖方式,實現青島市海洋養殖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在養殖技術方面,國信集團也堅持現代化創新。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開發高效、安全、環保型水產飼料,科學合理原料配比,並利用自動配料系統、自動投餵系統,通過遠程操控系統定時、定量、定點投餌,實現智能化餵養,打造綠色放心食品。第四,在智能養殖系統創新方面。研發智能養殖系統和養殖平臺,通過集成創新、配套組裝現代化物聯網技術,構建海洋氣象預報平臺、海洋環境實時監測平臺、水下機器人視頻監控平臺、船舶預警平臺等,實現海洋氣象、海洋環境、增氧控制、海洋生物等信息無縫隙、可追溯的智能化在線監控、預警、管理與控制,打造「漁業4.0」。
新聞延伸
對接實施「藍色糧倉」與「海洋+」戰略
    國信集團發展海洋漁業產業將填補青島市海洋牧場規模化建設空白,有利於提升青島市海洋經濟實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通過打造區域海產品交易中心,國際海洋牧場開發投資與海外基地建設,為青島市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海洋+」和「藍色糧倉」建設規劃提供產業支撐。通過水產品精深加工、海產品培育等相關產業,增加高品質、天然海洋產品的供給,滿足青島市及周邊區域民眾對優質海產品的需求,改善膳食結構,利於普惠民生。開展區域海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青島市海洋產業發展,優化海洋產業結構。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偉
名詞解釋
海洋牧場
    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裡,為了有計劃地培育和管理漁業資源而設置的人工漁場。首先營造一個適合海洋生物生長與繁殖的環境,並進行水生生物放流(養) ,再由所吸引來的生物與人工放養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漁場,依靠一整套系統化的漁業設施和管理體制,將各種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趕著成群的牛羊在廣闊的草原上放牧那樣,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場,其主要目的是確保作為漁業生產基礎的水產資源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

相關焦點

  • 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投放3.2萬空方人工魚礁
    「此次舉行的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起航儀式,對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青島國信藍谷公司副總經理、國信海洋牧場公司總經理張璐介紹,前期四個多月的建設,承建單位和建設單位付出了辛苦的勞動,經過初步檢測和論證,此次投放的人工魚礁,不管是在礁體設計、礁體布局,還是投放的規模,在國內均屬於領先水平。
  •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
    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11日上午,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隨著滿滿一船人工魚礁駛離碼頭,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正式起航。至此,青島國信藍谷公司在即墨海域已完成投放人工魚礁3.2萬空方,投放布局和規模國內領先,將有效改善該區域海底底質環境,以實際行動助力我市海洋攻勢。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以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
  •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項目正布局 打造"海上莊園"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呂棟 陳洪偉 報導  半島都市報4月11日訊 在即墨田橫島,青島國信海洋牧場項目正在布局。偌大的海面上,1095臺筏架已經搭建完成,筏架掛牡蠣837籠,完成牡蠣苗種掛苗40810繩。
  • 3.2萬空方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規模國內領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6月11日11時許,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隨著滿滿一船人工魚礁駛離碼頭,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正式起航,至此,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即墨海域已完成投放人工魚礁32000空方,將有效改善該區域海底底質環境
  • 青島唯一國有企業 3.2萬空方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
    青島唯一國有企業 海洋產業納入主業定位  國信集團作為青島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納入主業定位的市直國有企業,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部署和視察山東青島的重要指示精神國信藍谷公司作為承接國信集團海洋產業板塊的戰略實施單位,自2012年以來,以藍谷核心區開發和國家海洋實驗室建設為契機,堅持陸海統籌、聯動發展,以海洋牧場為切入點進軍海洋產業,研究打造青島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建設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等一批具有引領性、創新性、示範性的海洋產業重點項目,成為我市海洋產業發展的標杆企業,以實際行動助力我市海洋攻勢。
  • 膠州灣北岸為國家級海洋公園 未規劃海洋牧場建設區
    原標題:青島海產品價格上漲幅度不大19日下午,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戚永戰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經略海洋」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訪談過程中,戚永戰針對海洋牧場建設、海產品價格趨勢、海洋特色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回復。
  • 煙臺在百萬畝海域「牧漁耕海」 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成列介紹了海洋牧場建設進展情況。據介紹,目前,煙臺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佔全國總數1/8,數量居全省首位,海洋牧場總面積超過105萬畝,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 三亞蜈支洲島「海洋夢」:打造萬畝海洋牧場
    2011年5月24日,三亞蜈支洲島旅遊區投放的第一批人工魚礁共200個,相當於給魚兒蓋了2000空立方的房子,開啟蜈支洲島海洋牧場建設「實驗年」。同年7月,三亞蜈支洲島將20萬尾紅鰭笛鯛、紫紅笛鯛魚苗投放到海洋牧場的人工魚礁區,補充和恢復該片海域的魚類資源。
  • 煙臺打造海洋牧場示範區 將規劃建設4條海洋牧場帶
    記者日前從山東省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獲悉,煙臺市在現有海洋牧場的基礎上,將規劃建設4條海洋牧場帶,打造全國一流的海洋牧場示範區。煙臺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近1/10海域適宜建設優質海洋牧場。截至目前,煙臺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佔全國的1/8,成為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城市,共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23處。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00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的近1/3。海洋牧場水產品產量達到60萬噸,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
  • 建設海洋牧場 保障藍色糧倉
    從2007年開始,中央財政加大對海洋牧場支持力度,並帶動了地方各級財政對海洋牧場的投入力度,我國海洋牧場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投入海洋牧場建設資金超過8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近7億元。全國建設人工魚礁2000多萬空立方米,礁區面積超過11萬公頃。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近年來,全市已累積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全市現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佔全國總數1/8,數量居全省首位,海洋牧場總面積達到110萬畝,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今年以來他們按照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要求,共計投放石頭礁6萬多空方、投放2m×2m×2m 的混凝土方形魚礁2500個、20000 空方。金海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建立,不僅填補了龍口市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上的空白,而且使龍口北部外海及屺 島周邊海域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有利於漁業自然資源的修復。多元發展,推進海洋牧場業態融合。
  • 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東方海洋國家級牧場示範區獲觀摩
    上證報訊 10月25日,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在煙臺東山賓館舉行,會議由現場觀摩與集中會議兩部分舉行。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發表致辭,來自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江蘇海州灣、大連海洋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作典型交流,會議還舉行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授牌。
  • 海洋牧場建設走在前列 「煙臺模式」在全國推廣
    齊魯網7月16日訊(記者 張泉邦 通訊員 王淑晨 王丹)「目前,全市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佔全國的1/8;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達到23處。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00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的近1/3。海洋牧場水產品產量達到60萬噸,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
  • 山東2020海洋牧場綜合收入將超2500億
    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陸地海岸線3345公裡、約佔全國的1/6,15.95萬平方公裡的毗鄰海域,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藍色寶庫,更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海上糧倉;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第一,近海棲息和洄遊的魚蝦種類達260餘種,是我國海珍品的主產區之一,為發展海洋牧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
  • 探訪國家級海洋牧場 《藍色經濟對話》走進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
    目前集團在青島市董家口建設的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總面積12.26平方公裡,其中「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總投資101.7億元,被列為青島市重點項目和市海洋漁業一號工程,該項目建成後集團將成為北方沿海地區最大的海洋冷鏈物流園區之一,為集團做大做強遠洋漁業,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現代集團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
  • 山東海洋牧場今年綜合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省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攻堅、強力推進,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佔全國的40%,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
  • 加強海洋牧場建設管理 打造海洋牧場青島樣板
    信網1月2日訊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青島靈山灣海域聚大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等3家青島市海洋牧場獲此殊榮。至此,青島市已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3處,佔全國總數近1/8。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形成了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格局;我們全力建設海工裝備製造之城,引領全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我們全力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打造「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旅遊品牌;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環境優美之城,積極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長島成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大鵬新區正推進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
    放歸兩隻海龜海洋生態+旅遊,大鵬新區推動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規劃建設在倡導儀式前日,郭睿、李彥亮、劉煒還到大鵬新區查看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規劃建設情況據介紹,去年下半年,新區經服局就開始著手編制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規劃,以海洋生態+為發展理念,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基礎,以拓展藍色經濟空間,促進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為目標,通過自然海域多維空間復構、珊瑚高效培育與種植增值修復、多營養級生態鏈複合底播、海底花園設計和海洋生態牧場監控評估等綜合技術,有機組合海洋生物增殖,持續優化海洋環境要素,修復與恢復近岸典型珊瑚海域,建設特色的海洋生態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