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投放3.2萬空方人工魚礁

2020-12-19 瀟湘晨報

青島國信藍谷公司副總經理、國信海洋牧場公司總經理張璐介紹人工魚礁項目

半島網6月11日訊6月11日,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起航儀式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舉行。該項目由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由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競標承建,於2020年1月20日籤訂建設合同,2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是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在青島第一個復工復產項目。經過116天連續奮戰,共計23航次累計航行2622海裡,累計投放32000空方人工魚礁。

據了解,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目前國內外已經廣泛的開展人工魚礁建設,進行近海海洋生物棲息地和漁場的修復,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此次舉行的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起航儀式,對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青島國信藍谷公司副總經理、國信海洋牧場公司總經理張璐介紹,前期四個多月的建設,承建單位和建設單位付出了辛苦的勞動,經過初步檢測和論證,此次投放的人工魚礁,不管是在礁體設計、礁體布局,還是投放的規模,在國內均屬於領先水平。

張璐表示,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是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的核心一環,該項目在即墨海域投放人工魚礁32000空方。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改善該區域海底底質環境,並起到良好的集魚效果,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為推動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人工魚礁項目建設,是國信集團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助力青島海洋攻勢、助推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海洋強國夢,積極投身「海洋攻勢」,踐行國企擔當的有力例證。對國信集團加快建設國家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範區、推動構建青島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具有重要意義。

半島網記者 徐圓

相關新聞:

國信集團作為青島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納入主業定位的市直國有企業,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部署和視察山東青島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構建海洋產業集聚發展平臺。

國信藍谷公司作為承接國信集團海洋產業板塊的戰略實施單位,自2012年以來,以藍谷核心區開發和國家海洋實驗室建設為契機,堅持陸海統籌、聯動發展,以海洋牧場為切入點進軍海洋產業,研究打造青島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推動建設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等一批具有引領性、創新性、示範性的海洋產業重點項目,成為青島市海洋產業發展的標杆企業,以實際行動助力青島海洋攻勢。目前,國信海洋牧場已獲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3.2萬空方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規模國內領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6月11日11時許,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隨著滿滿一船人工魚礁駛離碼頭,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正式起航,至此,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即墨海域已完成投放人工魚礁32000空方,將有效改善該區域海底底質環境
  • 青島唯一國有企業 3.2萬空方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6月11日,青島國信藍色矽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舉行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起航儀式
  •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
    人工魚礁投放國信海洋牧場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11日上午,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後海基地,隨著滿滿一船人工魚礁駛離碼頭,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正式起航。至此,青島國信藍谷公司在即墨海域已完成投放人工魚礁3.2萬空方,投放布局和規模國內領先,將有效改善該區域海底底質環境,以實際行動助力我市海洋攻勢。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以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
  • 山東青島四大人工魚礁群修復沿海漁業生態鏈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牧場建設辦主任周毅說,嶗山灣人工魚礁群以嶗山灣公益海洋牧場為代表,共分為會場灣、兔子島和女兒島等3個人工魚礁區,其中會場灣海域要建設成資源保護型漁礁區;兔子島西南海域要建成休閒生態保護型漁礁區;獅子島和女兒島東南部海域要建設生態保護型漁礁區。
  • 「耕海牧漁」建「藍色糧倉」青島建成11處海洋牧場
    在青島的近海海底,也有11處這樣的「牧場」,成群的魚、蝦、貝也正自由自在地遊弋於一個個礁體間。中科院資深院士曾呈奎1981年提出的「海洋農牧化」設想,如今已在青島精彩呈現:我市累計完成投資7.23億元,建成10處增殖休閒型海洋牧場和1處公益型海洋牧場,總面積5890公頃,共投放礁體近197萬空方。
  • 青島市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獲1億元國家資金補助
    據了解,四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所佔海域面積總計達1535公頃,計劃投放魚礁14.45萬空方,2020年6月建成。空立方米指人工魚礁外部輪廓包圍的體積,是人工魚礁的計量單位,可簡稱「空方」。根據此前青島市第四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建設內容公示信息,青島市嶗山灣海域華潤博達國家級海洋牧場承建單位為青島華潤博達海洋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項目位於嶗山灣海域,主要建設內容是投放3.0米×3.0米×4.0米的正方體魚礁1104個,3.974萬空方;投放石塊1.696萬空方;購置監控與預警系統一套,總投資2691萬元。
  • 青島已建成11處海洋牧場總面積5890公頃 新業態呼之欲出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表示,「海洋牧場的建設,不僅使海域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水質得到提升,而且產出的海產品種類更為豐富,成為老百姓餐桌必不可少的蛋白質來源。」其中6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3處被認定為省級休閒海釣基地,4處被認定為省級休閒海釣場。目前,全市累計投資8.95億元,投放礁體222多萬空方,近5年累計放流水產苗種105億單位。「海洋牧場是基於海洋生態學原理,利用現代工程技術,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在一定海域內營造健康的生態系統,科學養護和管理生物資源而形成的人工漁場。」
  • 國信集團將在田橫島海域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國信集團將在田橫島海域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4.17 星期一 田橫島首期建設30萬畝海洋牧場    膠州灣內水域狹小,水流交換較慢;西海岸海岸線遍布港口設施;市區-嶗山一線以旅遊觀光為主……即墨田橫島周邊海域已經成為當前青島最好的一片可大面積開發的海洋漁業資源。    國信集團穩妥探索海洋漁業產業,計劃在田橫島周邊海域建設海洋牧場,在相關陸地、海島建設配套設施,依託田橫島等島嶼優勢,開發建設一定規模的海洋牧場。
  • 黃島區建成「藍色海洋牧場」鮑魚海參成噸生產
    大眾網青島1月23日訊(記者 王琨 通訊員 臧富貴)日前,記者從黃島區海洋與漁業部門獲悉,總投資2.2億元、以打造「藍色牧場」為目標的薛家島石嶺子人工魚礁建設項目如期完工
  • 青島3處海洋牧場形成梅花陣 會場灣有垂釣條件
    1月8日、9日兩天,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又出動了一條長約70多米的大型海上施工船舶,趕到了兔子島西南側海域,共投放了300多塊人工魚礁體。「我們投放人工魚礁體,需要考慮海況,一天下來只能投放200塊,這是兔子島海域投放的最後一批人工魚礁體。」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牧場建設辦主任周毅告訴記者。
  • 探訪青島最大規模海洋牧場 「南魚北養」豐富市民休漁期餐桌
    「建設海洋牧場是一項複雜和系統的工程,包括投放人工魚礁、增殖放流、生態修復、全過程管理等一系列步驟。 」青島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副總經理汪顯剛介紹,不同於其他的海洋牧場,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集吃喝玩樂於一體。
  • 【新舊動能轉換看落實】這個海洋牧場不一般,人工魚礁是啥?給魚建家
    齊魯網煙臺5月15日訊說起牧場,大家腦海中的畫面可能是遼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但說起海洋牧場,很多朋友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海洋與牧場如何聯繫到一起呢?而在煙臺萊山區的四十裡灣海域,就有這樣一片海洋牧場,它不僅僅是用來養殖的牧場。
  • 青島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打卡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通過各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青島日前出臺新政,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據了解,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深入研究了海洋牧場發展優勢及濱海旅遊城市優勢,認為兩者具有很好的鍥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青島1個海洋牧場獲國家級「好」評 全市已有13處國家級海洋牧場...
    青島1個海洋牧場獲國家級「好」評全市已有13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2019年度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第一批和第二批)評價結果,對4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 打造「藍色糧倉」 青島6處海洋牧場獲評「國家級」
    全市累計投資7.38億元,礁體投放150多萬空方。」楊紅生說,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牧場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生物資源養護、休閒漁業等全鏈條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萬畝海上牧場年收益增加20%在嶗山王哥莊的峰西海域,北起港東,橫跨峰山、仰口,南至雕龍嘴,從2000年起通過建造人工魚礁和增殖大型藻類,已經形成了超過1萬畝的大型海洋牧場。
  • 漁山列島海域獲評 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本報訊(記者餘建文 通訊員劉克嵐)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在日前山東煙臺召開的全國海洋牧場建設工作現場會上,我市漁山列島海域被農業農村部評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漁山列島是國家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亞洲第一釣場」。根據規劃,漁山列島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總面積2250公頃,分期建設規模化人工區、海珍品底播養殖區、海藻移植區等。
  • 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投放人工魚礁 保護培育海洋漁業資源
    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投放人工魚礁 保護培育海洋漁業資源2017-07-04 13:53:00  水產養殖網  &nbsp&nbsp&nbsp&nbsp2013年9月,霞浦首期人工魚礁在三沙北澳島海域投放,拉開了該縣建設人工魚礁的序幕。此期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建設礁體367個,包括304個鋼筋混凝土立方體和63艘廢舊漁船,一次性投礁完成。
  • 青島6處海洋牧場獲評國家級示範區
    全市累計投資7.38億元,礁體投放150多萬空方。」楊紅生說,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牧場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生物資源養護、休閒漁業等全鏈條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  萬畝海上牧場年收益增加20%   在嶗山王哥莊的峰西海域,北起港東,橫跨峰山、仰口,南至雕龍嘴,從2000年起通過建造人工魚礁和增殖大型藻類,已經形成了超過1萬畝的大型海洋牧場。
  • 建設海洋牧場 保障藍色糧倉
    發展海洋牧場,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海洋牧場  通常意義來講,海洋牧場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海域內,為了增加和恢復漁業資源而人為建設的生態養殖漁場。
  • 海洋牧場+休閒旅遊!青島著力推進現代漁業融合發展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傅道軍(右)介紹《實施方案》有關情況據了解,青島市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