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2019大寒節氣具體時間 大寒養生吃什麼
今年 1 月 20 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能夠昭示年景。陸遊詩說:「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不管天氣多麼寒冷,只要我們胸懷坦蕩,有一顆火熱的熱愛生活的心,就一定會覺得溫暖有力、寒而不冷。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已近春天,隱隱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心裡總有暖意潛升。
大寒節氣南北吃什麼 大寒節氣南北方的食俗有什麼不同
吃糯米
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有大寒吃糯米的風俗,這項習俗雖聽來簡單,但卻包含著前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因為進人大寒天氣十分寒冷,糯米是熱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極佳的禦寒功效。
古語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加之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喝雞湯、燉蹄膀、做羹食
在江蘇一帶民間有「一九一隻雞」的傳統食俗。雖然大寒節氣已是農曆四九前後,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雞湯。做雞必須用老付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構祀、黑木耳等同燉。
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數醃菜頭、燉蹄膀,這是南京人獨有的吃法,小雪時醃的青菜此時已是鮮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醃菜與蹄膀可謂葷素搭配,肉顯其香,菜顯其鮮,符合科學飲食要求,且便於家庭製做。臘月時,老南京還喜歡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幹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赫稠或清淡,又不過於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的一個原因是取材簡單,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騰騰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熱氣騰騰。
大寒北方食俗
年糕
大寒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所以老北京的習俗中大寒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所以稱為「消寒糕」。
蒸臘米
天津人會在臘月最寒冷之時,蒸臘米。所謂蒸臘米,就是在大寒時節,家家戶戶會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淨蒸透,之後鋪攤在蘆席上,等冷透後曬乾,裝進乾淨的瓷缸內儲存,即使放上幾十年也不會壞。夏天吃這種米可以免瀉痢;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用蒸臘米煮食。對脾胃有益。
南北都喜歡的八寶飯
民間有大寒節氣吃糯米的說法,因為糯米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熱,起到禦寒、養胃、滋補的作用。而糯米製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寶飯。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滷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關於八寶飯的由來各有說法,一說是周王伐紂後的慶功美食,所謂「八寶」指的是輔佐周王的八位賢士。不過更加靠譜的解釋是八寶飯源自於江浙一帶,經由江南師傅進京做御廚才傳到北方。如今寧波、嵊州、嘉興也都保留著過年吃八寶飯的習俗。
大寒節氣的祭灶習俗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間,農曆臘月廿三為祭灶節,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習俗。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個家中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每年歲末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讓玉皇大帝定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爺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常用的灶神聯往往寫著「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所以俗語有「廿三去,初一五更來」之說。在歲末賣年畫的小攤上,也賣灶王爺的圖像,以便在「接灶」儀式中張貼。圖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國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以示男女授受不親。當然,有的地方對灶王爺與灶王奶奶合祭,便不存在這一說法了。
1月20日晚上11點左右,大寒節氣來臨。啥也別說了,就說說大寒時節的飲食養生保健吧。
1. 彩椒: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可以提高免疫機能,在容易感冒的冬天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 紅棗:紅棗的功效不用多說,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多吃紅棗可以提高身體耐寒能力,還能補氣血。
3. 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吃過糯米後會感覺比較溫暖,我國很多地方也都有大寒吃糯米飯的傳統。
4. 山藥:是非常利於脾胃的藥食兩用之物,多吃山藥又有益智安神的功效。
5. 核桃:核桃不但富含可促進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磷脂和維生素E,這些營養素對於抗寒都有一定的幫助。
6. 香菇:很益於消化,有養胃的作用。能防癌抗癌、益氣補虛,一年四季吃都是很好的。
7. 紅色食物:可以多吃如胡蘿蔔、山楂、紅蘋果、紅辣椒、西紅柿等紅色的食物,都是很不錯的溫補食材。
8. 甘蔗:甘蔗能補血潤燥,不但提神,還能清熱、下氣、補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入冬後,很多上班族常會感到頭暈嗜睡,反應能力下降,這時吃些甘蔗就大有益處。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