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唐克軒教授團隊發表青蒿素和黃酮類...

2020-12-0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2月11日,Cell旗下植物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唐克軒教授為通訊作者的題為「Paralle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rtemisinin and Flavonoid Biosynthesis」的綜述論文。

 

瘧疾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每年約有44萬人死於瘧疾,基於青蒿素(Artemisinin)的聯合治療法(ACTs)是WHO推薦的最佳治療方案。青蒿素是從我國傳統中草藥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的含有過氧橋結構的倍半萜內酯化合物。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僅為其葉片乾重的0.1-1%,且隨著部分地區瘧原蟲對青蒿素抗性的出現,因此需要創新的調控方式。

植物各類特異的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往往通過單個或多個轉錄因子的協同作用。本文綜述了青蒿中青蒿素和黃酮類代謝產物轉錄調控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討論了可同時調控青蒿素和黃酮類代謝產物生物合成途徑的轉錄因子及結構基因的雙重調控功能。分析兩條生物合成途徑結構基因的啟動子區發現,啟動子區存在許多共同的順式調控元件,並做了歸納總結。有助於篩選和鑑定具有雙重調控作用的轉錄因子。深入了解這些轉錄因子及相關途徑結構基因的協同作用機制,為進一步提高青蒿素和黃酮類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的研究策略提供了理論支撐。

 

Figure 1. Flavonoid (Right) and Artemisinin (Left) Biosynthetic Pathways and Their Regulatory Elements in Artemisia annua.

上海交通大學唐克軒教授研究團隊長期從事青蒿素生物合成調控及腺毛髮育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青蒿研究技術手段,成功研製了多個高產青蒿素的青蒿品種。在青蒿及青蒿素研究領域,迄今已經在Science Advance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雜誌發表了60多篇SCI研究論文。其中包括,率先完成了青蒿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闡明了青蒿基因組結構及進化,並鑑定了多個調控青蒿素生物合成及腺毛髮育的關鍵調控基因,成功研製了多個高產青蒿素的青蒿品種等重要的工作。

本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轉基因專項的資助。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唐克軒教授為本論文通訊作者,外籍博士後Danial Hassani為本論文第一作者。

論文全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60138520300157 

相關焦點

  • 開發高含量青蒿素青蒿品種
    本報訊(記者 董少校)記者近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在青蒿代謝工程育種及產業化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開發出可在鹽鹼地生長、抗除草劑、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品種,使青蒿素價格降到每公斤1000元以內。  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唐克軒教授團隊開展青蒿代謝工程育種,經過10年研究,已培養出三代青蒿產品。
  • 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賴傲楠)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題為「Metal Species-Encapsulat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 南京農業大學曾曉雄教授團隊在枸杞活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曾曉雄教授團隊對小鼠結腸中AA-2βG免疫調節活性的研究取得突破,為AA-2βG以及枸杞的藥理作用和生物活性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該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農林科學SCI一區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發展歷史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始前身為上海交通大學鐵路管理科,始建於1918年,是國內最早開辦管理學科的學院之一。1984年經教育部批准重建管理學院。1996年,美國安泰國際集團出資與我校共建管理學院,2000年正式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
  • 華僑大學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綜述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賴傲楠)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題為「Nanoarchitecting Structure and Surface Bio-functionality of Mesoporous
  • ...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生物與食品學科組年會在上海交通大學...
    12月26日,2020年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生物與食品學科組年會線下線上同步舉行,線下會場設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本次年會由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由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承辦。
  • 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賴傲楠)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團隊在利用微流體化工技術製備高度貫通的多孔高分子微球用於藥物篩選方面獲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近期以Modeling Endothelialized Hepatic Tumor Microtissues
  • ...發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萬金與王檸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點擊查看 6月15日,國際權威神經病學與神經科學雜誌Brain(IF=10.848)以長文形式(Original Article)在線發表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陳萬金與王檸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了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痙攣性截癱(HSP)的新亞型SPG80及其新致病基因
  • 東北農業大學西甜瓜分子遺傳育種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Plant...
    近日,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欒非時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Resequencing 297 melon accessions reveals the genomic history of improvement and loci related to fruit traits in melon》在國際知名期刊《Plant
  • 科學網—青蒿素產業的「雞下蛋」和「蛋孵雞」困局
    近日,上海交大宣布該校教授張萬斌領銜的科研團隊使用常規化學合成方法首次實現了抗瘧藥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半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李勤) 專家點評: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曾慶平: 青蒿素是從中草藥黃花蒿(習慣稱青蒿)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瘧功效的倍半萜內酯過氧化物,其高生物利用度水溶性化學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其複方已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基本藥品目錄》。我國雲貴川地區盛產野生青蒿,近年來又興起了大面積青蒿人工種植的熱潮。
  •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由創建於1985年的原社會科學及工程系和文學藝術系聯合組建而成,成立於1997年1月。  學院聘請了于光遠、高佔祥、席澤宗、陳方安生、李學勤、李文海、張豈之、謝晉、吳貽弓、餘秋雨、曹建明、唐雲、程十髮、曹鵬等一批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
  • 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積極進行交流方式的變革探索,做到跨國文化交流不斷線。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線上舉辦了第22屆兩校學術研討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大阪大學副校長河原源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玉萍通過視頻致辭祝賀,兩校科研團隊按學科設分會場進行了深入交流。11月28日,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通過線上會議方式舉辦。
  • Nature發表張福鎖教授團隊論文 探索「以更低的環境代價獲得更高的...
    我校資源與環境學院陳新平教授、崔振嶺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福鎖教授為通訊作者。  當前,全球農業正面臨糧食增產速率明顯變緩及資源環境代價越來越高的雙重挑戰。我國糧食生產的資源環境代價有多大?未來糧食增產的潛力多大?是否可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未來糧食增產能否以更低的資源環境代價來實現?這是未來農業發展急需回答的問題。
  • 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成立,醫學影像AI大牛沈定剛教授擔任...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第二屆第三次會議,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大科學中心正式成立。會議審議通過了相關人事任命,江舸任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志傑任書院院長,楊暘任書院院長,沈定剛任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劉志任大科學中心主任,任期均為至本屆班子屆滿。
  • 江蘇大學高瑞昌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權威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2020年4月15日,以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孫全才和高瑞昌教授為通訊作者的標題為「Absorption, metabolism, and bioactivity of vitexin: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efficacy
  • ...生物技術應用的建設者——記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金文
    張金文,甘肅武威人,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原黨委書記、甘肅省作物遺傳改良與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級植物生產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生物安全分會理事會理事。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首屆中國食品風味科學青年論壇
    8月19日-22日,首屆中國食品風味科學青年論壇暨食品感官評價理論與實踐交流會在上海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匯聚食品科研才俊,領略食品風味與感官科學學術前沿」,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主辦,來自102家單位的262名代表包括業內的專家學者、高校教師、企業代表和研究生等參加論壇。
  • 環境學院與上海泰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7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與上海泰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緣生物」)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環境學院報告廳舉行。泰緣生物總經理、技術總監宋海鵬,副總經理錢如紅,河南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任趙凱平,國泰君安財務顧問公司董事長馮會傑、副總經理蔣志軍,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嵇紹嶺,副院長曹心德,黨委副書記陳哲及各團隊教師代表出席儀式。籤約儀式由陳哲主持。
  • 第一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線上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1月28日,第一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通過線上會議方式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中日橋社團協辦。
  • 這些教授在招AI博士/碩士,來自上海交大、內華達大學、密西根等高校
    第一期,我們為讀者們介紹了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第二期介紹了澳門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課題組;本期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內華達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高校的招生信息。 希望這些消息能對正在立志在學界深造的你有所幫助(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