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南,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寶藏的省份。海南不僅僅有海口,三亞,還有很多很多地方都有非常美的景色和值得探討的人文歷史。我去過海南好幾次,海口三亞,還有陵水,萬寧等等地方,雖然大家都說三亞旅遊太過於成熟,消費高,不適合普通人遊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近些年來三亞旅遊市場趨於平穩,管理很到位,吃海鮮住酒店都是明碼標價,不存在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這麼多年,三亞還是有很強的生命力,其所歡迎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不過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很小眾的地方,它就是海南陵水的疍(dan)家漁排,也被人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
既然說到吉普賽人,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吉普賽人也稱吉卜賽人,是全世界著名的跨境民族,吉普賽人自己也成為自己羅姆人。這個民族很奇怪的,比如拿我們民族來說,漢族你就是漢人,滿族叫滿人,回族叫回民,藏族叫藏民,但是無論你是哪個民族,在國內乃至國際上我們都是中國人。但是吉普賽人不一樣,英國人叫他們吉普賽人,法國人叫他們波西米亞人,西班牙則稱他們為弗拉明戈人,還有俄羅斯,希臘,伊朗,斯裡蘭卡對他們的稱呼也是不一樣的。
說到這我們不得不去聊,吉普賽人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其實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天生愛流浪的民族,至今的吉普賽人都保持著一顆關於流浪的心,他們覺得流浪是浪漫的,是嚮往的,這是他們天生的氣質。如果你見過這個民族的人,你或許會有一些感想,吉普賽人和現代人的差距太大了,如果說誇張點他們應該是古代人吧,居住在馬車裡,基本沒有小汽車這類交通工具,有沒有護照,講不講英文,有沒有錢等等對於他們來說沒什麼意義,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為什麼會說海南疍家漁排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呢?當然這不是貶義詞,也不是說他們與世隔離,生活以自己為中心,更多的是形容這種生活方式。關於疍家漁民的說法有很多種,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漁民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這是一個與海戰鬥的部落,常年要和風浪鬥爭,如蛋殼一樣的脆弱,所以就稱為「疍民」。但是對於「疍民」的來歷,很多研究歷史的學術家都沒有最終的定義,不過目前看來也不是很重要,至少現在他們生活得很好就足夠了。
其實以前的疍家漁民生活的還是很艱辛的,他們沒有土地,沒有部落,只是有一個小小的漁船,又要生活還要看天,我們要知道這畢竟是漁民部落,他們都靠海為生,以海為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近海捕魚養活一代又一代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陸續才將他們安置在陸地上,生活也就慢慢有了保障。
但其實,常年生活在海上的人,並不習慣在陸地生活,對於大部分疍民來說,他們陸地的房子都會用來出租或者出售,他們還是喜歡在海上生活。但是同以前孤獨的船隻來說,現在的疍家漁排船連著船形成了整體,這樣既方便互相走動串門,其實更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的抵抗颱風,再也不用擔心被大海威脅,不得不承認疍民的智慧啊。
其實說到這,或許你對這個小部落有了更新的認知,但我還要告訴你哦,疍民不是一個民族,不僅僅海南有,廣東、廣西、福建等很多沿海沿江一帶都有, 他們和本地人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陸地人生活靠勞作,而疍民就靠捕魚和運輸業來養活自己,這裡的孩子們還是會去陸地讀書,很多年輕人也會到城區去工作定居,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拿現在的疍家漁民來說,因為大家都知道海南陵水是一個非常好的旅遊城市,特別是如今的疍民,他們靠近海南陵水南灣猴島景區,很多生活在海上的疍民把自己的漁排改造成旅遊餐廳,承接了很多陸地的遊客來漁排用餐和參觀,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給遊客帶來不一樣的旅遊體驗,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疍民不願意住在陸地的原因了。
當然,不僅僅是疍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如果你來到南灣猴島景區,你或許也會和我一樣能發現不一樣的美好。去南灣猴島需要乘坐索道,從上空俯瞰疍家漁排是什麼有不一樣的視覺衝擊。一面是鬱鬱蔥蔥的高山,一面是大都市的高樓大廈,下面就是一排排海上的房屋,真的是一派祥和又美好的畫面不是嗎?
說到這裡,對於疍家漁排的介紹基本就結束了,但是我還是喜歡這樣的海洋人家,或許他們沒有生活在大都市人的煩惱,不用考慮房價多少,不用考慮今天會不會被解僱,不用考慮去買車子等等。同樣是一日三餐四季,疍民同很多人或許有不一樣的感悟吧,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難道你不也很嚮往嗎?最後小編想問,提到海南陵水你還知道哪些景點嗎?提到疍民,你還見過哪些「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呢?歡迎評論留言。我是謝徐瘋子,一個不知名旅遊自媒體,願我的文字和圖片能給你平凡的生活增添些許溫暖,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