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上海人竟然沒發現 老上海的精緻體現在這

2020-12-08 上海熱線

 

  老上海的精緻

  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

  精緻優雅已是人們腦海中對老上海不容辯駁的第一印象

  精緻在身著旗袍的上海女人

  ▼

  精緻在吹著薩卡斯的老克勒

  ▼

  更精緻在日常

  ▼

  老上海對精緻生活的追求

  人所皆知

  所謂精緻

  講究的是心思

  與花錢多少無關

  精緻的夏日小菜

  每到夏天這個時候

  人都會食欲不振

  這時想念最多的

  不是大酒樓裡的菜餚

  而是小辰光阿奶做的一手好菜

  鹹菜、大頭菜、醉方、

  黴千張、毛豆、筧菜梗

  蔥油開洋、涼拌西瓜皮、南風肉

  ...

  每一道都精緻、細膩、鮮美、清淡適宜

  屬於老上海的夏日味道

  讓人念念不忘

  大頭菜炒毛豆子

  買一塊大頭菜

  切成細細粒粒的小丁

  放在鍋裡和毛豆子一炒

  倒上油、撒把糖

  炒一會便香氣四溢

  顏色也怪好看的

  醉方

  麻將牌大小的醉方

  實際上是一塊白乳腐

  來來回回淋上幾層麻油後

  麻油的香麻混合乳腐的軟糯

  入口香糯細滑

  是以往家中必備的下飯菜

  鹹菜

  阿奶以往醃製鹹菜時

  都只取鹹菜梗、不取葉子

  這也是老家在紹興的上海人的絕招

  特別會做醃、黴食品

  用滾水泡過後切成細絲狀

  再撒上紅辣椒

  鋪上一層黃砂糖

  吃時會有「嘎吱嘎吱」的清脆聲

  滿口香甜清鮮~

  筧菜梗

  其實就是老米筧梗

  阿奶每年夏天都會做

  有兩種做法

  一是切成小段醃黴幾天

  開甕後香氣撲鼻

  然後連滷一起盛出

  淋上幾層熟油、麻油後隔水蒸

  顏色翠綠,清香酥嫩

  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燒

  臭香臭香的,能吃下好幾碗飯呢!

  冬瓜番茄扁尖湯

  配上這碗爽口豐富的湯

  才是記憶中最美味的夏日佳餚

  冬瓜的清鮮、番茄的酸甜,再加上筍乾的滋味

  造就了一道美味的湯

  紅豔豔的湯中浮沉著

  或晶瑩透明的冬瓜,或玉樣的扁尖

  色香味俱全

  真真讓人難以放下湯匙

  拌洋菜凍絲

  每到夏天

  總有一碟涼菜讓人停不住口

  洋菜凍絲拌蛋皮絲、火腿絲和香萵筍絲

  是家家戶戶最愛的一道涼菜

  而洋菜凍絲則是瓊脂泡軟後做成的

  那軟度拿捏地恰到好處!

  春卷皮包燒鴨絲

  有時外婆還會親自攤春卷皮

  包裹著燒鴨絲、綠豆芽、茭白絲和榨菜絲

  就像現在吃烤鴨一樣可以現包現吃

  另外

  燒鴨絲還可以跟其他三樣清炒

  味道照樣鮮美又不肥膩

  綠豆湯和鍋巴粥

  算是夏天的解暑神器

  每到盛夏時

  熬上一鍋爽口的百合綠豆湯

  百合為湯增添了一絲清香

  或者是煮上一鍋香噴噴的鍋巴粥

  想吃的鍋巴全在裡面

  簡直超級開胃!

  吃完一碗還想再來一碗!

  冷拌麵

  冷拌麵也是夏天的必吃美味

  面不止筋道爽滑

  關鍵在於澆頭花樣特別多

  有蔥油開洋、浸蕈油……

  每一樣都做地非常精緻

  南風肉

  夏天正是南風肉上市的好時節

  而且肉質也嫩,比火腿便宜多了

  以往姆媽總愛去買

  買回來做成各種豐富的菜餚

  南風肉蒸百葉、清蒸南風肉、

  冬瓜蒸南風肉、南風肉煲湯

  每一樣的風味都不一樣

  相同的是每一樣都有姆媽的味道

  熟火腿

  還記得90年代

  靜安寺正豐火腿行還有賣熟火腿的

  北方萬有全也有售一種現批現賣的薄薄的熟火腿片

  有上舫的,也有腿筒薄片

  作為走親訪友的禮品是很上檔次的

  有時做自家的晚飯也非常美味!

  不過可惜現在很少見到了!

  純正的味道已不復存在了!

  火夾雞

  這道菜做地相當精緻

  三明治的形狀

  最上面一層冬瓜片

  中間夾著南風肉和雞胸肉

  最下面用冬瓜片把汁水包裹著

  隔水蒸,關鍵是控制火候

  既要肉熟,還要冬瓜入味

  又不能將冬瓜煮爛

  能做成功的都是好功夫的上海人家

  雖然炎炎夏日

  可吃著這些夏日小菜

  暑意頓時消了大半

  在物質沒有那麼富裕的年代

  上海人總能用便宜的食材做出大廚的風味

  精緻範盡顯!

  即使吃遍各種美味佳餚

  最好吃的還是家裡的味道!

  除了這些精緻的小菜

  老上海在喝茶方面也是精緻地不行勒!

  儂來喝茶伐?

  老上海人喜歡喝茶

  就如同對咖啡的熱愛一樣

  喝茶時少了茶食

  就少了一分情調

  上海寧喝茶的矜持

  從一盒精緻的老上海茶食開始

  儂曉得伐?

  茶葉鵪鶉蛋

  個頭比茶葉蛋小得多

  八珍糕

  有個說法叫

  「糕貴乎松,餅利於薄」

  這八珍糕就符合了鬆軟的特徵

  「八珍」意為加入8種藥食兼用的中藥

  可以補脾養胃、幫助消化、治療腹脹

  看來真不是一般的糕點!

  豆酥糖

  外面包裹著一層薄薄的糖霜豆粉

  非常香、甜、松、酥

  入口就會立馬化開

  有黃豆的香味

  吃的時候可得小心

  別噴了對面人一身雪花般的糖霜喲!

  鴿蛋圓子

  它是城隍廟具有非遺性質的名品

  曾經一度哄傳、生意奇好

  用糯米和白芝麻做成

  形似鴿蛋,小巧玲瓏

  冷而不硬,糯而不粘,香甜清涼

  高溫下也不會融化

  在大熱天吃這個絕對神清氣爽

  倫敦糕

  據說是用倫敦鎮的泉水浸泡大米

  然後再磨成米漿、壓成乾粉

  同時還用泉水在紫銅鍋裡煮沸

  將糖水衝入米粉中攪拌、冷卻再發酵製作而成

  好吃的原因當然有當地的泉水啦!

  魯迅也在《弄堂生意古今談》

  提到了玫瑰白糖倫教糕

  味道清甜、爽滑

  夏天消暑佳品!

  火腿小粽子

  很少見過這麼小的粽子吧!

  每個才食指那般大

  這個上海城隍廟的火腿小粽子

  完全是袖珍版的火腿肉粽

  可以一口一個吃個滿足!

  話說當年英國女王和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都吃過這個粽子

  擂沙圓

  喬家柵的擂沙圓可是遠近聞名

  最大的特色就是

  將包有豆沙、芝麻的湯糰

  煮熟後撈起瀝乾

  在竹匾內滾上一層熟赤豆粉

  趁熱吃風味獨特

  已成為老上海記憶中最愛的糕點之一

  玫瑰酥糖

  中華老字號震遠同「茶食四珍」中的一道

  極富江南傳統風味

  外圈白的是以薄如紙的麥芽糖漿裹以米麵粉

  中間灰的是拌了黑芝麻粉

  酥心是玫瑰加粉

  比麻將牌略大的一塊酥糖

  要做得如此細緻實在不易

  集香甜潤滑酥於一身

  牛皮糖

  早在清朝乾、嘉年間就十分盛行

  後因戰爭頻繁而失傳於世

  現在上海城隍廟和一些古鎮還可以吃到

  正宗的牛皮糖

  富有彈性,口味香甜,細嚼不粘牙

  喝茶時來一塊實在再愜意不過了!

  豆腐乾

  老上海再熟悉不過的茶食了

相關焦點

  • 上海人的小氣叫精緻
    上海人向來節儉,在飲食這檔事上也樂於精打細算,所以上海出品的點心,一直做得很精緻。長期以來,北方人總以上海的點心為靶子,大肆嘲笑上海人,說什麼小餛飩這麼小,小籠包子一兩居然有十隻,寧波湯糰已經夠袖珍了,居然還塞進了滿滿當當的芝麻餡。於是,外地人一直認為上海人點心小,氣量小,格局也小。
  • 龔德慶:體驗「老上海人家」精緻生活 靜安要保護好「上海味道」
    在本次市人代會現場,市人大代表、靜安區區委書記龔德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的靜安將以「改、留、建、管」的模式,保護好最具上海味道的房屋,在發展樓宇經濟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未來人們去靜安,可以真實體驗「一天老上海人家」的精緻生活。
  • 老上海的四款精緻懷舊小點心
    老上海,是金嗓子周璇那些風情靡麗的歌;老上海,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那些風雅文人的閒適文字;老上海,是充滿著異國風情的華美建築……老上海中不得不提的還有點心,生煎饅頭、雞粥、春卷……  從那個年代的奇女子張愛玲開始,就對上海點心推崇備至,並將之落實於文字見之於報刊。即使她後來去了美國對上海小點仍念念不忘。
  • 解放前老上海女人的時尚打扮(圖文)
    時髦已經深入上海人的骨髓,有派頭,嘎講究,洋氣是上海人對時髦考究的口頭禪。工業化的形成讓老上海的時尚比中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啟蒙要早,比廣州,武漢,北京這些有名的大都市要更早流行時髦時尚。這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擬的。上海的時尚,不僅體現在當時城市設施配套中,也在於上海人的精緻得體的日常修飾方面。以至於影響至今,時髦,時尚,派頭,洋氣成了當今上海土著固有的習慣和標籤。
  • 上海老棧:弄堂裡的味道 要做最精緻的上海菜和點心
    (贏商網)精緻、嫵媚,這大概是最能描述上海人的兩個詞語,對每處細節掌控的恰到好處,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在此文化薰陶下,上海人的味蕾也精細無比,無論湯汁還是味道,都不會浪費。      上海菜,取中餐之精髓:色、香、味、形俱全,融西餐之高雅:別致、品味,再加上老上海人獨有的精細,在大中華菜系中別具一格。
  • 讓新上海人走進老上海人家,靜安啟動「弄堂風情遊」
    9月19日,「學做一天上海人」弄堂風情遊啟動儀式在靜安公園舉行。「弄堂風情遊」作為上海旅遊節靜安金秋都市遊的亮麗名片,行程主要包括靜安公園、蔡元培故居、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暨劉長勝故居、靜安古寺、湧泉坊、劉曉故居、整流公寓等紅色景點、名人故居等,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海派文化旅遊項目。
  • 老字號的招牌點心,就像上海人一樣精緻
    有人說上海小吃像上海人一樣透著精緻。 「說起白斬雞,要數小紹興」,這已成為了許多上海人的口頭禪。小紹的白斬雞精選上海浦東一帶所產著名的「三黃雞」,質量好、味道鮮美,此外,小紹興的雞粥等也非常出名哦!
  • 一個充滿舊上海記憶的上海老茶館,很多人去那裡不是為了喝茶
    朋友小時候住在離城隍廟不遠的地方,她說閉著眼都能找到路,熟的不能再熟了,很多地方都有著從前的記憶,特別是城隍廟上海老茶館,她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那裡。十分不起眼的小門面,老上海美女穿著旗袍的海報。下圖是女士的梳妝檯,舊上海的化妝品,鏡子,零錢包。是不是都很精緻?古舊的吧檯,老式咖啡機,不知道還能不能正常使用的電話機,檯燈。舊上海的海報,宣傳畫,耳邊聽著老上海的歌曲,感覺不到窗外的車水馬龍,都市繁華。內心一片寧靜。這些老上海的小物件,有沒有在外婆家或者奶奶家看到過呢?
  • 上海沒你想像的繁華,你看看這些老上海就知道了
    人均不超過30元也能在魔都吃到「老上海的味道」以前有朋友來上海總會問我兜裡要揣多少錢才不被上海吃垮...這些地方算不上精緻,卻把上海寧一日三餐最樸實的狀態描寫的細緻入微~爸爸那個年代經常吃的米飯糰開始吧~米飯餅不瞞你們說每天早上路過
  • 上海人的團圓,「甜」在一碗精緻的八寶飯裡
    上海人的團圓,「甜」在一碗精緻的八寶飯裡 2020-05-18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盤點經典老上海點心Top5 精緻美味讓人難以忘懷
    春節、元宵節,讓不少上海人又生出些傳統情節。而上海的經典美味,也成為人們喜歡上海的理由之一。精緻、包容,這些都是上海美食的鮮明特點,而這又何嘗不是 這座城市的面貌呢? 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南翔小籠、寧波湯糰和酒釀圓子,這些不僅僅是讓人唇齒間難以忘懷的美食,也是上海這座城市記憶中的味道。 Top1:蟹殼黃 在很多上海人的記憶裡,早年上海灘的茶樓老虎灶邊上都有一個烘缸,邊做邊賣的正是「蟹殼黃」。
  •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上海老底子要說上海的招牌定要屬阿拉從小吃到大的老字號食物,見過大世面的上海人,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
  • 你是不是真正的上海人,是弄堂客還是滾地龍?!
    哈哈,非上海人陷入無盡抓狂翻譯成普通話意思分別是:他竟然說他傻;傻子剛才竟然說他傻;剛剛他說傻子剛才竟然說他傻。你來自上海哪裡?體現於他們對事物要求的嚴苛和用心,什麼場合什麼樣的打扮,吃什麼東西用什麼輔佐……體現著他們對生活「精緻」的追求,如為人熟知的「老克勒」。規矩。上海人從小被家裡教育要懂規矩有教養遵守社會規則,從小養成的習慣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一一展現。隱忍。
  • 老上海的模樣在筆下也在身上 就這樣慢慢教化成上海女人
    而她自己,正是這座精緻的城市最優雅女人的代表。   記者曾多次在各種場合見到程乃珊,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她,似乎永遠是娃娃頭配大鏡片,濃密的黑髮齊整地划過頸間,臉上永遠掛著微笑,略略發福的體態不失淡定、成熟的優雅。她是道地的上海人,一口上海話。她的好友陳鋼說,生活中她愛穿旗袍,她的身體並不瘦,所有旗袍都是去定製的。「印象中,她總是保持著上海lady的腔調。」
  • 尋味記憶中的老上海手作點心,吃的就是那份精緻!
    雞鴨血湯雞鴨血湯也是很多老上海人的心頭好,血湯一定要趁熱喝。即使是三伏天,一碗下肚也覺得超級爽快!切成小塊的雞鴨血,配上鴨腸、雞胗,看似不大的一碗,用料卻很實在!一上桌蔥油的香氣就開始勾人了,趕緊「拌」起來啊,濃油赤醬的樣子是老上海的手藝沒跑了!
  • 今天發現上理工、上師大、上海海事竟然是上海人心中的三四流大學
    因為在我心中這些大學都很厲害,特別是上海海事,而且我感覺比阿姨諮詢我的其他她自己意向的大學厲害多了,阿姨本身其實是一個很溫柔很有涵養的人啦,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來,阿姨沒有裝逼的意思。唉,感慨啊……在我們省裡大家都擠破頭爭著去的大學,在上海人眼裡其實不過是三四流。為什麼差距會那麼大啊?自信心有點受挫,感覺努力是一回事,但是這種省級的差異還是很難彌補呢。
  • 上海這條網紅馬路99%的人愛來,秋意襲來更是美翻天!
    鹿晗舒淇今年上映的《上海堡壘》裡,這座上海顏王竟然被外星人盯上了……在特效加持下,武康大樓的氣派不言而喻。這條文藝癌們最歡喜逛的馬路,就連商業氣息都透露出濃鬱的文藝範兒,從武康大樓開始,就可以認認真真的蕩完這條街了。
  • 意想不到,上海這12個老建築...竟然都被「移動」過
    意想不到,上海這12個老建築...竟然都被「移動」過 2020-12-19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攻略|一場浮華一場夢,找尋記憶中的老上海就去這四個地方
    誤解源於我們以不全面的視角去看待某項事物,聽到有人用冰冷的數字給某座城市貼了上不可靠近的標籤,就自然而然的把這座城市隔絕在外。而當真的走進它,就會發現,它高冷外表下的可愛之處。寫了很多,卻不知道關於上海該如何落筆。當走在街上,打開視覺和觸覺,不緊不慢的吸收著周圍的一切的時候,想好了。
  •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
    上海老底子餅乾、華夫「邊角料」竟然那麼火,小辰光的味道,不止是懷舊 2020-11-27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