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黃浦江45公裡濱水岸線,上海久事美術館推出新展

2020-12-19 澎湃新聞

黃浦江畔的風景既體現了海派歷史文脈的深厚積澱,更是新時代上海城市風貌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6月19日,展覽 「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在地處外灘的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84幅繪畫作品展現浦江兩岸的自然生態、歷史文脈、建設成就和城市風貌。

浦江風情的採風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由上海久事集團、上海久事美術館主辦,以黃浦江45公裡濱水岸線為表現對象,通過繪畫創作的形式展示上海打造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新時代風貌。觀眾可以通過展出的84幅佳作中,一覽浦江兩岸的自然生態、歷史文脈、建設成就和城市風貌。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浦江兩岸承載了上海開埠以來種種特殊的歷史記憶,凝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滄桑巨變成果。久事美術館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籌劃此次展覽。藝術委員會專家經過研究和考察後,根據城市建設、兩岸風景和創作需要,將45公裡濱江岸線的表現對象劃分為楊浦濱江、北外灘、外灘、徐匯濱江、浦東濱江等9大區域,並組織藝術家前往實地開展了多次寫生。

2019年,久事美術館舉辦了採風活動,陳琪在江邊進行水墨速寫

採風速寫

在此前的採風活動中,久事美術館藝委會主任陳琪曾在江邊用水墨線條,記錄著陸家嘴的高樓聳立。其他藝術家們也紛紛用鉛筆、水彩、鋼筆等各種方式記錄著美麗的江畔風景,為之後的創作積累靈感。

美術館藝委會委員,藝術家曹怡則帶著採風隊伍來到楊浦濱江,從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該建築為1921年遠東著名的裕豐紗廠改造而成)到楊樹浦水廠(此為1883年建立的「遠東第一水廠」),採風的藝術家們在現場觀看、拍照、感受工業歷史遺蹟。「這是舊上海在發展上所不可缺少的歷史功能。」曹怡告訴記者,自己曾在剛動工改造時來觀察過,但覺得當時的空間、廣度還不夠,所以沒能完成一幅作品,而如今隨著濱江的改造,希望可以在此創作。「這裡會有多樣的選擇,可以有現代工業的寫生、也可以有裝置藝術、抽象藝術、也可以有人文的。」

李錫華採風寫生作品

李錫華作品

「和上海的歷史老建築相比,首先,這些建築都不是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築,這些建築對於推動上海的經濟發展的工業基礎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作為了解、熱愛上海的畫家必然需要了解這一段工業史。現在,這些工業還在發揮餘熱,並將老建築以文創的形式向公眾展示。這也是上海公民所不可缺少的歷史教育、傳統教育、甚至於革命教育。」在曹怡看來,採風關注的是濱江的生態,關注黃浦江邊的工業遺址是如何舊貌換新顏。

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久事美術館館長孫冬琳告訴記者,浦江兩岸包含了建築史、航運史、金融史、發展史。我們組織了幾批採訪活動,希望藝術家以不同的角度去看浦江兩岸。

方世聰,《曙光·上海》,布面油畫

姜建忠,《街景》,布面油畫

浦江風情的藝術表達

在經過創作、評審、策展、出版等環節後,如今84幅作品已呈現在觀眾面前。展覽依據創作對象的不同,分為水岸建設、產業升級、遺產保護、城市更新四個板塊,其中既有方世聰、陳燮君、陳逸鳴、姜建忠、黃阿忠等名家的手筆,也有中青年畫家的佳作。藝術家們用繪畫的語言和人文的視角表達著新時代的浦江風景,以美術創作傳承海派的悠久文脈、彰顯上海的城市精神、展現世界會客廳的博大胸懷。

李前,《吳淞口的暢想》,布面油畫

傅鋼, 《外灘遠眺》,布面油畫

陳逸鳴,《啟航——吳淞港國際郵輪碼頭》 ,紙板混合材料

在展覽現場,久事美術館藝術委員會委員李向陽表示,「從專業角度來說,這次展覽很不錯。由於是徵稿展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美協系統以外的作者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們觀察浦江兩岸的視角。」

記者了解到,繼2018年舉辦了「百年交響——上海外灘百年歷史變遷油畫展」,2019年舉辦了「世紀經典 匠心營造——上海歷史建築風景油畫展」兩大主題創作展之後,此次「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是久事美術館「上海主題創作三部曲」收官展覽。作為上海的大型國有企業,久事集團親力推動了浦江兩岸的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不僅是上海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的投資者和建設者,近年來正通過組織藝術創作、舉辦藝術展覽的形式,積極推動以海派文化為代表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設。

李德河作品

徐增英作品

通過「上海主題創作三部曲」,久事美術館進一步奠定了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藝術方向。在美術館的推動下,每一次創作展也都成為了解上海歷史、講述「上海故事」的絕佳平臺。據介紹,此次展覽期間,美術館除了開展美術欣賞方面的公共教育活動以外,還將結合浦江兩岸的主題,邀請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歷史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辦講座論壇,講述浦江兩岸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規劃,以及濱江貫通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從另一個側面讓觀眾了解上海這個城市的革命史、建設史和改革開放歷史。

而對於這些展示作品的後續利用,記者了解到,久事美術館將把部分作品作為館藏。同時,美術館還計劃與外灘的一些建築單位等取得聯絡,以巡展的方式展示這些作品。

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9月11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徐匯濱江:這裡有10個愛上西岸的理由 還有4場人氣新展等你來
    伴隨「故宮裡的神獸世界」等一系列上海西岸秋冬新展火熱上線,通過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平臺徵集評選出的「愛上徐匯濱江的十大理由」,也為市民遊客相約上海西岸更添尋訪樂趣與精彩看點。徐匯濱江:值得計劃一次旅行水岸,為城市注入靈動;藝術,為水岸注入靈秀。
  • "上海黃浦江兩岸45公裡地圖"面世 可了解跑步、騎行線路
    原標題:「黃浦江兩岸45公裡地圖」面世  據《勞動報》報導:45公裡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在即,屆時可以按照什麼樣的線路跑步、騎行?哪裡方便停車、飲水、甚至衝淋?這些成為了市民最為關心的實際問題。由上海市測繪院推出的《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專題地圖》(電子版)已於昨天上線。
  • 外灘「回來」了:文藝與美食正在「喚醒」上海百年風景
    位於外灘的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84幅美術作品,描繪黃浦江兩岸美景。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7月6日電(許曉青 朱逸茗 許詠政)聚焦水岸建設、產業升級、遺產保護、城市更新,84幅描繪上海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新風貌的美術作品正在位於「外灘27號」的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前不久的端午假期,這一「2020浦江兩岸風景展」3天900個預約參觀名額可謂一票難求。
  • 上海黃浦江濱江遊玩指南 請收好
    黃浦濱江:演繹公共生活岸線  黃浦江與「黃浦」區同名,其地理位置又在市中心的核心段,因此8.3公裡的黃浦濱江段自然備受矚目:深厚的城市歷史文化的主線貫穿始終,外灘開埠史、老城廂史、碼頭文化、江南製造局的歷史、世博的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它們就像城市生活交響曲中的一個個音符,在江濤聲聲、四季輪轉中,令人著迷不已。
  • 「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貫通專題地圖」上線
    東方網8月5日消息: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哪裡能散步,哪裡可騎行?哪裡方便停車,哪裡提供餐飲?現在,有地圖新鮮出爐,一份可「打包」解決人們信息需求的電子地圖,已由上海市測繪院研製推出。這份「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專題地圖」昨天正式上線。關註上海市測繪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圖溯上海」,即可獲取訪問入口。
  • 上海咖啡館比比皆是,最「親近」黃浦江在西岸美術館,背後還有不少...
    點上一杯咖啡,坐在美術館前感受浦江微風拂面,這處距離黃浦江最近的「美術館外擺位」,也為來往徐匯濱江的市民遊客增添了一處獨特的休憩空間。外擺位方案三易其稿從面對黃浦江的大門進入,記者跟隨周小姐一路完成了測溫、出示隨申碼、核驗身份信息、檢驗觀展預約碼、排隊等候展廳限流、戴口罩進入場館這一觀展全套必備流程。
  • 42公裡岸線年底貫通 蘇州河如何演繹上海新故事新傳奇?
    劉海粟油畫作品《蘇州河》藝術中的蘇州河如此「吃香」,現實裡的蘇州河岸線貫通更受矚目。從外白渡橋至外環線,蘇州河中心城區段流經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嘉定等6個區,已經實現近36公裡岸線的貫通開放。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③|外灘:經典的並不僅是莫奈《日出》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訪上海濱江美術館群,探尋藝術的「上海時間」與背後。本期聚焦的見證著上海開埠的外灘。上海外灘全長1.5公裡,這裡沿江都是見證著中國近現代巨大轉變化的歷史建築,如今,眾多藝術機構如美術館、國內外畫廊、拍賣行、藝術駐地項目匯集於此。新時代的外灘布局中,藝術是先行者之一。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③|在外灘,經典之展不僅是莫奈與蒙克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訪上海濱江美術館群,探尋藝術的「上海時間」與背後。本期聚焦的見證著上海開埠的外灘。上海外灘全長1.5公裡,這裡沿江都是見證著中國近現代巨大轉變化的歷史建築,如今,眾多藝術機構如美術館、國內外畫廊、拍賣行、藝術駐地項目匯集於此。新時代的外灘布局中,藝術是先行者之一。
  • 上海拆陸家嘴景觀酒店海鷗舫,打通黃浦江21公裡濱江大道
    上海拆陸家嘴景觀酒店海鷗舫,打通黃浦江21公裡濱江大道 澎湃新聞記者 儲靜偉 2015-12-11 19:50 來源:
  • 煥然一新的徐匯濱江:邁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_新聞_聚焦東方_中國...
    據《青年報》報導:老一代上海人眼裡的徐匯濱江是運煤碼頭,新一代上海人眼裡的徐匯濱江是跑步勝地、是美術館集聚區,是剛剛召開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舉辦地。位於徐匯區東部黃浦江畔的徐匯濱江岸線11.4公裡,面積9.4平方公裡,開發總量950萬平方米。從2012年起,徐匯濱江地區有了一個全新的稱謂和城區品牌——WEST BUND上海西岸。
  • 滬十大最受歡迎美術館+九大新展 不怕這作妖的天氣
    原標題:上海十大最受歡迎美術館+九大新展,不怕這作妖的天氣  據樂遊上海,明天0時15分,春分。可是上海一點春天的樣子都沒有,溫度時常直轉急下,你要是穿少一點就瑟瑟發抖。面對這作妖的天氣,只有美術館藝術館裡能讓你暖心靜心了。
  • 黃浦江兩岸貫通向南北延伸,揚子江碼頭建親水平臺
    在黃浦江兩岸核心段4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後,今年9月底,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向市民、遊客開放,迅速成為了人氣飆升的網紅打卡地。市一江一河辦負責人表示,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黃浦江兩岸地區發展進程,上海還將繼續擴大貫通工程的紅利效應,將濱江空間不斷向南北兩側延伸、向腹地拓展。
  • 黃浦江邊古鎮水畔風景隨你看,這裡有13處濱水公共空間好玩好拍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聚焦「濱水空間為人類帶來美好生活」 以楊浦濱江5.5公裡公共空間為主展場 講述「相遇」的故事 小夥伴們都去拍拍拍了嗎?
  • 上海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
    本文圖均為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微信公眾號 圖12月28日下午,上海舉行2020年蘇州河貫通新聞通氣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通氣會上獲悉,繼2017年底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之後,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即將實現基本貫通。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辦常務副主任朱劍豪通報了蘇州河濱水貫通和品質提升相關情況。
  • 上海徐匯濱江 深藏黃浦江下一個百年風華-上海,濱江,徐匯,城市...
    它曾為上海乃至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見證了當年上海工業的輝煌。隨著大工業化時代的結束,民族工業的搖籃在城市快速的發展過程中漸漸「褪」去了作用,這裡也衰敗成為了「爛泥灣」,以致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原來徐匯跟黃浦江也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繫。
  • 挪威海產品牌攜手久事美術館 美食融合作品讓「全城遇見蒙克」-中...
    12月23日電(申良  於俊)12月12日是挪威國寶級藝術家愛德華·蒙克的誕辰日,正在舉辦「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的上海久事美術館日前推出「全城遇見蒙克」活動,來自挪威的海產品牌Norway in a Box 參與合作,以蒙克本人最喜愛的鱈魚為食材,結合不同國家料理,讓現場嘉賓們享用多國美食,以紀念這位天才藝術家。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⑦|景觀設計師眼中的「城市即展場」
    隨著2017年底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實現濱江實現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濱水岸線基本貫通開放,「一江一河」沿岸成為人們漫步、跑步、騎行、健身、攝影等活動的首選之地。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變化,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浦江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和「外灘燈光秀」是如何打造的?「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此專訪了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院長鐘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