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寧:發展特色農業傾力打造生態產業集聚區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9月中旬,蓮鄉建寧傳來喜訊:在2018年度福建省縣級經濟發展評價排名中,三明建寧縣再次成為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閩西北山區小縣,何以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方陣?近年來,建寧縣堅持生態立縣、生態利民,致力創優生態環境、創特生態產業、創造生態財富,在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制度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示範引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優勢產業,推動綠色發展,闖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借勢發力打造閩江源頭百億龍頭企業

  三明建寧縣,地處閩江正源頭,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特別關注。因此,近年來建寧縣從招商「引資」變成招商「選資」。

  一個地方最大的智慧莫過於找準自己的比較優勢,從而培養自己的競爭優勢。

  如何培養競爭優勢?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具特色的資源稟賦,是山區縣實現綠色崛起的最大優勢。這些年來,建寧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藉助生態環境優勢,舉全縣之力發展綠色產業,打造一流農業品牌。

  山區縣要發展,還得學會借勢發力。建寧的好生態,自然引鳳來栖。眼下,在建寧縣經濟開發區內的明一國際生態高新科技園項目建設現場,生產設備已經安裝完成,正進入試生產階段。據悉,該項目是福建省重點項目,由中國領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明一國際營養品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明一國際項目建設總投資26.7億元,主要建設加工園區、「雲上牧歌」田園綜合體萬畝生態牧場、配套設施和產業鏈延伸三個板塊。其中佔地417畝的園區總投資10.7億元,建設高標準廠房18.2萬平方米,新上全自動幹、溼法奶粉生產線6條。

  這樣的大項目、好項目,為何會落戶建寧?「我們主要生產嬰兒專用乳製品,對水質有嚴格的要求。這裡空氣好,水質好,有利於我們企業的發展。」明一國際集團總裁林強介紹說,建寧雖然是個山區小縣,但是農業資源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公司將結合建寧當地生態環境,打造一個將工業、科技與生態融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型工廠。

  好項目,帶來好收益。明一這樣的大項目落戶,將有力推進建寧縣畜牧養殖、包裝、現代物流等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農副產品種植加工、旅遊觀光等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林強說,下個月底企業將正式投入生產,同時再新上6條液態奶生產線、2條嬰幼兒專用水生產線,今年將實現產值3億元,創稅2000餘萬元。至2025年,園區乳業加工可實現產值50億元,牧場實現產值5億元,延伸產業鏈配套建設實現產值15億元。同時,推動東北2座生產基地回歸、銷售總部落戶建寧,年可新增產值30億元,從而實現百億龍頭企業目標。

  明一集團項目的落戶,是建寧縣在產業發展上的最新動作。「生態環境優勢,是山區縣吸引大項目落地的核心競爭力。」建寧縣委書記鄭劍波介紹,綠色經濟已經成為老區建寧生態產業聚集區謀求下一步發展的「王牌」。眼下,建寧縣的青山綠水,正讓越來越多的投資商慕名而來。今年,該縣安排實施「五個一批」項目322個,總投資411.4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18億元,計劃新開工項目83個,計劃竣工或部分竣工項目31個。

  借綠髮力打造百億特色產業全產業鏈

  9月19日,在建寧縣食品加工園區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加工景象。

  在興輝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生產獼猴桃汁飲料。2005年以來,公司引進臺灣先進的水果加工製作工藝,對當地的獼猴桃、黃花梨進行深加工。

  「通過深加工,附加值翻了好幾倍。」公司董事長董央央舉例說,一斤黃花梨鮮果賣3元,如果製成果脯的話,可製作出2兩一包的果脯,市場價至少9元,銷售價增長了兩倍。同樣,一斤獼猴桃賣5元錢,可製作出4瓶獼猴桃飲料,市場上賣5元一瓶,相當於一斤獼猴桃增值到20元。

  「這樣算來,一瓶果醋的利潤相當於一箱鮮果,一瓶果酒的利潤幾乎抵得上一箱飲料。」董央央說。如今公司產品涵蓋獼猴桃汁、黃花梨果醋、黃桃汁、營養蓮片系列食品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僅獼猴桃系列產品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

  在建寧,從事食品加工業的企業,不僅是興輝食品,還有文鑫、綠田、福鑫、孟宗等企業。在建寧縣文鑫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忙著包裝一批銷往上海的嬰幼兒蓮子米粉。公司董事長帥金高說,該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企業要想越走越遠,離不開科技支撐。」帥金高介紹道。文鑫蓮業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博士後工作站,運用高新技術和國內先進專利技術,對蓮子、蓮心、蓮葉、蓮梗、蓮藕、蓮蓬等全方位的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目前,公司已研發嬰兒蓮子米粉、蓮子蛋白粉、蓮藕粉、蓮子糊、蓮葉茶等八大系列100多種蓮產品,完成了從蓮的葉子到藕的全價開發與綜合利用,提高了蓮的附加值。

  文鑫蓮業瞄準蓮子幹製品加工,綠田公司也不甘落後,將目光瞄準在蓮子養生保健飲料上。目前,公司已獲得15項國家發明專利,並擁有對蓮子、蓮葉、蓮芯等進行深加工的先進技術,開發出蓮芯雪、蓮子露、荷葉涼茶等八大系列20多個單品,產品暢銷,已出口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

  近年來,建寧縣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和廣大農戶樹立品牌意識,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大力培育從事果子、蓮子等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的龍頭企業,先後培植了文鑫、綠田、孟宗等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省、市、縣級龍頭企業。

  為保證產品質量,目前,全縣共有27家市級以上涉農企業、規範專業合作社納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平臺,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縣質檢站人員和鄉鎮檢測人員將每周對企業進行檢測,每次檢測樣品數量不少於50個,覆蓋率達80%以上,真正做到「從田間到市場」的全程質量控制。

  眼下,建寧縣特色產業正從「五子登科」到「五子興旺」轉變,縣裡著力抓好一個百億元的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藉助綠色優勢,抓好「五子」特色產業,突出產業融合、鏈條延展,到2020年,力爭以「五子」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00億元以上。其中:蓮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20億元以上,種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5億元以上,梨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0億元以上,桃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5億元以上,無患子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0億元,以「五子」帶動的立體種養、休閒觀光等多產業融合的產業產值40億元。(陳曉星 蘇婷)

(責任編輯:石蘭蘭)

相關焦點

  • 建寧:以創新實幹統領全局發展
    在傳承延續歷屆縣委發展思路的基礎上,建寧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努力追尋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最佳結合點,打造「閩贛省際生態產業集聚區」的發展定位和創優生態環境、創特生態產業、創造生態財富的「三創」理念在全縣幹群中形成共識。   同時,著重圍繞將建寧生態、農業、紅色和省際邊貿等比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推動建寧全面加快發展。
  • 建寧:實幹擔當謀發展 綠色轉型促跨越
    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建寧縣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我們認為,我縣正在推進發展的農業、工業、文旅、商貿物流等產業均充分貫穿了生態的理念,都可歸結於生態產業。而我縣又地處閩贛省際邊界,以高鐵、高速為主幹的綜合交通體系日益改善,具備了推進閩贛省際生態產業集聚的條件。
  • 特色唱大戲,福建農業「飛」起來
    但同時,八閩生態稟賦優越,農業多樣性資源豐富。要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必須發揮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近年來,福建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堅決做好特色現代農業這篇大文章。2019年,福建的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產、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鄉村旅遊、鄉村物流等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78萬億元,2020年可望突破2萬億元。
  • 濟寧市中區都市型生態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濟寧市中區安居街道十裡西村的杜萍說。目前,她的富民淨菜專業合作社帶動了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標準化種菜基地5000畝,帶動農戶3000多戶,年配送額達到1300萬元,農民人均年增收9000餘元。       靠城發展致富的還有唐口街道「鄉村燉鵝」店老闆趙三國。他的餐館具有濃鬱的鄉村特色,每到周末,城裡人都來這裡休閒度假,年收入可達20多萬元。
  • 平潭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 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平潭依託政策優勢完善金融布局體系,加快金融行業對臺對外開放——打造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  實驗區開放開發,產業要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平潭依託「實驗區+自貿區+國際旅遊島」疊加優勢,金融產業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轉變的全過程。
  • 信陽市產業集聚區介紹
    截至2011年底,全市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102平方公裡,累計完成投資1000億元,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3家。  信陽市產業集聚區位於信陽主城區北1公裡,包括工業城和羊山2個片區共8個特色「區中園」,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智能終端產業示範園區和茶產業園。
  • 韓華超:產業集聚區裡的項目專家
    「他走南闖北四處招商,招引回來很多外地的同行客商,加入非金屬材料製造業大會戰,產業鏈條越拉越長。」    6月24日,在南召縣產業集聚區採訪時,不時聽到企業負責人這樣評價陪同記者採訪的南召縣政府黨組成員韓華超。
  • 大鵬新區「五大行動」打造深圳特色發展典範區
    方案明確提出「努力將大鵬半島打造成為深圳的特色發展典範區」的建設目標,未來五年大力實施交通提升、民生提質、築產興業、「旅遊+」、「生態+」五大行動。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表示,「東進戰略」的實施,將為新區在交通建設、產業提升、公共服務、城市發展等領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動新區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 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 齊造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
    11月21日,記者從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一次成員大會暨城市合作組織第三次大會記者見面會上獲悉,本次大會以「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齊造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為主題,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落實《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立足北部灣經濟區在現代農業、濱海旅遊方面的最大共同優勢
  • 京康農業攜手巔峰智業,傾力打造茶旅特色小鎮
    【項目背景】   對接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陝西安康京康現代農業公司立足牛蹄鎮,憑藉其絕佳的小氣候生態環境之優勢以及高山富硒區之條件,建設綠色有機富硒茶園,以富硒茶產業為支撐,與陝西供銷集團合作,共同開展產業精準扶貧試點工作,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物資扶持、收購農產品、股權收益分紅等措施帶動貧困戶脫貧。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原標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  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 福建建寧:全電智能蓮子烘烤 破解發展與生態瓶頸
    蓮子種植,是建寧縣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建寧蓮子因粒大而圓潤,色白如凝脂,易煮爛又久煮不糊,香酥可口,而久負盛名。全縣年產幹蓮2300噸左右,產值近7000萬元。福建省建寧縣濉溪鎮大元村,地處著名的閩江正源之金饒山景區腳下,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屬於自然環境保護區。
  • ...印發安徽省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 (2017—2021年)的通知
    以打造千億產業為目標,進一步推動軟體與信息服務業集聚發展,重點圍繞軟體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和雲計算、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布局,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皖江示範區為依託,多點開花、協調發展、特色集聚的發展格局。 發展重點。支持合肥創建「中國軟體名城」,打造中國智能語音產業基地——「中國聲谷」。
  • ...打造硬核成果】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
    十大硬核成果分別是: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以「四最」目標為引領,打造「中國橫店」為「中國樣板」以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縣級高等教育高地建設為重點,打造「人人嚮往」的東陽教育品牌以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實驗區為支撐,打造全國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樣板
  • 高淳聚焦「農業+休閒旅遊」模式 打造生態富民產業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年來,高淳按照「全域大花園」的標準,高標準推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讓優越的生態基地與渾厚的人文積澱交相輝映。南京市高淳區水慢城航拍圖  高淳聚焦「農業+休閒旅遊」模式,依託全國首個國家慢城「椏溪慢城」、明清第一古街「高淳老街」等生態文化資源,一體化經營開發山慢城、水慢城、文慢城,嵌入式發展農家樂
  • 毛集實驗區打造產業發展升級版
    原標題:毛集實驗區打造產業發展升級版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凸顯綠色生態理念 毛集實驗區打造產業發展升級版   據淮南日報消息,新春伊始,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堅定不移地把「576」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作為坐標系和導航燈
  • 安徽推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記者孫葉 王利 徐秋韻)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安徽大力推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聚焦生態農業,大愛城控股助力崇明打造健康生態島
    伴隨《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2010-2020年)》、《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政策的相繼落地,上海正在舉全市之力將崇明打造成為世界級生態島,致力於把生態比較優勢轉化為生態經濟發展優勢,走生態發展之路。
  • 常州天寧打造青果巷特色文旅消費集聚區
    11月16日,常州市天寧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區文旅經濟發展情況與青果巷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情況。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被省文旅廳確定為首批30家「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之一的常州市天寧區青果巷,明確未來3年將實施30個項目,通過深挖文化內涵,讓遊客感受文創魅力,進一步促進消費業態提質升級。天寧街道青果巷文旅消費集聚區北至關河路、南至老運河、西至晉陵中路、東至麗華北路。
  •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武威打造「1+N」奶產業集群
    同時可帶動種植、畜牧養殖、包裝製造、物流運輸等多產業鏈條的快速發展,形成「1+N」奶產業集群。我省是全國六大牧區之一,地處黃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會處,處於世界公認的「黃金奶源帶」。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奶業發展,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全力推動奶業發展提檔升級。武威市搶抓機遇,2019年1月同伊利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打造現代乳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