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小人跳舞」買野生菌?真別這麼做!一不小心命都沒!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網上出現了很多關於

吃野生菌中毒能看到小人跳舞

以及各種奇幻畫面的新聞

於是很多人就開始躍躍欲試

記者隨機向商家詢問了情況,經了解所謂的「能看到小人」是因為輕微中毒後的症狀。商家表示,類似的留言很早之前就有,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且每年都會有因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新聞報導。

「想體驗中毒後能看見小人的,也不知道咋想的,這種人還不少。」某野生菌批發商家的客服介紹,可食用的野生菌煮熟後是安全的,但是卻有人故意吃未經煮熟的菌子。

看到這裡

我們不得不嚴肅提醒

這些幻覺

是中毒!中毒!中毒!

有過親身中毒經歷的網友也表示:

「作為一個吃菌中過毒的人

一點都不好玩

千萬不要因為好奇亂來」

因為

每年都有因蘑菇中毒

一家都沒了的慘劇發生

「聽著好笑,但真的會死人」

而即使經過治療

有人在後期也出現過喝水吐

一星期暴瘦6斤的情況

出現後遺症!

野生菌中毒新聞頻頻登上熱搜後

更多有相似經歷的網友

開始回憶起曾經的親身感受

講述起因食用菌類中毒產生幻覺

是一種什麼體驗

女子吃野生菌後稱,看到小精靈,朋友拍下了匪夷所思一幕:只見該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好像在抓什麼東西一樣,表情十分認真,場面甚至有些搞笑。女子說,當時自己看到了小人、雲彩、小精靈……

還有人吃了毒菌後

在病房大展歌喉唱「忐忑」

還有人在吃野生菌後中毒失憶

找不到回家的路

從凌晨3時到下午13時

一直在原地轉圈圈

其中有人提到,在產生症狀前,進食了由微波爐加熱過的「見手青」。「微波爐裡熱了一下就吃了,吃完開車回家後,看到引擎蓋在冒煙,就爬上去「滅火」,後來被媽媽送到醫院打針。」

烹調見手青時一定要注意

雲南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所長劉志濤介紹,在雲南中毒比較普遍的症狀就是神經-精神型反應,比如會出現小人國幻視症、躁狂症,「曾有一位患者出現躁狂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後來診斷為野生菌中毒。」

所以,實際上

野生菌中毒一點都不好玩

搞不好還要搭上性命

!!!

而且沒有特效藥!!!

莫拿生命開玩笑!

醫生緊急提示

野生菌中毒嚴重的致死率高達80%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治醫師韓斌在醫院微信公號的科普文章中也表示:對於城市中的居民來說,對野生菌中毒的認知還停留在吃了見手青以後會看見小人,屬於比較好玩的輕微中毒。

2017年《博物》雜誌就曾做過介紹,見手青在雲南的角色頗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種有毒的美味。中毒後重則死亡;輕則出現幻覺,可能會見到詭異的小人在跳舞,被稱作「小人國幻視症」。

這類蘑菇的毒素較為複雜,有毒蠅鹼、蟾蜍毒,還有一種致幻物質——LSD。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但文中也提到,大部分中毒者並沒有機會活著撐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伴隨幻覺的還有嚴重的疼痛、嘔吐等症狀,所以不要因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只要是吃了不宜食用的野生菌,都有可能出現致幻現象,並且不能直接判斷一定是食用了哪種菌類。見手青的確對神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僅致幻率高,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在雲南野生菌的致死率還是很高的,所以沒有經驗的人群決不要去嘗試體驗致幻的效果,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在雲南省衛健委官網上的題為《雲南人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季節,吃貨們看過來》一文中介紹,毒菌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一旦病情危重,就算來到經驗設備力量雄厚的大醫院救治,搶救成功率也不高。

韓斌在其科普文章中介紹:

根據野生菌中毒的不同類型,還有很多其他症狀。其中引起神經-精神型反應的毒素有多種,有些毒素可引起類似吸毒的致幻作用。

他解釋,從中毒症狀可以分為神經興奮、神經抑制、精神錯亂以及各種幻覺反應。如俗名「紅見手」的褐黃牛肝菌,吃了以後會先出現頭昏、噁心、嘔吐症狀,然後有煩躁、幻聽、幻覺、妄語等怪異行為,少數人還有迫害妄想,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食用者會感覺面前有活動的小人或動物,進而有打人毀物、狂奔亂跑,甚至出現自傷及傷害他人的行為。

此外,還有主要表現為急性噁心、嘔吐等的胃腸炎型,嚴重者會出現吐血、昏迷以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主要表現為急性貧血、血紅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嚴重者脈弱、抽搐、幻覺及嗜睡,可能因肝臟、腎臟嚴重受損及心力衰竭而導致死亡;而肝臟損害型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60%-80%。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

吃常見菌如果吃雜了

可能也會中招

最近

雲南有一對小兄妹就因此中毒

被緊急轉送到了

昆明市兒童醫院前興院區接受救治

而他們吃的菌子是

大部分雲南人都認為很安全的

青頭菌和黃癩頭

專家建議,建議品種儘量單一,避免多菌雜食;加工方式上不要急火快炒,而是燒熟煮透。適當少量進食,不要連頓食用,這樣即使中毒症狀也會輕一些。切勿飲酒,避免引發毒素反應。

這些民間鑑毒真的不靠譜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雲無心向記者表示,很多人對於「野生」有著迷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蘑菇。他提醒民間流傳的那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其實不靠譜。

誤區1:顏色鮮豔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並非所有顏色鮮豔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無毒。比如被稱為「破壞天使」的蘑菇,看起來文雅恬靜、人畜無害,但從人們給它的名字可見其威力。

誤區2:徹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這個原則對於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是有效的。蘑菇中的毒素會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加熱破壞,但有一部分極為頑強的能夠「熬過」高溫酷刑,依然保持毒性。

誤區3:有毒蘑菇會讓銀勺和大蒜變黑?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傳說。所謂「銀針試毒」只是因為古代所用的毒藥不夠純,含有一些硫化物雜質,能跟銀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蘑菇毒素不跟銀反應,也就不會變色。

誤區4:有蟲吃的蘑菇就是無毒的?

蟲跟人的生理特徵相差很大,對蟲有毒的對人不見得有毒,對蟲無毒的對人也可能有毒。比如一種被稱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蟲和它們的幼蟲。

野生菌食用需謹慎

不熟悉的不亂吃

沒煮熟的不亂吃

更不能為了好玩獵奇而以身試毒

別拿生命開玩笑!

最後三遍提醒:

不要作!

不要作!

不要作!

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遼瀋晚報等

綜合整理:渭南日報

相關焦點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雲南人日常收到的省衛健委簡訊,操碎了心/微博截圖外地人看不明白了,他們拿命吃的蘑菇,真值得賭上命嗎?雲南人吃菌真不要命了嗎?這迷之信仰可把外地人看迷惑了,雲南人是沒吃過山珍海味嗎,連蘑菇都是嗜之如命?雲南人對這些質疑都表示不屑一顧,山珍海味倒不是沒吃過,但哪比得上野生菌的魔力。在昆明生活了七年的作家汪曾祺懂吃,他曾為雲南菌子立傳:「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
  • 「毒蘑菇致幻」上熱搜,有人為「看小人跳舞」竟想以身試毒?別學!
    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有些人並不以為意,直接跑到電商平臺上留言:「我就是想見識一下小人才買的,真的能見到嗎?」記者還注意到,一些售賣菌類商家的購買頁面上「問大家」板塊中,有大量對「見小人」躍躍欲試的人的詢問:「吃完能看見小精靈嗎」「能看見小人要幾分熟?煮幾分鐘?一次吃多少?」
  • 別作了,致死率80%!為看「小人跳舞」,有人把賣家逼急了…
    近段時間以來有人吃野生菌中毒的新聞隔三差五的上熱搜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小坊也一直關注報導沒想到的是,有人看到吃了有毒野生菌中毒致幻後,竟然想尋求刺激,也體驗體驗。買家:「想看小人!」賣家:「珍愛生命!」
  • 該去雲南像雲南人一樣為野生菌拼次命了
    附送雲南野生菌地圖▼此圖為部分野生菌的主產地而非唯一產地▼在吃jier這事兒上我可不想讓你看小人跳舞汪曾祺先生說過「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每年一到七八月份撿菌子買菌子吃菌子
  • 每日推薦:雲南人吃菌圖鑑,以身試毒只為看小人跳舞
    網友確實沒騙人,在雲南野生菌可比病毒威力大多了!雲南人吃野生菌,那可是出了名的,中毒事件年年發生,但就是擋不住雲南人年年吃!中國有句話叫做靠山吃山,雲南的自然條件就特別適合野生菌的生長。首先雲南多山地,野生菌特別適合在山林中生長。
  • 雲南人拿命吃的蘑菇,真值得賭上命嗎?
    △雲南人日常收到的省衛健委簡訊,操碎了心/微博截圖外地人看不明白了,他們拿命吃的蘑菇,真值得賭上命嗎?雲南人吃菌真不要命了嗎?△雲南人吃菌中毒鬧笑話的案例還真多/微博截圖別以為這些吃菌中毒的經歷聽起來挺有趣,老藝術家還是奉勸各位勇士別好奇心害死貓了,中毒深還真能危及生命。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截至7月20日,已經發生了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其中就有12人中毒身亡。
  • 雲南人在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
    △雲南人日常收到的省衛健委簡訊,操碎了心/微博截圖外地人看不明白了,他們拿命吃的蘑菇,真值得賭上命嗎?雲南人吃菌真不要命了嗎?每逢吃菌潮,雲南菌子在土壤裡噌噌噌一冒頭,雲南人便開始蠢蠢欲動了。俗話說得好:「日啖菌子三百口,不辭長作雲南人」,說雲南野生菌再野,都野不過以身犯險試毒的雲南人。
  • 吃菌中毒後會看到跳舞小人?喜提熱搜的雲南人,成了全國的笑點
    雲南人們會漫山遍野地採蘑菇,集市上也到處是野生蘑菇。講真,作為一個愛吃菌的人,雲南的蘑菇真的太太太好吃了。然而,也是每年這個時候,雲南人總會因為吃野生菌子中毒,成為新聞熱點……今年也不例外……再次喜提微博熱搜。
  • 吃野生菌能看見「小精靈」,什麼樣的蘑菇這麼秀?網友:看完想吃
    講真,長這麼大,還真沒有機會見過一回漂亮的「毒」蘑菇,對吃了「毒」蘑菇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更是一無所知。直到不久前看到一篇報導說,雲南某一姑娘在吃了「毒蘑菇」後出現幻覺,被送到醫院後,躺在床上不停地手舞足蹈,猶如醉酒一般。
  • 又到了見小人的季節,雲南野生菌你吃對了嗎?
    你聽說過的中毒反應「看見小人在載歌載舞」只是其中一種,嚴重的時候吃完野生菌就一命嗚呼了!所以,我們還要不勝其煩地提醒各位一句「菌雖好吃!謹慎挑選!謹慎烹飪!」為了安全享用美味,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雲南人最愛的幾種菌子吧。
  • 「吃了可以見小人」的菌菇成網紅!害人蘑菇誰在賣?誰在買?
    「吃了可以見小人」「見不到小人給差評」……近日,記者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發現,部分賣家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向消費者兜售有一定毒性的菌菇。在產品介紹和評價中,一些人還宣揚菌類的「致幻」作用。  為何一些消費者對致幻菌菇「趨之若鶩」?網絡平臺販賣這些菌菇是否涉嫌違法?
  • 又到了一年一度雲南人「吃菌見小人」的季節了,防毒蘑菇指南請收好!
    溫馨提示 在大塊朵頤山珍時,卻又不能避免各種「花樣」中毒,看見魔幻小人,怪獸打架,自言自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吃菌中毒做不到的
  • 山川百味:雲南的野生菌
    要是覺得下雨天更合適待家裡喝茶看書,錯倒是不錯,可這麼一來,也就算荒廢了野生菌一年中的黃金時段了。不用我多介紹,雲南的野生菌早已是名聲在外、不得暴殄的天物了。前一陣有一篇《中毒的雲南人真是笑死我了》的公眾推文,以漫畫形式不乏溫情地調侃雲南人,在全網廣為流傳。所謂「中毒」者,說的就是吃野生菌。
  • 聞香女人:愛上菌,常膳菌
    來到雲南不吃上一次菌子就算沒來。喊著要吃野山菌火鍋,可是只敢在酒店裡吃,鮮美則是鮮美,吃的不過癮,而且和自己的口味總差了那麼一點點。這又到了雨季,木文天天喊要自己做火鍋,吃自己的菌鍋味道,君先生常聽說雲南人常常陷入「吃菌狂歡」後的小人人中毒太深,只堅持去飯店吃。
  • 雲南本地野生菌食用指南!
    在今年南方各省水患頻發的大背景下,雲南卻處於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之中,野生菌產量明顯下滑,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對野生菌的狂熱。特別在各路媒體大v瘋狂玩梗下,「見小人」逐漸為大家熟知,刷個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瘋狂刷過「吃了會見小人嗎」等等。
  • 7歲上山撿菌、賣菌60多年、遇到「會跳舞的佛像」,我在雲南吃菌子
    我們那兒,人人都撿過野生菌,甚至連老家罵人的土話都是:「你怕是菌子吃多了!」幾乎每個雲南人都有鑑別毒菌的能力。我身邊很少有人真的因為吃菌死亡,但出現幻覺、看見「小人人」的情況還是有的。我朋友的媽媽就曾因為吃了過多的見手青出現幻覺,當時一個勁兒地說「前面全是一尊尊的小佛像,跳來跳去」。也有人描述過,他們吃菌出現的幻覺是眼冒金星。
  • 「真菌王國」的雲南,遍地都是野生菌?
    雞樅野生菌通常長在深山密林裡,有毒不能吃的野生菌種類和數量都偏多,能吃的野生菌數量和種類都較少。我們家在雲南、貴州和廣西的交界處,這邊的野生菌很多,但是能吃的也沒幾種。首先,要撿到野生菌首先還得靠起得早,早上起不來的朋友就別想了,天還不亮就有很多老人上山撿菌子了;其次,要撿到能吃的野生菌得有日積月累得經驗,很多菌子每年都在一個地方長,你知道長菌子的地方越多,就越容易撿到菌子。
  • 80天中毒273起,雲南人吃菌有多野?
    畢竟作為一個吃菌群眾,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吃菌中毒的高光時刻,誰這輩子沒見過幾個跳舞的彩色小人,瞧不起誰呢。吃菌中毒後呈現在每個人幻覺中的異世界也是精彩紛呈,見到會跳舞的七彩小人都是最常規的。在網絡上經常能見到相關的段子,雲南人民的現實經歷每年都源源不斷地給我們輸送著魔幻世界的創作素材。中國吃菌哪裡強,雲南第一沒人搶!在雲南人眼裡,只有野生菌才能被稱作菌。如果有人敢在雲南人面前吃金針菇炒香菇,估計會立即成為鄙視鏈的最低端。
  • 雲南香格裡拉拉姆家野生食材,我們甘願成為野生菌的俘虜。
    雲南拉姆家-從事野生菌行業已經有三十多個年頭了,祖祖輩輩都是雲南大山的子民,靠山吃山,對雲南野生食材,菌類的產地、採摘、運輸、收購等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拉姆家的松茸,羊肚菌,松露,竹蓀,紅菇全是採自香格裡拉的原始森林之中。借著長輩們的多年的優勢,現承接野生食材,菌類零售、批發、團購以及出口訂單,烹飪技術指導。
  • 雲南人拿命都要吃的「見手青」,我們替你試了
    秉承大無畏的廣州吃貨精神我司編輯部覺得有必要對雲南野生菌一探究竟∨01 神秘的菌子在哪裡 據說在雲南的小樹林裡可以隨處可見野生菌,那裡的野生菌形態各異,顏色幻彩,常常會有人因為好奇而誤食有毒的菌子。較為常見的中毒跡象是會看到小人在跳舞,或者有七彩小蘑菇在旋轉,甚至看到家裡到處是火……白見手青關於見手青的傳聞在吃貨界流傳甚廣,為了新(見)鮮(到)菌(小)子(人),編輯部同事特意找到了雲南野生菌的賣家,甚至還指明道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