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是什麼味道
是陰雲下湧動著的悶熱水汽
還是雨後空氣裡瀰漫的樹葉泥土味
不,雲南人告訴你
是野生菌的味道
7月,隨著雨季的來臨
雲南迎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
這是大自然饋贈的山珍野味
各大生鮮平臺也紛紛上架野生菌
尤其懷念幾年前去雲南旅遊時
那一鍋鍋鮮美的野生菌湯
在雲南人眼中,野生的菌子才能叫菌子,人工養殖的就只能叫「蘑菇」,菌子在破土之後尚未開傘之前,是風味最好的時候。
在雲南全省已知的可食用野生菌有600多種,佔全國可食用菌種類的60%。
作為一個愛吃菌菇星人來說,也整理了一份吃菌攻略,請收好!
菌子的等級劃分
世人熟知的高端食材松茸,就屬於野生菌中的高貴品種。
鮮甜可口的雞樅、肉厚肥嫩的牛肝菌、長相奇特的乾巴菌、氣味濃鬱的松露是菌子裡的貴族,價格通常由一兩百至數千不等。
羊肚菌、虎掌菌、竹蓀和青頭菌是次於以上幾種菌子的「中菌階級」。
再往下就是如紅菇、雞油菌、奶漿菌等等較為日常的「雜菌」了。
松茸
舌尖上的中國裡徵服了挑剔食客的松茸,也是屢屢成為國宴的菜品。
生長於高海拔的山林中,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是菌子裡的珍稀品種。作為我國松茸四大產地之一的香格裡拉,佔了每年雲南鮮松茸出口量的65%以上。
用炭火慢烤可以充分發揮出松茸的天然香氣。
雞樅菌
雞樅菌之所以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主要是它可以炸雞樅油,煮麵條吃早餐的時候放上一點,那味道簡直是爽翻!
它與白蟻共生,含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和蛋白質,就算是清湯白煮出來滋味也很鮮,為菌中之冠。
傳說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愛吃雲南的雞樅,每年經由驛站飛騎傳遞迸京,連他的正宮娘娘都無福享受這一美味。
牛肝菌
牛肝菌因肉質肥厚,形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一,是菌子中的擎天柱。
細分的話,一般會把它分為:黑牛肝菌、黃牛肝菌、白牛肝菌等多個品種。
牛肝菌與松茸相比有更濃鬱的香氣,適合爆炒或焗飯。
松露
它一般生長在地下3~40釐米處,由於野生松露的稀有和美味,歐洲人將「松露」與「魚子醬」、「鵝肝」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餚」,並讓它們出現在大餐的餐桌上。
乾巴菌
長相清奇的一種野生菌,也是雲南公認的最好吃的菌子之一,沒毒性,味道鮮美,因生長在松樹下,有一股松樹的香味。
吃起來比較有嚼勁,在嘴裡越嚼越香。由於產量少,所以乾巴菌的價格也是堅挺的,剛上市的時候賣到一千塊錢一公斤。
爆炒乾巴菌,配點辣椒,簡直比老乾媽還要下飯!
竹蓀
生長在溼熱的竹林中,像個美麗的公主穿著雪白的裙子。
味道十分鮮美,常規吃法就是下火鍋、煲湯等。
最愛竹蓀煲老鴨湯,那叫一個鮮美!
溫馨提示
在大塊朵頤山珍時,卻又不能避免各種「花樣」中毒,看見魔幻小人,怪獸打架,自言自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吃菌中毒做不到的。
10張病床,8張是菌子中毒,這種奇妙景象只會在雲南發生。
有人中毒之後進入了動畫片的世界。
有人中毒後開始沒有明顯中毒症狀,不進行到划船那一步都沒被發現是中毒。
有人能看到七個小矮人
小人再升級版-聖誕老人
還有人直接進入科幻大片!
還能見到清朝的殭屍
運氣不好的,命都沒了!!!
在《雲南野生蘑菇中毒防治手冊》中介紹了毒蘑菇中毒的五種主要類型:
胃腸炎型(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神經精神型(狂躁、幻視、幻聽);
肝臟損傷型;
溶血型(嚴重的會急性腎功能衰竭);
光敏性皮炎型(皮膚紅腫或皰疹)。
為了來年還能健康快樂吃菌,記住以下3熟:
1、菌子要認熟!不要購買和採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的野生菌
點擊放大查看!務必記住
2、吃時要煮熟!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高溫煮透,第二天食用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3、去醫院的路要熟!食用野生菌後如出現噁心、頭暈、嘔吐、幻視等症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前往醫院
往
期
精
彩
分享,點讚,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