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坊多用人造奶油 含反式脂肪酸多吃有害

2020-12-13 人民網

很多市民沒想到,誘人的蛋糕麵包實際暗藏「甜蜜殺手」。記者顧展旭 攝

  專家稱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多吃有害

  中消協近日呼籲「蛋糕店有義務清楚明確標注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並透露「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會誘發腫瘤」。

  然而,記者走訪廣州多家麵包店、蛋糕坊,發現部分現烤食品缺乏詳細的原料標簽,也有食物包裝上註明系「人造奶油」、「淡奶油」製造,蛋糕店雖稱人造奶油「口感不輸天然奶油,少吃點沒關系」,但專家稱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可使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在批發市場,最便宜的人造奶油價格甚至不足天然奶油一半。

  昨天,記者走訪了香港元朗老婆餅家、聚福榮華西餅,以及東海堂餅屋等蛋糕坊、西餅屋,發現「人造奶油」、「淡奶油」等並不鮮見,甚至有部分現烤食品缺乏詳細的原料標簽。

  在越秀區一間香港元朗老婆餅家麵包店,記者看到一袋手撕包的包裝上顯示的配料表中含有「甜奶油」,當記者向該店服務員詢問是否「天然奶油」時,服務員先表示「應該是吧」,但當記者又從貨架上選取了一盒盒裝核桃酥、一盒奶油曲奇並指出其配料表上均註明使用「人造奶油」時,該服務員稱:「不清楚,都是公司統一配送的。」

  在榮華西餅店的罐裝曲奇和紅豆菠蘿包配料表上,分別顯示著使用了「黃奶油」和「人造奶油」,服務員也表示出對這兩種商品的原材料使用並不清楚。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東海堂餅屋和尚大咖啡烘焙等蛋糕店。東海堂餅屋銷售的黃金湯種吐司麵包(原味)和雞尾檳包等均是人造奶油生產,同貨架的鮮奶吐司包裝上則標注了「奶油」。尚大咖啡烘焙店的北海道奶酪等部分糕點則標注著使用了「奶油、淡奶油」。當記者問起為何不用天然奶油時,兩家蛋糕店服務員均稱「兩種奶油口感一樣的」,尚大咖啡烘焙店的服務員隨後又表示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但「少吃點沒關系」。

  人造奶油價格不及天然奶油一半

  記者隨後致電經營人造奶油的批發市場了解到,最便宜的人造奶油一磅僅20元左右,價格不足天然奶油的一半。廣州禾×貿易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陳先生告訴記者,人造奶油的進貨價其實更便宜:「人造奶油生產量大,而且技術越來越成熟,最便宜的人造奶油幾塊錢一斤,許多蛋糕店和一些星級酒店點心部都從這裡拿貨,而且大部分指定的都是人造奶油……口感差不多的,而且人造奶油更容易成型。」

  市民稱購買時很少注意配料

  記者在走訪中,不少受訪市民均表示對蛋糕店賣的食品多用人造奶油並不清楚,以為就是動物奶油。

  昨天下午,在人民路上一家東海堂餅屋購買曲奇的黃女士稱:「買麵包時一般都是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很少看配料,如果知道是人造奶油,可能不太想買吧……不過,如果所有蛋糕店賣的都是人造奶油製造的蛋糕、麵包,那也沒辦法了。」

  也有消費者認為,不管是否使用了人造奶油,起碼應該在食品標簽中標示清楚,否則脫不了混淆概念的關系:「你寫上奶油、淡奶油,我們就以為是天然奶油,這樣很容易打擦邊球,欺騙消費者。」

  天然奶油:從奶裡面經過提煉,把油脂提煉出來,一般油脂含量佔到80%左右,其他的就是水分或者奶裡面的成分,吃起來口感比較香甜,但價格比較貴。奶油、黃油屬於「天然奶油」。

  人造奶油:把植物油經過加氫處理後把它變成固體,模仿天然奶油的形狀和味道,加入一些防腐劑、香精、色素等等,達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植物黃油和植脂奶油屬於「人造奶油」。(記者劉冉冉)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蛋糕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本報記者 張泰來 攝  濟南市民宋女士最近買蛋糕時發現一件蹊蹺事,蛋糕配料表裡明明標示了人造奶油,營養成分表裡卻顯示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為「0」。「人造奶油不就是反式脂肪酸嗎,怎麼反式脂肪酸含量是零呢?」  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就是人造奶油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介紹,反式脂肪酸也叫反式脂肪,就是人造奶油或人造黃油,它是食品加工業者在製造植物油(植物油產品,植物油資訊)的過程中,通過微生物與氫化技術產生的一種人造植物油脂。
  • 麵包坊被曝多用人造奶油 多吃有害
    很多市民沒想到,誘人的蛋糕麵包實際暗藏「甜蜜殺手」。  中消協近日呼籲「蛋糕店有義務清楚明確標註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並透露「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會誘發腫瘤」。  然而,記者走訪廣州多家麵包店、蛋糕坊,發現部分現烤食品缺乏詳細的原料標籤,也有食物包裝上註明系人造奶油、「淡奶油」製造,蛋糕店雖稱人造奶油「口感不輸天然奶油,少吃點沒關係」,但專家稱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可使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在批發市場,最便宜的人造奶油價格甚至不足天然奶油一半。
  • 用了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卻為「0」?
    「蹊蹺」的現象:「我在賣場裡買的麵包,看配料表上標有人造奶油,但是營養成分表裡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卻標著『0』克。在烘焙區,果然見到了唐女士說的現象,鄭州市本地生產的一款菠蘿麵包的配料表上,14種成分裡顯示有「人造奶油」,但營養成分表標註的反式脂肪酸為0克;同一品牌的佛手麵包、黑米麵包也是配料表上顯示有「人造奶油」,而營養成分表標註的反式脂肪酸為0克。
  • 反式脂肪酸是什麼 小心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什麼 小心反式脂肪酸   對於孩子愛吃的蛋糕裡面,用的奶油到底是動物奶油還是植物奶油,也許家長都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通常會選擇植物奶油,因為大家普遍認為植物的就是好的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楊任華提醒,我們熟知的奶精、植物奶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有損健康,少量食用則無需過度擔憂。   反式脂肪酸無處不在   反式脂肪酸是什麼?
  • 蛋糕房奶油難辨 是否含反式脂肪酸多未公開
    人工香料雖然是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但人造奶油是植物在氫化後製作而成,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不被人體吸收,會導致生理功能的多重障礙,長期食用還會誘發腫瘤等疾病。與之相比,天然奶油更健康。價格天然奶油蛋糕貴一倍既然天然奶油這麼好,為什麼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大範圍使用?而企業經營者還躲躲閃閃?
  • 停用人造反式脂肪 這些食物含反式脂肪酸多!
    停用人造反式脂肪 這些食物含反式脂肪酸多!時間:2018-05-17 12:32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停用人造反式脂肪 這些食物含反式脂肪酸多! 世界衛生組織14日發布名為取代的行動指導方案,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
  • 奶油"天然""人造"不同 人造奶油產生反式脂肪酸(圖)
    麵包新語出售的傳統吐司麵包配料表中,明確標識出「人造奶油」。   AILI專賣店裡出售的紅豆餐包,「人造奶油」出現在配料表的第五項。  中消協日前發布食品科學消費提示,建議焙烤食品應標註所用奶油是「人造」還是「天然」,以供消費者自主選擇。
  • 反式脂肪酸於健康有害無益 先要關注配料表這些字眼
    原標題:薯片吃了剎不住?警惕美食背後的健康殺手!近年來,「反式脂肪酸」這個詞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美食,如酥性餅乾、麵包、蛋黃派、薯條、薯片中都含有它,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我們給予特別關注呢?
  • 反式脂肪酸「十面埋伏」 植物奶油低成本為關鍵
    美味炸彈 小心誘惑 李法明 畫有媒體報導,人們常吃的蛋糕、冰淇淋、咖啡等食品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更有媒體指出其「危害堪比殺蟲劑」,一時間引起公眾譁然。除了植脂末、氫化植物油之外,不少食品的成分表中標註含有「精煉植物油」、「植物奶油」等成分,其實這些油脂中都含有氫化油。換句話說,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這些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 蛋糕、餅乾還有洋快餐專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
    蛋糕、餅乾還有洋快餐專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 2010-11-09 08:44: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綜合   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報導了植物奶油存在隱患的消息後,引起許多市民的關注。
  • 哪些含反式脂肪酸 國內食品大多遮掩沒有標註
    首先,油炸食品,如方便麵、薯片、薯條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其次,一些含有油脂尤其是人造油脂的加工食品,如方便湯、冷凍食品(如湯圓)、烘焙食物(如餅乾等)、各種即衝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以及各種奶油糖、花生醬、巧克力醬中都有反式脂肪酸的身影。此外,起酥麵包裡含「起酥油」,低檔巧克力含「代可可脂」,一些麵包和酥點中含「麥琪淋」,微波爐爆米花和一些膨化食品中都含有氫化植物油。
  • 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問世
    來源:科技日報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王強研究員領銜的油料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與英國赫爾大學合作,利用花生蛋白研發出不含反式脂肪的新型人造奶油——食品高內相Pickering乳液。王強介紹,反式脂肪已被證實具有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5月14日宣布,2023年前將在全球範圍內停用人工反式脂肪。目前膳食中反式脂肪主要來源為部分氫化植物油(PHOs),以PHOs為原料的人造奶油製造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尋求零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替代品,就成為現代食品科學亟待攻克的技術瓶頸。
  • 用了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卻為0
    當你在購買麵包、零食、油炸類食品時,是否留意過配料表?濟寧市民聶女士近日打電話向記者反映,她在買麵包時發現了一個細節:配料表上標有人造奶油,但是營養成分表裡卻標註著「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這類字樣,這是怎麼回事?
  • 反式脂肪酸 穿上「馬甲」你還認識嗎
    核心提示 | 今天你吃反式脂肪酸了嗎?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擬禁止在小甜餅等食品中添加反式脂肪酸的消息,再次將反式脂肪酸推向風口浪尖。昨天,大河報記者走訪了鄭州市區的超市、麵包房以及烘焙店,發現隨處均可見反式脂肪酸的身影,只不過它是以「馬甲」名稱出現。而根據「國標」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
  • 使用人造奶油 反式脂肪酸卻標為0 專家稱攝入過多會傷害健康
    市民聶女士近日打電話向記者反映,她在買麵包時發現了一個細節:配料表上標有人造奶油,但是營養成分表裡卻標註著「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這類字樣,這是怎麼回事?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牛奶及其製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即人造奶油。
  • 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目前,在麵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餅乾等食品焙烤領域廣泛使用。氫化油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世界各國已紛紛限制,但中國卻在大規模、無限制地使用。油脂氫化的基本原理是在加熱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時,加入金屬催化劑(鎳系、銅-鉻系等),通入氫氣,使不飽和脂肪酸分子中的雙鍵與氫原子結合成為不飽和程度較低的脂肪酸,其結果是油脂的熔點升高(硬度加大)。
  • 反式脂肪酸對孕婦有什麼危害,平時該如何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呢
    懷孕時偶爾吃上一兩次奶油蛋糕等食物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經常吃對自身健康是不利的,奶油蛋糕等食物當中都是屬於植物奶油,也是屬於人造奶油,被稱為是反式脂肪酸,對胎兒的發育是沒有好處的,可以直接通過胎盤傳給寶寶,影響寶寶的智力。
  • 反式脂肪酸"躲避戰"
    王興國認為蛋黃派和榴槤酥「最垃圾」的理由是,這兩種食品「都含大量反式脂肪酸、大量添加劑,營養素極少、蛋黃極少,榴槤酥大多用的是榴槤香精」。據悉,上海已經開始對含脂肪食品進行反式脂肪酸監測,今年將專門針對反式脂肪酸進行風險評估。   多數人不知  「反式脂肪酸」為何物  「氫化植物油?
  • 奶片含反式脂肪酸或致早衰 添加劑種類多惹人憂
    島城食品專家表示,奶片不等於「濃縮牛奶」,或「固體牛奶」,部分奶片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兒童不宜多吃。調查奶片添加劑真不少昨天,記者探訪了市南區幾家大型超市發現,奶片產品有盒裝的,也有散裝的,有知名品牌的,也有一些沒聽過名字的廠家產品。高鈣奶片、牛初乳奶片、營養型奶片……奶片的種類不少,保質期一般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