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沒想到,誘人的蛋糕麵包實際暗藏「甜蜜殺手」。記者顧展旭 攝
專家稱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多吃有害
中消協近日呼籲「蛋糕店有義務清楚明確標注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並透露「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會誘發腫瘤」。
然而,記者走訪廣州多家麵包店、蛋糕坊,發現部分現烤食品缺乏詳細的原料標簽,也有食物包裝上註明系「人造奶油」、「淡奶油」製造,蛋糕店雖稱人造奶油「口感不輸天然奶油,少吃點沒關系」,但專家稱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可使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在批發市場,最便宜的人造奶油價格甚至不足天然奶油一半。
昨天,記者走訪了香港元朗老婆餅家、聚福榮華西餅,以及東海堂餅屋等蛋糕坊、西餅屋,發現「人造奶油」、「淡奶油」等並不鮮見,甚至有部分現烤食品缺乏詳細的原料標簽。
在越秀區一間香港元朗老婆餅家麵包店,記者看到一袋手撕包的包裝上顯示的配料表中含有「甜奶油」,當記者向該店服務員詢問是否「天然奶油」時,服務員先表示「應該是吧」,但當記者又從貨架上選取了一盒盒裝核桃酥、一盒奶油曲奇並指出其配料表上均註明使用「人造奶油」時,該服務員稱:「不清楚,都是公司統一配送的。」
在榮華西餅店的罐裝曲奇和紅豆菠蘿包配料表上,分別顯示著使用了「黃奶油」和「人造奶油」,服務員也表示出對這兩種商品的原材料使用並不清楚。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東海堂餅屋和尚大咖啡烘焙等蛋糕店。東海堂餅屋銷售的黃金湯種吐司麵包(原味)和雞尾檳包等均是人造奶油生產,同貨架的鮮奶吐司包裝上則標注了「奶油」。尚大咖啡烘焙店的北海道奶酪等部分糕點則標注著使用了「奶油、淡奶油」。當記者問起為何不用天然奶油時,兩家蛋糕店服務員均稱「兩種奶油口感一樣的」,尚大咖啡烘焙店的服務員隨後又表示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但「少吃點沒關系」。
人造奶油價格不及天然奶油一半
記者隨後致電經營人造奶油的批發市場了解到,最便宜的人造奶油一磅僅20元左右,價格不足天然奶油的一半。廣州禾×貿易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陳先生告訴記者,人造奶油的進貨價其實更便宜:「人造奶油生產量大,而且技術越來越成熟,最便宜的人造奶油幾塊錢一斤,許多蛋糕店和一些星級酒店點心部都從這裡拿貨,而且大部分指定的都是人造奶油……口感差不多的,而且人造奶油更容易成型。」
市民稱購買時很少注意配料
記者在走訪中,不少受訪市民均表示對蛋糕店賣的食品多用人造奶油並不清楚,以為就是動物奶油。
昨天下午,在人民路上一家東海堂餅屋購買曲奇的黃女士稱:「買麵包時一般都是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很少看配料,如果知道是人造奶油,可能不太想買吧……不過,如果所有蛋糕店賣的都是人造奶油製造的蛋糕、麵包,那也沒辦法了。」
也有消費者認為,不管是否使用了人造奶油,起碼應該在食品標簽中標示清楚,否則脫不了混淆概念的關系:「你寫上奶油、淡奶油,我們就以為是天然奶油,這樣很容易打擦邊球,欺騙消費者。」
天然奶油:從奶裡面經過提煉,把油脂提煉出來,一般油脂含量佔到80%左右,其他的就是水分或者奶裡面的成分,吃起來口感比較香甜,但價格比較貴。奶油、黃油屬於「天然奶油」。
人造奶油:把植物油經過加氫處理後把它變成固體,模仿天然奶油的形狀和味道,加入一些防腐劑、香精、色素等等,達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植物黃油和植脂奶油屬於「人造奶油」。(記者劉冉冉)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