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是建德的支柱產業,全市共有企業約1450家,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445.01億元,二產佔GDP比重達到48.1%,形成了以化工、水泥、製造等為主的產業結構。近年來,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市結合產業實際,緊緊圍繞企業生產方式轉變,從數位化改造入手,幫助傳統製造業趟出一條「智」造之路。
2019年,根據省經信廳公布的《2019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建德兩化融合指數達到97.81,比2017年提升13.24,連續3年排名全省前15位,獲評省兩化融合國家示範區稱號。
杭州奧立達電梯有限公司的轎壁生產線
因勢利導,項目為王
高質量推進位造方式轉型
我市以規劃政策激活數位化引擎,出臺了《建德市規上工業企業數位化改造方案(2019—2021年)》,召開數位化改造推進大會,對全市產業數位化方向、目標、路徑和舉措進行明確;提出用2年時間提前完成杭州規上工業企業數位化改造全覆蓋的目標;重點鼓勵企業實施數位化改造攻關,工廠物聯網等項目,對企業開展數位化改造,實施工廠物聯網、智能製造項目,給予投資額30%補助。近三年,我市共實施杭州數位化改造攻關項目12個,工廠物聯網項目53個,累計數位化改造投資超過10億元。兌現補助資金超過7000萬元,惠及企業上百家。
我市堅持大企業示範,大項目帶動,全力開展標杆培育。三年內數位化改造投入1億元以上企業1家,投入1000萬元以上企業20餘家。新安化工、東方雨虹、中策橡膠等一批大企業率先垂範,共獲得國家級智能製造、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等示範項目3個,省級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智能製造等示範企業16家。
此外,我市還以行業整治倒逼數位化提升,把數位化改造作為企業整治提升的路徑。三年來共開展碳酸鈣、家紡、竹木製品等9個行業的整治,企業的數量減少了,但規模效益、數位化水平卻大幅提升。如碳酸鈣行業從整治前的196家保留提升為33家,整治後所有企業全部實現PLC自動化控制,部分企業通過ERP、MES等系統打通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實現智能製造。
浙江安伴汽車安全急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塑機生產線
分級推進,平臺優先
多種類普及中小企業數位化
在對化工、水泥、涉水產業等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改造過程中,我市堅持全行業整體推進策略,做到ERP、MES、PLM、SCM等全覆蓋,尤其是化工行業在做到深度數位化的基礎上,整合企業上下遊子公司,建設企業級網際網路平臺。2019年,新安化工的企業網際網路平臺列入省級試點;化工行業數位化改造列入省級重點領域提升示範,獲得省級扶持資金1000萬元。
我市把低成本、高成效的行業網際網路平臺作為傳統塊狀行業數位化改造的首選。對接蒲惠製造並達成合作意向,對我市50餘家五金工具、低壓電器企業進行數位化改造提升。謀劃建設碳酸鈣行業網際網路平臺,對全市33家碳酸鈣企業工藝參數、資源利用、產值能耗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幫助企業優化生產過程,提升資源利用率。
針對小微企業,我市出臺了《企業上雲三年行動計劃》,把3畝以上用地規下企業納入企業上雲覆蓋範圍。支持通信運營商、上雲服務公司針對不同企業開發定製上雲業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上雲標杆2家,省級大數據應用示範1家,規上企業上雲覆蓋率達到92.57%,3畝用地規下企業達到30%以上。
優化環境,聚力服務
多渠道破解卡脖子問題
為緩解數位化改造需求大、服務能力不足問題,我市聚力提升數位化服務能力,依託本地大企業新安集團數位化人才多、資源廣、接地氣的特點,引導其進行主輔分離,與浙江中控合作成立數位化服務公司,重點面向全市及周邊縣市開展流程型行業的數位化改造。建立數位化服務企業名錄庫,收錄服務企業50多家,暢通企業與數位化服務公司溝通渠道。
我市以「5G+」技術為支撐,建設小微園雲上管理平臺,對園區內的招商、資產、財務、物業、企業等進行統一數位化管理,為入園企業提供高標準、一站式數位化服務。全市以移民小微園和五馬洲小微園為代表的已建和在建數位化園區共有10個,入駐企業39家。
此外,我市還積極營造數位化氛圍環境,倡導項目建設數位化先行理念,鼓勵新增用地企業數位化改造與項目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生產使用。如傳統塊狀行業龍頭勇華電器、五星車業等企業,在異地搬遷過程中,探索出一條可複製推廣的數位化改造新模式。預計改造後的五星車業新廠區,畝均產值可達到1000萬元以上,年產值可從原來的3億元提升到20億元。
浙江斐凌工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杭州奧立達電梯有限公司的打磨機
(通訊員 樂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