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2020-12-21 騰訊網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11歲的小女孩,因為個子偏矮,父母很是心急,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為了孩子能長個兒,不少媽媽們都使盡了洪荒之力,像新聞中的媽媽一樣,心急讓孩子吃增高藥的比比皆是,為孩子瘋狂買補品、變著花樣的「虐」孩子:各種拉伸、籃球、倒掛樣樣不落下的父母也不少,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的身高潛力無形中被壓抑了。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孩子成年後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身高遺傳,30%取決於後天的「打拼」。據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潘慧教授在《協和專家說長高》一書中明確指出:「只要孩子的骨骺線未閉合,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孩子就能比預期多長高10-20釐米」。

也就是說,一對身材矮小的父母,只要能夠對孩子的身高進行有效的檢測、並抓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充分發揮孩子的生長潛能,將來也有可能長成「大高個」。

01、0-3歲孩子如何健康生長

0-3歲是孩子長高的第一個「黃金期」,同時也是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常言道「嬰兒一天一個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關於監測身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測量身高最準確的還屬於測量床,但很多家庭並沒有測量床,父母可以通過觀察法、比較法以及計算法,來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異常。

·觀察法:觀察孩子平時穿的衣服是否變小,褲子是否變短了。正常情況下,孩子在0-1歲會長高25裡面,1-2歲會長高10裡面,2-3歲會長高7-8裡面。

·比較法:給孩子找一個參照物,比如院子裡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在相同時間段比較孩子的身高。也可以對比百分位數值表(通過百分位來判斷孩子身高是否異常)或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生長曲線圖(根據生長發育的折線,來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

·計算法:一般而言,0-3歲的孩子平均能長高40釐米,但孩子的生長不是勻速的,有些孩子在0-1歲長得快,而有些孩子1-2歲時長得快,這都是正常的。

父母可以用一個計算孩子生長速度的公式,來準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只要孩子的生長速度在正常範圍內,父母皆可不用心急。

孩子的生長速度=(第二次身高-第一次身高)/間隔月數*12

備註:兩次身高測量需間隔3個月以上。在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可以跟該年齡段正常的生長速度進行比較(第一年大約25釐米,第二年大約10釐米,第三年大約7-8釐米)。

關於餵養

當正確計算出孩子的生長速度後發現: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遠低於正常範圍,此時父母就該注意了,要及時找出孩子身高偏矮的原因,以防萬一。

據目前的研究發現:在0-3歲的孩子中,錯誤的餵養或經常生病,是導致2/3的孩子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

因此,對於0-1歲的孩子來說,最好是母乳餵養。此時的孩子免疫力、抵抗力較差,喝母乳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若母乳充足,可以繼續母乳餵養。若母乳不充足時,可以選擇「母乳+奶粉」混合餵養的模式。

母乳餵養,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因此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儘量選擇母乳餵養,是保證孩子長個子的前提。

關於運動

一般而言,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成年後身高會高出2-3釐米。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適當的運動(翻身、練習坐、爬、站、走等)不僅有利於長個子,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文文剛學會爬的時候,文文爸媽總是會陪著孩子一起爬,並在本子上記錄孩子每天爬行的時間、坐立的時間、運動的時間。將孩子每天的運動記錄可視化,以評估和調整孩子一段時間的運動能力。

關於睡眠

據很多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矮。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在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

孩子在睡眠狀態下,肌肉會得到放鬆,這樣將有利於孩子骨骼、關節的生長。反之若孩子睡眠差,頻繁醒,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受到限制,從而也就影響身高。

02、3-7歲孩子如何發揮生長潛能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數據都不敏感,更不會分析和判斷孩子的身高數據。為了準確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父母應學會準確測量孩子的身高,並通過數據能夠評估出孩子的生長狀況。

關於監測

一般情況下,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長高的理想速度是7釐米,4歲到青春期,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5釐米,進入青春期以後,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低於6釐米。

備註:孩子的生長速度計算公式及百分位數值表的查看方法同「0-3歲孩子長高的相關問題」中的類似。

關於運動

大量的學術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身高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普遍要高出2-3釐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運動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營養;另一方面是運動之後,孩子的睡眠質量會明顯提高,而好的睡眠質量,能夠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眠越好,個頭兒自然就高。

適合3-4歲孩子的運動:爬行、攀登、爬沙發、做操、跑步、打球、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肥皂泡泡等有助於提升協調能力的運動皆可;

適合5-7歲孩子的運動:健身操、引體向上、跳繩、快走、慢跑、遊泳、單槓、雙槓都有助於拉伸關節間隙的運動皆可。

家有3-7歲孩子的父母,儘量帶著孩子每周運動3-4天,每次運動25-35分鐘左右。

關於睡眠

「我家孩子就是一個永動機,似乎每天精力都用不完,一到晚上就特別興奮,各種唱跳,好像一晚上都不用睡覺」,6歲的壯壯媽抱怨道。

對於3-7歲的孩子來說,活潑好動都是天性,很多孩子晚上不容易入睡,常常半夜12點,還能聽見隔壁鄰居家孩子嬉鬧的聲音。殊不知,每晚10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量最多的時候。倘若這個時間孩子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長期以往,身高必定受影響。

3-5歲的孩子,最好每晚9點開始洗漱,9點半準時上床睡覺,每晚睡眠時間在10-13個小時之間。同時第二天起床時間儘量在7點以後,因為早上的5點到7點,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有一個小高峰期。

6-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控制在9-11個小時,保證每晚10點到凌晨1點處於深度睡眠時期,同時不要錯過早晨5-7點的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對於部分入睡困難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或鼓勵孩子多運動,以達到改善睡眠質量。

關於飲食

3-7歲的孩子,正處於長高的「黃金期」,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在保證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均衡安排,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色水果與蔬菜,比如青蘋果、獼猴桃、綠葡萄等,能有效的促進骨骼發育。

仔細觀察眾多矮小的兒童,2/3的孩子都存在各種各樣的飲食問題,比如偏食、挑食、暴飲暴食、愛吃零食不愛吃飯等。無論是哪種飲食問題,勢必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輕則出現偏瘦或肥胖,重則營養攝入不足,導致長不高。

03、8-14歲孩子如何抓住最後的生長「黃金期」

此階段的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也是快速長高的最後一個「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可能再也無法長高。因此,趁著孩子的骨骺未閉合之前,父母要抓住青春期發育的關鍵點,讓孩子快速長個兒。

跟前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樣,父母應學會根據「8-14歲孩子的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來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就要注意了,看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情況。

一般而言,女孩一般在9-11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28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8歲,就可能是性早熟。

男孩一般在10-12歲開始發育,在整個青春期,一般可以長高25-30釐米,但若孩子發育早於9歲,也有可能屬於性早熟。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發育過早,都將會影響最終長高。因為體內的性激素是影響骨骺閉合的主要因素,孩子的骨骺提前閉合,成年的身高就會受影響。

對於學習繁忙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運動。因此,可以利用課間10分鐘、放學後等碎片化時間,來做一些可促進骨骼生長的運動。比如彈跳類(跳繩、跳遠等)、伸展類(單槓、體操、仰臥起坐等)、全身類(遊泳、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對於一些不愛運動的孩子,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當然,運動也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為了逃避繁重的學習壓力或是貪玩,容易沉迷於手機或是電腦遊戲,從而嚴重影響睡眠。孩子若長期睡眠不足,勢必會引起生長障礙,抑制長高。

世界睡眠協會建議:8-13歲的孩子,推薦睡眠時間應在9-11小時;14-17歲的孩子,睡眠時間應在8-10個小時。

為了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一方面可以清除孩子房間影響睡眠障礙的因素,從而減少睡覺前的不良刺激(比如選用避光的窗簾、舒適的枕頭、晚上不要吃太飽等);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科學管理作息時間,不要錯過生長激素分泌的兩個高峰期(晚上10點-凌晨1點;早上5點到7點)。

合理的飲食,均衡的營養是孩子長高的前提。但很多孩子都有挑食、偏食的飲食習慣,而偏食挑食勢必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父母應儘量提醒孩子不要暴飲暴食、應少食多餐,均衡飲食。

同時給孩子普及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告訴孩子,想要長個子,就得多吃一些含高蛋白質、高鈣、高維生素的食物。

相關焦點

  • 孩子長高有3個黃金期,抓住了孩子能長高個!看看你都抓住了嗎?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帥,帥,大部分需要靠遺傳,只要父母長得好看,孩子一般差不到哪去,其實身高也主要靠遺傳,70%會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但是身高還剩下有30%,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讓孩子長高。堅持孩子有3個長高的黃金期,只要抓住這3個時期,利於孩子長身高!
  • 春天是孩子身高猛漲期,家長抓住了機會,可幫孩子長高10釐米
    所以家長為孩子做好準備,迎接孩子長個子。我們都知道,孩子長個的時間並不長,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一個就是青春期。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一個月可長高2釐米以上;而青春期,孩子一年時間可以長高10釐米左右,上半年還能穿的衣服,下半年就完全沒法穿了。
  • 抓住兩個長高黃金期,別讓牛奶白喝
    有一種說法叫「娘矬矬一窩」, 認為孩子的身高主要靠遺傳,因此在配偶的選擇上,男女雙方都更傾向於高個子。在長高這件事上,原來是「七分天註定」,還有三分,得是憑後天的努力追趕上。把握住孩子長個子黃金期,即使爸媽身高普通,孩子也能長高個。
  • 2020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抓住這3個階段,小矮人也能變成大高個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養娃成了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沒有一個不讓家長操心的,特別是娃的的身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的身高和以前相比提高了不少,但是也有不少家長總覺得自家孩子長得慢、長得矮。每每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場合時,談到孩子身高總是抬不起頭來。
  •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有這3個信號,抓住機會讓娃多長10公分
    前言孩子的身高是父母密切關注的,作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長高就是最開心的事。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基因也是有關係的,但是,孩子通過後天的努力,比如,多運動、營養充足等。如果孩子突然在一個時期變化迅速,那就說明孩子進去了身高猛漲期,會發出長高信號的。
  • 孩子身體出現四個信號,暗示身高可能「增長停滯」,看你家娃有沒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個頭始終是讓爸媽們焦慮的問題,男孩高個子看起來玉樹臨風,女孩高個子看上去窈窕動人,沒有爸媽不希望孩子長高個的。擁有高個子,卻比想像中要困難得多。身高受到爸媽遺傳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爸媽本就不高,就更要格外重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生長發育時,出現了這四個信號,很可能意味著身高「增長停滯」,爸媽們不可掉以輕心,抓住機會助力娃再竄一竄。
  • 想讓娃多長10釐米,這5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長高這件事,趕早不趕晚,從孩子一出生時就要開始操心了。 因為出生後第一年,就會迎來第一個身高突增期,也是一生中身高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這一年,平均身長會增加25cm。 但是有的孩子身材矮小、不長個、晚長發育遲緩。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姚明女兒身高「失控」,10歲170cm!抓住2個黃金期,孩子多長10cm
    姚明女兒長那麼高,自然是因為爸媽的身高基因遺傳的,姚明身高2.26cm,他的妻子身高也有1.9m,這麼優秀的身高生出來的小孩自然矮不到哪去。那父母平均身高170cm的,小孩就一定是矮子了嗎?當然不是,遺傳因素只佔了長高的70%,還有30%的可能可以通過後天努力的。但是有2個生長黃金期需要抓住。
  • 吃小公雞喝骨頭湯,能幫娃長身高嗎?兒保專家說出真相|名醫問診
    爸媽們操碎了心,總想幫娃贏在「身高的起跑線」上。   【孩子長身高的黃金時期是幾歲?】除非生長速度特別快,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鈣劑。過度補鈣會影響骨的成熟,造成鈣的過度沉積,甚至會引起性早熟。   曾有媒體報導,廣東梅州一個1歲的女嬰出現嚴重血尿,家長緊急送醫。經檢查,孩子雙腎長滿結石,出現不同程度腎積水。原來女嬰父母身高不高,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她10個月後還沒長出牙齒時就瘋狂補鈣。
  • 吃小公雞喝骨頭湯,能幫娃長身高嗎?兒保專家說出真相,嚇我一跳
    怎樣才能正確幫助孩子長個? 孩子長身高的黃金時期是幾歲? 孩子有兩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第一個是嬰兒期,也就一歲之內,一年能長25釐米左右,還有一個是青春期
  • 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3歲不能低於95釐米,達標的孩子寥寥無幾
    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青少年中有54%的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遺傳身高,僅有47%的孩子處於身高的標準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最新出爐的兒童身高標準,其中規定3歲孩子的身高標準為96.8釐米。可現實的情況卻是,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孩子寥寥無幾。
  • 孩子生長黃金期:把握2個關鍵期,讓孩子多長10釐米
    新生兒到嬰幼兒的這3年時間是說孩子一生中第一個黃金期 。 寶寶第一年能長25公分,第二年能長11公分,第三年能長10公分,也就是共長46公分。加上出生時的50公分,能長到96公分,接近1米的身高了。設想一下,按之後每年長6公分的速度,如果要趕上剛出生這3年所長的46公分,需要七年半時間才能達到。所以,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身高離標準身高矮10公分,以後的追趕是有難度的。那麼,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嬰幼兒期的生長通常不受遺傳影響,營養才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一定要做到讓寶寶吃飽睡足。
  • 這2個黃金生長期,父母如果錯過,孩子將錯失長高最佳時機
    而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身高是很重要的,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然而由於多種因素的束縛,很多家長對於「長高」這件事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是有的認知是錯誤的。例如:有些孩子不高的父母認為,矮個子只是暫時的,以後肯定能夠長高的,但是卻不知道身高的生長是有黃金期的,如果孩子錯過了就可能會緩慢地長甚至是停止生長了。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男孩花16萬長高7.2釐米,現狀堪憂,這一增高術早被明文禁止
    為了能讓娃變成大高個,家長們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有些長高方法真得仔細分辨才行。而後經歷長達一年的康復治療,他成功拆掉腿上的架子,身高淨增7.2釐米,手術共計花費16萬,最終如願以償躋身高個行列。可是今年5月份某周刊報導了李亞諾的現狀,手術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是卻接二連三地出現後遺症,比如X型腿、骨外翻、足弓塌陷等,經檢查後,醫生表示他不能再做體力勞動,而且腿部肌肉很難恢復到以前的靈活度。
  • 青春期是孩子長高的最後黃金期,若出現3個特徵,身高或「定型」
    青春期年紀一般從10至18歲,有些孩子在短短幾個月內,身高從兒童長高到成人,有些孩子在不到三年時間裡,成長得判若兩人。這就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幾個月至半年不見的青春期孩子,突然遇上了根本認出不誰是誰了。青春期孩子有著繁重學業、升學壓力,不少父母只關心孩子上的輔導課夠不夠,課外作業是不是有點少,考試多考一分少考一分對升學有多大影響,卻忽略了孩子身體發育問題。如果孩子沒有長到理想身高,給將會給孩子帶來不少打擊。尤其是現在孩子身高普通偏高,女孩若沒有長到1米6以上,男孩子只有1米65,對孩子自信心影響很大。
  • 18歲男生身高只有1米6,注意這3點,能讓孩子長高10釐米!
    18歲男生身高只有1米6,注意這3點,能讓孩子長高10釐米!如今,中國社會進步的非常快,人們從一開始的只求溫飽,到現在逐漸的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而在如今大家都在說,這是一個看顏值的社會,確實長的漂亮長得帥的人,走在哪裡都能被受到一些優待。但除了顏值之外,身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如今社會很多工作方面,他都會對身高有一些要求。女孩子矮一點還好,畢竟嬌小可愛,但是如果男孩子身高不高的話,那不僅容易受欺負,工作方面受到限制,找對象也是很困難。
  • 預示孩子長個的3個徵兆,家長要抓住,孩子身高猛躥一大截
    都說「一高遮百醜」,現代社會帶娃的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身高,孩子將來有個大高個的話,也會有很多便利之處。所以現在的家長在帶娃的時候,基本上都卯足了勁給孩子補充營養,就想著能讓孩子多長几公分。這些情況其實都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首先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家長給安排,再就是家長的帶娃習慣,也會對孩子的發育產生影響。其實孩子身高的發育也是有階段性的,家長只要能夠抓住孩子長個的高峰期,對於孩子長高發育來說,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哦。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對於身材矮小的人,無論臉蛋身材再好,可身高太矮達不到標準要求,出門在外難免都會變得不自信。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