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拒絕收女眾、但為什麼「佛教」第一位「比丘尼」是佛的姨母?

2020-12-20 凡心問禪

大家都知道,「佛陀」也就是悉達多,小時候是由姨母(摩訶婆闍波提)照顧長大的!在經典好,曾提到過,佛陀出生七天之後,佛的母親也就是「摩耶夫人」因疾病而亡!

在「佛陀」以後的日子中都是由姨母一直照顧著!在當時「悉達多」逃出皇宮,斷髮出家修行之時!因身心受不了打擊,便翻身倒地,滿面流著血淚哭道:「王子啊,你為什麼要到苦行林去修行呢?這世界太冷酷、太無情了,為什麼要奪去我的孩子呢?他那柔軟的雙腳,怎麼能在荊棘的林中行走呢?他那嬌弱的身體,怎能耐得住在石頭上睡臥呢?他本是金枝玉葉似的身體,穿慣了溫暖的衣著,洗慣了香湯的沐浴。現在,餐風露宿,忍暑受寒,又怎麼能經得起呢?他過去吃的是珍餚美味,睡的是舒適大床,聽的是悠揚悅耳的音樂,侍奉在身旁的是嬌美的宮女,現在苦行林中的生活怎麼能過呢?」可見姨母對「佛陀」的不舍,和疼愛!

在佛陀成佛之後,本來是拒絕女眾出家的,當時佛陀的姨母曾上門說要出家修行之時,佛陀是這樣給啊難說的,大愛(佛的姨母)道對我,的確恩重如山;但是,我也並非不知報恩,為了整個佛法的命運,為使正法住世的時間更久,為使能有更長的過程接引更多的眾生來信佛學佛,而走上解脫之道,所以我不能循了個人的私情,而放棄更多的眾生。什麼意思呢?佛陀說為了正法持續的時間更長,不能為了一己私慾。而去收女眾。在當時是拒絕的!但為什麼後面就收了呢?

是人也經不起「軟磨硬泡」呀!佛陀也不例外,在啊難的「軟磨硬泡」之中,佛陀最終決定給「姨母」和女眾的出家修行的機會!但為挽救佛教的不致快速地衰微,不得已,便為出家的女性,特製了八條規定,稱為「八不可違法」,亦稱為「八敬法」。佛陀命阿難尊者轉告大愛道,如能遵守八條規定,她們便算比丘尼。佛陀不要女人親自到佛前剃度;佛陀為防外人的譏嫌,不使比丘度女人出家,佛陀也不親自度女人出家,而使大愛道等五百婦女,依八敬法而得度出家。

相關焦點

  • 佛教歷史上第一位比丘尼是誰?
    「比丘尼」是指佛教中出家的女眾弟子。佛教中的第一位比丘尼竟然是釋迦牟尼的姨姨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是釋迦牟尼母親摩訶摩耶夫人的妹妹。釋迦牟尼出生後七日,佛母摩訶摩耶夫人便去世了,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便成了釋迦牟尼的養母。
  • 王孺童《佛學啟蒙》:第一位比丘尼與八敬法
    史上第一位比丘尼:佛陀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八敬法又稱八敬戒、八尊師法、八尊重法,指比丘尼敬重比丘的八種法,也是最早出現的比丘尼戒法。傳說佛在那摩提犍尼精舍時,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率五百名女子要求出家,但為佛所拒絕。後經阿難代為請求,佛制定八敬法,令彼等務必遵守始準許出家。《毗尼母經》:「佛告阿難:吾所以不聽女人出家者,如世人家,男少女多,家業必壞,出家法中,若有女人,必壞正法,不得久住。(中略)女人能行八敬法者,聽其出家;若不能者,不聽在道。所以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慾渡水先造橋船,後時雖有大水必能得渡。
  • 《法華經》比丘尼得佛授記
    出家前是古印度天臂城善覺王之女,是佛母摩訶摩耶之妹,在阿難向佛的請求下,為第一位女性出家人,正規名稱比丘尼、俗稱尼姑、尊稱尼師,也可直接稱呼為法師。釋迦佛出生七日,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代為養育。釋尊成道後第五年,父親淨飯王命終,「大愛道」率「耶輸陀羅」及五百釋迦族女,請求隨釋尊出家,得到了佛陀的允許,成為佛門中最早的比丘尼。
  • 佛說眾生平等,為什麼還要再三拒絕女子受戒?
    如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勝鬘夫人說一乘法、摩登伽女出家證果、大德鹿母布施第一、末利夫人聞法證果,其中尤以崇高聖德的大愛道(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為出家女眾之首,成為佛教有女眾出家的起源。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後,並沒有馬上成立僧團,在釋尊成道後至鹿野苑說法,度僑陳如等五比丘聞法證聖,從此人間才有真正的佛家三寶及僧伽集團的出現。
  • 佛教故事,佛陀在相思林中度了第一個女人!
    任何宗教如果將她們排除在外,那一定是在自尋死活,想必以般若智慧著稱的佛教絕不會這樣做。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佛陀最初是不度女人出家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諸如女身垢穢、女子重情、「五漏」之體非是法器等等。這些理由都是人想出來的,什麼時候要,要什麼樣的,隨時隨心都能編得出,但原因卻只有一個,時代環境不允許。
  • 佛說眾生平等,但為何多次拒絕女性進寺院?
    如果這些是因為當時女子的地位低,那麼難道佛也在乎世俗的眼光?法師怎麼說:@心蘋法師佛說眾生平等,是說眾生的佛性平等,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女子比男子的罪過大是真實不虛的,修行成佛,首先要女轉男身。大家的看法:@長夜安隱其實啊,佛陀他老人家在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三次拒絕女眾(還是他的姨母和妻子)出家的請求,後經弟子阿難再三勸請才同意女眾出家。
  • 佛教故事:世尊成道回國弘法 同族六人先後出家
    編者按:世尊悟道成佛之後,先後幾次教化族人,族中有很多人先後出家,包括佛陀兄弟、愛子、姨母等人。這篇文章只介紹佛陀六位親族的出家因緣,其實釋迦族中最後出家之人遠遠不止此數。
  • 佛教:為何女人能出家為尼,是多虧阿難尊者,佛其實是勉為其難的
    佛陀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姨母,不好過分拒絕,就讓步說道:「施僧是有很大的功德,我也是僧中的一名,接受你的一件,另一件我來為你布施給別人」。摩訶波闍波提夫人見佛陀承諾接受一件以後,沒有再說什麼,但她又再進一步的提出問題來要求佛陀道:「佛陀!我願您能慈悲承允我們一件事,就是讓我們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當年,僧團是不允許女眾出家的。
  • 女性學佛應學《大愛道比丘尼經》
    大愛道比丘尼,音譯「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佛門中有很多偉大的女性修行者,如勝鬘夫人說一乘法、摩登伽女出家證果、大德鹿母布施第一,其中大愛道比丘尼為出家女眾之首,是佛教有女眾出家的起源。悉達多太子出生後的第七天,摩耶夫人即去世,妹妹摩訶波闍波提負起撫育太子的責任。
  • 這2個「平凡」的女人,卻孕育、成就了「偉大」的佛陀!
    他問佛陀,女性是否也可以修行解脫道,證的初二三果,甚至是阿羅漢果呢?佛陀回覆說這是可以的,女性修行人,也可以證得修道四個果位。於是阿難便以波闍波提夫人曾對世尊有養育之因,在太子出生後,她便以母乳授之,她是佛姨母、奶媽、養母、授乳者。因此阿難請求佛陀,容許婦女在如來宣說的法律中,也能獲得出家修行的機會。佛陀最終首肯,並立下尼眾的準則,使令遵守。
  • 佛陀故事:五百女子矢志出家 佛陀無奈立八敬法
    佛陀聽後,不假思索,堅決地拒絕道:「你這個要求我不能承認,請你也不要這麼想和這麼說。過去的諸佛,都不允許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學道,披搭袈裟(小編備註:原文如此),勤行精進,是可以得到正覺的,但不可以出家。未來的佛陀,他們一定也是實行這個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家中修行,正覺的道果是不分在家與出家的。」
  • 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陀
    一般也稱為「釋尊」或「佛陀」。喬達摩(Gotama;Gautama)又譯「瞿曇」,義為「純淑」、「地最勝」。傳統上認為這是他的族姓;也有認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曇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滿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來稱呼,說明當時有名字包含母親姓名的習俗。
  • 佛教:女粉絲最多的一個佛弟子,為什麼佛陀還會把他留在身邊?
    阿難是梵語,翻譯過來意為歡喜,他是佛的堂弟,一提到帥,我心裡就傷痕累累,他又長得很帥,我想他的帥跟難陀的帥不一樣,他的帥應該是清秀,難陀的帥有點嫵媚,但阿難陀的帥,是清秀、脫俗,尤其是他的記憶力還特別好。
  • 佛陀有圓滿的六神通,為什麼任由魔王波旬破壞佛法,這是有原因的
    魔王見此,率眾狂笑而去。佛陀有圓滿的六神通,為什麼不滅掉魔王波旬,這樣佛法不就得以保全了嗎。通過佛涅槃時,說過佛弟子要以「戒」為師。尤其是做人的基本五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所以佛是不會殺生的,即便他是魔王,其實在佛眼裡也是眾生之一。佛雖有圓滿的六神通,但是改變不了眾生的因果。「命由己造」,眾生的因果是自己種下,佛菩薩改變不了,也代替不了。
  • 大唐西域記:蓮花色比丘尼見佛處及傳說
    蓮花色比丘尼在佛陀僧團尼眾中神通第一,佛陀在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眾弟子到處找不到,後來阿那律尊者以天眼觀察,才知道佛陀在天上說法,三個月後回人間。佛陀返回人間的時候,眾弟子爭先恐後相見佛陀,為了第一個見到佛陀,蓮華色比丘尼運用神通力,化現成轉輪聖王,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典藏寶等七寶俱足,陣容盛大,浩浩蕩蕩地前去迎接佛陀。
  • 佛教在港臺:悟因法師——臺灣比丘尼可為社會做事
    悟因法師認為,應以開放的心,推動比丘尼教育,積極栽培人才,並服務社會。比丘尼只要有心,還是可以為佛教、為社會做事的。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之所以選擇拜會悟因法師,是因為關注到臺灣比丘尼的發展勢頭迅猛。正如學者研究指出,在臺灣佛教界,比丘尼日益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
  • 天降節|孝養恩親,思惟空義,是佛子對佛陀垂教的至心報答
    佛陀天降節,具足了大慈大悲的純孝心願今天是一個殊勝的佛教佳節——天降節。所謂天降節,是指釋迦文佛從天界重返人間的紀念節日,在這個慈悲充滿的節日裡,浸透著釋迦文佛的純孝至善,以及佛陀為佛子所開示的身教言傳。
  • 與佛陀生命有過交集的七個女人
    在回母家待產途中的一個叫藍毗尼花園的一顆無憂樹下,佛陀誕生,顯示了種種殊勝相。舉國將目光焦距在太子誕生上,摩耶夫人生下佛陀七日後卻撒手人寰。二、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即大愛道夫人)大愛道夫人與摩耶夫人是親姐妹。摩耶夫人去世後,儘管淨飯王后與大愛道夫人又生下小王子阿難。大愛道夫人卻對佛陀視如己出,對佛陀早年有養育之情。
  • 佛的母親是誰?佛為什麼要上三十三天為母說法?
    而佛自己,當然是胎生,也就是說有爹有媽。佛的父親是古印度的小城邦主淨飯王,母親叫摩耶夫人。根據佛經記載,淨飯王與摩耶夫人婚後二十年都沒有身孕。直到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一頭白象進入體內才懷上了佛陀。十月懷胎後,摩耶夫人按照當時的習俗,趕回娘家待產。可沒想到行至半途,於農曆四月初八在藍毗尼花園的一顆無憂樹下,生下了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