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西貝漲價風波後,美團外賣平臺遭廣東餐飲企業集體投訴!

2020-12-19 電商報

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很多地方恢復了堂食,但人流量比平時明顯下降了很多!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展開,很多餐飲企業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沒錯,那就是外賣!

不過,這些餐飲企業又遇到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外賣平臺的佣金太高。

廣東餐飲企業集體投訴美團

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4月10日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疫情期間,美團卻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

廣東餐飲企業為何要集體投訴美團外賣平臺?

1,餐飲企業認為抽成太高

廣東某餐飲負責人稱,一般的餐飲企業佣金在20%左右,優質,長期合作的客戶佣金在16%左右,新開的餐飲店佣金則高達26%。

佣金具體是多少,不得而知,但聯名函裡提到了最高佣金達26%。

一般的餐飲外賣企業的利潤大概為30%左右,如果聯名函內容屬實,也就是說,利潤的一半以上給了外賣平臺。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衝擊又較大,加上餐飲企業此前可能一直認為外賣平臺的佣金過高,就導致了聯名投訴。

佣金是不是過高,局外人無法評論,不過,如果費用過高的話,最終買單的既不會是外賣平臺,也不是商家,只能是消費者。

2,是否涉嫌壟斷?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嫌佣金過高可以選擇其他的外賣平臺。

實際情況並不如說起來這麼簡單。

市場上外賣平臺也不少,但知名平臺只有三家,美團,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

其中,美團和餓了麼佔據了市場近9成的份額,美團的市場佔有率更是超過6成,是絕對是領頭羊。

一般的商家又不可能像金拱門,星巴克,宅急送這樣的大戶,有自己的專門配送人員,基本上是選擇空間不大,甚至是沒得選。

是否涉及壟斷,這需要由法律和專業的律師來判定。

美團最新回應

突然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團自己也覺得很憋屈,並作出了回應,稱並不是外界想像和傳言的那樣。

美團回應的核心問題有以下幾點:

美團也很委屈,剛實現營收平衡的2019年,其第四季度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如果說真是「暴利」的話,也不至於連續虧損5年。美團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到20%之間,並不是市場說的基本上是20%,甚至很多超過20%。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用於平臺建設和專業配送,也就是大部分收入給了外賣員以及維護和建設APP。關於第一點,抽取的佣金和每單利潤其實與企業是否虧損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美團說八成以上佣金在10%到20%之間,很多廣東餐飲企業說佣金大部分在20%以上,只有優質的,長期合作夥伴才能享受16%左右的「優惠價」,這個相當於是各執一詞。會不會是廣東餐飲企業的佣金相對較高,其它地方相對降低,拉低了平價值,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

佣金到底是多少,到底誰說的是事實,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關於平臺的收入,APP維護和建設肯定需要成本,而騎手的工資肯定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美團財報顯示,2019年美團外賣交易總額是3927億元,交易筆數是87億,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騎手成本為410.4億,即美團外賣把佣金收入的超80%支付給了騎手。

這點上看還是不錯的,不僅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騎手如果勤快的話,收入還能不菲。

餐飲企業如何自救

餐飲企業和外賣平臺掐架,孰是孰非?

商場上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外賣平臺的佣金多少才算合理,很大程度是市場決定的,筆者沒有發言權,但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1,漲價並非萬能

為了自救,很多知名餐飲企業前不久紛紛漲價,譬如海底撈,西貝,喜茶等等,最近有消費者反應海底撈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要7塊。

海底撈受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是服務好,消費體驗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價格可以貴到離譜,其實,海底撈本來價格也不算便宜了。

自救的方法有很多,譬如服務還可以更好,這不,漲價行不通了!現在海底撈道歉了。

西貝董事長也道歉了。

道不道歉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繼續提升品質,去哪裡消費,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消費者自身。

2,品質才是王道

個人認為,餐飲企業過分糾結佣金問題,還不如提升產品質量,特別是一些專注外賣業務的餐飲企業。

有些小的外賣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廚房衛生狀況就不說了,原材料淨選擇便宜貨,甚至不新鮮食材,油也不一定是好油,米飯甚至是夾生的。

有些外賣簡直沒法吃,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還不得而知。

這樣的外賣,媒體已經曝光過過多次,甚至還上過3.15,但利益驅使,當前依然還有很多這樣的餐飲企業。

質量好,用心做,口碑自然就好,訂單也會越來越多。消費者寧願花40塊吃到乾淨,可口的外賣,也不願意花15塊購買看著就沒食慾的外賣。

有時候,價格並不是最主要因素。

結語

鷸蚌相爭,消費者遭殃。

外賣平臺為了企業利潤,根據市場抽取一定佣金無可厚非,多少算合理,也基本上是由市場決定,餐飲平臺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的利潤一半竟然給了外賣平臺,心裡有委屈,也屬正常。

外賣小哥表示都不要看著我,我沒有賺這麼多錢!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無論外賣平臺和餐飲企業最後爭論的結果如何,成本都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無論是外賣平臺還是餐飲企業,爭取利潤最大化無可厚非,但也需要考慮消費者的感受,如果亂象一直存在,消費者最終會選擇用腳投票。

您是支持美團外賣平臺還是支持餐飲企業呢?

作者:周松濤

相關焦點

  • 漲價惹風波 西貝董事長道歉了 美團惹上眾怒 商家忍無可忍 海底撈...
    來源:數據寶作者: 張娟娟 海底撈漲價之後昨日火速認錯,西貝董事長早間也發布道歉聲明。因收取高佣金,美團外賣收到廣東餐飲協會的交涉函。海底撈、西貝火速認錯價格恢復停業前一片土豆1.5元,金針菇80元/斤,土豆燉牛肉80一份......這是一位北京網友近日吃完海底撈後在微博曬出的菜單,廣大網友立即跟帖熱議,「海底撈漲價」熱搜話題熱度瞬間飆升。
  • 「海底撈西貝漲價風波」危機公關觀察
    西貝莜麵村: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除了海底撈,西貝也於近期悄悄漲價了,西貝外賣訂單上土豆牛肉條價格已上升至80元,並稱「西貝漲價貴得離譜,且價格一路飆升,相比西貝,海底撈真的是『毛毛雨』」。 喜茶: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
  • 4月食品行業熱點新聞:海底撈、西貝等餐飲企業漲價引熱議;星巴克...
    4月初,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並被一些網友解讀為餐飲企業的「報復性漲價」,這一話題熱度迅速攀升。  除了海底撈,西貝莜麵村也被反映有漲價情況。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西貝餐飲公司4月7日公開表示,經過公司確認,在疫情後西貝並不存在漲價的情況,上一次漲價還是2019年12月,漲價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漲。
  • 海底撈、西貝之後,接下來道歉的會是美團嗎?
    海底撈復工後漲價,被罵上了熱搜。海底撈就漲價道歉,又上了熱搜。西貝復工後漲價,也上了一把熱搜。西貝公開道歉降價,又上了熱搜。4月10日,廣東省33家餐飲協會聯名給美團外賣發了一封交涉函,措辭罕見地強硬。
  • 美團被幾百家餐飲企業投訴!廣東餐飲協會@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近日,海底撈、西貝、喜茶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海底撈們漲價背後,折射出餐飲業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損失。疫情當前,外賣成了多數餐飲企業的重要來源。然而據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的高額外賣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4月10日,廣東餐飲行業協會發文控訴美團,要求立即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並於4月17日前就交涉意見作出明確回應。
  • 西貝、海底撈道歉、美團外賣漲價,疫情恢復誰來發力
    今年疫情對餐飲行業是巨大衝擊,兩個月的時間,已有1.3萬家餐飲企業註銷倒閉。隨著餐飲行業陸續復工,西貝、海底撈等頭部餐飲漲價引起熱議,陸續發文道歉。隨著疫情期間不能堂食,外賣收入佔比明顯提升,美團的行業壟斷和高額佣金引起熱議。
  • 海底撈漲價風波後 美團也漲價?在疫情期間每筆美團外賣漲價14%
    近日,買團點評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跟以往不同,此次的美團財報圍繞不開的話題是「疫情」。同時,此次財報也顯示出了餐飲行業現狀,不僅海底撈漲價,外賣也開始漲價了。相比昨日118.5港元收盤價,儘管是虧損,但是一天之內,美團的市值暴增了400億元。不過,在這些財報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那就是,美團餐飲外賣第一季度收入同比減少11.4%,收入為95億元,交易金額同比減少5.4%,收入為715億元。日均訂單量同比下跌18.2%,共計1510萬筆。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每筆美團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14.4%。
  • 海底撈、西貝已經道歉了:下一個是美團?
    炣燃科技4月12日訊(錦江)既海底撈、西貝相繼就菜品漲價道歉之後,美團對商家高抽成現象也引發輿論關注。近日,美團接到廣東省餐飲協會「最後通牒」,再不降佣金,就會採取法律行動,或者扶持餓了麼。廣東省餐飲協會表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市場的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正因為處於壟斷地位,美團外賣對餐飲企業涉嫌壟斷定價,收取高額外賣佣金,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大大超過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資料顯示,美團外賣的毛利率目前已飆升至18%,新商家提成高達26%。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喜茶、海底撈、西貝等知名餐飲紛紛漲價!反彈式消費會被抑制嗎?
    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知名餐飲企業喜茶、海底撈、西貝等已經開始集體漲價!原本因疫情很多人的收入就受到影響,現在又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漲價潮。這是否意味著,好不容易迎來的反彈式消費會被抑制呢?漲價!這是北京一位食客在微博曬出的海底撈消費清單,漲價看起來很明顯。甚至還有很多網友表示,海底撈的菜品在漲價同時,菜量也處於減少情況。對此,海底撈表示漲價確實存在,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看到海底撈承認得這麼痛快,其他餐飲企業也不再遮遮掩掩,紛紛表示旗下的美食都在漲價。比如知名奶茶品牌喜茶的數款產品,都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價2元。
  • 海底撈、西貝為漲價道歉並調回價格,下一個會是喜茶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4月10日下午,海底撈發布致歉信稱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繼海底撈就漲價道歉並恢復原價後
  • 繼海底撈之後,剛剛,西貝也為漲價道歉了
    這個時候漲價,不對。」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官微發文承認,該公司確實漲價了。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
  • 海底撈、西貝漲價以後道歉又恢復原價,餐飲該不該聽輿論的?
    最近,海底撈和西貝莜麵村成為這個周末的熱門話題,先是海底撈因漲價道歉並承諾調回原價,後有西貝承認漲價、道歉、調回原價,海底撈和西貝送上微博熱搜。由於疫情,在減少外出減少聚集的總體要求下,今年餐飲就餐人數勢必減少。「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
  • 海底撈、西貝該不該漲價
    4月11日,「西貝就漲價道歉」衝上微博熱搜,此前,人均漲到「220元+」的海底撈也公開發布了道歉信,並稱從即時起恢復至1月26日停業前的標準。對於此前兩家餐飲巨頭的漲價行為,不少消費者不買帳,有人改買底料在家吃,有人願意在價格恢復後繼續支持。不過也有人認為,企業漲價可以理解,「畢竟他們也要活下去」。
  • 聚焦美團被喊話「降傭」:外賣平臺佣金為何高?「獨家條款」是否...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省內餐企向美團外賣遞交了聯名交涉函,呼籲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以便餐企承接來自更多平臺的外賣訂單,同時提出「減免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等訴求。
  • 海底撈、西貝相繼為漲價道歉!常州西貝門店:今天起吃100元返50元優惠
    今天上午,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西貝莜麵村官方微信號發文——「我們確實漲價了。」賈國龍在這篇微信文章中說,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
  • 道德綁架or用腳投票:海底撈、西貝漲價的兩難困境
    有餐飲企業負責人就表示:「不敢漲價,怕流失客流。」在業內看來,餐飲企業漲價與否其實都是權衡的結果。能否被接受,市場說了算,也最終由消費者「用腳投票」。海底撈、西貝陷漲價反轉風波「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一句吐槽引發了連鎖反應。一向以貼心服務著稱的海底撈,率先打頭陣漲價了。
  • 微信群接龍、外賣年菜、共享用工,廣東 餐飲與電商外賣平臺聯手抗疫
    為緩解業務停擺帶來的資金壓力,廣東餐飲企業推出「花式」防疫戰略,南都零售實驗室課題組歷時一周,對肯德基、麥當勞、真功夫、廣州酒家、九毛九、星巴克、海底撈等20家排名前列的頭部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調研,整理出一份《廣東餐飲企業戰「疫」報告》。
  • 金觀察|別被海底撈西貝和喜茶漲價給「震住」了,更多餐飲企業在降價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這幾天,海底撈漲價的新聞居然成了熱搜: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上,#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多次出現。以致於不少人直呼「報復性消費還沒看到,報復性漲價提前來了」之類的話。
  • 從哭窮式漲價到認錯,海底撈西貝輪流道歉,到底是不是營銷套路?
    文丨鄭亞紅編丨祝同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各大餐館終於迎來復工後,吃貨們發出的第一個靈魂發問竟是:「海底撈/西貝恢復原價了你還會去吃嗎?」短短一個禮拜,海底撈以漲價、回應、致歉並降價幾次登上熱搜。而在疫情期間第一個哭窮的西貝餐飲幾乎複製了海底撈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