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吃,南京蘿蔔有多「萊斯」?|楊花蘿蔔|五月紅|南京|白...

2020-12-09 騰訊網

最南京的美食拼圖裡絕對不能缺少它:一根蘿蔔,不僅關乎吃,更是與南京、南京人、南京城市性格水乳交融地連在了一起。

吃鴨肉,是在解饞,填飽的是肉體。蘿蔔,重在清口,陶冶的是靈魂。南京人對蘿蔔的嗜好,覆蓋了不同種類,分布在不同時節。用當地方言說,南京人吃蘿蔔太「萊斯」(意思是「厲害」,約等於「nice」)了。

春天|「楊花蘿蔔」正當時

目前正應季的是楊花蘿蔔,其得名是因為上市時正趕上楊柳飛絮。傅抱石先生的女兒傅益璇長期生活在南京,對它愛慕有加:「洗淨後去掉莖葉,用刀輕輕拍一下,加上糖醋涼拌來吃最好。」

傅女士回憶了少年時母親做蘿蔔排骨湯的情景:「母親常用一隻仿青花的敞口圓碟來盛,白底藍花襯著玫瑰色的蘿蔔……用它來燉排骨湯,是南京人春天的時令菜。」

初夏|「五月紅」專煨老鴨

再過個把月,就該「五月紅」當道。這種蘿蔔個頭更大,長長的,粉嫩粉嫩,是燒湯的絕配。兩種「很南京」的食材,蘿蔔與鴨組合起來,就能成為一味大道至簡的美食。

作家葉靈鳳先生童年在南京度過,他時常在文字裡說起「外紅裏白的蘿蔔」,最適合做的一道家常菜是「蘿蔔煨燒鴨湯」。

盛夏|青皮蘿蔔賽水果

盛夏的南京街頭,青蘿蔔當仁不讓。南京民間諺語有:「南京一大怪,青蘿蔔當水果賣。」多年前南京水果攤上還有青蘿蔔切了片和青橄欖擺在一起賣。本地漫畫家劉元的風俗畫中,就有挑著擔子賣青果蘿蔔的小販。

這種蘿蔔,有的青皮紅心,也有全是青色的,水分足,生吃爽脆,透著一股辣味,仔細咀嚼,便覺甜絲絲的,忍不住再來一塊。

南京作家薛冰在《飢不擇食》中回憶:「記得有一種青蘿蔔心色紫紅,人稱『心裡美』,尤甜脆可口。俗話說『蘿蔔賽似梨』,絕非誇張。」

秋冬|白蘿蔔宜燒宜炒

秋冬季節,個頭最大的白蘿蔔登場了。水靈靈的白蘿蔔,切片、刨絲、燒湯都極好。

南京人炒白蘿蔔,先翻炒再加水,最後的精華是舀一勺豬油澆入,大火燒開後再關火悶煮片刻,出來的蘿蔔入口即化。最後撒上一把蔥花,色、香、味就全了。

蘿蔔端子|最南京的零食

蘿蔔端子是小杆子(南京人對男孩子的稱呼)、潘西(南京人對女孩子的別稱)們的「回憶殺」,它是南京人對本地一種油炸蘿蔔絲餅的俗稱。這種油滋滋、金燦燦的小吃外酥裡嫩,蘿蔔絲鮮嫩、鹹香,剛出鍋時,誰都忍不住咬上一口。

點擊播放 GIF 1.3M

街頭巷尾或熱鬧堂口,南京的師傅用一個推車、一口鍋、一把勺就組成了做蘿蔔端子的攤位,每日早晨,都會排起長隊。

今日南京早餐花樣繁多,「油端子」不再是主角,但可以跟其他小吃百搭:吃鴨血粉絲湯、柴火餛飩、皮肚面時,老南京常常會拿上一個「油端子」跟它們組成套餐C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年四季都吃,南京蘿蔔有多「萊斯」?
    最南京的美食拼圖裡絕對不能缺少它:一根蘿蔔,不僅關乎吃,更是與南京、南京人、南京城市性格水乳交融地連在了一起。 吃鴨肉,是在解饞,填飽的是肉體。蘿蔔,重在清口,陶冶的是靈魂。南京人對蘿蔔的嗜好,覆蓋了不同種類,分布在不同時節。
  • 「鴨都」南京第一狠菜,必須是蘿蔔!
    -風物君語-不吃蘿蔔,你阿是南京人啊?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地道南京味。最知名的是餐桌上的鴨——「在南京,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過長江」絕非虛言。這裡的每一隻鴨子都帶著被吃的宿命而出生。▲ 圖/視頻《風味人間》截圖在南京的鬧市裡,你能吃到這些美食,卻無法抵達南京人的靈魂深處。有一味「深藏功與名」的食材,很容易被外地美食家忽視,那就是相貌平平、呆頭呆腦,任何地方都能見到的蘿蔔。▲ 楊花蘿蔔。
  • 「鴨都」南京第一狠菜,必須是蘿蔔
    圖/公眾號「南京有個號」二號選手是《早餐中國》隆重推薦的蟹黃包。三號選手「燉生敲」來自《風味人間》。在南京大牌檔等鬧市裡,你能吃到這三種網紅美食,卻無法抵達南京人的靈魂深處。有一味「深藏功與名」的食材,很容易被外地美食家忽視,那就是相貌平平、呆頭呆腦,任何地方都能見到的蘿蔔。▲ 蘿蔔家族中個頭最大的白蘿蔔。
  • 「鴨都」南京第一狠菜,必須是蘿蔔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地道南京味。最知名的是餐桌上的鴨——「在南京,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過長江」絕非虛言。這裡的每一隻鴨子都帶著被吃的宿命而出生。在南京大牌檔等鬧市裡,你能吃到這三種網紅美食,卻無法抵達南京人的靈魂深處。有一味「深藏功與名」的食材,很容易被外地美食家忽視,那就是相貌平平、呆頭呆腦,任何地方都能見到的蘿蔔。
  • 楊花蘿蔔曾是南京貢品
    翡翠白玉卷這兩天南京氣候頗有春意,餐桌上也需要有些亮色。新近上市的楊花蘿蔔脆爽可口,最適合這個季節食用。楊花蘿蔔在菜場裡有兩個品種,原生態的那種十幾顆紮成一把,連著大片的綠色蘿蔔櫻子,藏在葉子和滿眼的泥土當中,頗為生猛。另一種精緻版的,則是將楊花蘿蔔的頭部和尾部統統摘掉,洗得乾乾淨淨,放在小盆裡,在一盞暖光燈的照耀下,嫣然成品,價格自然也不相同,前者目前大概3.5元/斤,後者5元/斤左右。
  • 被稱為是「鴨都」的南京,最出名的居然不是鴨子,而是蘿蔔
    南京是一座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曾經的它飽受滄桑,但如今的南京,已經用一個嶄新的面貌面向全世界,南京是一個讓人無法忘懷的地方,除了歷史緣由之外,南京的美食也是人們記住它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南京的「鹽水鴨」,歷來都有「沒有一隻鴨能活著逃出南京」的傳說。
  • 被稱為是「鴨都」的南京,最出名的居然不是鴨子,而是這蘿蔔
    南京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蟹黃包,以及外地人聽了一臉懵的「燉生敲」。不過這些都是外地人眼中的南京美食,對於真正的南京人來說,蘿蔔才是他們的摯愛,家家戶戶可以不吃鴨,但絕對不能沒有蘿蔔!所以在南京人的心目當中,蘿蔔是南京美食界妥妥的C位!
  • 【家常便飯】楊花蘿蔔炒著吃
    看見美食群有朋友用楊花蘿蔔按我的方子做『剁椒蘿蔔』,想起這個帖子,這個周末有兩個爬梯,沒空弄照片發新菜譜,就整理一下發這個吧:)【家常便飯】楊花蘿蔔炒著吃(發表於剛才查了一下,才知道『它是在楊花飛絮的季節上市的,因而得了這麼一個美妙的名字。』
  • 香椿頭 河蚌湯 楊花蘿蔔惹人饞
    草長鶯飛季,野菜芬芳時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清明節前後,各種清香的野菜,每一種都在敲打著你的味蕾。「三月八,吃椿芽兒。」南京的吃貨們盤點出的「八頭一腦」似乎是最能為野菜理出頭緒的俗語。螺螄就更不用說了,「清明螺,賽肥鵝」,鮮美是自然,以前窮人吃不上肉時,就用它做葷菜,現在肉吃多了,用它來調劑也別有風味。平常人家做螺螄大都紅燒,考究一點的可能醬爆,菜場也有賣挑出來的螺肉,用新上市的韭菜同炒最香,食之還能滋陰壯陽。楊花時節,紅皮綠纓吃蘿蔔有人說南京大蘿蔔最有名。
  • 容城楊花蘿蔔
    汪曾祺說:「楊花蘿蔔即北京的小水蘿蔔。賣蘿蔔的把蘿蔔一把一把地碼著,不時用炊帚灑一點水,蘿蔔總是鮮紅的。」 直到移居容城,當地人請我吃飯,滿桌子的菜盡顯主人的熱情,忽有一盤綠玉般的葉子襯著豔紅奪目的「大櫻桃」端了上來,我著實被驚豔到了!仔細一看,居然是小蘿蔔!容城人告訴我:「這是櫻桃蘿蔔。」「櫻桃」二字,極為恰當。小蘿蔔鮮紅豔麗,恰似剛摘下的櫻桃,偏它又那麼小巧。 我怕蘿蔔的透心辣,小心的咬了一口,櫻桃蘿蔔極脆嫩,甜絲絲,水分多。
  • 蔬中聖品——蘿蔔 -中新網
    參與互動(0)   女兒喜歡吃排骨燒蘿蔔如今,蘿蔔主要分為中國蘿蔔和四季蘿蔔兩大群類,論外形有長圓、圓錐、圓球等之別,論顏色有紅、黃綠、白、青綠等之分,論塊根用途,又有菜用蘿蔔、果用蘿蔔、醃製蘿蔔等類型之別。中國蘿蔔依栽培季節又分為科冬型、冬春型、春夏型和夏秋型,其中以夏秋播種、秋冬收穫者為佳,秋冬型蘿蔔主要品種有薛城長紅、濟南青圓脆、石家莊白蘿蔔、北京心裡美等。
  • 「韶韶」、「萊斯」都不是南京話!
    原標題:「韶韶」、「萊斯」都不是南京話! 韶韶,阿行啊!資料漫畫  「阿曉得」「幹麼四」「一得兒」「韶韶」、「不要煩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南京話我們每天都能聽到好多次。可最近南京市檔案局卻說:南京方言裡總是出現的「韶韶」、市罵、「萊斯」,居然都不是南京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韶韶」絕對不是南京話?  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方言》中說:「其不聰敏者,曰鶻突,曰糊塗,曰懵懂,曰勺鐸。」並自注云:「音韶道,似當為少度,以無思量也。以中原音少為韶,度為道字改為此。」顧起元的意思顯然指不聰敏的人,講話很少考慮,開口就來。
  • 今日食普408期:蘿蔔
    這話和西方人說的「一天一個蘋果」一樣,都好像跟醫生過不去。其實這兩樣在菜場裡一年四季都有,什麼時候都能吃,也都是中醫藥方裡常有的藥材。,有多中心起源。南京本地既不產很大的蘿蔔,也未必比外地人更愛吃大蘿蔔。
  • 在家也可以種楊花蘿蔔,玲瓏可愛清爽可口
    楊花蘿蔔也叫櫻桃蘿蔔,是一種小型蘿蔔,為中國四季蘿蔔中的一種,是十字花科蘿蔔屬年生草本植物。楊花蘿蔔株高20~25釐米,直徑3~4釐米,根皮紅色、肉白色。因其外形與櫻桃相似,故取名為櫻桃蘿蔔。又因其外形圓球狀,小巧玲瓏,顏色鮮豔,質地細嫩,很宜作水果生食,故又稱為水果蘿蔔。
  • 立春日「咬春」:南京人講究吃春卷嚼蘿蔔(圖)
    「立春了,要啃上幾口大蘿蔔!」昨天一大早,70多歲的李大爺便早早趕到了菜市場,買了2斤白蘿蔔。昨天是24節氣之首的「立春」節氣。民俗專家告訴記者,中國3000年前就有迎「春」儀式,古時江南百姓對立春十分重視,講究要吃蘿蔔和春卷,名曰「咬春」,此習俗流傳至今。
  • 端午的鴨蛋,高郵的「楊花蘿蔔」,汪曾祺筆下的食物為何尤其美味
    江蘇高郵的民眾,不會如此看重『楊花飛舞』造成的意象,更不會有汪先生的審美閒情,絕不會把時令和蘿蔔放在一起。隨後,汪先生在行文中繼續『蒙』人,他說故鄉小孩子經常一邊吃小蘿蔔,一邊唱著順口溜: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飯,拌蘿菠。「蘿菠」是高郵對於蘿蔔的叫法,這是汪曾祺在文中的註解。
  • 蘿蔔鯽魚湯,湯濃白不腥有方法,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都健康
    蘿蔔鯽魚湯,湯濃白不腥有方法,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都健康天氣冷起來了,總說吃一些溫暖的食物可以暖身體,可是老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做的總是差強人意,就是差了那麼點意思,冬天的時候經常多喝一湯品比多吃好一些牛羊肉要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 蘿蔔 - 蘿蔔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蘿蔔菜不僅可以紅燒,而且,還可以白燒。那就是用蘿蔔混搭,烹調出蘿蔔排骨湯、蘿蔔豬爪湯、蘿蔔蹄膀湯、蘿蔔鯽魚湯、蘿蔔肚肺湯等等。這最後一道蘿蔔肚肺湯,我曾經在南京一家有名的五星級大酒店裡,吃過一回。湯鮮乳白,食料酥熟,吃得我們嘖嘖誇獎,連連稱讚。像臉盆那樣的一大砂鍋蘿蔔肚肺湯,竟然被我們四五個上海客一掃而光了。看得邊上的女服務員用南京話悄悄地驚呼:「想不到上海人也這麼喜歡蘿蔔肚肺湯?」我側過身子,輕聲斂氣地模仿南京話,對她們說:「我們新街口,南京大蘿蔔。」那兩個服務員,回道:「你的南京話,講得不錯啊!」我告訴她倆,我就是蘇北人,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到訪過南鎮揚、蘇錫常等地了。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蘿蔔?
    蘿蔔的地位有了「質的飛躍」據說還是因為女皇武則天。當時洛陽城東長出了一個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的蘿蔔,當地人視為祥兆便敬獻入宮,但御廚們卻苦惱著蘿蔔燒不成什麼名貴的菜餚。現代更相信冬季吃蘿蔔為佳;古人則認為漫長的冬天過去,新鮮蔬菜上市,有了改變胃口的機會,吃點蘿蔔讓沉悶多日的腸胃來個清新的開始。不論哪種說法更加合適,中國人一年四季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個「靜如練」卻沉默如金的食材。蘿蔔?蕪菁?大根?我吃的到底是哪個「蘿蔔」?
  • 外地人把南京人稱作是「大蘿蔔」?這是在罵人嗎?不!這是稱讚!
    隨著去南京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發現總有許多外地人說「南京大蘿蔔」,而南京與蘿蔔又有什麼淵源呢?「南京大蘿蔔」又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我們經常聽到外地人把南京人稱作是「大蘿蔔」,甚至有些南京人自己都說自己是「大蘿蔔」,不了解其中原因的人常常會以為這是一句罵人的話,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