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已經七八天,舟山岱山漁民胡宏海這趟僱了四五個船員,捕的帶魚估計能賣20-30萬元。這趟漁獲不多,基本能保本吧。
12月10日傍晚5點多,在東海152海區大沙漁場海域,胡宏海駕駛的浙岱03356漁船撒下最後一張網,準備捕完這網就打道回府。
「捕上來的是帶魚,不過魚很少,就能裝個七八箱吧,每箱能裝40斤魚。」
就是這一網,船老大有了意外收穫:帶魚中混了條「巨無霸」,目測是條金槍魚,釣起來比人還高許多。
東海捕魚30年,胡宏海瞪大眼睛仔細看,應該是第一次捕到這種魚,具體是什麼品種,值不值錢,他也不清楚。
船員興奮地抱起大魚,像看西洋鏡一樣,拍照合影留念。大夥稱了稱,這魚有127公斤重,體長近2米。
這時,船上兩名有遠洋捕撈經驗的船員突然叫起來:「天哪!這條是藍鰭金槍魚啊!這魚很值錢的,必須馬上處理!」
胡宏海說,自己對這條大魚一竅不通,就聽著船員說,必須給它放血,才能像日本人那樣,把它當刺身魚賣高價錢,否則影響口感,就不能生吃了。
大夥幫忙,七手八腳拿來刀、扶好魚,在魚鰓下方的魚鰭部位來了一刀。
魚必須趁新鮮賣!船老大趕緊掉頭,披星戴月往碼頭趕,一邊用微信開始向老客戶兜售這條魚。
今天中午1時許,錢江晚報記者聯繫上了正在靠岸停泊漁船的船老大,並拿到了魚的照片和小視頻。
那麼,這條魚究竟是不是船員口中的寶貝藍鰭金槍魚呢?
錢江晚報記者將魚的照片和視頻發給浙江海洋水產研究所資源室遠洋捕撈專家朱文斌。「目前鑑定的情況是,根據照片,我們有90%以上的把握,認為這條魚就是藍鰭金槍魚,具體要見到魚,才能做100%的品種確認。」
朱文斌表示,根據史料記載,東海海域有包括大目、黃鰭、藍鰭等多個品種的金槍魚近海捕撈記錄,這幾種魚中,藍鰭金槍魚價值最高。東海有發現的金槍魚中,小的只有實際公斤重,大的有300多公斤重,這條魚的個頭並不算大。
「在遠洋捕撈領域,藍鰭金槍魚資源稀缺,是嚴格按照配額制捕撈的。目前,浙江省內的遠洋捕撈企業,並沒有獲得藍鰭金槍魚的國際捕撈配額,只能進口。但是,在近海,浙江漁民是可以捕撈金槍魚的,藍鰭比較難得。」
朱文斌說:「雖然沒有遠洋捕撈配額,但浙江企業也會從日本等國家進口藍鰭,供市場高端消費。目前藍鰭市場銷售價普通刺身700元/公斤,中脂1400元/公斤,大脂2800元/公斤。舟山漁民捕到的這條魚放血、去頭、去尾,按這個市場價的話,至少可以賣6萬元。」
「以比較喜歡吃刺身魚的日本為例,藍鰭金槍魚在日本水產市場分超低溫冷凍和冰鮮兩種進行出售。」
竺輝是寧波一家遠洋捕撈漁業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錢報記者:「日本海灣圍網養殖的藍鰭當天捕撈,冰鮮銷售,通常拍賣能拍出很高的價格;遠洋捕撈的藍鰭捕撈因為要經過長途海運,為不影響生食口感,捕獲後立即在船上進行-60℃超低溫冷凍,這樣的藍鰭,一般售價從幾萬元人民幣到十幾萬元人民幣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