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本報訊 (記者 王琳黎) 1月12日,由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協會、綿陽觀鳥會等機構發起並實施的2020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順利結束。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9個小時、30多個點位的調查中,大家發現,這次觀察到了水鳥65種29987隻,和去年相比多了近萬隻,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也有十種水鳥為本次調查新增記錄——其中,在興隆湖觀察到的黑喉潛鳥,為四川省鳥類新紀錄。
-
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四川省、成都市多個部門、觀鳥會 組織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觀鳥愛好者們再成都平原多個不同區域 扛著各種長槍短炮 跟蹤候鳥情況
-
新觀察到十種水鳥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原標題:新觀察到十種水鳥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4月9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第一季度2020.01.01—03.31)》(以下簡稱《報告》)出爐。
-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成都「觀鳥地圖」看這裡
《報告》顯示,一季度調查監測涉及點位近50個,覆蓋到成都市域的所有生境類型,共記錄到鳥類170種21189隻,鳥種數量佔成都市已知分布鳥種數量(成都市境內記錄鳥類491種)的34.62%(170/491)。此外,從監測數據來看,成都平原鳥類遷徙、越冬、留居等活動情況穩定正常,新增黑喉潛鳥、黑頸鶴、白喉紅臀鵯等3個鳥種記錄。
-
黑喉潛鳥受困淺灘 警民聯手救護放歸
經當地熱心村民、森林公安幹警、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黑龍江省野生鳥類專家共同聯手施救,黑喉潛鳥恢復體力後回歸自然。6月16日,吉林省天橋嶺森林公安分局內河派出所接到轄區內三道河農場村民白某打來的報警電話:當日,他在河邊捕魚時,發現河邊的淺灘上趴伏著一隻水鳥,走到近前,它也不飛不動。
-
吉林十年再現黑喉潛鳥警民專家聯手救護放歸
本報訊 趙長義 程昌啟 記者魏靜報導 在吉林省汪清縣天橋嶺鎮,一隻罕見的黑喉潛鳥因飢餓受困於河灘。經當地熱心村民、森林公安民警、林業部門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黑龍江省野生鳥類專家的聯手施救,黑喉潛鳥日前已恢復體力回歸自然。 這隻黑喉潛鳥是天橋嶺鎮三道河農場的農民白某在河邊捕魚時發現的。
-
黑喉潛鳥在世紀公園休整兩月餘 完成換羽返航北極圈
最近,面對喧鬧的人群,一隻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黑喉潛鳥在遷徙途中卻絲毫不怕生,降臨鏡天湖上並呆了足足68天,完成了從冬羽到夏羽的「換裝秀」,重新振翅返回家鄉。「黑喉潛鳥的繁殖地在西伯利亞,每年冬天它們大多選擇在日本沿海過冬,然後四五月再飛回北方繁殖。」今年3月11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何鑫偶然在鏡天湖水面上發現了它的身影,著實興奮了一番。
-
黑喉潛鳥換羽「返航」
最近,面對喧鬧的人群,一隻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黑喉潛鳥在遷徙途中卻絲毫不怕生,降臨鏡天湖上並呆了足足68天,完成了從冬羽到夏羽的「換裝秀」,重新振翅返回家鄉。 今年3月11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何鑫偶然在鏡天湖水面上發現了它的身影,著實興奮了一番。何鑫告訴記者,黑喉潛鳥罕在上海出現,選擇在市中心的公園落腳,並且一呆就是兩個多月,在上海本地的觀鳥記錄上,尚屬首次。
-
成都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原標題:成都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黑喉潛鳥 圖據成都觀鳥會 1月12日,由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協會、綿陽觀鳥會等機構發起並實施的2020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順利結束。
-
興隆湖變成都平原最大水鳥越冬地 包括罕見黑喉歌鴝
興隆湖變成都平原最大水鳥越冬地 包括罕見黑喉歌鴝 2015年04月08日 08:10:45 來源:成都晚報 數說成都野生鳥兒 445種 成都地區有記錄的鳥類總數 60種 近10年成都新發現鳥類 61.29% 在全省鳥類資源佔比 30.9% 在全國鳥類資源佔比
-
迷彩潛伏扛著「大炮」 拍下黑喉潛鳥真辛苦
黑喉潛鳥 浙江在線03月19日訊等待著、等待著……出來了、出來了……咔嚓、咔嚓……鏡頭中竟然驚現了黑喉潛鳥。前天,寧波鎮海嵐山水庫邊,多頂迷彩帳篷一字排開,8支穿上了迷彩外套的專業級「大炮」(長焦鏡頭),還有一臺攝像機也從帳篷裡伸出頭來……如此嚴陣以待,就是為了拍攝珍稀的紅喉潛鳥與黑喉潛鳥(善於潛水捕魚的鳥類)! 在浙江野鳥會網站的觀鳥論壇上,關於這次杭甬鳥友「會戰」潛鳥的帖子成了絕對的熱門帖,凡「參戰」者皆連呼「過癮」。
-
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小爆發"式出現在成都平原 專家:環境保護效果
本次調查共記錄水鳥5目8科34種,佔成都平原現記錄121種水鳥的28.1%,佔成都平原現記錄越冬水鳥種類的50%。其中,全球數量不到千隻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在成都多地「小爆發」式出現,極其難得。沈尤介紹,針對成都平原的如此大規模的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尚屬首次。 「開展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通過調查統計和數據分析,可以進一步了解並掌握成都平原越冬水鳥的種類、數量和活動變化等情況,在調查的同時也能獲得成都平原溼地冬季水文環境信息,能夠通過越冬水鳥的相關情況討論溼地健康水平,還能以越冬水鳥為指示物種和關鍵指標,為保護成都平原溼地,維持溼地健康,提供相關建議和科學依據。」沈尤說。
-
水中珍禽青頭潛鴨現身蒲江 成都將開啟新一輪水鳥調查
自1月9日起,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觀鳥會等多家機構組成的調查隊,將開展2021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為今後鳥類監測及保護搜集資料。蒲江攝影師向文軍在蒲江河拍到的青頭潛鴨珍稀水鳥現身蒲江「快看!那是不是青頭潛鴨?」1月3日,四川省蒲江縣蒲江河邊,攝影師向文軍在一群白眼潛鴨中發現了一隻水鳥的與眾不同。
-
紅喉潛鳥為潛鳥科大型水禽,個體較黑喉潛鳥稍小,體長54-69cm
紅喉潛鳥(學名:Gavia stellata)為潛鳥科中的大型水禽,個體較黑喉潛鳥稍小,體長54-69cm,體重可到2.5kg以上。紅喉潛鳥嘴細而尖,微向上翹。夏羽頭頂、頭側、喉和頸淡灰色,枕至後頸有黑白色相間細縱紋;前頸有慄色三角形斑,從喉下直到上胸、背灰黑褐色有白色細斑點。
-
成都發布一季度鳥類監測報告,新增3個鳥種記錄
4月8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受該局委託,成都觀鳥會於2020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工作。一季度共有120人參與調查監測工作,調查監測涉及點位近50個,覆蓋到成都市域的所有生境類型,共記錄到鳥類170種21189隻。
-
全球首次拍到影像 黑喉歌鴝現身成都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到目前為止共記錄到野生鳥類440種,不僅是全國擁有鳥類最多的城市之一,而且成都的鳥類種數已經相當於整個歐洲。其中去年新增加的黑喉歌鴝,更是全球第一次拍攝到它的影像資料。380多隻救護鳥重回大自然「撲稜,撲稜……」一隻只被放飛的野生鳥兒騰空而起,扇動著翅膀在天空中盤旋,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據悉,此次放飛的野生鳥兒共有9類380多隻。
-
首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出爐,盤點成都市內及周邊15處觀鳥...
和留駐越冬的重要場所黑翅長腳鷸,圖據楊可除了大量的雁鴨等四川地區較為常見的水鳥之外有兩種鳥十分特別,第一是棉鳧它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雁鴨類水鳥自2009年在成都被觀測到棉鳧已經開始在成都青龍湖溼地繁衍52種雁鴨類水鳥單次統計的最大數量為3500隻以上這些美麗的生靈,都來過興隆湖:白鶺鴒↓小鸊(pì)鵜(tī)↓蒼鷺↓還有黑喉潛鳥是今年初才看到的四川鳥類新紀錄據悉,黑喉潛鳥是海鳥
-
秦皇島市首次發現珍稀鳥類黑喉巖鷚(圖)
王敬波、楊忠文發現的黑喉巖鷚。 據王敬波介紹,11月4日上午9時,他與同事楊忠文和往常一樣從網上摘下一隻巖鷚後發現這隻鳥的喉部羽毛呈黑色,頭部形態與本地經常見到的棕眉山巖鷚相似,職業的敏感和經驗讓他們感到自己有可能發現了一個新的鳥類品種。
-
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第...
黑喉潛鳥--興隆湖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8日訊(張麗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國蔓延受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委託,成都觀鳥會於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工作。一季度內,主要開展了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春季鳥類遷徙調查、新冠肺炎疫情鳥類疫病監測等重點活動,動員協會人員和廣大觀鳥愛好者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日常觀鳥活動,並收集匯總和分析觀察記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