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黑喉歌鴝特徵 黑喉歌鴝的雄鳥通常只有14釐米長,腹部黃白,尾基部有白色閃斑,頭頂、背、兩翼及腰青石藍色,臉、胸、尾上覆羽、尾中心及尾端均為黑色。 世界上從未有野外照片公布的罕見鳥種黑喉歌鴝現身成都,被攝影愛好者「逮」了個正著。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
-
首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出爐,盤點成都市內及周邊15處觀鳥...
圖據沈尤08錦城湖公園錦城湖公園除了少量越冬水鳥之外能見到大部分成都市常見鳥類包括綠頭鴨、赤麻鴨、小鸊鷉、鳳頭鸊鷉、八哥等八哥。圖據沈尤09興隆湖興隆湖是成都近郊最大的溼地公園建湖時間雖然不長,但由於水面寬闊與鹿溪河溼地連成一體為雁鴨類水鳥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根據成都市觀鳥協會統計,最高峰時興隆湖的野生鳥類有
-
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 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本報訊 (記者 王琳黎) 1月12日,由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協會、綿陽觀鳥會等機構發起並實施的2020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順利結束。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
成都越冬水鳥「普查」:觀測到近3萬隻,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計劃中的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1月12日開始了,這是四川觀鳥人與越冬水鳥一年一度的「約會」。▲黑喉潛鳥 鄒滔 攝第四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30多個點位同時進行1月12日,農曆臘月十八,成都市氣象臺預報,這天氣溫2~13℃。
-
攝影師成都拍攝到珍稀黑喉歌鴝(圖)
2011年5月2日上午,西南山地攝影師何屹拍攝到珍稀的黑喉歌鴝(鴝 拼音:qú)。但現在,它又把鳥友多年以來的期望和幻想變成了現實,一隻從來未曾有國人觀察過,甚至未有野外照片公布的鳥種,恍恍之中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下面的影像說明了一切,這是對這片神奇之地的最好獎勵,這是對堅持不懈的鳥友的最好獎勵,這裡,甚至已經成為四川觀鳥聖地之翹楚,當然,不是這一片小樹林在戰鬥,它代表了成都平原為遷徙過境的候鳥所能提供力所能及幫助的典型生境,正是這些殘存的綠洲,讓它們在前行的路上靜心休憩,養精蓄銳
-
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小爆發"式出現在成都平原 專家:環境保護效果
還有 骨頂雞、白眼潛鴨、小鸊鷉…… 1月14日,由成都觀鳥會、成都康華社區發展中心等機構發起並組織的「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在成都、德陽、眉山等市的14個區縣同步進行。本次調查共記錄水鳥5目8科34種,佔成都平原現記錄121種水鳥的28.1%,佔成都平原現記錄越冬水鳥種類的50%。其中,全球數量不到千隻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在成都多地「小爆發」式出現,極其難得。
-
新觀察到十種水鳥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原標題:新觀察到十種水鳥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 4月9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第一季度2020.01.01—03.31)》(以下簡稱《報告》)出爐。
-
成都監測記錄野生鳥類440種 拍下黑喉歌鴝珍貴影像
成都監測記錄野生鳥類440種 拍下黑喉歌鴝珍貴影像 全世界首次有黑喉歌鴝的圖像資料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1日訊(記者 李楊)今天,記者從成都林業和園林管理局了解到成都市觀鳥協會會長沈尤告訴記者,現在成都的環境越來越好,也吸引著不少珍貴的鳥類。 「現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好,2011年秋天的時候,就在川大望江校區發現了一隻遷徙的『黑喉歌鴝』,最主要的是拍攝到了照片。
-
黑喉歌鴝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黑喉歌鴝,拉丁學名是Luscinia obscura,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的一種動物,定名人及年代是Berezowsky et Bianchi,1891,英文名稱是Black-throated Robin。此物種全長約127毫米。
-
瀕危物種黑喉歌鴝現身六盤山
6月16日,記者從固原市六盤山林業局獲悉,近日,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拍攝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黑喉歌鴝的珍貴照片。黑喉歌鴝是鶲科、歌鴝屬鳥類。雄鳥上體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
-
黑喉潛鳥首現四川,成都「觀鳥地圖」看這裡
《報告》顯示,一季度調查監測涉及點位近50個,覆蓋到成都市域的所有生境類型,共記錄到鳥類170種21189隻,鳥種數量佔成都市已知分布鳥種數量(成都市境內記錄鳥類491種)的34.62%(170/491)。此外,從監測數據來看,成都平原鳥類遷徙、越冬、留居等活動情況穩定正常,新增黑喉潛鳥、黑頸鶴、白喉紅臀鵯等3個鳥種記錄。
-
全球首次拍到影像 黑喉歌鴝現身成都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到目前為止共記錄到野生鳥類440種,不僅是全國擁有鳥類最多的城市之一,而且成都的鳥類種數已經相當於整個歐洲。其中去年新增加的黑喉歌鴝,更是全球第一次拍攝到它的影像資料。380多隻救護鳥重回大自然「撲稜,撲稜……」一隻只被放飛的野生鳥兒騰空而起,扇動著翅膀在天空中盤旋,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據悉,此次放飛的野生鳥兒共有9類380多隻。
-
水中珍禽青頭潛鴨現身蒲江 成都將開啟新一輪水鳥調查
自1月9日起,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觀鳥會等多家機構組成的調查隊,將開展2021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為今後鳥類監測及保護搜集資料。蒲江攝影師向文軍在蒲江河拍到的青頭潛鴨珍稀水鳥現身蒲江「快看!那是不是青頭潛鴨?」1月3日,四川省蒲江縣蒲江河邊,攝影師向文軍在一群白眼潛鴨中發現了一隻水鳥的與眾不同。
-
成都首次發現黑喉潛鳥
本報訊 (記者 王琳黎) 1月12日,由成都觀鳥會、德陽觀鳥愛鳥者協會、自貢市觀鳥協會、綿陽觀鳥會等機構發起並實施的2020年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順利結束。記者獲悉,今年在成都平原過冬水鳥比上年增加近萬隻,包括黑喉潛鳥在內的10種水鳥為調查新記錄。
-
湖北:越冬水鳥同比增加13種 紅胸黑雁首次被記錄到
新華社武漢3月10日電(記者侯文坤)近日結束的湖北2019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結果顯示,來鄂越冬水鳥種類和種群數量較去年都明顯增加,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胸黑雁是首次被記錄到。據湖北省林業局介紹,此次調查由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牽頭組織,共選定31個點同步進行,記錄水鳥的種類、種群數量,並對水鳥的分布狀況、棲息地狀況、水域面積以及水鳥生存受幹擾、受威脅因素和保護現狀等進行系統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