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記者跟隨由福州市紀委組織稅務、工商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赴福州市五城區進行查訪,發現在中央、省、市接連下發的「兩節」廉政禁令之下,包裝奢華的月餅禮盒難覓蹤影,散裝月餅佔據了商場、超市最醒目的位置,而月餅禮券低至3至4折依然少人問津。
禮品月餅市場深度過冬
今年8月中旬,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發布2014年中國月餅行業市場趨勢,在去年全國月餅行業銷售額比上一年整體下降25%的情勢下,今年月餅行業上下遊全產業鏈的市場經營狀況繼續走低。
今年是福州市伍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月餅的第三年,總公司給福州分公司定了100萬元的銷售任務,但截至目前,福州6家門店完成不到8萬元。「估計今年能完成20萬元就不錯了。」該公司執行董事江東明說,他們在倉山工業園租下了廠房,購買了先進的生產線,計劃主打月餅團購市場,但近兩年,這些配置幾近閒置。
在銷售終端,今年的禮品月餅市場也是靜悄悄。在福州永輝超市黎明店,記者看到,最貴的一款廣式月餅禮盒標價659元,正以4折促銷,但買者寥寥。專櫃收銀員張文華說,今年月餅禮盒主打價格都在100元左右,包裝也以紙盒為主。該櫃截至目前還沒有接到單位的團購訂單。
在位於臺江區的世紀聯華超市,記者發現了一款只售10元的月餅禮盒,這款名為「海西坊」的月餅禮盒只有250克,用小巧的紙盒包裝。該超市經理介紹,截至目前,月餅銷售額同比下降20%。
某品牌月餅公司銷售部經理告訴記者,往年銷售高峰期,公司有60多人的銷售團隊,去年辭職了近一半,今年只剩下12人。他說:「以往許多單位用公款買贈月餅,對方出於禮尚往來也會回贈,現在公款買贈行為受到制止,回贈消費也隨之減少。」
市場寒潮有利企業轉型
在禮品月餅市場一片寒潮的情況下,記者發現,「平民月餅」卻受到青睞,月餅的口味和健康度代替外包裝,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因素。在永輝超市黎明店,記者從該店數據部了解到,散裝月餅的銷售額逆勢飄紅,同比增長了23%。
在福州安德魯森總部,集團總經理吳啟銘介紹,今年單位團購月餅的數量大幅減少,同比減少了60%,但散裝月餅的零售額卻有上升。「月餅市場回歸本真,會促使企業合理轉型,對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吳啟銘說,在當前形勢下,企業應當擺脫過去基於市場畸形消費的依賴心態,通過發展門店規模、重視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品質等方式,吸引更多普通消費者。
「是該回歸主業了。」一家糕點烘焙店的鐘老闆告訴記者,以往中秋禮品月餅的銷售額幾乎佔了該店全年銷售額的50%,因利潤空間較大,該店一度把經營重心放在製作高檔月餅上。「現在,我們得用心把麵包、糕點做好了,其實這才是經營根本。」他說。
為社會節約了大量資源
禮品月餅遇冷,豪華包裝難覓蹤跡,為社會節約了大量的資源。
過去,中秋節前後的一個多月,不少小區的垃圾桶裡都是包裝精美的空月餅禮盒。對於市民們來說,這些禮盒雖美,卻毫無實用價值。「去年,我拿了兩個空禮盒到廢品回收站,一個按硬紙盒賣,賣了一元錢,而另外一個木質盒,回收站不要。」市民黃小姐告訴記者,她詢問過回收人員,因為不少月餅禮盒中還含有金屬、泡沫塑料等,給造紙廠家回收分解造成困難,且提高了成本。
這些如今被視為「麻煩」的禮盒,往年卻是許多月餅生產廠家的重頭產品。鍾老闆告訴記者,往年的禮盒包裝,從十元到幾百元都有,2012年,他們店裡最貴的一個禮盒,成本要200元。「這還不是最貴的。」他說,有的廠家選用紅木等高檔木料製作禮盒,還使用燙金等工藝,一個禮盒的成本要五六百元。
據鍾老闆介紹,往年最高峰時,一年禮品月餅銷售額可達400多萬元,其中,禮盒包裝成本就達90萬元左右。「這相當於花掉了建起3所希望小學的資金。而該品牌糕點店在業內的規模只是中等,這麼算一算,整個福州市場省下的資源該有多驚人!」福州市紀檢監察部門一名幹部說。
除了節約資金,簡裝月餅也減少了對木材、紙張和金屬材料的損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按照銷售最高峰年份福州禮品月餅的銷售額1億元左右估算禮盒數量,再按禮盒平均長度40釐米計算,這些包裝盒可以鋪兩三百公裡長。
臨近中秋節,福州閩清等縣(市)紀委還開展了「廉潔過中秋」專項檢查行動。(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