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考古學如何「圈粉」青少年

2020-12-26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看考古學如何「圈粉」青少年

11月7日,考古專家(右一)在桂林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少年考古樂園」指導同學們模擬發掘。新華社記者 李賀攝

「考古學是什麼?」

「就是有一個東西很美,但是它被埋到了地下,別人看不到它的美。考古學家就先把它挖出來,讓它變美,再讓其他不知道這個東西美的人,都看到它的美,這就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情。」

很難想像,這樣的回答竟出自於一名小學生之口。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的博物館課程教師申珅欣喜地告訴記者:「自從2017年學校開設博物館課程以來,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點燃了對考古文博的興趣,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價值。」

讓孩子們愛上考古學的,不僅僅是學校課堂。近年來,從《國家寶藏》《假如國寶會說話》等考古文博類綜藝節目、紀錄片等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對考古學的展示,從博物館參觀、研學活動、夏令營,到社交媒體上考古「大V」分享的文章、音視頻……豐富的科普形式,讓曾經蒙著神秘面紗的考古學,帶著鮮活的面孔,走進越來越多青少年的生活。

青少年學習考古學有什麼意義?不從事考古工作,有必要從小了解考古學嗎?當前的青少年考古科普還面臨哪些難題?

即使不當考古工作者,從小了解考古學也受益良多

自從兩年前看了《國家寶藏》,北京某小學六年級學生牛牛(化名)對考古學和博物館裡的文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課業並不輕鬆,但隻要周末或節假日有時間,他都會央求父母帶他去博物館轉轉。「看到那些文物,我好像親眼看到了幾千年前人們的生活。古人的智慧太奇妙了!」

並不是所有家長都像牛牛父母那樣理解孩子的愛好。記者詢問了多名牛牛班上同學的家長,有的覺得學習考古學「耽誤學習」「增加負擔」,更有家長直言:「考試又不考這些,孩子以後也不當考古學家,學了有什麼用呢?」

孩子學習、了解考古學,真的是「浪費時間」嗎?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郭妍利表示:「青少年從小學習考古學很有必要。即便今後不從事考古相關工作,學習考古學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郭妍利認為,考古學能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考古文化遺存是古代璀璨文明的物化形式,以實証的方式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青少年在學習考古學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科學知識,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同時通過了解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文化發展史,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

當前,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不乏重智育,而輕視德育、美育、體育等現象。對此,郭妍利認為,考古學可以說是最能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之一。「考古學嚴謹的研究傳統有助於青少年培養品德,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利於提升心智,田野考古模擬可以強健體魄,對出土器物的細致觀察能提升美學素養。」

申珅認為,讓孩子們從小就感受考古的魅力,樹立他們熱愛、保護文物的意識,對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提升社會文物保護的水平也有重要的作用。「也許他將來不會成為一名考古學家,也不會從事文博工作。但他有了這樣的意識,假如成為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在挖到文物時,可能就會主動加以保護﹔假如成為政府規劃人員,可能就會對文化產業多一些支持。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工作,從小形成文物保護的意識,對個人、對社會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專業人才短缺,對青少年進行考古科普急需「知識轉譯者」

「老師帶我們轉了轉博物館,每件展品看一眼就過去了,基本就是對著展品念解說詞。有些詞我們聽不懂,問老師,他也說不明白。後來有的小夥伴覺得太無聊,大家乾脆就坐在一邊玩手機了。」家住西安的初一學生丁一告訴記者,他在今年暑假報名參加了某家研學機構組織的「博物館一日遊」,結果卻大失所望。

「現在面向青少年的考古研學項目、圖書、網絡課程、短視頻等,數量其實並不少,但質量參差不齊。」牛牛的母親陳女士打開手機上的某短視頻軟體,輸入「考古」關鍵詞後,跳出的搜索結果超過了1.8萬個。陳女士表示,因為兒子的緣故,她時常會「刷一刷」與考古相關的短視頻,的確有一些講得很不錯。但她也發現很多視頻製作者的考古素養十分有限,甚至存在知識性錯誤。陳女士表示:「如果家長和孩子缺少一些基本的考古和歷史素養,反而會被錯誤的內容誤導。」

郭妍利指出,由於考古學專業人數有限,廣大考古工作者疲於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和科學研究工作,目前,專門給青少年科普考古知識的專業人員嚴重不足。

而對於那些有志於給青少年作考古科普的專業人員,如何協調內容的專業性和趣味性,也是一個擺在眼前的難題。

申珅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都是考古學教授,但要讓他們面對孩子去講解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們也覺得「很難」,不知道怎麼講才能讓孩子聽懂。

「考古是需要知識的科普化的,但這個涉及很復雜的轉換,需要深厚的功力才能做到,這就需要『轉譯者』。」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杭侃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這種「轉譯者」的培養十分困難,因為在現在的學科分類體系下,我們還缺少相應的教育機制和課程設置。

「目前給青少年進行考古科普的工作多是在工作之餘展開,工作人員自身缺乏相應的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不了解青少年的學校教育模式,在考古知識傳播方面專業性、趣味性常常不能很好掌握。」郭妍利表示。

此外,考古圈的觀念也制約著考古科普的發展。申珅告訴記者,十多年前,做考古科普在許多學者看來還是「不務正業」。讀研期間,她曾在一個高校學術論壇上分享自己給孩子設計的考古課程,卻被評委老師批評「這是有閑心的專家做的」「學生不該操這份閑心」。

近些年,公眾考古逐漸得到了業內的重視,也有越來越多考古工作者自發地加入了青少年考古科普的隊伍。盡管如此,申珅覺得目前國內的青少年考古科普工作依然「不成體系」:「更多的是大家各自『為愛發電』,不成系統,也沒有形成聯動效應。」

講好讓青少年感興趣的考古故事是當務之急

一個個孩子打扮成文物的模樣,在街頭站立,吸引了許多路人駐足圍觀——這不是想像中的場景,而是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為學生們設計的博物館主題活動。「比起上課講的一兩個知識點,孩子們對這種活動更感興趣,對自己扮演過的文物,也會主動去查資料,印象也會更深刻。」申珅表示。

對青少年而言,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之後,他們才會去探究更嚴肅、更深入的內容。」內蒙古大學考古文博系主任孫璐表示。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奚牧涼對此也深表贊同。從第一季就開始參與《國家寶藏》的策劃工作,奚牧涼發現,「明星+文保專家+博物館」這種跨界的綜藝形式的確「圈」了不少「粉」。不少孩子看節目的初衷只是追星,但後來也慢慢被國寶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對考古和文物萌生了興趣。

因此,如何研發更多青少年喜愛的考古科普產品,講好讓青少年感興趣的考古故事,是考古科普的當務之急。要做到這點,就要先加強青少年考古科普人員的隊伍建設。

對考古圈而言,申珅認為,首要的是轉變業內的觀念,要讓更多考古工作者形成公眾考古的意識,把考古科普當成自己的責任。對於考古科普的一些「大膽」嘗試和創新,應該用更包容和開放的眼光去看待和鼓勵。

同時,也要逐步設置公眾考古的課程,建立公眾考古人才培養體系。孫璐正在做著這樣的嘗試。她給內蒙古大學考古專業的學生開了一門公共考古課。「主要教三件事,一是怎麼跟媒體打交道,二是怎麼應對考古事件的危機公關,三是如何為考古學做好市場營銷。」孫璐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實操性的內容,讓學生未來在考古科普過程中能更遊刃有餘。

「除了考古所、文博機構的工作人員外,高校的師生、退休的業務人員也可以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制定激勵政策或辦法,分類分專題地成立考古知識科普小組。」郭妍利指出,「還可以發揮博物館等社會公益機構的志願者作用,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在線下和線上開展考古學知識的傳播。」

作為青少年日常學習的場所,中小學如何讓考古科普與學校教育相融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廣大青少年對考古學的認知、增進對文化遺產的熱愛,也是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

事實上,當前已有一批中小學通過與博物館、高校的合作,以校本課程、校園社團、綜合實踐、講座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走近考古的機會。如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學、北京史家小學都研發了博物館校本課程﹔北京四中等全國幾十所高中,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指導下,建立了中學考古社團……

但上述做法對學校的師資,對當地的博物館、考古資源等有較高要求。未來,如何才能讓更多學校享受到優質的考古教育資源?

今年9月30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明確提出各地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本區域網上博物館資源平臺和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資源庫,促進與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對接。這無疑為未來學校考古教育的科普提供了思路。

對於未來的青少年考古科普,申珅還有很多展望:「我很希望考古能成為一個『素材』,各行各業的人都能找到相關的結合點。比如考古與動漫,考古與遊戲,考古與文藝的結合等。我相信,如果一群有不同復合背景的人在一起,共同打磨一個考古相關的產品,可能更容易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看考古學如何「圈粉」青少年
    專業人才短缺,對青少年進行考古科普急需「知識轉譯者」「老師帶我們轉了轉博物館,每件展品看一眼就過去了,基本就是對著展品念解說詞。有些詞我們聽不懂,問老師,他也說不明白。後來有的小夥伴覺得太無聊,大家乾脆就坐在一邊玩手機了。」
  •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看考古學如何「圈粉」青少年
    原標題:看考古學如何「圈粉」青少年  「考古學是什麼?」  「就是有一個東西很美,但是它被埋到了地下,別人看不到它的美。考古學家就先把它挖出來,讓它變美,再讓其他不知道這個東西美的人,都看到它的美,這就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情。」  很難想像,這樣的回答竟出自於一名小學生之口。
  • 看主播薇婭、雪梨、ANNA如何圈粉?2019淘寶女裝趨勢解讀
    看主播薇婭、雪梨、ANNA如何圈粉?2019淘寶女裝趨勢解讀 iwangshang / 丁潔 / 2019-04-30 摘要:想要賣貨好,粉絲少不了。
  • 檢察官,我被你圈粉了,能加個微信嗎
    原來這是樊城區檢察院聯合高新區檢察院在該小區組織的「青少年預防犯罪和性侵害法治課堂」主題法治小課堂。當天上午9時,法治小課堂正式開講。 課堂上,高新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張文竹從青少年犯罪預防和遇到侵害時該如何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講解。
  • 從面市到開盤|看華科·毓秀天城是如何實力圈粉的
    今天,小編特別從擇址、產品、園林三大角度分享毓秀天城是如何去承載美好生活,並走上實力圈粉之路的。 如何用人居去承載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 從《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看宋茜如何成功圈粉
    但如果僅止於此,也只是在及格線上,然而宋茜在《結愛》裡的表現,遠遠高於這條線,成為了她能以此劇圈粉的根本原因。記得關皮皮在劇中說過一句「我是這樣平凡的女孩子」,實際真是如此嗎?單憑長相、婀娜身段、大長腿,關皮皮就已經不平凡了好吧!不過儘管如此,你我皆知她是漂亮的,卻因為劇中情節需要,關皮皮歷經了「脫髮」。
  • 跳出「舒適區」,看軒媽蛋黃酥如何圈粉年輕人
    (原標題:跳出「舒適區」,看軒媽蛋黃酥如何圈粉年輕人) 趙露思又有新劇在播啦
  • 看學而思如何用「一堂課」贏得青少年教育「一片心」
    「大師大眾」手牽手 「立德樹人」心相通——看學而思如何用「一堂課」贏得青少年教育「一片心」青少年成長究竟該從頂層規劃,還是從底處著手?這既是教育工作的世界觀,也是實踐的方法論。尤其直面「教育產品汗牛充棟,教育理念層出不窮,師資水準魚龍混雜」的客觀實際。
  • 廣州日報:經過十多年沉澱 國漫為何圈粉年輕人?
    廣州日報:經過十多年沉澱 國漫為何圈粉年輕人?曾經,校園中的年輕人看日本「動漫」是很時尚的事。而如今,國產動漫受到越來越多00後喜歡。很多人認為,這一代年輕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對自己文化的自信遠高於比他們年長的幾代人。
  • 聚焦全國「愛眼日」 如何突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難點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與各地籤訂的《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更是明確,要設置專項資金、配備設施設備、建立電子檔案、強化戶外體育鍛鍊等,切實降低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  那麼,對於離兒童青少年最近的學校、教師、家長而言,開展近視防控工作,難點在哪兒?又該如何突破?
  • 【書單】《飢餓遊戲》和《哈利·波特》是如何改變青少年小說的?
    「這本書的問世既為青少年文學帶來了轉折,也樹立了一個新典範。欣頓力求真實、客觀地反映現實問題,因為她認為這些問題與青少年讀者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社會經濟階級差異、霸凌和同輩壓力。」愛荷華州立大學兒童及青少年文學教授米歇爾·安·阿巴特說。這部青少年文學的開山之作還進入了學生教材,活躍在現在的課堂裡,其年輕人的口吻也引起了一代代青少年讀者心中的共鳴。
  • 盤點2019:方便麵如何圈粉年輕人
    (原標題:盤點2019:方便麵如何圈粉年輕人)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
  • 飯圈的愛與恨:我們如何引導青少年的熱血和青春?
    說飯圈一些人可能不理解,但說追星,肯定大家都了解,哪個少年不追星——這基本上是當下青少年生存狀態的描述。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心理,讓孩子們熱衷追星?飯圈為何如此之火?我們又怎樣引導青少年在此過程中迸發出的一腔熱血,引導他們的活力和青春呢?
  • 文本製造者:從粉圈用語看粉絲心理及粉圈文化
    美帝:最強大最猖狂的意思,意指力量最強大的粉絲群體,多在CP粉裡出現。 第三章 從粉圈用語看粉絲心理 德賽都認為,受眾在接受大眾文化產品的同時,可以創造性地使用它們,從而表達自己認同的意義。粉圈用語就可以看作是粉絲在接收有關文化產品時創造的內容,而這些用語的背後,正好暗含了粉絲群體的某些心理訴求。
  • 紅豆餡、釀黃瓜...看順德這群學生如何將陳村粉做出新花樣
    佛山日報訊 記者 郭東霓報導:8月14日,共青團陳村鎮委員會主辦的「花『粉』陳村,邀君共賞」活動在陳村鎮黃旦記食府舉行,來自陳村、北滘、樂從、容桂的30名大學生,用一天的時間體驗學習製作陳村粉,之後還進行了DIY的陳村粉創新大比拼。
  • 從阿水寶藍看電競圈現狀,飯圈粉的雙標行為,讓電競變得烏煙瘴氣
    從阿水寶藍看電競圈現狀,飯圈粉的雙標行為,讓電競變得烏煙瘴氣這麼多年來電競發展是越來越好,遊戲的職業化、專業化、普及化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電競選手也不再是人們心中的網癮少年。英雄聯盟無疑是這些年最火的遊戲,它的職業比賽也可以說是最專業的了,商業價值巨大從贊助商就能看出來,喜歡比賽和職業選手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都受到了很多的收益。LOL有很多大牌選手,他們的粉絲超級多影響力也十分巨大,雖然沒有到一線明星那種地步,但也是不容小覷的,年薪千萬的選手也不少。
  • 寶寶口糧馬虎不得,且看港版雪印奶粉如何實力圈粉
    本網10月19日訊 看他牙牙學語、蹦蹦跳跳、讀書識字,寶寶成長中的每一點變化都會被家長們記錄在心。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讓寶寶吃飽吃好是家長們時刻關注的頭等大事。作為寶寶的重要口糧,家長們在挑選奶粉時眼光可謂近乎挑剔。港版雪印奶粉不僅經受住了考驗,更是圈粉眾多寶媽寶爸。
  • 瘋狂圈粉60萬人,130萬網友為他的糕點作品打call,他到底做了啥
    >我在追逐男顏的路上越走越堅定比如最近我控的這位——Amaury Guichon不管你之前認不認識他但是只要看過他的作品絕對會被他圈粉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啊~或許直到直接坐上去才知道自己被騙吧不用意外對於巧克力他向來都自信心爆棚就像這些一樣▼他能圈那麼多粉
  • 家裝設計如何圈粉?吸引到店?直播怎麼用才更有效果?
    針對剛買房的設計裝修業務,想要通過黑灰產業獲取客戶的詳細資料不難,問題在於如何讓他們添加微信、吸引到店?想要玩好這塊不簡單,但是也不難,很多時候你把思路理順了,就很清晰。1、微信導入如何操作?新業主獲客咋搞?之前給大家聊過,社群營銷的兩張王牌,一是超級誘餌,二是講微課的能力。
  • 4種「被名字」耽誤的海鮮,一般人看不上,吃過之後卻全被圈粉
    4種「被名字」耽誤的海鮮,一般人看不上,只有吃過才被圈粉。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即便是生活在內陸地區的人們,也能吃到千裡之外的海鮮。而如今在依靠冷鏈技術的發展下,人們在內陸地區不僅能吃到新鮮的海鮮,而且總的價格也不會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