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2歲和兒子站一起,被認為是男朋友,碳水攝入量是抗衰老的關鍵

2020-12-20 217健身窩

林葉亭,1968年生人,一名來自臺灣省的時尚顧問、時尚編輯、作家、藝人。

雖然已經52歲了,但是跟兒子站在一起時,也難免讓人會想:哪裡找來的小鮮肉男友!

宛如少女的緊緻臉龐、緊緻的凹凸身材,因為狀態實在太好,竟想不到兒子已然這麼大了。

尤其是在身材上的保養,完全不似是生過小孩、或者是50歲中年媽媽的虎背熊腰。

而這也是靠她的毅力打造出來的,堅持20多年的健康飲食、堅持運動,以及護膚保養。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瘦身狀態下,人看起來比發胖的狀態下,就顯得年輕。

下面是根據林葉亭的採訪,以及個人社交站中的分享整理出她的「凍齡」秘訣:

011.凍齡第一步——瘦身:戒加工澱粉

很多人覺得瘦身就是要戒掉所有富含澱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絕對能瘦下來!

更甚至戒糖(澱粉)、戒碳水化合物,有利於控制血糖、能延長壽命......

《生命時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碳水化合物的文章,揭開碳水化合物的健康真相。

現今很多減肥博主、減肥網站等在發文的時候宣傳,碳水化合物就是糖,而糖不僅對健康不利,且是發胖的元兇之一。

事實上,碳水化合物並不完全等於糖,它包含單糖、雙糖、多糖、寡糖。

我們日常很多食物中,如主食、蔬菜中都富含碳水化合物。比如穀類主食中如米麵中富含約70~80%碳水化合物,豆類中約含50~60%,根莖類蔬菜富含16~24%左右。

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構成成分,以及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

此外根據《柳葉刀》雜誌刊登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或者過低們都會減壽。

而每天的總能量攝入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佔比在50%~55%之間,是風險最低的。

所以,低碳水化合物,或者高碳水的飲食,都對健康不利。

此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也依據個體的差異不同,而攝入量也相對不同。

比如每個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根據個人體內的唾液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基因不同而不同。

此類基因攜帶越多,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就越強,繼而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加。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講過一個,可以測出自己攜帶這種基因或多或少的測試方法:

準備一塊不加鹽的脆餅、或不加任何添加物的饅頭、烙餅,然後放在嘴中咀嚼。

以每天可攝入2000大卡熱量為計,連續測算3次,然後取平均值:

如果在14秒內口腔中感覺出甜味,說明攜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基因較多,即每天可以多吃20g左右;

如果是在15~30秒內感覺出甜味,可以多吃175g,如果超過30秒,可最多多吃125g。

而林葉亭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就是通過或者方法測試出自己每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而且遵循了「粗細搭配」的原則,即五穀雜糧,少量的米麵類精製碳水化合物,戒掉蛋糕餅乾等一些深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而且,增肌減脂者,更需要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因為蛋白質的吸收也需要碳水化合物的輔助。

022.瘦身食材

食材選擇上,林葉亭基本都是自己親自做便當,所以基本都是自己買食材,且大都實現新鮮的深加工的食材為主。

此外,因為減肥瘦身中必定會遇到平臺期,林葉亭會選擇本菇類、海藻類、魔芋等,富含水分、膳食纖維的食材,以求降低熱量攝入的同時也能提高飽腹感。

此外,自然新鮮的食材,給體內腸道菌群能提供養分、改善腸道環境、促進新陳代謝的水平,繼而全面改善體內環境。最終讓外觀看起來,更年輕。

03每周3天運動量

而關於運動能抗衰老,而且達到「凍齡」的效果,具體可以看如下這篇文章:54歲「小龍女」又上熱搜,身穿一身亮片緊身衣,讓身材盡顯無遺

下面分享一套徒手訓練動作,是由健身教練、運動達人帕梅拉示範。一周可以訓練3~4次,一共9個動作,每個動作30秒。

動作一,高抬腿

動作二,開合跳

動作三,深蹲+側步跳

深蹲+側步跳

動作四,登山者

動作五,高位平板支撐

動作六,開合出拳跳

動作七,深蹲跳+3s保持

動作八,跪姿伏地挺身

動作九,平板支撐

相關焦點

  • 臺灣52歲辣媽站兒子身邊,以為是男朋友,碳水攝入量決定衰老速度
    其中這位女士叫林葉亭,是臺灣著名的時尚編輯和作家,旁邊的男孩子是她的兒子。 出生於1968年的林葉亭,已經52歲了,但是這顏值和皮膚狀態,哪裡像是一個年過半百的人呢?如果說這張合照的距離有點遠,看不清楚的話,那麼這張快懟到臉上的近照足夠清楚了吧。
  • 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減肥?10種簡單方法減少碳水攝入量!
    當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時,血糖水平會上升,胰島素也隨之增加,其結果通常是體重增加。因此,減少碳水攝入量是減肥的最佳方式之一,它可以降低你的食慾,增加飽足感,在不知不覺中減輕體重。這些人需要更嚴格地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來達到控制血糖和胰島素的目的。不同範圍的碳水攝入量會對體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1、每天100-150克碳水這個範圍屬於「適度」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 增肌增重要保證「碳水」攝入,減脂的人,一定要控制「碳水」攝入
    健身雖然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運動項目,必須保持常年的自律和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擁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身材,每個人的心理都有一個自己完美的身材,有的人正在增重增肌,而有的人卻在為苗條的身材,瘋狂減脂減肥,但想要快速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不是只有堅持訓練就可以的,飲食更為關鍵,都知道蛋白質對人體的重要性
  • 52歲伊能靜堅持運動,身材很少女,30+的女人這樣抗衰老
    52歲伊能靜堅持運動,身材很少女,30+的女人這樣抗衰老文/intuition前言:身材對於每一個女人來說都很重要,不分年齡。在這期綜藝節目裡,伊能靜的年紀最大, 已經52歲,但是當她和寧靜碰到的時候,寧靜都忍不住誇她瘦了,狀態非常好,伊能靜說,她每天都有在堅持運動。包括其他的女明星在看到伊能靜上臺的時候,也都紛紛誇讚,這哪裡像是一個52歲的女人?
  • 增肌增重要保證「碳水」攝入,減脂減重的人,一定要控制「碳水」攝入
    ,瘋狂減脂減肥,但想要快速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不是只有堅持訓練就可以的,飲食更為關鍵,都知道蛋白質對人體的重要性,但其實在減脂和增肌的過程中碳水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碳水雖然好處多多,但是攝入過多,會導致脂肪的囤積 碳水化合物只有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
  • 增肌期間,蛋白質,碳水,脂肪的攝入量計算方法,健身必備
    增肌期間,蛋白質,碳水,脂肪的攝入量計算方法,健身必備 我們都知道,增肌期間我們日常飲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蛋白質
  • 半夜給男朋友打電話,被掛斷,知道真相後,她決定分手
    那天晚上十一點多,陸春沒有等到她男朋友的電話,就想打個電話問問她男朋友在忙什麼,電話才通就被掛斷。過了大概一分鐘,收到男朋友發來的微信。說是他媽媽在他床上,正睡覺,有事明天在說。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好幾次,陸春的男朋友也和她說過,他媽媽喜歡和他睡,理由是為了省電費,不想開兩個空調。
  • 蛋白質的攝入量,減脂比增肌還多?
    而問題也就因此而出現: 有些朋友認為增肌的蛋白質需求量更大,而有些朋友則認為減脂則需要攝入比增肌更多的蛋白質,才能保持肌肉。 這一點乍一看是有那麼點道理,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維持肌肉,但是這個量也不至於比額外生長的攝入量還多吧!
  • 抗氧化等於抗衰老?出道36年的伊能靜,硬把52歲活成25歲模樣
    減齡的高馬尾髮型,青春感十足的齊劉海搭配上亮閃閃的妝容,讓人完全不敢相信,這位姐姐竟然是個52歲的媽媽。更是大膽直言"任何時候,姐的52歲,也能倒過來是25!"出道36年的她,硬是把自己的52歲活成了25歲,狀態比小十歲的老公還要好。33歲的張雨綺,同樣是未成年出道,在工作生活中打拼多年,依舊保持年輕充滿活力的狀態。伊能靜曾經說過,她是一個愛美如命、注重養生的精緻女人,並且將這份精緻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減肥期間,碳水、脂肪、蛋白質攝入究竟該怎麼分配?
    蛋白質過多時會被轉化為糖類儲存起來,脂肪過多會直接以脂肪狀態被儲存起來,碳水過多則會被轉化為糖原儲存於肌肉或肝臟中。我們減肥,主要就是減脂肪,所以脂肪攝入是首先要控制的。而碳水和蛋白質都不易存儲為脂肪,但碳水會影響身體原有脂肪的消耗,所以,碳水也變成減肥人士避之不及的一種物質。低脂減肥法與低碳減肥法就是這樣流行起來的。
  • 減脂期間,如何管理碳水、蛋白、脂肪的攝入,讓你慢慢瘦下來?
    普通人每天的碳水攝入量在5-6g/每公斤,蛋白是0.8-1.2g/每公斤。想要減肥瘦下來,你需要提高蛋白攝入,適當降低碳水、脂肪的攝入量,建議:每公斤體重補充4g碳水,1.5g蛋白,1g脂肪。比如:50kg體重的人,減肥期間,每天補充200g碳水,75g蛋白,50g脂肪。
  • 1天瘦1斤連瘦多天,52歲的伊能靜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已經52歲的伊能靜,在節目中透露:要知道,當人上了年紀之後,身體的基礎代謝就會逐步減慢,減肥也會變得愈加困難。那她是怎麼做到的?來,一起回到上一張的圖片裡,看到她老公手裡拿著的書了嗎?沒錯,正是低碳飲食。而且她本人也在今年2月底,就在微博上公開了自己的瘦身小方法。
  • 52歲的伊能靜,不吃主食,低碳生酮飲食對更年期的她有什麼影響?
    今天這篇文章就和你詳細聊一聊:為什麼伊能靜在52歲的年齡,要選擇低碳生酮飲食?哦,應該是:女性更年期,身體的變化到底有哪些?低碳生酮飲食,對更年期的姐姐們,有什麼好處?更年期低碳,要特別注意什麼問題?斷經前期的平均年齡為46歲,但是,30-50多歲之間的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斷經。①如果你一直很規律,慢慢出現月經不規律的情況,以及更年期類似症狀,例如潮熱、盜汗和陰道乾燥。
  • 肌肉男減脂期間一天攝入量,有詳細的營養成分和攝入量
    減脂是健身期間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大部分專業競技健身比賽前都要減脂,而這期間要求選手對飲食和訓練有嚴格的要求,對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也是極有考究。今天我們通過一位專業的競技健美運動員,看看他在減脂期間一天營養攝入量是怎麼做的,而這個方法也適用於普通人。
  • 生酮終極話題——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各位酮學,歡迎來到生酮踐行兩年、追求最安全生酮的【野豬酮學】所有文章由老野和小豬原創整理若須轉載,必經同意~在討論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控制在多少之前 ,             我們先該探討的是安全 。為什麼說是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含量呢,舉個例子,比如很多酮學都問過我們,『代糖顯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需要計算進我每次攝入的碳水含量裡嗎?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去查一下你用的代糖的分類。進入人體代謝消耗的,計入碳水。不進入代謝的,就不計入碳水。
  • 減肥一天攝入多少碳水 減肥期間該如何控制飲食
    核心提示: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減肥瘦身,甚至也有不少的人為了更快地減肥成功,會選擇少吃或者不吃晚餐這樣的做法,尤其是不少人還會杜絕攝入碳水,但實際上長期節食可能會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會嚴重影響脂肪的燃燒速度,因此即便是在減肥期間碳水也是需要合理攝入的。
  • 中山大學20年研究:低碳水減肥心臟受不了!心律失常風險或升高
    與碳水化合物攝入適中的人群相比,低碳水和高碳水飲食人群的房顫風險分別升高18%和16%。初夏氣息漸濃,越來越難以藏肉,低碳水飲食可能是不少人在夏季控制身材的選擇之一。但作為風靡一時的減肥方法,近年來低碳水飲食受到的爭議並不少。《BMJ》去年發表了一篇低碳水飲食會消耗更多熱量的研究,引發眾多專家討論。
  • 52歲伊能靜20歲身材,看了她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這樣吃才健康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了之後,在這麼多姐姐中,伊能靜的顏值照樣很耐打,甚至很少網友們知道,伊能靜已經52歲了,但是看起來就像20歲的小姑娘,身姿妙曼如少女,跟90後的張含韻站在一起,都像是真正的姐妹,並不顯老。
  • PiPi健康譯叢 | 好碳水有助於減脂——適合運動前攝入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你準備挑戰自己的運動極限,那麼運動前的營養補給是很關鍵的,而聰明的補給方式中就包含了碳水。這時候,它們扮演的可是激活能量的角色,而不再是腹肌頭號公敵。美國註冊營養師、註冊肌力與體能專家、媒體發言人艾麗薩·拉姆齊(Alissa Rumsey)說:「碳水化合物為肌肉供能,離開了它,肌群就無法發力。」當情況變得困難時,碳水是保證身體運轉的關鍵。
  • 健康「寵兒」維生素D:與鈣吸收和癌症有何關係?攝入量是關鍵
    該研究涉及平均年齡68歲的7.9萬人,隨訪至少3年。研究人員分析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10項隨機試驗數據後發現,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風險,但服用者死於癌症的風險會降低13%。項目牽頭人塔裡克·海卡爾稱研究的關鍵信息是——維生素D可能有益於癌症患者。不過,這項研究沒有揭示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降低癌症死亡風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