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葉亭,1968年生人,一名來自臺灣省的時尚顧問、時尚編輯、作家、藝人。
雖然已經52歲了,但是跟兒子站在一起時,也難免讓人會想:哪裡找來的小鮮肉男友!
宛如少女的緊緻臉龐、緊緻的凹凸身材,因為狀態實在太好,竟想不到兒子已然這麼大了。
尤其是在身材上的保養,完全不似是生過小孩、或者是50歲中年媽媽的虎背熊腰。
而這也是靠她的毅力打造出來的,堅持20多年的健康飲食、堅持運動,以及護膚保養。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瘦身狀態下,人看起來比發胖的狀態下,就顯得年輕。
下面是根據林葉亭的採訪,以及個人社交站中的分享整理出她的「凍齡」秘訣:
011.凍齡第一步——瘦身:戒加工澱粉
很多人覺得瘦身就是要戒掉所有富含澱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絕對能瘦下來!
更甚至戒糖(澱粉)、戒碳水化合物,有利於控制血糖、能延長壽命......
《生命時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碳水化合物的文章,揭開碳水化合物的健康真相。
現今很多減肥博主、減肥網站等在發文的時候宣傳,碳水化合物就是糖,而糖不僅對健康不利,且是發胖的元兇之一。
事實上,碳水化合物並不完全等於糖,它包含單糖、雙糖、多糖、寡糖。
我們日常很多食物中,如主食、蔬菜中都富含碳水化合物。比如穀類主食中如米麵中富含約70~80%碳水化合物,豆類中約含50~60%,根莖類蔬菜富含16~24%左右。
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構成成分,以及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
此外根據《柳葉刀》雜誌刊登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或者過低們都會減壽。
而每天的總能量攝入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佔比在50%~55%之間,是風險最低的。
所以,低碳水化合物,或者高碳水的飲食,都對健康不利。
此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也依據個體的差異不同,而攝入量也相對不同。
比如每個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根據個人體內的唾液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基因不同而不同。
此類基因攜帶越多,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就越強,繼而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加。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講過一個,可以測出自己攜帶這種基因或多或少的測試方法:
準備一塊不加鹽的脆餅、或不加任何添加物的饅頭、烙餅,然後放在嘴中咀嚼。
以每天可攝入2000大卡熱量為計,連續測算3次,然後取平均值:
如果在14秒內口腔中感覺出甜味,說明攜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基因較多,即每天可以多吃20g左右;
如果是在15~30秒內感覺出甜味,可以多吃175g,如果超過30秒,可最多多吃125g。
而林葉亭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就是通過或者方法測試出自己每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而且遵循了「粗細搭配」的原則,即五穀雜糧,少量的米麵類精製碳水化合物,戒掉蛋糕餅乾等一些深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而且,增肌減脂者,更需要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因為蛋白質的吸收也需要碳水化合物的輔助。
022.瘦身食材
食材選擇上,林葉亭基本都是自己親自做便當,所以基本都是自己買食材,且大都實現新鮮的深加工的食材為主。
此外,因為減肥瘦身中必定會遇到平臺期,林葉亭會選擇本菇類、海藻類、魔芋等,富含水分、膳食纖維的食材,以求降低熱量攝入的同時也能提高飽腹感。
此外,自然新鮮的食材,給體內腸道菌群能提供養分、改善腸道環境、促進新陳代謝的水平,繼而全面改善體內環境。最終讓外觀看起來,更年輕。
03每周3天運動量
而關於運動能抗衰老,而且達到「凍齡」的效果,具體可以看如下這篇文章:54歲「小龍女」又上熱搜,身穿一身亮片緊身衣,讓身材盡顯無遺
下面分享一套徒手訓練動作,是由健身教練、運動達人帕梅拉示範。一周可以訓練3~4次,一共9個動作,每個動作30秒。
動作一,高抬腿
動作二,開合跳
動作三,深蹲+側步跳
深蹲+側步跳
動作四,登山者
動作五,高位平板支撐
動作六,開合出拳跳
動作七,深蹲跳+3s保持
動作八,跪姿伏地挺身
動作九,平板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