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廣東省湛江市轄縣,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西臨北部灣,東臨湛江港灣。這裡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醒獅之鄉」、」中國第一甜縣」及粵西「紅色革命老區」所在地。遂溪縣鯉魚墩貝丘遺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是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稱為「雷州半島第一村」。遂溪縣歷來都是雷州半島北部經濟貿易的繁華集市,是中國南大門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島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區後花園」之稱。遂溪縣位於中國南大陸的雷州半島北部,東距港城湛江市區16千米,南面與海南島、西面與廣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南與雷州市、北與廉江市區接壤。
雷州青年運河縱穿遂溪縣,兩岸一抹平原,沃土千裡。遂溪縣海岸線長,港灣多。遂溪縣的海岸線東面從黃略至建新海岸,南面從江洪至北潭港、界炮,合計全長145.7千米,有潮間帶的淺海灘涂面積共有103.64平方千米。遂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為1759.4毫米,通常7至9月份降雨量佔全年50%。遂溪縣有大小河流34條,總長625.12千米。全縣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遂溪河、楊柑河、城月河、樂民河、江洪河、通明河以及遂溪河支流的風朗河。遂溪縣海域遼闊,既有天然漁場,如東海灣漁場、北部灣漁場,又有江洪、草潭、石角、北潭、樂民等漁港。
漁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常見的魚類有1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斑(黃魚)、中華青鱗、蘭園 (池魚)、大斑石鱸(頭鱸)、金帶細(黃齊)、蛇鯔(九棍)、金線(紅三)、鯡鯉(單、雙線)、仔、赤、紅魚、軟唇、石斑、赤魚、馬鮫、雞籠鯧、白鯧、黑鯧、沙鑽、赤鼻、地魚、龍舌等,還有泥丁、沙蟲和各類螃蟹,以及珍珠貝、白蝶貝、馬氏貝、東風螺、香口螺、沙螺、牛耳螺等貝類。此外,還有樂民鹽灶、下六等鹽場。遂溪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是亞熱帶作物、熱帶作物種植生長基地。主要栽培種植的熱帶、亞熱帶農業作物有甘蔗;果木有龍眼、荔枝、黃皮果、木菠蘿、芒果、火龍果、楊桃、香荔枝、蛋黃果、雞蛋果、番石榴、人心果、萬壽果、金絲李等;
草木熱帶作物有香蕉、菠蘿、木瓜、木薯、香茅、香根、劍麻、霍香、芝麻、蒲草、玫瑰茄、毛薯、良姜、面芋等;林木有橡膠、桉樹、樟木、苦楝木、加勒比松、溼地松、胡椒、溼地松、胡椒等。遂溪縣境內已發現礦產資源有貴金屬、金屬和非金屬。貴金礦藏主要有金礦。金礦主要公布於附城鄉分界求水嶺及黃略鎮烏蛇嶺周圍。有7條地下礦脈,長的4千米,短的1千米,深度40米。礦泥品位,礦脈富段1噸泥可鍊金480克,貧段可煉6克,平均11克;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鎢、錳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高嶺土、瓷土、石英沙(石),玄武巖、花崗巖、玻璃沙礦、泥炭土等;鐵礦主要分布於黃略鎮烏蛇嶺周圍;
廣海、渝湛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六車道的貫通全境,境內有5個火車上落站,國道207、325線交匯於縣城;一級公路直達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機場;粵瓊高速公路遂溪段已建成,由沙坭出口進入,可由高速公路到湛江市區、雷州半島及海南、珠三角;縣城內各主要幹道及各小區道路基本完成硬底化;全縣已實現村村通機動車目標。遂溪縣東南西三面臨海,全縣大小船舶港口有草潭、江洪、北潭、石角、下六、楊柑、黃略、樂民等將近10處,較大的草潭、江洪、北潭、石角等,其中能停泊萬噸輪船的有草潭,這些主要港口每年貨物吞吐量達50萬噸以上2012年,遂溪縣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通過省、市驗收,新增46間農家書屋,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200多場次;
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1萬戶,基本完成20戶以上村村通工程任務;遂溪籍運動員獲得國際大賽金、銀牌各1枚,省級以上比賽獎牌21枚,體育館(醒獅廣場)完成主體工程量80%;建新、港門、楊柑、江洪衛生院綜合樓相繼投入使用。遂溪縣民間醒獅表演活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從明、清開始,就形成了習俗,並經歷了起源於民間而生、植根於民間而榮、傳承於現代而興的發展過程。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民間醒獅按地域分為南獅和北獅,遂溪醒獅屬南獅,其造型身披麟甲,有金、銀、紅、黃、黑、藍諸多顏色,五彩繽紛。表演時有柔有剛,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結合。突出表現喜、怒、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2006年6月2日,遂溪醒獅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遂溪縣境內新石器時期遺址有鯉魚墩遺址、南邊村、狹喉嶺、椹川、鬥門等待40多處,其中保存較好的是位於江洪東邊角村東南田洞的小墩處(古時是小島)鯉魚礅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裝飾物及貝殼。經考古學家鑑定,是距今後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貝丘遺址。護國寺:原址在縣城內椹川路原縣府第二招待所駐地。該寺建於宋代,原在舊縣址舊縣村,名「南山古洞」。縣府遷今址後,該寺亦隨遷回縣城。龍華庵:位於縣城東圩市場內,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毗盧寺:建於民國24年,坐落在河頭圩西南。此外還有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城月圩天華庵,建於民國初期的附城鄉東圩玉泉庵等。已被毀,但還存有斷牆殘壁的有城月鎮李公亭、建新鎮寇公祠、遂城內的孔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