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去廣東湛江旅遊,不到雷州就等於白來。僅憑名字就可以知道雷州的重要性。例如,湛江被稱為雷州半島,但不叫湛江半島,這是因為雷州是雷州半島文化的發源地,兩千多年來一直是郡、州、軍、路、府、縣的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島和環北部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雷州,位於雷州半島的中部,北控高涼,南望瓊州海峽,咽喉為瓊州海峽,歷史上有天南重地的說法。來雷州旅遊的人,總是喜歡到老街上散步。雷州老街是指橫穿東西的鎮中西路、曲街、南亭街等主要街道的街道。這是一幅雷州山水。
我們在雷州南亭市場下下車,準備到舊街道上去。停車處就在南亭市場附近馬路邊,每天都上演著雷州最生動的市井生活劇目。雷州人講雷州話,說到當地方言,連廣東人都聽不懂。
在漢族地區,有北、吳、贛、湘、粵、閩北、閩南、客家等八個民系,雷州話是閩南語的一種,聽起來和福建話差不多。漢末,為了避免戰亂,中原地區有不少人遷往雷州,形成「漢越雜處」。唐、宋以後,福建莆田人也大量來到雷州。據稱,當時移民到雷州的莆田人佔全部人口的69%,也就是說,現在的雷州人有可能是福建莆田人的後代。
然而,雷州人會看人說話,看到講普通話的人,也會用非常流利的普通話進行交流,有時候想聽真正的雷州話,反而反而沒有那麼容易。
雷州老街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多為2-3層,窗楣、壁柱和浮雕磚刻的五彩斑斕,標誌著雷州曾經的奢華。曾有雷州一些青壯年人人改過自新,紛紛到南洋淘金,掙了錢後在家鄉建了騎馬樓,開了商店。現在,這些摩天大樓上的商號依然稀少。
如今看騎樓,雖已略微斑駁,曾經的風光在歲月的浸潤下已陳舊陳舊,與現代建築相去甚遠,但卻更能感受到一種復古、原始的氣息,因而,顯得更有生氣。
在這些古老的建築中,有許多百年老店,因為不屑張揚,常常讓外界有一種驚喜,就像挖掘寶藏一樣。老街就像一個百寶箱,各種商店陳列其中,照相店、餐館、藥店、牙醫、廢品回收、打金店……可謂應有盡有,也許其中有一家是百年老店。來過的遊客都知道,想吃雷州白切狗到老街,想看雷劇服裝到老街……在現代和古代的穿插之間,一條老街將雷州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
逛老街累了,遇到一家打金店,店裡擺著幾把椅子,便跟店主說想坐一會兒,店主並不介意,就像遇到熟悉的客人一般,揮揮手,用簡單的兩個字回答:「坐吧」。
於是想逗店主一笑:「瞧,飯也到了.」
逛老街,就像瀏覽雷州古書一樣。街頭巷尾花花綠綠的街道,總能一閃而過吸引人們的眼球。店內掛有草蓆,草袋子,草扇,草帽子,都被我們戲稱為雷州LV。雷州蒲織工藝極具特色,開拓「海上絲綢之路」,要經過選種、舂草、染草、織頭、織布、織花、織角、織邊等工序,一次買得起,賣得起。
雷州老街的車水馬龍,總讓人感到一種漫不經心的舒適感,總讓人忘記時光,這條老街已過了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