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涼菜、熟食店都有滷牛肉,而且銷量還可以。現如今,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幾乎要趕上牛肉的價格。豬肉吃起來比較柴,而牛肉吃起來則比較有嚼勁,相對來說比較彈牙,口感要比豬肉好一些。同時牛肉的營養價值要高一些,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吃牛肉。
滷牛肉吃起來非常方便,買回去就能吃,味道都是調好的,只需稍微加熱一下。有的熟食店滷牛肉口感很好,有的店家滷牛肉吃起來像豬肉,而且沒有嚼勁。為什麼同樣是滷牛肉會相差這麼遠呢?原因是選用的牛肉品種和部位,滷汁配方,製作工藝都不一樣,所以口感會不一樣。店家賣滷牛肉,價格比生牛肉高不了多少,真的有利潤嗎?於是你會有困惑,一斤生牛肉,能做成多少滷牛肉?我現在就給大家解答,怪不得商家愛賣滷牛肉,相當暴利啊。
想要做好每一道菜,選材很關鍵,同樣滷牛肉也不例外。通常做滷牛肉都是選用牛腱子肉。牛腱子肉肉質好,有筋頭,非常適合滷味。滷牛肉的滷汁味道很重,可以掩蓋牛肉本身的氣味。因此很多商家往往選擇比較便宜的冷凍肉。冷凍肉同樣也能做出好的滷牛肉,只不過口感要相對差一些。
想要做好滷牛肉,一般都要焯水。焯水的過程能有效褪去生肉上的雜質。因為生牛肉本身就含有不少水分,在牛肉受熱的過程中,自然會將自身的水分析出。因此牛肉在焯水這一過程中,會因為失去部分水分,導致牛肉的重量變輕。
既然牛肉經過焯水,重量會變輕,於是就要想辦法增加牛肉的重量。這樣賣出去才不會虧本。於是滷湯就成為了賺錢的關鍵。牛肉在焯水以後,倒入滷湯醃製。牛肉經過一段時間,會充分吸收滷汁。於是牛肉就變得飽和起來,不會顯得乾巴巴的。經過滷汁處理的一斤生牛肉,能夠做成六兩多的滷牛肉,效果還是很不錯了,最起碼保證不會虧本了。
除了讓牛肉吸收滷汁,達到增加重量的方法外。商家們往往會花很長的時間,將牛肉燉爛。牛肉燉爛了,接觸水分的面積就更大,因此吸收的水分也就更多,從而達到增加重量的目的。除此以外,有些商家會添加生粉、保水劑等物品,來鎖住牛肉的水分,從而增加淨重。
事實上,能夠增加滷牛肉重量的方法,不僅以上幾點。有的商家為了利益,會使用一些極端的手段,謀求利潤的最大化。因此買滷牛肉,儘量擦亮眼睛,不要買到不新鮮、劣質的牛肉。如果有條件,儘量自己在家做滷牛肉,這樣能保證牛肉的質量和食品的安全。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