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費需求驅動上遊 易果全方位助力中國農產品上行

2020-12-19 葡萄酒前沿

11月26日,由易果深度參與的大型季播節目《識材有道》第四期在央視7套播出,這檔由中央電視臺、易果集團和一畝田聯手打造的全國首檔農產品T2O真人秀節目,將採購商與供應商面對面連接,讓農產品生產商與電商平臺0距離溝通,幫助農產品打開銷路,讓更多的中國優質商品走到消費者面前。

據了解,像蒙自石榴這樣高品質的中國農產品不在少數,但真正能走到臺前,形成品牌讓消費者熟知的卻很少。而易果生鮮、天貓生鮮和盒馬鮮生作為三大採購商,對蒙自石榴品質的認可,更是推動了中國農產品上行。

蒙自石榴來自雲南紅河,得益於雲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都在20°以上,擁有充足的陽光量,生產的不僅石榴甜度高,且營養價值大,因此,被授予「中國石榴之鄉」美譽。謝雲偉捧著他精心培育的石榴品種,來到節目現場。

「食尚寶貝」蒙自石榴批發商謝雲偉也在現場分享了為保證石榴品質,他從種植流程、種植環境、到果品口味為消費者一一追溯講解,其「訂單農業」的合作方式和對石榴品質的高標準嚴要求最終贏得了易果生鮮周誼的青睞,現場拍下了百萬的大單。

據了解,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從3200個報名品種中海選出來,並在200名的最後評審中推薦而來,代表著全國農產品的最優品質。

上下遊供需不匹配 標準化程度低

隨著消費升級到來,生鮮品質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以蒙自石榴為例,從口味以及種植條件來看,一點都不比進口果實差,但在目前的電商平臺上,進口水果不僅比重高,且價格也高,而國產優質農產品卻常常出現優質無優價的情況。

隨之而來的,是好的農產品銷路不暢,而消費端卻有大量的需求還未滿足,事實上,這與我國農產品全鏈條供應協同有關。

首先,我國農產品種植的供需信息不匹配。上遊供應商缺少好的渠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種植時標準不統一,種植產品品類多且複雜程度大,沒有提供適合市場的產品,因此在市場上品質不穩定,難以建立好的品牌。

其次,生鮮水果運輸是難題。高品質的農產品種植地理環境複雜,像雲南紅河等西南地區交通不便,蔬果農產品運輸儲存難度較大,難以保障新鮮高效送達消費者。

目前,從農業端到生鮮消費端之間,還需邁過多道坎坷。基於此,易果集團轉型為全產業鏈的生鮮運營平臺,並推出「生鮮雲」戰略,涵蓋生鮮冷鏈物流服務平臺安鮮達和對接生鮮產業上下遊的雲象供應鏈,致力於為生鮮行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切實幫助中國農產品上行。

「雲象供應鏈」打通農產品上下遊

據了解,易果自2005年建立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演化為連接農產品上遊和下遊的全鏈條的生鮮運營平臺。

為了解決中國農產品產銷的痛點,2016年,易果生鮮成立了連接供應鏈上下遊的雲象供應鏈,意在通過上遊供應鏈整合,通過銷量需求和自建標準化制度反推上遊變革,中間則通過安鮮達確保快速送達,下遊整合所有的流量渠道,搭建一條連結農產品的全鏈條「高速路」。

目前,雲象供應鏈通過源頭直採、市場採買、上遊合作和資本注入對接上遊的農業生產,每天採購量多達1000噸,採購遍布六大洲,39個國家地區,有147個產地,經營的生鮮品類,已經超過4000個。

以本期節目中的蒙自石榴為例,雲南省紅河州是國家貧困地區,易果雲象供應鏈在當地調研時,發現了品質很好的蒙自石榴,之後開始陸續以訂單農業的方式和當地的農戶、合作社進行了合作。到目前為止,通過後臺數據顯示,產品品質獲得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同時,上遊農民也通過雲象供應鏈獲得了更大的收益。

為生鮮而生 安鮮達縮短「田間與舌尖」距離

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快速走向市場走向消費者,還需要強大的生鮮冷鏈倉儲配送體系做支撐,生鮮水果的易壞易腐蝕特性,對冷鏈物流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的生鮮能做多大,取決於冷鏈基礎設施規模」,易果CEO張曄表示,易果「生鮮雲」戰略的關鍵所在,就是強大的冷鏈物流服務平臺安鮮達。

已有12年冷鏈物流經驗的安鮮達,可為生鮮行業客戶提供冷庫倉儲、冷鏈幹線、冷鏈短駁、安全質檢、貨物包裝、分揀加工、冷鏈宅配、門店配送等一體化冷鏈倉儲物流服務。作為一個開放的物流平臺,安鮮達每個配送供應鏈環節又能靈活分拆為產品,提供包括倉儲、配送、包裝等一系列定製化服務。在生鮮末端配送方面,經過十多年的配送積累,目前也已經形成一套專業且成熟的配送服務體系。

為了確保配送時效,安鮮達可為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定製化時效配送,目前,安鮮達可提供包括「極速達」、「當日達」、「如約達」、「次日達」等多種配送時效,滿足各類用戶和商家的需求。

安鮮達高級總監牟屹東表示,「安鮮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搭建了完善的質檢標準體系和成熟的配送服務體系,把生鮮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能夠很好的保證生鮮品質和消費體驗,提升復購率。」

此外,除了獨家運營天貓生鮮及蘇寧生鮮,易果集團還陸續攜手合作夥伴打造易果新零售項目,涉及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新零售業態。隨著線上線下多渠道消費者的觸及,易果掌握了全國最全的線上生鮮消費數據,通過大數據技術,清晰掌握消費者畫像,準確預測消費需求,指導上遊進行產品升級,通過需求端為上遊農產品生產商提供決策,從而進一步加快中國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之路,幫助中國農產品上行,此次攜手央視打造《識材有道》,也是其邁出為中國農業賦能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易果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 助力四川石棉黃果柑面向全國推廣
    在國內最大的生鮮運營平臺易果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聯手推動下,素有「黃金果」之稱的四川省石棉縣黃果柑將於3月24日在易果生鮮、天貓超市生鮮區、蘇寧生鮮以及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等多個渠道同步上線,這也是易果與中國扶貧基金會戰略合作的首個農業扶貧項目的全面推廣。
  • 夢餉集團攜手安徽農墾集團,助力綠色農產品上行
    12月18日,安徽農墾集團副總經理、黨委委員董建平率團到訪夢餉集團考察調研,就新電商、新零售如何助力農產品上行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隨後董建平為作為「安徽農墾名優農產品上行合作基地」的夢餉集團旗下品牌特賣平臺餉店掛牌,並授予夢餉集團創始人王敏「皖墾品牌餉店代言人」 稱號。
  • 首批企業入駐「一縣一店」,廈門又一城助力農產品上行
    這是一家以IT和大數據技術驅動區域商業與產業經濟發展的高科技型企業,系中國十佳電子商務服務商、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阿里巴巴戰略性投資企業。據悉,"一縣一店·全國鄉土消費社群"平臺是一家專注鄉村振興與農產上行的社群平臺,核心圍繞農產品出村進城,為縣域搭建獨立電商平臺,提供獨立營銷銷售體系,推廣農特產;聯盟2800多個縣抱團發展,結合文旅活動,聚合流量、內容、渠道等資源共享,構建全國鄉土消費社群。
  • 拼多多發布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兩臺四網」戰略助力農業農村「新...
    通過創新的「拼」模式,拼多多將時間、空間上極度分散的農產品交易,變革、匯聚成為短期內的同質化需求,從而突破農產品成熟周期短暫的時間限制和地理銷售半徑有限的空間限制,讓網際網路的信息流通和規模優勢,真正覆蓋中國農產品上行,大幅拓展了農產品消費的市場縱深。
  • 京東快遞京鮮坊旗艦店「新鮮」上線,助力農產品上行
    近日,京東快遞打造的京鮮坊旗艦店「新鮮」上線,這個店鋪不僅給眾多小農商家在京東商城上提供了銷售平臺,也是京東快遞打通農產品產銷一體的一次全新嘗試,更是京東快遞在產地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服務方面持續深耕的有力印證。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報告》以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託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在銷售農產品同時,拼多多也注重新農商的培育。《報告》將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發」為核心。
  • 拼多多發布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三區三州」銷售額增長413%
    通過創新的「拼」模式,拼多多將時間、空間上極度分散的農產品交易,變革、匯聚成為短期內的同質化需求,從而突破農產品成熟周期短暫的時間限制和地理銷售半徑有限的空間限制,讓網際網路的信息流通和規模優勢,真正覆蓋中國農產品上行,大幅拓展了農產品消費的市場縱深。
  • ...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蔬菜產業線上線下如何加速融合?「線上菜籃子」產業鏈與供應鏈發展趨勢如何?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如何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
  • 楚楚推與甘肅張掖籤訂對口扶貧戰略協議,助力農產品上行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楚楚推最新資訊 > 正文 楚楚推與甘肅張掖籤訂對口扶貧戰略協議,助力農產品上行
  •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湘」土農產品上行不犯難
    火爆的銷售傳導到了上遊的種植戶,蔣祥盛家的百合逐漸增長到10畝,摘下了貧困的帽子,正式脫貧。同時,佳湘源需要招募更多的人來打包日益增加的包裹,貧困戶蘭金鳳就是其中之一。蘭金鳳家本身就是百合種植合作戶,如今她光靠打包貨物掙來的工資,每年就能為家裡多帶來3萬多元的收入。
  • TO C到TO B,易果轉型生鮮「水電煤」
    而反觀易果此次業務調整,大有發力中國Sysco的野心,但它能得償所願嗎?  切入B端,易果有備而來  其實易果的「臺前」轉「幕後」之路,早已悄然開始。為了解決行業的商品非標準化、保質期短、物流配送難等痛點,易果貢獻出積累多年的冷鏈物流、供應鏈等基礎設施,為生鮮產業搭橋鋪路。這些都為其新徵程備好料草。
  • 搭建農產品上行高速路 電商助力貴州方竹筍搶「鮮」出山
    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介紹,通過與遵義當地農村合作社直接合作,叮咚買菜藉助大數據分析向合作社輸出標準,助推方竹筍從初級農產品往商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上遊更懂得消費者的需求。去年方竹筍上線叮咚買菜後,非常受華東消費者的歡迎,光一個月就銷出100噸。今年,等到方竹筍大量上市,叮咚買菜的採購量預計每天將達到8噸左右。
  • 方便麵多樣化全方位滿足消費需求
    近年來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等方便麵企業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持續推動產品健康營養轉型,促進產品和服務邁向中高端,與此同時也更加注重發揮性價比優勢,注重開拓下沉市場特別是三、四線市場,滿足量大面廣的民生需求,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方便食品。
  •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拼多多創新C2M...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中國特色農產品電商市場分析和發展建議
    特色農產品電商這一"虛擬菜籃子"在更好的滿足居民多樣化、高品質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同時,促進、帶動了"網際網路+特色農業"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淘寶、天貓、京東三個電商平臺農產品上行數據監測分析發現,電商節日經濟對市場銷售走勢的影響不容忽視,水果類、功能性特色農產品持續走俏,西部特產憑藉原產地品牌形象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一)電商節日拉動線上銷量短期激增,年末電商市場保持高位運行。
  • 首屆「消費扶貧銷講特訓營」在中國夢組委會消費服務中心總部圓滿...
    助力消費扶貧,振興鄉村經濟!由廣州華軍貿易有限公司、芳華國際控股(廣東)有限公司、有巢氏商業管理(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祥喆運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開倉放良)聯合主辦,由中國夢組委會指導的首屆「消費扶貧銷講特訓營」8月25-26日在中國夢組委會消費扶貧服務中心總部成功舉行!
  • 「拼」出新產業,貧困戶共享農產品全鏈路收益 拼多多探索中國農業...
    基於開拓性的交互方式和分布式AI支撐下的精準匹配,拼多多被認為能挖掘用戶潛在需求,迅速聚集顯性需求,從而推動上遊農業、製造業實現改造升級。目前,在拼多多的研發隊伍中,超1000人專注於算法設計和開發。在其成立的技術顧問委員會中,YC中國創始人、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前百度總裁陸奇正領導技術委員會相關工作。
  • 蜜芽與河南內黃籤訂戰略扶貧協議 以「田蜜中國」計劃助力農產品出村
    活動中,內黃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楷旺、蜜芽集團副總裁張瀛以及美淘供應鏈副總經理陳平芳從不同角度就助力內黃農產品的上行發展構思以及電商平臺的運作模式、經營理念等分別作了主題分享。內黃縣政府和蜜芽集團雙方表示將就蜜芽的「田蜜中國」計劃與內黃縣「打造內黃農產品網絡品牌」的想法進行深入結合,藉助蜜芽5000萬用戶基礎和行業影響力,以及蜜芽平臺成熟的銷售模式和強大的倉儲物流體系,幫助內黃縣搭建起安心便捷的農產品上行通道,助力「內黃產品」香及天下!內黃作為河南省第一蔬菜生產大縣,為了實現脫貧摘帽和鄉村振興一直在不斷改革奮進。
  • 農品上行品牌先行吉水「吉香萬裡」正式發布
    11月21日,吉水縣農產品公共品牌「吉香萬裡」正式發布。「農品上行,品牌先行!」2018年9月,吉水縣成功申報了第五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將電子商務進農村與農產品品牌打造推廣、網絡上行消費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助力農產品網上銷售,還專門打造了農產品公共品牌「吉香萬裡」,並成功通過了國家商標局的商標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