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老味道 找回記憶中的年味兒

2020-12-10 北晚新視覺網

你記憶中的年味兒是什麼樣兒的?穿新衣、貼春聯、包餃子?打燈籠、放鞭炮、蒸年糕?不同的記憶,卻是相同的甜蜜與幸福味道。如今,儘管不少人感慨「年味兒越來越淡」,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大家聲勢浩蕩的春運搶票大作戰,人們期盼著過年團圓也期盼著找回記憶中的年味兒。而年夜飯作為過年時最具儀式感的環節,不僅承載著的國人數千年的古老傳統,也是一年裡難得的闔家團圓時刻,家人一起舉杯歡慶正是對過年最好的註腳。

目前,隨著春節的漸漸臨近,年夜飯的預訂也進入了新一輪高潮,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北京,全聚德、豐澤園、仿膳等傳統百年老字號餐廳年夜飯的預訂尤為火爆,不少消費者表示希望通過年夜飯上的那一口傳統老味道,來喚醒記憶中的年味兒。

過傳統年

春節,各地的重頭戲非「吃」莫屬,過年的那一口傳統的家鄉味道,恰是人們最無法割捨的舌尖上的「鄉愁」。

今年1月份,大眾點評上線的2019「年味地圖」,便用可視化大數據呈現出了春節期間的飲食風貌,儘管之前最火的網紅菜有髒髒包、舒芙蕾、髒髒茶、炭火蛙鍋、爆漿蛋糕……但到過年,大家對食物的偏好卻完全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其中南北食客憑藉著對烤鴨的熱愛,將其推上了全國最火菜第一名。此外華北地區的餃子、華南地區的盆菜、華東地區的八寶飯、華中地區的魚糕、西部地區的臘肉,都是過年時各地人們的心頭好。地域特色的凸顯和傳統菜餚的回歸成為2019春節餐飲的最大特徵。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春節,人們對於傳統年味兒的期盼有增無減,也因此,對於春節年夜飯選擇外出就餐的家庭,全聚德、豐澤園、仿膳等傳統百年老字號餐廳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年夜飯:菊花魚

而提到全國最火菜第一名「烤鴨」,便不得不提掛爐烤鴨的代表——全聚德。創立於1864年的全聚德,其掛爐烤鴨的技藝出自宮廷,從當年御廚孫師傅的單杆相傳,到今天的集體傳承發展壯大,經歷了七代烤鴨師的堅守與傳承。鴨子必須選用優質的北京填鴨,且需按照嚴格的質量標準進行餵養及加工,烤制時使用果木為燃料,以明火烤制而成。烤制工序更是環環相扣,三十多道工序延續百年,道道有學問、有講究,經過幾十分鐘的烤制,出爐後的烤鴨外觀油亮飽滿、色澤棗紅、皮酥肉嫩……無數食客「打卡」全聚德,正是為了「這一口兒」,春節團圓去全聚德吃烤鴨更是不少老北京人的習慣。而除了烤鴨,被譽為「中國美食名片」全聚德的年夜飯又有哪些不同與講究?作為百年老字號的代表又是如何迎合食客們對於傳統年味的期盼?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全聚德前門店、王府井店、和平門店等多家門店,為大家一探究竟。

品老味道

「回歸傳統老味道」,正是今年全聚德推出的年夜飯的核心「靈魂」,也是全聚德為大家傾情呈現的「年味心意」。

老味道首先來自傳統的菜餚,除了烤鴨,記者發現芥末鴨掌、麻辣鴨膀絲、火燎鴨心等全聚德經典菜餚均悉數納入全聚德不同價位的年夜飯套餐當中。老北京人愛懷舊,這些菜餚是不少人多來年食在全聚德的必點菜,過年時刻親朋好友相聚,一口老味道承載著的是舊時走過的美好時光。

火燎鴨心

老味道還來自於傳統的烹飪技法,在採訪中多位全聚德主廚告訴記者全聚德的菜餚均延用傳統的制湯工藝、無任何食品添加劑,講究的是用上好的食材和簡單的調味讓每個菜品回歸大家記憶中的味道。例如一道大家喜聞樂見的糖醋裡脊,並不需要加入現在極為常見的番茄醬,只是簡單的醬油、醋、鹽、糖,勾芡,但回味卻足夠香。一道火燎鴨心,仍然保留著53度醬香型白酒入菜,290度到300度的高溫烹製手法,吃起來焦香透嫩。

老味道同樣也來自於全聚德對於傳統過年講究的尊崇。年夜飯搭配時,應時應景的原料選擇;菜餚酸、甜、辣、鮮等口味的精心搭配;菜品金黃、紅潤、原色、白綠相間等呈現顏色的用心之選;「年年有餘」等過年宴席的講究……是每一套全聚德年夜飯設計時的必備考量。

年夜飯:魚香蝦球

此外令人驚喜的是,為了照顧有些老年顧客的就餐習慣,也為了回饋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全聚德前門店還感恩推出了2020元的「福聚百年」午宴套餐。而為了更好的滿足眾多全聚德「粉絲」家宴過年的傳統,全聚德和平門店連續多年推出的超值外賣「新春家宴」套餐仍舊延續,除了全聚德烤鴨,四個一斤的京味四喜丸子、老店酸菜爐肉等製作複雜的經典菜餚均囊括在兩款家宴套餐裡,四環內還提供免費配送,在家也能盡享全聚德傳統美味。

傳統的年,除了傳統老味道,京味兒表演、財神爺送禮、抽獎、送餃子等不同門店特別設置的年夜飯互動環節,同樣也是全聚德「年味心意」的重要部分。例如除夕當晚,在北京全聚德和平門店金色大廳,將上演一場集歌舞、魔術、雜技、變臉等節目於一體的饕餮盛宴,以及驚喜的抽獎環節。全聚德和平門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一個月前,年夜飯套餐還未推出時,已經有老主顧來訂餐了。多年年夜飯均定在全聚德的劉先生早早打了電話預定了門店的第一桌年夜飯,不僅為了心儀的傳統佳餚,還為了佔據除夕夜當晚看演出最佳的餐桌。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同為老字號的仿膳特別推出的春節套餐同樣也是「心意滿滿」,蔥扒駝掌、陳皮鹿肉等宮廷美食在套餐中都能找到,點擊率高的拿手好菜抓炒蝦、紅燒鹿筋、松鼠桂魚等,也在送上吉慶祝福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滿足了顧客們的口腹之慾。老字號豐澤園亦同樣如此,在豐澤園的年夜飯套餐中不僅能看到明星產品——蔥燒海參,一些招牌菜也均有涉及,糖醋鱸魚、幹燒黃魚、清蒸魚等寓意「年年有餘」的菜品也都作為家宴菜搬上了此次的套餐菜單中。

透過全聚德、仿膳、豐澤園等老字號滿滿的年味心意,大家不難發現在老字號吃年夜飯漸成傳統的背後,正是這些百年老字號品牌們對於服務與匠心品質始終如一的堅守。 楊琳

相關連結:

年貨大集來了

過春節,逛大集,紅紅火火過大年。過年時走親訪友的年貨,當然不可缺少。全聚德、豐澤園等老字號紛紛拿出特色家宴與特色產品亮相北京市場,此次年貨大集已在臘八節當天開業,將一直營業到正月十五,地點就在全聚德和平門店。

今年的年貨大集,貨品種類可謂十分豐富,不僅有全聚德集團統一製作的十多種系列特色產品,如全鴨席精品禮盒、鹹鴨蛋禮盒,豐澤園禮盒和二鍋頭酒禮盒,還有全聚德和平門店自主開發的多款特色禮盒。

其中拳頭產品有全聚德「京八件」點心禮盒和全聚德吉兔禮中禮、全聚德生肖禮盒。其中全聚德「京八件」點心是由八種老北京傳統點心——小鴨酥、鹹味酥、京糕排、豆沙酥排、鳳梨酥、虎皮蛋糕、一品酥、薩其馬構成,八種點心是由該店面點高級技師採用上乘低筋麵粉、精製綿白糖純手工製作而成,無任何添加劑和色素,並且含糖量低,適合老年人食用,外包裝盒採用老北京點心匣子樣式,喜慶祥和,價格親民。全聚德吉兔禮中禮則是今年新推出的原創產品,禮盒中既有全聚德傳統烤鴨,又有一款精心設計的伴手禮盒,其中含有一枚珍藏限量款手工繪製老北京兔爺造型可愛,色彩豔麗,寓意美好,為人們送去吉祥與祝福,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楊琳

 

相關焦點

  • 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在美食中找尋年味兒
    這部由北京東海麒麟公司出品,愛奇藝影業(北京)宣傳和發行,陳曉卿任藝術總監,陳磊、鄧潔、李勇導演,李立宏解說,阿鯤作曲的影片,通過展現中國廣袤大地上奇絕的年貨食物,串接了一個個新年故事,試圖用鮮活的鏡頭語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檔案,帶觀眾重尋舊日的習俗和年味兒。  尋找年味兒,是創作《舌尖上的新年》的立意之本。「人們時常會說,如今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 喚起記憶中的老味道,石磨豆腐受熱捧
    25日,食博會現場,用石磨磨出來的老豆腐和鮮豆漿,喚起了市民兒時的記憶,大受歡迎。 在展會現場,一款原汁原味的石磨豆腐,因能幫助尋找記憶中的老味道而受市民熱捧。據了解,周末兩天食博會攬客10萬。  25日上午9點多,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內,眾多市民流連於各地美食間,體驗舌尖上的美味。臺灣的熱帶水果、四川的臘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每一個展位前都有不少人圍觀。  豆漿、豆花、豆腐,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也可以做出不一樣的味道。
  • 鄉村味道,或許才是記憶中的那些年味兒
    胡蘿蔔兒泯泯甜,看到看到要過年···臨近春節,年的味道越來越濃,每個人那種舌尖上的記憶,在這個美食紛呈的社會,總會不由己主的勾起無盡的念想和留戀,慶幸總有那麼一些小店,在時代的變遷和食客的挑剔之中仍會堅持最初本味,在簡單中給你一道道極致的美食,讓你時時刻刻有過年的味道
  • 糖畫:舌尖上的「年味兒」
    1月23日,重慶市雲陽縣兩江廣場「年貨節」上,一個傳統糖畫攤位熱鬧非凡,畫師正在為小朋友們加工出各式各樣的「糖畫」作品,現場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兒」。糖畫、又稱糖塑,起源於成都弄堂小街,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感覺年味兒變淡有5大原因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
    5大原因 用儀式感找回年味兒受訪專家: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應用中心測評主管 肖震宇春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現在大家卻普遍感覺「年年過年,年年味淡」。過去,從農曆十二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整整一個月到處都紅紅火火,人人忙忙碌碌地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年底這一天,是準備通夜不眠的。店裡早已擺出風燈,插上歲燭。吃年夜飯時,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來,預祝來年人丁興旺。吃飯碗數,不可成單,必須成雙……年初一上午忙著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擠滿了穿新衣服的農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
  • 達人「復活」20多道美食 找回老福州舌尖記憶
    近幾年來,他們從記憶裡搜索這些美食的味道、到已故閩菜大師留下的食譜中尋找、到民間尋訪,再由大廚們按傳統製作手法還原出來。­  黃履斌說,在發掘搶救菜品過程中,他們也發掘出許多美食背後的故事。例如有一道菜叫「滿閩茶習蠣」,主要採用滿族的麵食「撒子」和福州沿海的「海蠣」食材烹製而成。
  • 舌尖上的合肥「年味兒」
    今天已是臘月十八,春節即將臨近,江淮晨報提前帶您品味一遍合肥舌尖上的「年味兒」。   四大名點   合肥生產的麻餅、烘糕、寸金、白切統稱為合肥四大名點,是合肥四大傳統特產。   豐樂醬幹   選用優質黃豆,經豐樂河水浸泡、清洗後,再配上自製的原汁大豆醬、冰糖、茴香等十餘種配料,加上老雞湯,用火燉煮數小時。   第二天清晨煮開入味後撈出,盛放在匾子裡,自然晾乾,使其色澤油亮,色、香、味俱佳。
  • 咬一口老上海人氣糕點,喚醒你記憶中的年味兒!
    有沒有一種老上海糕點?能讓你感覺春節就要來了?  條頭糕:忘不了的,還是這種老味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上海寧來說,愛吃甜食應該算是一種情懷。而傳統的糕點就是感情的寄託,更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條頭糕是江浙地區傳統特色糕點。糯米粉糅合細沙,不是裹,是將兩者揉在一起,做成長條狀。
  • 南京老門東—在古香古色的深巷中,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
    南京老門東—在古香古色的深巷中,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有一個地方承載了南京城的古老記憶刻畫出整個城市的歷史符號品一品舌尖上老南京味兒看一看原汁原味的老城生活粉牆黛瓦、馬頭牆輕輕勾勒著天際傳統中式木質建築散發著年歲感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糖人兒五彩斑斕的面人
  • 老街會玩樂丨尋味·新年之爆米花,找回記憶裡的味道
    在重慶,有許多有趣的民風民俗,承載著老重慶人的美好記憶,凝結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之魂。馬上就過年了,在「老街會玩樂」中,將帶您找回記憶中的年味——一種經久不衰的童年零食爆米花的獨特回憶,那滿口不可替代的味兒,卻裝滿了整個童年。
  • 記憶中的味道,舌尖上的逍遙紅胡辣湯
    記憶中的味道,舌尖上的胡辣湯《舌尖上的中國》作為首部美食紀錄片引起了全國吃貨們的廣泛關注時隔四年《舌尖中國3》終於來了河南人永遠的心靈慰藉—胡辣湯>終於上《舌尖中國3》啦胡辣湯一碗胡辣湯看似簡單卻體現了河南人的情懷和性格更代表了中原人味蕾深處鄉思的最深厚記憶一碗胡辣湯從挑香料、煮麵筋、放小菜
  • 記憶中的沅江味道:老涼粉
    大益陽客戶端 通訊員 鄔昊霖 吳行 幾十年前的老沅江街頭總會有冰涼粉賣,炎炎夏日喝上一碗既解渴又驅暑。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工涼粉已經慢慢消失在大眾視線中。走遍沅江市大街小巷,終於找到了手工涼粉製作人黃嗲,讓他帶我們找回記憶中的味道。
  • 地道川味臘腸,吃出舌尖上的年味兒
    作為一枚地道的川妹子,逢年過節最愛的就是餐桌上各種臘腸菜,什麼臘腸煲仔飯、荷蘭豆炒臘腸、花菜炒臘腸等等,美味臘腸可以炒一切,每一口都是幸福感爆棚!如今工作在外的我,更是懷念充滿家鄉味的臘腸,可惜所在城市的地道川館子並不多,常常要跨越半個城市才能嘗上那一口家鄉味,每當熟悉的味道湧上舌尖時,瞬間就能回憶起記憶中的老味道。 後來工作越發忙碌,空餘時間越來越少,沒有精力再跑大老遠去吃家鄉菜,於是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一家地道的川味臘腸,就是這款四川香腸,口感很地道。
  • 天津:振興小站稻 找回「舌尖上的味道」
    如今,天津實施小站稻產業振興規劃,請問市民還能吃到正宗小站稻那種『兒時的味道』嗎?」記者提問。&nbsp&nbsp&nbsp&nbsp「您的這種味覺記憶,其實也留存在許多天津中老年市民的腦海中,說明小站稻的確是咱天津地產農產品中不可多得的一個『寶貝』。
  • 咬一口老上海人氣糕點,喚醒你記憶中的年味兒!-松糕,條頭,年糕,糕...
    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充實忙碌一年的你,還記得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的嗎?  有沒有一種老上海糕點?能讓你感覺春節就要來了?  條頭糕:忘不了的,還是這種老味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上海寧來說,愛吃甜食應該算是一種情懷。
  • 回味記憶中的老味道:燃井老火鍋
    誰說要吃正宗的重慶老火鍋一定要去巷子裡小店吃?今天小編帶你走進燃井火鍋--一家你記憶中的老味道火鍋店,一家環境高大上的火鍋店。五個小時都不會軟的酥肉,你吃過嗎?現場炸制的酥肉,還在鍋裡就已經名菜有主了。原味酥肉,外焦裡嫩,長達三十公分的酥肉絕對讓你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 傳統正寧老豆腐,舌尖上的老味道
    傳統正寧老豆腐,舌尖上的老味道 2020-07-04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特產「萁餾」 地瓜幹配豆漿沫記錄舌尖老味道
      半島網7月16日消息 金燦燦的地瓜幹,配著白花花的豆漿沫,蒸出熱氣騰騰的萁餾……過去生活物資不豐富,過年的時候別說是白面饅頭,普通家庭能吃頓萁餾已經算是年夜飯中的「高規格」。萁餾貌似窩窩頭,但是比普通的窩窩頭要大很多,用地瓜幹和著豆漿沫蒸出的萁餾,算是青島地區的特產也是過去最有年味兒的食物,樸素的美食記錄了過去幾代人舌尖上的老味道。  難忘老味道,七旬老人大老遠覓美食  「很多年沒吃過了,就是這個味兒啊,跟原來吃的簡直一模一樣!」77歲的王大爺一邊大口嚼著萁餾,一邊感嘆終於找回了原先的老味道。
  • 鄭州年味兒美食:扒廣肚
    河南特色美食帶你回味舌尖上的年味兒    「三百六十五個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風裡飄著香,雪裡裹著蜜,春聯寫滿吉祥,酒杯充滿富裕……」正如這首歌中所唱,春節將至,年味兒愈濃,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置辦年貨,提前烹飪美食,準備除夕夜給家人奉上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熱熱鬧鬧過大年。
  • 「年味兒」也懷舊!那些記憶中的自製春節零食
    但或許在大魚大肉、杯盤狼藉的間隙裡,往昔物資匱乏時代曾讓人垂涎三尺的自製春節零食的記憶,也會悄然湧上心頭,勾起我們對於舊日「年味兒」的懷戀。新華社各地記者在春節期間,或走訪街頭,或採訪親友,尋覓那些記憶中的自製春節零食,以饗「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