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健身新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手臂練不大怎麼辦?健身一年多了,增肌效果不明顯怎麼辦?
肌肉變大的本質是超量恢復
肌肉在運動訓練之後,肌肉承受一定程度的刺激,會使肌肉產生適度的疲勞和形態功能等等方面的下降,通過適當時間的休息後,肌肉的力量、體積、耐力等都會超過訓練前的水平,稱為超量恢復。
不同的訓練模式就會讓肌肉產生不同效果的超量恢復,所以我們主要研究肌肉體積超量恢復範疇的運動模式。
增加肌肉體積的運動模式
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每組做10RM-12RM,是最有利於增肌的練法。
所以看到很多新手在健身房,想盡各種辦法,每組都要做到10RM-12RM才肯罷休。
實際上,健身房80%的健身者都在這麼做,所以很多人練了很久,不明白為什麼按照10-12的練法,練不大肌肉。
因為很多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數字上,卻不明白數字所代表的真正含義,10-12隻上半句,其實還有下半句。
就像很多人只聽過以德報怨這句話,以為老祖宗是在教育我們,不計較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其實原句是這樣的:「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所以只聽半截話真的挺耽誤事的。
好了,廢話少說,切入正題,10-12下半句是什麼?就是一個反覆的時間,要做足4秒。因此完成一組動作的全部時間是40秒-48秒。所以引出下面一個對增肌來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肌肉激活時間』(TimeunderTension-TUT)。
『肌肉激活時間』(TimeunderTension-TUT)
簡單來解釋,就是肌肉保持張力的時間(肌肉持續發力,不洩勁的時間),科學研究發現,肌肉激活時間在40秒-50秒之間,是最有利於增肌的。一個標準的動作,綜合計算的平均反覆時間是4秒,因此才得出的10-12這個數字出來,10-12隻有在每個反覆持續4秒甚至更長。時間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而事實上,能做到每個反覆四秒的健身者太少太少了,他們會為了達到10-12這個虛無縹緲的數字,用自己控制不了的重量(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大重量才能增肌),連拉帶晃,做完一組動作,每個反覆也就2秒結束,全程不過24秒,這當然就起不到好的增肌效果了。
動作的相對標準是前提,要保持核心穩定,稍有借力正常,但是不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