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筆者都以為黃河裡的鯰魚數量很少、甚至絕跡了。作為一名野釣發燒友,筆者在黃河釣魚也有不下十年光景了,釣到鯰魚的次數卻寥寥無幾。就算偶爾釣到一條,也是不到半斤的「鯰魚苗」。
在老一輩漁民中廣為流傳的黃河大鯰魚,愣是沒見蹤影。據河邊的漁民講,二十多年前黃河中還有二、三十斤的大鯰魚,雖比不上印度的「食人鯰」,但體型也夠大的。傳說歸傳說,可能黃河中還真的會有大鯰魚,就「蟄伏」在我們見不到的神秘地方。
直到最近,看過一個專業釣黃河鯰魚小夥的視頻直播之後,改變了筆者對黃河鯰魚的看法。在黃河中不是沒有鯰魚,而且數量還很多!只是以前沒有掌握住野釣的技巧而已。
看一下這個小夥(黃河野釣小全)的直播視頻,這漁獲把一個釣魚「老炮」都看饞了!
視頻中的鯰魚,都是這個濮陽小夥在黃河中釣到的。為何他一次釣到的黃河鯰,比別人數年釣到的都多?
這其中當然很有訣竅。據小夥在直播中稱:「有時候一晚能釣到十幾條大鯰魚,一般都是用青蛙或者泥鰍掛鈎拖釣,一釣一個準。」
從小夥的口氣中,我們可以判斷出兩個「獵鯰」的關鍵因素。第一就是野釣的時間,當然要在晚上;第二就是釣餌,一定要用活餌。
這與鯰魚的習性有很大的關係。黃河鯰怕光,在白天如果不是餓壞了的話,它們一般都不會輕易出動,所以很難釣到。只有到了晚上,才是它們覓食的高峰期。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小夥一晚的釣獲能抵得上別人十多年的努力。
鯰魚視力已基本退化,全靠觸覺、嗅覺來覓食,兩根長長的鬍鬚是它最得力的捕食助手。為吸引它們注意,釣餌就一定要用活的,用小青蛙、小泥鰍掛鈎是最好的餌料。
這個濮陽的釣魚小夥也緊緊抓住「網際網路」時代的機遇,每晚開啟了「直播」模式,將野釣的過程分享給廣大釣友,甚至把「獵鯰」當成了一種職業,也收穫了不少粉絲。
如今,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釣魚愛好者們想好好野釣一次甚至都成了奢望。城市裡的小河溝,到處都洋溢著怪怪的味道。郊外僅有的幾條野河,也可能被改造成景觀河道,逐漸對釣魚人說起了「不」!
沒時間、沒地點釣魚,成了釣友們心中的痛!拿內陸城市鄭州來說,就算有機會驅車幾十公裡到黃河灘野釣一次,也要面對著數不清的「電工」,「空軍」成了家常便飯。
看了濮陽小夥的「獵鯰」直播,覺得眼前一亮,甚至有點過把癮的感覺。工作中的壓力和生活中的煩惱也仿佛突然消失了。
對釣魚人來說,釣魚就是一種最好的解壓方式,它會讓索然無味的生活變得充滿樂趣。期待有時間也去黃河灘來一次「獵鯰」行動!
本文編輯:黃河牧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