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了房子,就有裝修公司來聯繫,究竟是誰洩露了我的個人信息?

2020-12-19 騰訊網

近日,江蘇無錫警方破獲一起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專案組順藤摸瓜,很快摸清了一個涉及家裝業、房產中介業、地產開發業等多個行業的信息販賣網絡,抓獲涉案嫌疑人15名,累計查獲涉及無錫幾乎所有小區業主信息500多萬條,涉案嫌疑人非法獲利近百萬元。

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更離不開網絡。在這個「信息共享」的危險世界裡,信息洩露一直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痼疾,更細思極恐的是我們竟然已經習慣了個人信息被洩露、不斷地被推廣電話騷擾,雖然這不是個正常的現象,但卻又無可奈何。

一方面是倒賣信息的不法分子法律意識淡薄,有恃無恐;另一方面是公民在受到電話騷擾,個人信息被洩露後的維權無門。但若是長期下去,可就不止信息被洩露這麼簡單了,我們個人的財務等信息將會面臨著被盜用、被竊取的風險,像身份盜竊、信用卡欺詐、醫療詐騙等情況皆有可能發生,由此可見,若是被對方掌握住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多麼地可怕!

因此,我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但同時也呼籲有關執法部門在打擊個人信息倒賣集體的同時,也要對個人信息購買者加以懲處,真正地做到有所追蹤,有所懲戒,否則,依舊會有人鋌而走險,導致我們公民的權益不斷受到損害。

網際網路時代,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過嗎?你接過最奇葩的騷擾電話是哪一段呢?

相關焦點

  • 個人信息洩露渠道揭秘:誰把我們賣了?
    面對這樣的「艱難時世」,我們不僅要問,屢禁不止的個人信息洩露到底源頭在哪裡?每天是誰在洩漏著我們每個人的秘密呢?下面,我們就來向大家揭秘一下這背後的真相。  網絡服務商:洩密信息第一元兇  「每天所要登錄的網站多的時候怎麼也有數十個,基本上每個都要註冊個人信息的。」
  • 房子早就賣了 現還有人問房子賣不賣?原來是個人信息洩露
    (奉化公安分局供圖)記者 王曉峰通訊員奕超超牛偉新房剛交付,立馬就接到裝修公司打來的推銷電話,對方能準確說出你的基本情況。碰到這樣的事,很容易猜,那就是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但有些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烏龍」:你的房子明明兩年前就售賣了,直到今天還有中介打電話詢問房子賣不賣,這是信息滯後了嗎?
  • 「裝修顧問」騷擾不斷 濰坊某裝修公司被指非法獲取客戶信息
    「你在xxx小區的房子快要交房了吧?我們為您準備了幾套方案,您有時間來一下嗎?」近日,家住濰坊的李女士遭遇了裝修電話頻繁「轟炸」,這讓李女士很是擔心。2019年10月份,李女士在濰坊某小區購置了一套新房子,今年12月份即將迎來交房,欣喜之下,李女士卻犯了愁,「房子還沒交房呢,一家裝修公司就頻繁打電話推銷,問是不是這小區的業主,怎麼裝修?」「這小區要交房是眾所周知的,但我的個人信息是怎麼洩露的呢?」這讓李女士感到心慌和害怕,李女士表示幾乎每天都會接到裝修電話。
  • 男子房子剛裝好,裝修公司騙開門進屋拆東西,公司:這是我多做的
    男子房子剛裝好,裝修公司騙開門進屋拆東西,公司:這是我多做的人們作為一項固定資產來說,對於人們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畢竟房子的價格高居不下,放著也會增值的。買房有的人是用來自住用的,有的卻是用於投資的,但不管是什麼用途,買來的一般都是毛坯房,業主需要後期自行請裝修公司來弄。這選擇裝修公司也是要謹慎的,要是對方不負責任,裝修出來的新房也可能會變成二手房。在杭州就有一個吳大哥,新房子才剛剛裝修好,卻被裝修公司的人騙開了門,然後還拆屋裡的東西,這操作是怎麼回事?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 信息洩露頻發究竟有沒有辦法?
    數據化時代,大家一方面欣喜於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智能,另外一方面同樣在擔心個人信息的洩露。尤其是這兩年隨著各種大數據應用的普及,人們的擔心甚至已經在逐步超過「欣喜」,平臺、機構信息洩露的事件,經常出現在我們眼前。17日,圓通速遞公司回應稱,其內部員工與不法分子勾結,致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
  • 隱私洩露,臨近接房裝修公司就電話轟炸,業主維權無門
    相信很多買了房的業主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交房前半年或者幾個月的時候開始,就會頻繁地接到建材、裝修、家具、油漆、防水等公司的推銷電話。不勝其煩的業主不禁感到困惑,到底是誰洩露了自己的隱私。這些商家不停地撥打業主的私人電話,邀請你去現場參觀裝修方案。讓人無可奈何的是,同一家公司就有七八個業務員不停地換號碼打進電話,為此,手機上的黑名單就算是不斷增加也於事無補。更有甚者,業務推銷員的電話打進來過後遭到拒絕還對業主進行言語辱罵,提醒其這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後,對方不禁沒有歉意,甚至還叫囂,你要想不收到騷擾電話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註銷電話號碼。
  • 我的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是信息洩露重災區
    記者梳理這些案件,發現近幾年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有啥後果綁架 詐騙 敲詐勒索極易引發關聯犯罪在犯罪主體上,近年來出現了公司、公司總經理、公司職員共同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企業如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
  • 為何推銷員會知道我的個人信息?
    浙江在線03月07日訊近日,有多位市民向記者反映,手機頻繁接到一些莫名奇妙的推銷電話,而且對方還能準確說出機主的姓名和住址,而且這些打電話來的推銷員還特別能扯,弄得人十分煩躁。  有人疑問:我的個人信息怎麼會到了這些推銷員的手裡,而且還這麼詳細?
  • 個人信息能值多少錢? 銀行VIP客戶一條可賣1000元!
    當下,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行業的客戶,個人信息洩露現象非常嚴重,一條條包括姓名、電話、地址、工作單位、開戶行等完整隱私數據被當成商品販賣,各種莫名其妙的電話讓人防不勝防,一不留神就被騷擾、被訛詐,但受害人又問責無門。那麼,個人信息究竟是怎麼從銀行洩露出去的呢?晨報記者深入調查,為你揭秘個人信息洩露內幕。100人信息價值多少?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記者梳理這些案件,發現近幾年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  洩露了啥:徵信行蹤住宿房產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洩露  從信息特點看,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
  • 又是圓通,40萬個人信息遭洩露!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
    回到住處,王先生按照公安部門提醒,撕下寫有自己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的運單並撕碎,但他知道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就算我做好自我保護,但快遞企業有我的信息,信息洩露環節很多。」   就在幾天前,圓通速遞被曝有5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導致超過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
  • 戴好個人信息保護「安全帽」
    □記者 尹翠莉身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諸多便利,但同時個人信息變得愈發透明,信息洩露風險也在加大。個人信息是怎麼洩露的,信息安全漏洞該如何補?記者日前走訪了省反電信詐騙中心,請專業人士揭露不法分子的伎倆,讓大家戴好個人信息保護「安全帽」。個人信息洩露會導致犯罪分子「量身定製」詐騙不久前,省會市民路先生在北二環買的房子可以入住了,收新房本該是件高興事,可他卻向記者大倒苦水。「拿到鑰匙第二天,推銷電話就撲上來了,有時一天能接十來個。
  • 曲靖市民遭裝修公司狂轟亂炸!一周接了數十家擾電話
    「你好,我是曲靖爨品裝飾裝修公司的業務員,聽說您買了xx小區的房子12月底接房,給準備裝修了?」「我們最近在做活動,裝修送家電,你有空可以過來我們公司了解一下!」一家又一家裝修公司電話騷擾......當質問打電話來的業務員,個人信息到底是怎麼洩露出去的,他們都說是秘密渠道拿到的信息,自己新來的只是按照公司要求辦事。那麼小編就很疑惑:業主們的信息是誰洩露出去的?是怎麼被洩露出去的?
  • 孩子開學家長被培訓班電話「轟炸」 誰洩露了信息?
    孩子開學家長被培訓班電話「轟炸」 誰洩露了信息?他們不解:  「誰洩露了我的個人信息?」  本報訊(特約記者朱潤勝通訊員周磊)8月2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當天,孩子剛上初中的家長劉女士接到了20多個電話,都是課外輔導班打來推銷補習課程的。劉女士生氣又不解,「從未給這些補習班留過電話,是誰洩露了我的個人信息?」
  • 偷拍運單批量調取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新銳就此分析,個人信息被洩露的用戶有權要求收集其個人信息的快遞公司刪除其個人信息,若因個人信息洩露受到損害,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代購、網點、「內鬼」,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因為疫情原因,QQ用戶「邵莊」的國際代購生意不好做。
  • 你的個人信息都被「賣」到哪裡了?2019打擊侵害個人信息行動揭秘
    2019年1月,浙江省諸暨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對案件的梳理分析,發現諸暨祥生新合置業有限公司開發銷售某小區時,涉嫌洩露、出售業主個人信息。經查,該公司在開發經營過程中收集到某小區業主姓名、房號、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後,未妥善保管,導致業主個人信息被其員工獲取,以1200元的價格非法出售給他人獲利,造成小區業主個人信息洩露。
  • 求職者們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誰動了我的簡歷?
    來源標題: 誰動了我的簡歷? 「售賣的簡歷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當天一手簡歷可以賣3.5元,二手簡歷0.8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 剛裝修的房子住兩天有沒有問題 如何裝修房子才可以省錢
    裝修房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選擇劣質裝飾材料,或者是沒有考慮過各種節省材料的方法,可能會非常浪費費用。下面介紹的是剛裝修的房子住兩天有沒有問題,如何裝修房子才可以省錢,希望大家在選擇這些裝飾材料的過程中,都能了解各種裝飾的方法,選擇一些優質的裝飾材料,發揮更好的室內裝修質量。
  • 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對於之前登記的紙質版個人信息,記者詢問的7棟寫字樓全部留存,工作人員均表示,紙質版信息已上交物業保存管理。10家大型商場中,有兩家仍留存紙質版信息。10家餐飲店中,有4家店鋪仍留存紙質版信息,其中吉野家磁器口店表示,信息目前在店裡留存,需要聽相關部門和公司的整體安排。
  • 500萬的房子都買了,卻因5塊吵到離婚:裝修才是婚姻的照妖鏡
    有個剛辦過婚宴的男的找她來要宴席帳單,因為他要離婚了,要把帳單和妻子AA算清楚。我朋友很驚訝,這小兩口剛結婚3個月啊!男方家境很好,在北京500萬的房子都買了。在裝修時就因為一個幾塊錢掛鈎,兩個人吵架吵得不可開交,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房子剛裝修好,兩個人就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