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本連載是我2010年以來與茅臺鎮酒的經歷。有感於這些年茅臺鎮酒的各種傳言,跟我所感受的實際狀況不大一樣,就想著把我這段經歷完整寫出來。並不是要還原茅臺鎮酒的真實運營情況,也不是替哪個廠家推銷,更不是為誰搞鋪墊。而是給喜歡醬酒的朋友一個參考或啟發,以後買茅臺鎮酒少走彎路,花錢少點,買到的酒真點、好點。
我與茅臺鎮酒打了10年的交道,持續無間斷,買過一些酒,也幫他們推介過酒,切身感受了茅臺鎮醬酒的實際交易。茅臺鎮酒的傳說很多,大都是唱衰,以至於坊間傳言「茅臺帶個鎮,買酒需謹慎」。把我的經歷寫出來,目的是向大家展示一個側面的茅臺鎮酒,沒那麼好,也沒那麼不堪,真真實實的樣子。只是一篇寫不完,只好採取連載的格式,先用短篇信息理清思路,再整理成章發到這裡,本文是第七篇。
原標題《我喝茅臺鎮醬酒10年的經歷():……》主題頭17個字符有點長,佔用全部30字的大半,以至於主題表達受影響,現改成當下題頭。同時把今秋在汾酒城門樓子上品酒的鏡頭作為題頭照片,以致紀念。用汾酒關聯的圖,寫茅臺酒的事,背後故事容當以後分解。
為什麼同行會有「相妒」
書接上回,建群初期的經歷有點故事性,拐過細說。那幾個賣酒人為什麼仇敵一樣對我,必欲置死地而後快?我考慮了很久才算搞明白。原來他們感到威脅,不僅僅「同行是冤家」,而是實實在在的威脅。或許可能感到氣憤:我花大錢打廣告都難賣,憑什麼你這裡主動上門,還搶著要?
「威脅」的根本是性價比。茅臺鎮醬酒價格體系,這裡不便言明,就說性價比。實驗產品的商品性質是品鑑酒,不同於散酒,也不同於貼牌酒。自然有了價格優勢,該比商品貼牌便宜,否則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比如品鑑的坤沙價格,低於所有商品醬酒,幅度還很大。好比現在的坤砂,200以內誰能買到?真貨基本買不到。但是,彎道超車就能買到真坤砂,商業機密這樣明說,可見我不是生意人。當然行業內都知道這裡的奧秘,只是願意做的人很少,都恨不得一鋤頭挖出個金娃娃。
當時對於群裡的反常現象,先採取換群的辦法,把搗糨糊的濾過。嚴格過濾三次後,以為乾淨了,都是自己人。沒想到裡面還有「雷」,像極了《潛伏》的餘則成,靜默在裡面,完全看不出來。過了大半月左右吧?有人提醒我,群裡要發生大事情。我沒當回事,心想至多炸群唄,沒什麼大不了。說時遲那時快,突然爆出一篇長文,一看就像精心寫作的文章,把我為粉絲酒友謀福利這件事,說的狗皮不是。只是不像理論文章,更像潑婦罵街,我就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後來知道爆雷的原因,是他們以為我會和他們套路一樣,先把酒友忽悠暈,然後割韭菜大招在後面。就是說認定我是騙人,騙術遲早會露出來。結果潛伏半個多月沒見騙術,就是實實在在為酒友提供口糧酒的。繼續潛伏沒了意思,放一炮走人,從此群裡安靜了。
為什麼粉絲反應會一邊倒
因為是品鑑酒性質,又是為了驗證市場白酒價格能否回歸理性,我給他們的定價原則是就低不就高。品鑑價不高於原酒價格一倍,包裝儘量簡單,把錢用到酒的品質上。也就是說,酒友們拿到的酒,要比商品酒價格低很多,性價比凸顯。所以,儘管有人搗亂,群裡形不成氣候,出頭就被大家鄙視。
三天後酒友們陸續收到酒,隨時都在群裡反饋,一片叫好。山東聊城一位酒友,和他身邊的朋友品嘗後,連著要了千多件,110斤桶裝散酒也順帶買了10幾桶。他的故事後面還會提到,前幾天我還把找來的酒寄給他品嘗,反饋依然當年的好。這樣的事例很多。深圳一位酒友,居然把這個酒當生意做,每次百件買回去,加價一倍賣出去,生意居然好得不行。
因為對W總和Y女士的信任,也是把她當家人對待,就沒當她外人。在具體做法上,凡是從平臺轉來的粉絲,我都是隨即把名片給Y女士,你們自己談,自己交易,我從不過問。不僅交易不過問,他們開始說的規矩,每月給我報次進度,多少人買酒,分別買了多少,我也從不要看。原因也很簡單,你給不給返點無所謂,反正在錢上是為了她母子倆。別說用酒返點,就是用錢,我也不稀罕,目的不是我要掙這個。
紛亂的江湖惹人煩惱
從2017年農曆十月初一,到2019年國慶節,基本兩年期間,模式實驗基本順利。有幾件值得一說的事情,挑三件:
第一件是粉絲投訴。
兩年時間裡,粉絲們基本都有投訴,還出奇的一致。只是投訴對象不是酒,而是人,當然是找我投訴。現在能看到本文的應該還有當初的投訴人,您看看我說的對不對。投訴內容是Y女士服務態度不好,說她一個做生意賣酒的,怎麼像過去國營商店服務員一樣?一副不耐煩的態度,說話總懟人:愛買不買,不買拉倒。
第二件是領導撬員工牆角。
從接觸這家酒廠開始,我對W總身份始終堅信不疑,起碼沒懷疑過。即便有多次給我假酒的事實,也從沒想到廠家會這麼低級造假。我知道該廠老闆概況,當地頭面人物,值得信任。2019年春上找我撬Y女士的牆角,還是沒產生懷疑,以為她說話難聽,領導想幫她一把。要知道在廠裡,W是銷售部總經理,Y是銷售部員工,直接上下級關係。事情經過是W找我說:「你把粉絲都給了她,也給我一部分啊,看看我的本事啊」,還不我讓對Y說。我開始給過他一段時間,同樣叮囑他,都是信任我的朋友,不要怠慢。沒想到留下隱患,第一次出現產品投訴,有位粉絲對W很不滿意。
第三件是W總很惹我生氣。
2019年勞動節前,山東聊城的粉絲,就是前面說到買了很多酒的朋友對我說,他五一節想邀我一塊去茅臺鎮看看酒廠,順帶再買點酒。我說你去吧,我和他們都快十年交道,老熟人了,我安排他們。當時給W總他倆說了這事,讓他們認真接待。誰知朋友去了鎮上,他倆毛都不見,我打電話都不接。結果朋友看了其他幾個廠家,買了60萬其他家的酒回去了。這件事讓我動了大氣,真的生氣了,於是有了要去鎮上看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