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有個話題突然火了,叫「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它講的是在秋分前後這段時間,收到好友發的奶茶紅包,或者和好友一起喝熱奶茶。
本來它只是一個很正常的暖心行為,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轉發分享之後,莫名它就火了起來,大家開始紛紛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去。
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現象呢?
檸檬覺得它算是一種從眾心理。
比方說有一個人白天在大街上跑,大家看到也跟著跑,除了第一個人,誰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這就是從眾心理,也叫「羊群效應」。
你一開始看到這個話題可能也不清楚它是什麼,但是看到朋友圈都在發,於是也跟著參與進來。
但不知道你發現沒有,「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除了能讓大家感受這種溫暖的氛圍,對於奶茶店來說也是一種特別好的營銷。
這也是檸檬今天想分享的第二點:從眾心理也可以作為一種營銷手段。
就拿雙十一來說,這是電商平臺推出的一個節日,它其實也是利用用戶的從眾心理,一開始很多用戶可能很少網絡購物,而電商平臺通過營銷這個節日,促使你也加入進來,因為當你發現身邊的人都在雙十一買東西,你很難不被影響。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從眾心理呢?檸檬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
①眾人提供的信息更為全面可靠。
一個人能夠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人多的話,獲取的信息肯定會更多,這是很多人共有的想法,所以我們會在自己不清楚現狀的情況下去跟隨大眾。
比如你去吃飯,對於排隊多的餐廳可能會有更高的信任度,因為你覺得這麼多人都去排隊肯定很好吃。
②人們一般不願和群體作對。
「槍打出頭鳥,切莫強出頭」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話,這也反映了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這個原因和我們今天談到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關係不大,但是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人始終是群居動物,如果大家都選擇這樣做,自己又有什麼道理不跟著做呢?
如果有反駁的人,那他可能會得到群體的反對甚至是批判。
③喜歡追隨位高權重的人。
我們的目光除了會放在身邊人身上之外,也會特別注意那些位高權重的人,所以如果有影響的人做了某件事,其他人自然也會跟著一起做。
可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開始只是一些營銷大號發布的營銷內容,但因為這些營銷大號的影響力大,關注的人多,所以看到、轉發、參與的人也就多了。
④有的人容易受他人的觀點影響。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想要做某件事時,卻因為自己不滿意,或者沒有信心等原因而想要放棄它,但如果你看到有些人已經這麼做了,那這對你而言無疑是一種推動,所以沒自信以及場依存性格的人更容易受從眾心理影響。
⑤情緒波動更容易做出從眾的決定。
人在感性的狀態下會做出更隨性、更能滿足自己心理需要的行為。
比如如果這個話題換成夏天的第一杯奶茶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參與,正是因為現在天氣轉涼,更多人會想要喝溫暖的飲品,所以這個話題才能被這麼多人接受。
而且它的背後其實蘊含的是「我想要被朋友關心」「我也想要關心朋友」這樣一個心理需求,在秋天這個容易情緒悲傷的時節,它的出現會更容易激起大家心裡對溫暖情感的渴求。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我想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的心理現象分析,對此感興趣或者還有其他煩惱可以直接私信我【諮詢】。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