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3日訊為加強東西協作扶貧,棗莊市委宣傳部組織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和市級新聞媒體,赴重慶市豐都縣調研採訪棗莊市在豐都的扶貧項目。10月23日,採訪調研團第一站來到豐都金雞產業園區。據了解,該園區是豐都縣、棗莊市協作共建,與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建設重點工程項目。項目佔地1080畝,全面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實現產值8.4億元、納稅3500萬,提供就業崗位約500個。
重慶市德清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勝告訴閃電新聞記者,該項目由豐都縣政府國有公司通過整合涉農資金、棗莊東西協作扶貧資金、銀行融資等籌資約3億元修建蛋雞產業扶貧園區,包括蛋雞標準養殖場和加工廠房,產權屬政府國有公司所有,北京德青源公司投資1.5億元用於生物資產和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合作發展240萬隻蛋雞扶貧產業,形成包括飼料加工、養殖、蛋品加工、有機肥加工、屠宰等全產業鏈的蛋雞產業。「養殖園區是採用歐盟標準的現代化養殖場,屬於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養雞場,已於2017年8月啟動建設,其中青年雞區已建成投產,蛋雞區主體工程基本建成。」
王新勝說,根據協議,該項目建成後,德青源公司以租用國有公司養殖場和廠房的方式進行獨立生產經營,租期15年,每年向政府國有公司按固定資產投資的10%支付租金約3000萬元;租用期滿後,同等條件下德青源公司可優先續租或按照項目折舊淨值一次性收購所有資產。政府將德青源支付的租金還本付息後分配到村給貧困戶購買村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在本地就業,通過勞動實現增收,實現資產收益扶貧,同時德青源公司在產業發展每個環節都向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帶來了整體效益多方面豐收。首先,金雞扶貧項目全面投產後除了納稅之外,還可直接解決約1200個貧困人口就業,一方面德青源公司的工人面向全縣貧困戶招聘,直接提供500多個穩定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租金淨收益每年可為貧困戶勞動力安排不低於600個村公益崗位。
同時,該項目還能間接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能帶動飼料生產、物流運輸、包裝、疫苗等上下遊產業發展,帶動1家物流公司和1個包裝廠,創造600個愛心扶貧崗位,通過訂單農業帶動1.35萬畝玉米種植 ,帶動4500人就業,間接帶動貧困戶10000餘人長效增收脫貧。該項目還充實了村公益性崗位。解決了村公益性崗位不足的問題,為村上的河長制管理、養老服務、易地搬遷點的物業管理等提供了公益服務。
據了解,該項目的投產,可預期效果比較明顯。和傳統產業扶貧方式比較,這種方式,真正實現了蛋雞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另外,是創新了產業扶貧資金的投入方式。金雞產業扶貧項目一方實現了資金的多元投入,收益共享;另一方面改變了長期以來扶貧資金撒「胡椒麵」的投入方式,資產屬國有,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貧困戶得到了實惠。
同時,該項目還解決了產業扶貧的一些制約因素。北京德青源公司是國家龍頭企業,是蛋雞行業的領軍企業,有成熟的技術和市場,這就解決了貧困戶單打獨鬥發展產業所面臨的市場、技術、疫病等風險,貧困戶直接間接參與產業的發展。
不光如此,該項目探索了新的產業扶貧的利益連結機制。金雞扶貧探索出了較為成熟的產業扶貧和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總結出了貧困戶構建利益連結機制方面的成功經驗,讓貧困戶長期穩定受益。
閃電新聞記者 賈曉宇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