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的三大法寶:無為、無我、利他

2020-12-19 心理幫

無為是根本的心態和方法

無為才能無不為

輕鬆容易兼顧心想事成

正是無為之真諦

無為像天一樣

無所不覆

任何事情都應充分遵行

無我像地一樣

無所不載

任何時刻都應儘量忘掉自己

無我是好病改運的良基

人心一死道心方生

一切的為己都在造惡

惡有惡報規律難逃

利他是心想事成的仙藥

服用越久

服食越多

定能脫胎換骨成聖成賢

利他像人一樣

勤勞踏實多生產

才能享受豐盛的大餐

自私是健康的毒瘤

時刻為了自己好

時刻想著自己好

相反一定越來越糟!

要讓自己好

多幫親友笑

喜神有三子

健康、財富和幸福

為了自己好

把自私幹掉

盡好責任,活好當下

多勞不怨,不想其它

無為、無我、利他

天地人三才

和諧完整

普利有情

望用心實踐

真是修齊治平的保障

永脫煩惱的資糧

無為

越想病好

病越不得好

目的性太強

拔苗助長

南轅北轍

啥都不得好!

無我

饒了自己

忘掉自己

不要再想自己

一切的病症

背後都是

嚴重的為我!

利他

要想自己好

先讓親友好

這是救命的良方

親友和你是一體

他們有多好

你才能有多好!

以上三規律

大量實踐的精髓

用真心體悟

用行動證明

人人都能好

如果還沒好

是你沒做好!

沒有貪求就沒有痛苦,

正所謂無欲則剛

沒有愛戀就沒有恐懼,

因為和我沒關係

清淨心就是道心,

不起分別沒有利害

心海廣闊無邊,

心地光明無限

絕對的自由,

浮浮沉沉,

恢而不失

隨緣應物,

過去不留

用時無窮,

止時為零

真空妙有,

無極不動,

太極不停

財色名食睡,

人們以為貴,

心裡常貪求,

不知究竟空

貪嗔痴慢疑,

本是五毒丸,

服用不停止,

生活在地獄

一切身心病,

皆由過惡生,

不反省改正,

常會惡循環

人生有正道,

勿南轅北轍,

常保清淨心,

精進積福德

世界似真非為真,

物質變動造幻影

人心似空實為根,

相由心生亦由改

人類思考上帝笑,

顛倒亂為造是非

致虛極和守靜篤,

息心方可道心生

相關焦點

  • 唯無用無為無所待,才真自由
    他說」富貴於我如浮雲「,得到靈魂解脫的方式是克己復禮,儘量減少欲望,過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莊子則認為這根本不足以去除心奴,因為有意義的生活,本質上無意義,你有所求必然有所待,有所待,必然身心不自由,所以莊子追求的是一種完全超越世俗的路徑,叫做」物物而不物於物「的境界。莊子說,「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 無我無為便是清心
    這就是心眼太小,讓「我」字遮住了眼睛,撐破了心靈。其實,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何苦去計較別人,在乎別人。若能將「我」字拋開,就沒有什麼氣可生,仇可恨;也沒有什麼事可煩,怨可惱。只要能做到無我無為,心靈便是一片晴空,眼前便是一朵祥雲。心無所求,自然也就無傷害。趙道一說:「忘世榮華,甘心寂澹」。
  • 無為價值取向之展現:自然無為——政治功力與善美取向
    老子主張「以正治國」,正即清睜無為。「清靜為天下正」。只有清靜無為,順大道,法自然。不幹擾,不脅迫,不妄為.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結果,使百姓安居樂業、自然而然的生活。用老子的話講即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所謂無為、好靜、無事、無欲,即是「為無為」;而所謂「自化」、「自正」、「自富」、「自樸」,即是「無不治」。因此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 減少煩惱和憂愁的十三個心靈拐杖
    想法太多一事無成放空自己身心輕鬆清靜心生福清靜心生慧追求心想事成常常南轅北轍學問之道無他多個角度考慮才能冷靜處理聖賢、親友、未來的自己如何看待當前的問題個人智慧實在有限藉助能量的確高明養成習慣不急判斷心不一定才有無限可能心靈可以無限自由
  • 論無為的真實含義,及修行為什麼要無為?
    舉例而言,一般情況下別人和你說話,你會答覆他,如果你說我要無為,故意閉目塞聽不搭理,這反而是一種不自然,是一種有為了。因此,無為就是一切順其自然,凡事遵循天道,不自作主張,不自以為是,不刻意造作,更不能恣意妄為,胡作非為。人生在世幾十年,我們後天形成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對世事萬物的認知,無疑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甚至充滿了狹隘和偏見。
  • 《金剛經》的「無為法」,是指以「無」為法,不是以「無為」為法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在《金剛經》第三十二品中說道,「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對於這經中的「無為法」和「有為法」,你是怎麼理解的?你會不會以為「無為」是指無所作為,「有為」是指有所作為?我覺得不應該這樣理解。
  • 韓非子:無為、無欲、無思、無用,你猜是什麼?
    沉迷於金錢忘記真我,是「虧本」的行為,有時會蠶食人的覺悟意識,可能讓精神發育畸形,讓心靈成長有了局限。二、「德」,是無為、無欲、無思、無用。「德」是什麼?在韓非看來,「德」是無為、無欲、無思、無用。韓非精讀《老子》,對他的人生觀宇宙觀影響集非常大,可以說在春秋時能達到他的思想深度還真不多,就連秦始皇身邊紅極一時的李斯也非常佩服韓非,甚至是嫉妒。如果韓非只研究《老子》,估計他的一生會平安度過,老子的思想是與世無爭,和光同塵,守弱守靜,這樣有可能避開李斯對他的打擊。
  • 老子、扁鵲、蘇東坡:無為,才是真正的無上慈悲
    說到無為,必須開門見山,凡是在辦公室混吃等死的無為,凡是在床上醉生夢死的無為,凡是要生要死的無為,統統都不是真的無為。因為現在一提到無為,很多人都陷入虛無主義,比如很頹唐的等死:覺著既然死後啥都不能帶走,我還這麼努力幹嘛,乾脆躺床上等死好了;要麼就是知識虛無主義:既然知識每十年都更新換代,那我總是學錯的知識又有什麼用呢?
  • 淨空法師:「一切法無我,體是無為,相用是有為」
    《百法明門論》在總綱領上寫一句話,提出:一切法無我。百法,把一切法歸納成一百法,清楚明白了,裡頭沒有我。我有二種,無人我,也無法我。大乘從這裡入門,《百法》是法相入門,一定要了解事實真相。剩下六個,是無為法。所以有為法九十四個。有為是什麼?有生有滅,只要有生滅現象都稱作有為法。沒有生滅現象就不能說有為,並在無為法,像虛空,沒有看到它生滅,屬於無為。其實真正無為只有一個,真如無為。其他五個無為法,因為有為裡沒有有為的現象,我們可以說是相似無為,不是真的無為,真的無為只有真如,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諸法實相。
  • 老子的「無為」,究竟是什麼意思?
    老子的「無為」,究竟是什麼意思?老子的「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以有為之法入無為之境。在「上善若水」一章中,老子用水的形象說明了這種「無為」的境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近於「道」,也就是近於「無為」之境,而水是「善利萬物」的,這其實就是一種「有為」,但是「不爭」,讓人不覺得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無為」。
  • 擼客燒烤:在都市中做心靈自由的牛仔
    西式酒吧式的環境設計,不斷的遊戲將聚會推向狂歡,擼客人精心採購的食材在無煙的炭火中滋滋聲響,外焦裡嫩的燒烤配以各式美酒……來擼客的人收穫的不僅是舌尖味蕾的滿足,更是心靈自由的釋放。  來「擼客」的人總會感覺到一種美式風情撲面而來,那就是美味與狂歡中,對於自我的追逐,自由的嚮往。
  • 一個小故事,完美解讀《道德經》: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道德經》的魅力在於,他以自己的學說從先秦時期到現在,已經影響了我們2000多年。其中既有為人處事、也有治國、齊家、修身。由此,修身養性,厚德載物。《道德經》雖只有5000言,但其內涵深奧、包羅萬象,讓我們從中能品味出無窮魅力。 老子提倡無為,其實是無所不為。
  • 如何追求心靈自由?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用藍色寓意自由
    自由是什麼?自由的感覺又是如何?很少有人能用語言描述自由的存在。而今天這部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用藍色來描述自由,作者認為自由是憂鬱又鬱郁生機的藍色。這部電影通過朱莉的故事告訴我們,該如何追求心靈上的自由自在。讓我們跟著劇情的步步展開,一起看下去吧。
  • 我眼中的段莉萍法官:擁有「三大法寶」的「窈窕淑女」
    作者:民二庭副庭長 吳曉瓊形容一個女子美,我最先想到的詞語是「窈窕淑女」,即賢良美好的女子,強調的是德行。而我身邊正有這樣一位品行端正、性格賢淑、心地善良的美女法官段莉萍。做到這些,她工作中是有「法寶」的。她的第一「法寶」——尊重每一位當事人,耐心傾聽每位當事人的陳述。「讓當事人把話講完。」這是她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易。對一個案子有耐心,容易;對所有案子有耐心,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的品性。
  • 《天道》水善萬物而不爭,利己和利他界限在哪裡?
    布施,絕不是為我所用之術,而是道; 它的本質就是自我對他人的分享,再同時接受他人的分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現代商業社會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利他思維,無論做人做事,都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別人的利益,以及別人的立場,高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不僅是思維上的立體,而是全方位的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
  • 無為板鴨並不板
    安徽省無為市有個特色美食,板鴨。3 相傳,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他給人家放牛,但是東家不給他吃飽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去捉野鴨子。 不過朱元璋老家是鳳陽的,似乎跟無為有點遠,整整相距兩百多公裡。如果無為板鴨真的來自朱元璋,那也應該叫作鳳陽板鴨才對吧?
  • 燕慕鮮燉 |「凍齡女神」三大法寶,你做到了嗎?
    今天小慕就為你亮出的成為凍齡女神的三大法寶,趕快學起來吧~01營養想要「凍齡」最主要的就是要及時給予自己的皮膚營養,其中最最首位的就是要補水!補水!補水!(重要的事情說三次)。當然,活力不僅僅指要保持身體的活力,也要保持心靈上的活力,無論是佛學,還是現代心理學,都非常推崇「相由心生」的說法。具體來講,心念即生,必然影響身體,比如心情舒暢、神清氣爽,遇事便能達觀寬厚,有助於氣血調和、身體康健,而此又會反之影響心態。長此良性循環下去,自然就會滿面光華,更覺青春活力。
  • 健康年輕20歲不是夢,極致三大法寶,創世身心靈!
    因為對他來講,覺得這個世界太好玩了啊^-^那你為什麼不笑或者說笑不起來呢?因為你覺得這個世界太苦太累了。衰老只是內在意識的顯化第二個法寶:「天齡齡地齡齡」——各位,我問你:你今年幾歲了?你問問自己,如果你今年是38,別人問你幾歲了,你會說「我三十八了…」,那麼你對38是如何定義的?48是如何定義的?…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已經38了,好老啊。
  • 道教的教義:天道、地道、人道、自然、無為
    由道出發,從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樸、一、柔弱、無為、不爭等觀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強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發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滅的一種性質和狀態。《通玄真經》卷《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題注稱:「自然,蓋道之絕稱,不知而然,也非不然,萬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無所因寄,故說自然也。」
  • 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答好南通「發展四問」——高新區(近海鎮...
    3月22日,高新區(近海鎮)黨(工)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議,圍繞「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答好南通『發展四問』」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區鎮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參加會議,並先後就「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答好南通『發展四問』」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