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火辣健身以及FitTime是以移動健身訓練指導為代表的三款app,為了深入了解這三款app的信息架構與用戶體驗的差異,本文作者對其進行競品分析。
2016年,國務院為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印發了全民健身運動,政府確定基調,將全民運動健身上升到頂層國家戰略。在政府積極推動下,人民逐漸產生意識,運動健身需求逐漸增多,運動熱情高漲,運動設施也逐漸完備。健身場所方面,至2014為止健身產業產值為1272.28億元,具有一定規模的健身俱樂部的數量約為3650家。
根據艾瑞諮詢的《2016年中國全民體育行業報告》,2016年1月-9月,運動類App的用戶規模呈增長趨勢、用戶平均使用時長以及頻次也穩步上升。
如今,健身早已成為了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Keep、火辣健身、FitTime、悅跑圈、nike running等移動健身app應運而生。而keep、火辣健身以及FitTime是以移動健身訓練指導為代表的三款app,為了深入了解這三款app的信息架構與用戶體驗的差異,本文對其進行競品分析。
比達諮詢研究發現,2015年中國運動健身類app活躍用戶規模突破2000萬人,同比增長了92,1%。預計2018年活躍用戶規模將突破7000萬人,用戶規模在較長時間內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目前,市場上的運動類app也存在不少,其中同屬於健身指導app的前三名分別是keep、FitTime以及火辣健身。其中,截止到2016年第三季度,keep的用戶量呈線性增長的趨勢,已達到1626萬左右,而FitTime與火辣健身的發展較為平緩,甚至用戶量有所下滑。從活躍用戶、啟動次數以及使用時長看來,Keep也遠超過FitTime與火辣健身,位居首位,發展前景良好。
三款健身APP的用戶定位大同小異。
針對以有健身需求和興趣的年輕群體為主的健身小白和健身達人。
從三者的商業模式看來,Keep的盈利模式中規中矩,恰如其分。火辣健身目前商業模式上有所欠缺,還沒有成型的盈利模式,而FitTime的商業模式最豐富,盈利性最強。但是商業模式的豐富要建立在功能的豐富以及用戶群龐大的基礎上,但其核心功能差強人意,並不如競品優秀,用戶量自然不會很大,過強的商業模式反而會使用戶反感,降低用戶體驗,成為丟失用戶的一大原因。
產品定位、用戶定位以及商業模式都影響著產品的功能規格。
Keep的產品定位在於為用戶打造健身閉環,希望用戶在提及健身時,只需打開keep即可,無需再啟用其他app進行切換。為保證健身app的全面性,涵蓋訓練、飲食、資訊、社交、商城幾大模塊,並且在訓練方面的功能也設計的較為全面,訓練指導範圍從小到大,由動作、課程以及長期計劃共同構成,還包括基礎運動——跑步的相關記錄。其產品定位決定了功能規格,涉及範圍明顯大於火辣健身和FitTime。
火辣健身的產品定位核心在於訓練教程,因此其功能也圍繞著訓練課程為主,輔以健身社交圈為用戶提供交流的平臺,同時其社交圈中的《周周問》特色功能為用戶提供專業性的健身指導。
FitTime產品定位在於提供線上定製化的訓練,因此在功能方面推出了線上課程與線上訓練營的功能,但僅提供給付費用戶,一般用戶的可使用功能較少且不全面,因此其功能規格遠不如前兩者。
由於三者的用戶定位類似,都集中在對健身感興趣的健身小白以及達人,因此,三款app在課程功能的指導和定製上都有安排,面對不同的群體,有一定的指導性或者自由性。
(1)訓練
Keep:
火辣健身:
FitTime:
總結:
Keep目前的用戶基礎量大,面向的人群類型較為豐富,因此其提供的訓練課程需要更具有全面性,多樣化,使得其能使用於多種不同健身程度和目標的人群。因此在訓練功能上花費的心思較多,而且其訓練計劃功能也設計的更加智能化、自由化,為健身水平較高達人提供自定義的訓練計劃。訓練動作也更加全面。火辣健身在健身課程方面的提供與Keep類似,較全面,分類也清晰明了。但訓練計劃的設置方面相較keep來說有些粗糙,只是單方面簡單粗暴的提供四類健身計劃,有可能會造成與用戶的匹配度不高的情況發生,從而失去了制定訓練計劃的意義。同時,火辣健身不提供額外的單個的動作庫,這可能與他的產品定位有關,只對用戶進行有計劃有安排的課程訓練。FitTime在訓練這塊的功能有所欠缺,為一般用戶的健身計劃較少,有不少訓練服務都是只針對於付費用戶。
(2)社交特色
社交圈目前已經發展成為app的基本核心功能,成為增加用戶粘性的必要功能之一。
三款app都涵蓋「話題」、「動態」與「附近的人/同城」作為app的社交模塊功能,通過參與感興趣的話題討論、為好友動態點讚或加油打氣評論轉發等以及關注附近的人來拉近用戶之間的距離,增進用戶的交流,打造用戶的健身社交圈,從而增加用戶粘性以及活躍度。
相比之下,Keep以小組為社交圈特色,使得用戶可以以共同的目標與興趣集結在一起,與其他用戶進行線上、線下的交流。火辣健身以「榜」為其社交特色,按照被贊數、訓練時間以及精選推薦數對用戶進行排名,一方面為小白用戶提供達人參考,另一方面激勵用戶積極訓練、促進用戶動態交流以及貢獻心得,提高用戶活躍度以及用戶之間的聯繫。而FitTime的社交圈較為中規中矩,和其他兩者相比,亮點較少。
(3)健身資訊
Keep:
火辣健身:
FitTime
總結:
火辣健身的健身資訊分類更加清晰,可讀性更強。
相比火辣健身,Keep和fittime雖然有分類,但內容略微有些雜亂,keep的分類不太明顯。
在新手使用該Keep和fittime時不知先獲取什麼知識,不如火辣健身的新手必看給新用戶以指導更加直接。
(4)特色功能
Keep:
火辣健身:
【榜單】為用戶訓練分鐘數、被贊數以及獲得精選數進行排名,列出訓練榜、人氣榜以及貢獻榜,增加用戶的鍛鍊積極性
Fittime:
總結:
三款app的特色功能體現在他們之間的差異點。
Keep的【課程表】為針對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制定定製化、詳細化的課程訓練,並能夠根據用戶的日程合理安排自己的訓練,是Keep的一大特色。相較其他兩款app更加個性化、定製化。同時Keep關注到健身專題不只需要訓練也需要對飲食進行關注,健身人士對飲食方面的知識、食物熱量以及菜譜規劃都有所需求,因此將飲食模塊加入到app中,免去了用戶需要使用多個app來進行查詢,減少了手機的app佔用內存,全面性的app功能規劃對用戶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時也印證了其想要打造健身閉環的產品定位。火辣健身的特色在社交圈特色中已經有所提及,在此不再贅述。FitTime【計時器】是其一大特色,為用戶的特殊訓練或需求提供特殊的計時服務。但是,還是之前提到的,FitTime的核心功能有所欠缺,因此其特色功能的佔比太小,可能對用戶的吸引力也不會很大。但其特色功能確實也是一大亮點。
Keep:
火辣健身:
FitTime:
從信息架構來看,三者的大模塊的分類大致類似,但在「發現」模塊的信息分類有所區別。
這裡以「發現」模塊的信息架構搭建為例進行分析:
由於Keep中涵蓋的內容較為廣泛,其信息架構也就較為複雜。其「發現」模塊又分為四小模塊,分別是精選、訓練、飲食以及商城,精選下又有三級導航欄包括「同城」、「小組」、「達人」以及「專題」。在此分類下,前三項的頁面內容中以動態為主,與專題內容並無共通點,筆者認為將這四類歸為統一導航欄有些不太合適,邏輯有些混亂;此外,「專題」內容是資訊的整合,放在較底層的分類下不易被用戶進行查看,使得信息不能夠有效的傳達給用戶。所以筆者建議,將前三項分類可以劃分到「動態」欄下,更加合理。
與其他兩款app對照起來,火辣健身的「發現」其實涵蓋「發現「和「悅覽」兩個模塊,將資訊和動態內容分離開來,再講動態內容分為關注與系統推薦兩部分,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分類架構也比較清晰。
FitTime的信息架構最為清楚明了,信息無冗餘,分類之間也無交叉,用戶使用起來比較容易把握。
(1)訓練
Keep:
火辣健身:
FitTime:
從三款app的訓練課程的流程來看,Keep與火辣健身的邏輯構建大致相同,涵蓋用戶訓練的三個階段,訓練前、訓練中以及訓練後,並針對不同的階段與用戶進行一定的交互。Keep和火辣健身的產品邏輯構建都比較流暢。但火辣健身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完全站在用戶的角度上體驗用戶需求,考慮到用戶可能只是瀏覽訓練添加在訓練課程中而不立即進行訓練,將添加與立即開始分為兩塊;在訓練前詢問用戶是否需要熱身,明顯會使用戶感受良好,提升用戶體驗。相反的是FitTime在訓練模塊的產品設計,只是簡單的將視頻鑲嵌在教程模塊,沒有前後的邏輯連貫性以及與用戶的交互,從而降低用戶體驗,流失大量的用戶。
(2)添加訓練
在添加訓練時,Keep為用戶提供(左)頁面,用戶通過點擊參加訓練再跳轉到(中)頁面開始訓練,但是,兩個頁面在信息傳遞上並沒有區別,內容完全一致,只是布局有所區別,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將簡單的兩個步驟分為兩個頁面展示,既給用戶造成信息過多雜亂的印象同時也存在信息冗餘的問題。而火辣健身採取將兩個按鈕放置在同一頁面內,用戶可以選擇添加課程而不訓練。相比之下,火辣健身的操作更為簡單,無需過多的思考、
(1)訓練詳情頁
在訓練詳情頁上,三款app都以明亮、顯著的按鈕作為訓練開始的標誌放置在突出的位置。但在訓練詳情上略有不同,Keep(中)將訓練說明隱藏在頁面中央,並需要用戶點擊右側的箭頭才能夠進入詳情頁,但是一般用戶對於訓練說明的重視度並不高,並且不知道涵蓋什麼內容,點擊進入的可能性較小。並且,用戶需要點擊進入-查看-退出多個步驟才能夠閱覽完畢並準備開始訓練,操作繁雜。假設一個場景,用戶需要反覆查看說明,用戶就必須反覆進行查看、退出的操作,這樣的體驗對用戶來說並不友好。久而久之,用戶就不再查看訓練說明,使得訓練說明成為擺設。而火辣健身(左)將訓練說明放置在動作預覽下方,並以滾動的方式方便快捷,文字居中的方式顯示,清晰明了,並能夠提高用戶的關注度。FitTime(右)以左右滑動的方式查看詳情與動作,與火辣健身大同小異,操作起來都比較便捷。
(3)動作介紹頁
Keep的動作介紹以動圖的形式展示全部動作,以分圖形式進行細節展示。文字形式展示要點、注意事項及常見錯誤,並以人體圖示告知鍛鍊部位。火辣健身的動作詳情以視頻的形式進行播放,語音提示用戶需要關注的點,並以不同角度拍攝,使得用戶能從各個方面找到重點。看起來兩者的信息傳遞雖然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但是用戶實際體驗時卻大有不同。火辣健身卻以視頻形式,用戶一般需要在wifi條件下、進行下載並等待下載完成,除此之外,在動作完成之後,他會終止播放需要用戶點擊重播才能再次播放。假設一個用戶場景,用戶在wifi條件下但尚未連接時進行訓練,對某個動作需要詳細查看,用戶必須先連接wifi-等待下載-下載完成後,將手機擺在某個位置,對照教練進行學習動作,在未完成時,播放完畢,用戶要停止動作點擊重播再次學習。這樣的繁雜的操作以及低效率的學習,會使得用戶產生厭煩情緒,用戶體驗明顯降低,流失用戶至其他競品。而相反,Keep以動圖的形式重複進行循環展示,無需額外耗費流量也無需等待下載時間,直接進行查看,同時提供的信息全面,以文字與圖示多樣化的形式展示給用戶有用信息,使得用戶對動作認知全面,印象深刻,真正起到指導用戶的作用,從而增加用戶對app的滿意度。
(4)訓練頁面
Keep與火辣健身在此交互上十分類似,訓練以視頻播放教學的形式進行,可以調節背景音樂,可預覽訓練全部動作,可進行暫停、下一個動作以及上一個動作的選擇,訓練有語音提示;頁面信息包括當前動作數與總數的比值,訓練進度條,當前動作名稱。Keep較為突出的是,在訓練過程中其可以瀏覽當前訓練的其他動作,對整體訓練有所把握,考慮的較為周到。
而FitTime在此方面的交互細節上略微遜色於其他兩款app,其訓練簡單的視頻播放,不以每個動作進行分割,使得用戶需要動作為單位回放與快進時產生不便。
(5)訓練計劃選擇
交互流程:
總結:
FitTime對於一般用戶不提供訓練計劃,提供給會員的訓練計劃也少之又少,與keep和火辣健身的差距較大。Keep與火辣健身相比,在選擇訓練計劃時操作簡單,在定製訓練課程表時漸進式的導向用戶個性化定製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給用戶更多的選擇和組合的可能,用戶體驗比火辣健身直接給出4種訓練計劃更人性化,更好。
從這兩點看來,Keep與火辣健身的互動設計完全相反,Keep有選擇性的將交互步驟簡化或詳細化,在課程選擇時,分類之間沒有遞進關係而是並列關係時,選擇將篩選過程簡化,一次性選擇完成;而在訓練計劃制定時,將步驟詳細化,以循循善誘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導用戶定製適合於自己的計劃,在此過程中,用戶通過遞進的方式選擇,感受到專屬於自己的定製化服務,用戶體驗會明顯好於火辣健身直接提供給定的訓練計劃,限定的組合會限制用戶的選擇,無法達到用戶內心的滿足感。
總結:三者在界面上都秉承著儘量簡潔清晰的設計,沒有過於浮誇的配色與結構,視覺效果都比較舒適。三者都使用大量的有視覺衝擊感的圖片來作為引導以及信息的傳遞,增加用戶瀏覽點擊的可能性。同時,三者都採用舵式導航作為一級菜單放置在屏幕下方,符合用戶使用習慣,併疊加不同類型的二三級導航進行分類,結構清晰明了,操作流暢。
從各個方面分析之後,keep佔據的市場份額更大,用戶群體更多,同時用戶體驗也好於火辣健身和FitTime。功能全面,交互友好,以用戶為核心,給用戶一定的自主性,引導性,指導性,滿足了用戶對移動健身app的訴求。但是在信息設計與交互小細節上還有改進的餘地,同時盈利模式也可以進一步擴展。
火辣健身雖然目前用戶群體與活躍度不如FitTime,但是用戶體驗遠好於Fittime,核心功能較為完整,健身相關資訊方面也考慮到新手的需求,特別推出新手必看等內容,同時分類清晰,界面設計上簡潔、清晰,信息設計上邏輯也較為清晰,但是互動設計上與keep有所差距,盈利模式上也有所欠缺。
FitTime的用戶體驗明顯差於keep和火辣健身,核心功能不完全開放,很難吸引到普通用戶使用,同時訓練視頻上的交互過於簡單,顯得很粗糙,盈利性過於強,容易使用戶產生反感,但在特色功能和資訊方面還是有兩點。
Keep:
火辣健身:擴展其特色功能【周周問】,將付費分答與問答環節相結合,使用戶可以付費提問,由有經驗的用戶回答,即增加了用戶之間的互動性,激勵用戶之間分享,解決簡單問答,同時可以增加app盈利。
FitTime:充實並開放核心功能
本文由 @Vivia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