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斑馬消費
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鳳祥)選擇在行情最好的時期奔赴資本市場。
受益於市場對雞肉消費需求的劇增,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3.41億元,是報告期內業績最好的時期。
就以往財年來看,公司的白羽雞養殖業務極易受外部因素影響,業績波動頻繁,財務壓力劇增。此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披露聆訊資料,與其說是為擴能募資,不如說是想握住海外融資渠道。
今年上半年末,公司1年內應償還借款超過15億元,在手資金尚不能覆蓋。
短債壓頂:1年內應償還超15億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山東鳳祥就開始養殖白羽雞——俗稱「速生雞」,主要供給給熟食及快餐企業或終端消費者。
公司摸爬滾打28年,發展成為每年可飼養1.08億隻、屠宰1.20億隻肉雞,加工約23萬噸雞肉的白羽雞巨無霸。
規模龐大的山東鳳祥,同樣無時不刻面臨資金的考驗,截止2019年6月末,公司合計借款16.06億元。
其中,1年內需要償還的借款主要有銀行貸款(有抵押)9.83億元、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無抵押)1.98億元、其他金融機構貸款(有抵押)3.74億元,合計高達15.55億元。
今年6月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91億元,現有資金尚難覆蓋短期債務。
公司解釋,上述借款主要用於建設生產設施、收購物業、廠房以及設備等方面。
巨額借款無疑給公司帶來較大財務壓力。
2019年上半年,公司融資成本為4763.5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9%。其中,借款利息支出3411.60萬元。
斑馬消費注意到,2016年至2018年,公司融資成本分別為7228.60萬元、7366.90萬元和9699.5萬元,借款利息支出平均在融資成本的78%以上。
大量借款投入,導致公司資本負債率居高不下。聆訊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6月末,公司資本負債率分別為111%、127.9%、104.2%和90.9%。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17億元、0.84億元、7.83億元和1.99億元。
生雞肉毛利率波動頻繁
山東鳳祥的白羽雞通常需要經過籠養約30天至42天,體重達到2公斤左右,即用來屠宰生產生雞肉製品或深加工。
生雞肉製品是公司收入主力,貢獻了公司過半收入,但收入比重下行趨勢已比較明顯。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生雞肉製品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4.70億元、13.31億元、17.19億元和7.32億元,分別佔比公司收入的62.4%、54.7%、53.8%和43.5%。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與深加工雞肉產品對比,公司的生雞肉製品毛利率波動很不穩定,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13.3%、10.1%、11.4%和28.2%。
斑馬消費測算,2016年-2019上半年,生雞肉製品平均售價分別為每千克8.65元、8.39元、9.92元和11.31元。也就是說,公司每賣1千克生雞肉製品的毛利潤分別為1.15元、0.85元、1.13元和3.19元。
公司的深加工雞肉製品保持著基本穩定的狀態。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17.5%、17.3%、13.8%和19.1%。同期,深加工雞肉製品業務分別實現收入6.28億元、9.10億元、11.84億元和6.60億元,分別佔比公司收入的26.7%、37.4%、37.0%和 39.2%。
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正是公司逐步布局深加工雞肉製品的直接原因。
今年6月,公司邀請跳水女皇吳敏霞為公司代言人。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劉志光稱,「C端業務將成為公司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從目前數據來看,公司在B2C市場業績微增,收入比重從2016年的2.0%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4.1%。
劉學景家族:左手雞,右手銅
山東鳳祥控股股東是山東劉學景家族,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達95.01%。
這個家族不僅涉足家禽業務,另外一隻腳早已踏進有色金屬銅冶煉行業,實際控制全國最大的民營煉銅企業——陽穀祥光銅業有限公司。
家禽業務和銅冶煉業務構成家族主要財富來源,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劉學景家族以105億元財富,位列山東第11位。
劉學景從上世紀70年代開豆腐坊起家,隨後涉足家禽養殖業務。家禽業務做大後,劉學景進軍銅冶煉領域。
如果說涉足家禽養殖,魯西南的糧食產地還能成為劉學景的「後盾」,那麼,介入有色金屬領域,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2005年前後,他所在的山東陽穀縣,既無銅礦資源,亦無冶煉工業基礎,祥光銅業卻成長為僅次於江西銅業(600362.SH)、銅陵有色(000630.SZ)的國內第三大煉銅企業。
企查查顯示,祥光銅業註冊資金47.3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截止目前,祥光銅業年產陰極銅45萬噸、再生陰極銅15萬噸及20噸黃金等。2011年10月,公司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註冊。
劉學景家族的銅業資產也曾披露過要登陸資本市場的打算。
2011年7月,祥光銅業發布第一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時,明確提出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企業做成從銅礦山到冶煉、回收的綜合性銅業集團,以奠定在國內主板上市的基礎。
銅業資產何時上市,外界尚不得知。